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理性的人不訴諸理性

為什麼理性的人不訴諸理性

學乃身之寶,儒為席上珍。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清醒思考的藝術》這本書,這是一本告訴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52種思維錯誤的書。

為什麼我們會系統性地高估自己的學識和能力呢?還記得年初的新年計劃嗎,現在完成的怎樣了?

為什麼我們該去逛逛「墓地」,那裡曾經優秀的企業家、攝影師、作家等,作為失敗者沒能著書立說,不能演講他們的失敗,是不是我們系統性地高估了成功的概率呢?

為什麼我們應該藐視權威、質疑權威?

為什麼我們應該忽視過去?

……

這麼多的「為什麼」,在《清醒思考的藝術》一書中都有具體的闡釋,作者是德國羅爾夫·多貝里(1966年生於瑞士,在聖加侖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益得書摘的創始人之一),他根據自己列出的一份系統性思維錯誤的清單整理成此書的。

書中的思維錯誤,指的是系統性偏離理性,偏離最理想的、合乎邏輯的、理智的思考和行動。也就是我們的思維出現錯誤了,被污染了,在一定意義上說,就是我們作為理性的人不理性了。

我們從書中挑選兩種錯誤的思維方式,具體說說:

一、公地悲劇

請你設想,有一塊肥沃的土地,一座村莊的所有農民都可以使用。可以預料,每個農民都會將盡量多的奶牛趕到這塊土地上去放牧。只要奶牛總數不超過一定數量,也就是土地不被剝削殆盡即可。

但是,一旦事情不是這樣,公地的美麗想法就會轉變為悲劇。

作為理性的人,每個農民都會試圖將他的利潤最大化。他們會想,自己多放一頭奶牛不要緊,這多一頭奶牛造成的過度放牧的害處由所有人承擔,單個農民承擔的損失極小,所以,從他的角度看,將更多的奶牛趕到公地上去放牧是理性的。於是,他多一頭,他又多一頭,直到公地被毀掉,這就是公地悲劇。

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好處歸個人成本由集體承擔的地方:如亂砍濫伐樹木、水污染、公共廁所的髒亂差等等。那麼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是什麼呢?

人的利己,使得社會責任感缺失;個人責任的分散,使得追究困難。

相對應的策略,即是將公地私有化,或者加強管理。這兩種方法對於理性的人們會有一定的約束作用。

這裡還可以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還闡釋,為什麼理性的人會做出不理性的事。

社會心理學家艾倫·威爾通過對各種人群、態度和行為的總數研究,得出結論:人們表現出的態度很難預測他們的各種行為。「道德偽善」就是針對態度對行為的影響而提出的挑戰。

丹尼爾·巴特森把這種態度和行為相背離的例子叫做「道德偽善」,即顯得有道德水準,但實際上拒絕為之付出任何代價。

針對公地悲劇,有的人態度上和行為上是背離的。例如,公眾認識到觀看暴力電視節目會導致淡然和殘酷,許多人要求電視節目中減少暴力,但他們仍然一如既往地觀看媒體上播放的謀殺節目;保護環境人人皆知,你可能是位老師,在課堂上呼籲過;你可能是位職員,在年終總結時提倡過;你可能是位領導,在年會上倡導過,但是,現實中,你們可能正在破壞環境。

因此,針對公地悲劇的「道德偽善」,要想真正改變態度並付出行動,我們可以這樣:

1.從總體原則出發,將平時的語言和行為聯繫起來考察個人行為,以增強內在自我的環保意識。

2.當周圍的親戚和朋友有因公地悲劇問題而遭受身體或經濟損害的,這能更好地促使他們改變行為。

3.社會責任感較強的人,遇到真正涉及到自身利益的問題,會容易付出行動。

法國作家蒙田曾說,毋庸置疑,言行一致令人愉悅、和諧

二、糾纏沉沒成本

當我們去電影時,坐在電影院裡面15分鐘發現電影不好看,非常糟糕。但我們執拗於電影票已經買了,錢已經付了而不願離開。

當我們被一段問題戀情折磨多年時,對方一次次欺騙自己,內心也知道如果再維持這段關係遲早沒有意義。但我們會覺得自己已經在這段戀情中投入了那麼多感情,現在離開是錯誤的,以後可能會好。

當我們做項目,發現項目有問題應該中斷時,經常考慮到已經投入的特別多的時間、金錢、能量和精力等因素後,不願放手,對著沉沒成本難以釋懷。

其實,如果這部電影不好看的話,我們最合適的做法就是當場離開。因為買電影票的錢已經沉沒了,不再是成本了。而有多少人會在電影播到10分鐘20分鐘的時候,就當機立斷地站起來離開呢?很難做到。糾纏於感情中的兩個人,能夠做到馬上劃清界限也是不容易的。對於上馬的項目及時止損也是困難重重。

這也很好說明了那些炒股投資人經常成為沉沒成本的受害人,因為他們以買入價來決定是否出售股票,而沒有從股市未來的前景和可選投資未來的行情作為參照。要知道,買入的股票已經是沉沒成本了。

因此,「沉沒成本不是成本」:有選擇就有成本,沒有選擇就沒有成本。當我們沒辦法再做選擇的時候,就不存在成本,這就是這句話的含義。而對於這句話真正難的,不在於理解它是什麼意思,而在於我們當機立斷,真的去實踐。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理性的人不訴諸理性了。

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

我們要盯住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把它作為我們未來行動的指南。也就是我們再投入多少,才能夠獲得多少回報,即在當前的時點下,未來的投資回報率。

比如,我們去年花了4000塊錢買了一台電腦,後來發現沒有音響,另配一個音響需要500塊。但如果換一台配備音響的電腦需要5000塊錢。怎麼辦呢?

我們不會重新花5000塊錢買電腦了,因為這樣邊際成本就是3000塊錢了,把原來電腦賣掉2000塊錢的話。即使4000塊錢已經花了,就是沉沒成本了。

而如果我們花500塊錢自配一個音響,邊際成本就從3000塊降到500塊,非常划算。

因此,我們看準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就能做出理性的決定。我們已經投資了什麼並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現在的形勢及我們對未來的評估

愛默生說,在群體里容易按照他人的想法生活,在孤獨中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但值得記住的只是那些在群體中保持獨立的人

而獨立自由思考的人是需要理性的,非理性卻是人的常態。就像我們喜歡一個人時,很少是那麼理性地全面判斷,而更多的是感覺好。

因此,理性的人需要獨立自由思考,而這樣的思考又是很難做到;理性的人會因為態度和行為的相悖做出不理性的事;理性的人會糾結於已成為沉沒成本的過去而無法自拔,以致做出不理性的事。

這本書告訴了我們思維的錯誤,但我們不能避免這些思維錯誤。因為思考是一種生物學現象,需要不斷進化;人的大腦不能發現真理,只是在複製;特定情形下,人的本能在發揮作用。

當我們確定後果影響較小的情形中,我們要允許發生錯誤,放棄理性尋找最佳方案,因為這樣你才能輕鬆生活。

清醒思考是奢侈的。

這本書雖然只是指出我們思維中常見的錯誤,對於如何改進或解決方案沒有給出具體的措施,但有時,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不是嗎?

本文完

感謝您的閱讀

蘋果用戶讚賞請掃描下面二維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乃身之寶 的精彩文章:

TAG:學乃身之寶 |

您可能感興趣

什麼是感性和理性
感性與理性
怎麼理解男人的理性化,女人的感性化?
情錢煞感性和理性
繪畫 理性與感性 生理與心理
科學理性與非理性的互補
如何更理性的犯錯
測你是理性還是感性的人
感性並不等於慈悲,理性也不等於智慧
為什麼人會具有非理性思維?
讀書感想:理性推理形式和先驗的理性
盆腔積液是怎麼引起?分為病理性和生理性,原因不同
學會做情緒的主人才是真的理性男人
解決人於人的問題,比起理性更需感性!
靈魂的理性部分是不死的
靈遁者:為什麼人會具有非理性思維?
如何理解康德的「理性的事實」
女人圈的非理性思維
理性與感性的糾結切換
靈遁者:該如何理解非理性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