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楚喬傳》跟帝王學習「用人」之道

看《楚喬傳》跟帝王學習「用人」之道

這個夏天霸屏的《楚喬傳》,劇情終於迎來了第一波高潮,燕洵一家慘遭滅門,煙熏世子即將走上腹黑報仇之路。當吃瓜群眾在為燕洵和楚喬命運擔憂之際,劇里的各方勢力也沒閑著,紛紛在為搞死燕洵、拿下燕北奔走籌劃。

最終,還是冰坨子宇文玥深諳用人之道,不僅藉此機會扭轉局勢挽救了燕洵和楚喬的性命,還為燕洵留住了燕北。為何魏帝最終還是選擇了看似最不可能的燕洵?燕北擇主一事,表面是一場政治角逐,背後折射的確是從古至今偉大管理者 「選賢用人之術」的智慧。接下來我們會逐一對比分析。

在這之前,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一件事:為何新任燕北太守人選難以抉擇?這和燕北對大魏的重要戰略價值密切相關。

燕北地域遼闊,跟柔然地區接壤,是大魏抵抗柔然進攻的第一道屏障。燕世誠死後,燕北各部落各自為政,小規模戰役不斷,急需一個強力人物坐鎮燕北,才能穩住邊患。此外,燕北水草肥美,出產戰馬,資源豐富,連通西域商道,商貿繁榮。最最最重要的是,燕北遠離大魏中央政權,正所謂「天高皇帝遠」,極易脫離中央掌控自立為王,當然這也是魏帝最忌憚最恐懼的事情。要選擇一個有能力又對皇帝絕對忠誠的人,打著燈籠也難找啊!

趙、魏、宇文等幾大門閥為得到燕北之地在朝堂上吵得不可開交,唯獨宇文玥善於利弊分析,利用諜紙天眼的的強大信息庫,猜中了魏帝最有可能任命的三個人。下面我們看看他是如何篩選的。

1

第一、關係戶都不要

宇文玥在安排下屬過濾資料時,提出的第一點就是「世家公子、門閥弟子、皇親國戚都不要」。前面有提到,掌握燕北就等於有機會自立為王,對於生性多疑的魏帝而言,是絕不可能給那些門閥貴族製造危險自己的機會,就連有軍功的皇子也不值得信任,歷史上弒父篡位的例子比比皆是,魏帝必然不會重蹈覆轍。

很多睿智的企業老闆,寧願犧牲錢財保全親戚關係,也不安排家裡的兄弟姐妹或直系親屬參與到公司的核心管理,更有甚者,可能連普通崗位都不安排。為什麼?雖然不至於像魏帝那樣面臨被「篡位」的風險,但其中的厲害關係要拎得清。

礙於面子安排的親屬,最大的風險在於不好管理和不可控制。很多企業單位的關係戶,能力不咋地,架子倒是大得很,仗著和老闆的關係,經常不服從上級領導和公司規章制度,長此以往,難免讓循規蹈矩的普通員工心有不忿。更有甚者,借著老闆名頭,在公司內部搞小團體,外部巧取豪奪,敗壞企業聲譽。這種「毒蟲」,留著影響公司氛圍、傷害公司利益,開除了又傷害彼此面子,真是頭疼的很,要想規避,還是趁早絕了這個源頭。

2

第二、拉幫結派搞事情的都不要

宇文玥提出的第二個過濾條件是「四品以上,交遊廣闊、升遷迅速,與門閥交好的都不要」。按理說,符合「四品以上、交遊廣闊、升遷迅速」的標準,至少說明這個人工作業績、交際能力都很不錯,是個人才。但為什麼不適合做燕北太守?「與門閥交好」是其次,重點是,這種人往往犯了「拉幫結派」的大忌!

歷朝歷代的皇帝,最忌諱就是朝堂之上有人拉幫結派、各自為政,這給皇權的穩定性埋下了極大隱患,很多時候還會阻礙政令的推行。但有人的地方就要站隊,在能幹的皇帝也沒法肅清黨派之爭,所以「制衡之術」很重要。燕北這塊膏腴之地,魏帝是斷然不會安排一個和門閥及各方勢力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人,因為這個人極有可能會成為一方勢力的代言人。

「站隊」是中國人的一大特性,到了現代社會,不僅是官場,很多公司也有辦公室政治。這種風氣一旦在公司內部盛行,互相攻訐、勾心鬥角時有發生。對員工而言會覺得人心複雜,無法「愉快的上班」,對公司而言,內鬥往往會導致內耗,無法集中優勢資源和人力「搞事情」。

現在年輕人都很喜歡去互聯網創業公司,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創業公司氛圍好,沒有複雜的算計,只有一群為了共同目標在奮鬥的人。

3

第三、單身汪&本地土著都不要

燕北在燕世誠被滅之後,內亂不斷,必定需要一個「進能平亂,退能安邦」的全才,所以宇文玥提出「不會武的不要,沒有軍事經驗者不要」也在情理之中。但他為何特意指出「沒有家眷的不要、燕北人士不要」呢?

「沒有家眷」那就是單身汪,常言道「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沒有家眷的人,就相當於沒有牽絆、沒有軟肋,更無法像燕世誠那樣送個兒子到皇帝身邊做人質,這種人太不穩定了!說到這,大家應該多少明白為什麼無論在官場還是職場,重要的管理崗位都喜歡有穩定家庭的人。因為結婚有孩子的人,比起單身汪,讓人覺得更加可靠和負責任。尤其在職場,單身汪容易來一場「說走就走的辭職」,但對於有家室的人,在房貸、車貸、生活費等種種束縛下,反而不敢輕易「挪窩」,對公司而言,更加穩定。

「燕北人士」相當於「本地土著」,劇中有提到,燕世誠在燕北深得民心,他死之後,燕北民眾對朝廷必定是懷恨在心,如果此時安排一個燕北人士接手,他會很容易獲得民心並號令百姓反抗大魏,這簡直就埋下了一個定時炸彈,魏帝不傻,所以他寧願安排門閥子弟也不會安排一個燕北人士。

現代社會,「地域歧視」在職場和官場往往是兩個相反的概念。對於公司而言,會更喜歡本地人士,因為本地人士就意味著離家近,非常穩定,不容易跳槽。在官場,一方父母官的任命,往往需要迴避自己的出身地,怕的是會因為受到各種裙帶關係影響,把為「百姓謀福利」變成為「自己人謀福利」。

4

結論:有關係還是很重要

宇文玥推測出魏帝心目中的新任燕北太守人選:

條件一、不能是門閥子弟、王孫貴族,有軍功在身的皇子也不行;

條件二、出生不高、沒有背景、沒有人脈、官職不高,聲明不顯;

條件三、文武雙全、知兵事、有韜略、時政務,有過從軍資歷;

條件四、淮北人士;

關於前三條,前文已經分析過,不再累述,但條件四,為何是「淮北人士」?宇文玥隨後揭秘了真相,他原話大意是:因為王大監是淮北人士,燕北這塊肥肉誰都想吃,包括符合上述前三點條件的人,雖然他們以前沒有站隊,並不代表他們就高風亮節,現在有個天降機會讓他們成為手握一方生死大權的封建大吏,誰又能不心動?要擠掉競爭對手成功上位,勢必會接受門閥的招攬,為自己找靠山。

所以重點來了,王大監是誰?他是從小跟隨魏帝,是魏帝身邊最信任的侍從。他比任何人都更容易影響魏帝的決策。王大監趁機推薦自己的老鄉上位,也是在給自己找靠山。從古至今,「有熟人好辦事」 在中國都是一條黃金準則,屢試不爽。所以,平時搞好人際關係,還是很有用處的。雖然你結識關鍵人物的機會不多,但如果能認識關鍵人物身邊的重要人士,非常時刻,也能派上用場。

宇文玥通過提前釋放魏帝中意人選的消息,故意給門閥提供招攬機會,讓魏帝明白即便百里挑一看似和門閥毫無關係的人,最終還是會被門閥所用。王大監也在公主一番利弊陳述之下,為了穩固魏帝對自己的信任,推薦了燕洵,魏帝無奈之下被迫接受了這個「最不可能的人選」。

GIF/442K

好一出「攻心計」,看完之後,我想要撲倒月公子的決心又上升了幾分……(快,拉住我,我不想背叛我的男神胡歌……)

更多精彩文章,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HR聚樂部(ID:Hey_HR)

HR聚樂部是一個服務HR、開展HR圈內人活動的專業平台。我們致力於團結HR圈內人才的力量,一起構建一個樂於分享、快樂學習、共同成長的HR圈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HR聚樂部 的精彩文章:

團建遊戲大全-完整版

TAG:HR聚樂部 |

您可能感興趣

鄭小悠:從自陳疏御批看雍正帝的用人之道
用人之道說阿斗
以史為鑒(一):跟曹操學用人之道,老闆必讀!
走進史書讀懂歷史!《漢武帝的治國之道與用人之術》講座成功舉辦
三國魏蜀吳用人之道,曹操的成功不無道理
一起來學習《孫子兵法》的五大用人之道吧
李世民的用人之道,歷代帝王無人可比
解讀丨《淮南子》提出的用人之道
在洛陽南宮的慶功宴上,劉邦是如何闡述用人之道的
從王熙鳳起用小紅說王熙鳳的用人之道
張學良的用人之道,大寫的佩服!
《紅樓夢》里賈母的用人智慧
交人之道和用人之道
《淮南子》提出的用人之道
漢武帝的用人之道,漢武奇才—卜式
名相張居正的用人之道:重用戚繼光 不用海瑞
鬼谷子:古代先賢傳授九條用人之術,看人不走眼,用人很順手!
用人不疑,疑人勿用:漢高祖、漢文帝的用人之道
劉邦得天下的六大用人之道!
明朝太祖朱元璋用人之事其中的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