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你吃對了嗎?季節才是懷石料理的精髓

你吃對了嗎?季節才是懷石料理的精髓

懷石料理,四時尋味記

享用一頓懷石料理,是一場極致的日式體驗。在談論懷石料理的時候,一定無法避開〖旬〗這個詞,意為〖最好的時節〗。在日本的高級餐館,通常都是什麼應季給客人吃什麼。這是料理人的責任心和自我要求,客人們只要帶上一副好胃口和好心情就足夠了。

無處不在的櫻花元素

尋味餐廳:和やまむら

若選在櫻花季來到日本,一定逃不過鋪天蓋地的櫻花元素,懷石料理自然也不會例外。涼颼颼的春末夜晚,胃裡空空如也,此時來到溫暖的家庭式割烹「和やまむら」,撩開暖簾坐下,等著一場期待已久的大餐開始。

老闆山村信晴是熊本人,原本在老鋪旅館裡當料理長,工作多年後突然一拍腦袋,決定獨立出來開店,妻子也在餐館幫忙,不像京都那些穿著和服、舉止拘謹的老闆娘,她的和氣像鄰家阿婆一樣親切。

餐前先上來一杯櫻茶,鹽漬過的八重櫻在白底藍紋瓷碗里優雅地舒展著,微咸卻帶有淺淺的清香;八寸里點綴著蘿蔔雕刻的櫻花瓣、櫻葉包起來的壽司卷,甜品更是櫻花元素爆棚,豆腐布丁上澆著粉色奶漿,盛在櫻花形磨砂玻璃皿里,磨砂是特別能襯托食物性感的容器,美得嬌艷欲滴,口感也驚艷。

海味的主角則是貝類,比如蠑螺、蛤蜊、平貝、赤貝等,和やまむら的珍味小菜可以六選三,配飯的湯則是蛤蜊菌菇紅味噌,飯有加蛋絲、佃煮(咸烹海味)幾種選擇,連我這麼小食量的人,不知不覺一口氣吃了三碗飯,若此時老闆過來問我要不要再添一碗,我肯定會不爭氣地回答說「好」。菜式不刻意做出鋪張的精緻,用的食器有來頭,但樣式簡潔大方,樸實中現真味,這正是山村桑自立門戶後所追求的。他家只預先準備英文菜單,如果實在想要一份日文的呢,不用被老闆嚴肅的表情嚇退,大膽地提出要求就好。不愛笑的山村桑會當場拿出毛筆和紙,洋洋洒洒地一氣呵成「書法菜單」,最酷的是寫完後直接拿菜刀把紙裁開,交到客人手裡。

藏在車站旁不起眼大廈底樓的這間餐館,居然讓我產生了一絲武俠片的感覺。一對闖蕩江湖已久武功高強的夫婦,遠離世事,隱居在奈良開一家小餐館,老闆平時一味鑽研料理之門道,切魚剔骨也是為了不忘記刀法的一種訓練,偶爾有這樣的機會被求字,就秀一下當年叱吒江湖的刀工,而食客就是老闆的等待的知音。可惜金子的光怎麼也包不住,米其林的考評員已經發現了這裡,或許下一次路過,會發現那裡變成了普通的商鋪,像場夢般了無痕迹。

果物大行其道的時候到了

尋味餐廳:吉泉

京都的夏天常被稱為「蒸暑」,坐在納涼床上喝小酒,或到貴船鞍馬吃川床料理、順便撈一杯流水素麵,都不失為消暑的好去處。各種魚類大行其道的時節到了,香魚、竹莢魚、鰹魚、鱸魚……紛紛作為主角登上餐桌。那麼夏季去哪家懷石料理餐廳最合意呢?我的答案是「吉泉」。兩年前從二星升為三星,遠離四條一帶的餐館集中地,孤零零地坐落於北部下鴨神社的左側,這裡剛好是鴨川的Y字形分流處,四處散發著一股幽玄氣質。

老闆谷河吉己自9歲起就開始接觸烹飪,對茶道、花道、香道、詩歌和書畫都有研究,而且還擅於搭配一餐中的卡路里,就連糖尿病人也可以放心大膽地吃他家的料理。作為一名懷石料理的大廚來說,好品位至關重要,他的審美情趣會關係到一整套懷石的風格,看看吉泉的擺盤和造型,就透露出一股低調的奢華,不故作姿態、不花里胡哨, 色彩的搭配也不是一味寡淡,而多是像硃紅色花盞和墨綠色竹葉壽司這樣參差對照, 裡面暗藏玄機,還美得不可方物。再如盛在菠蘿上的烤鱸魚、裝飾金糖絲的黃桃、鋪在冰上的炙烤鮪魚,相比其他季節,夏季的擺盤運用荷葉、竹筒、碎冰等元素,自然營造出一種涼意,連和牛都是放在柚子薄片上鹽烤,借著果物的清香,去掉了一些膩味, 真是把匠心運用到極致了。

除了海鮮,果物是夏懷石最能活用的食材。梅子剛好在初夏梅雨時節成熟,關西的和歌山縣,產有日本最好的紀州南高梅,釀出來的梅酒具有一種層次豐富、複雜的美感。梅之甘,是意猶未盡之甘,不像蔗糖那樣甜得平鋪直敘,它要在舌尖上轉好幾個彎,把你的味蕾通通用小刷子刷一遍。這種甘多出現在夏懷石的甜品環節,比如青梅果子露,可惜得碰運氣,碰到了叫人格外珍惜。夏天去吃懷石料理前總有點擔心,怕天熱食欲不振影響狀態,然而主廚大人早就先一步替客人考慮好了——梅子海鰻湯。海鰻只是微微白灼一下,調和梅子的酸味後一起加入高湯,那酸是曖昧的,介於明滅之間的酸,倒是襯出了海鰻和淡的清鮮。

一碗梅子湯下肚,所有顧慮煙消雲散,聽到胃裡有幾個小人揮舞著旗子大喊,「還有什麼吃的,快放馬過來吧!」

菊花與海鰻魚之味

尋味餐廳:建仁寺丸山

相比人聲鼎沸的櫻花季,我倒是更喜歡京都的楓葉季,燦黃的銀杏和血紅的楓葉渲染出一種歡快的秋意,再看向食物,松茸、栗子、秋刀魚;牛蒡、海鰻魚、秋葵,秋季的風物簡直可以串成一首詩來念。

秋懷石的第一站是料亭建仁寺丸山,在玄關稍坐了一會,就被帶到6張榻榻米的個室。餐前酒加了金木樨花,即金桂,秋花入食在懷石料理中也很常見,秋天的話,有的餐廳會來一份類似茶泡飯的菊花瓣泡飯,捏成圓形的米飯里還別有洞天,包著熟的腌鯖魚丁,特有的腥香混同花香如爆炸般在口中散開來,好看又好吃的紫蘇花也是其中之一。八寸是一家懷石料亭審美的最直觀體現,一整張芋葉里,葫蘆形的碗里是甜玉米和香梭魚壽司,罩在葉脈網裡的是青椒和小芋頭,再加上核桃豆腐、紫海膽和銀杏。整個調子呈黃綠色系,恰逢初秋之季,聯想到路邊吧嗒掉一地的銀杏樹果子,很快就滿樹金黃,意境夠美。

主廚丸山嘉櫻先生曾說過:「日本料理的基本,不是以濃重的調味和過度的烹飪將當季食材的特徵完全覆蓋掉,而要充分發揮食材原有的味道。」清澈鮮美的御椀(湯)最能展現這種思想。秋季京都時興用海鰻(はも),加松茸、蘆筍等蔬菜熬湯。京都人對海鰻的喜愛全日本皆知。

夏目漱石以京都為背景創作的小說《虞美人草》里,鄙視京都人的口味:「怎麼又吃海鰻。天天就知道吃這個,一肚子碎骨頭。」海鰻湯被稱之為「白色的花」,熱湯里的去骨海鰻的確像層疊的花瓣般漂浮著,味道要靠別的鮮物帶出來。驚喜在海鰻魚子,丸山的珍味里把它夾在酸乳酪里,樣子像西式小蛋糕,加入了洋風也意外好吃。

腌制的鰊魚乾也是秋懷石的主角。京都不臨海,以前運輸不便,只好將北海道運來的鰊魚乾用醬油、味醂、糖、酒等腌煮後,成為鰊棒煮,才可以長久保存,現在便發展成了獨特的風味。雖是腌制過的魚肉,與蔬菜雜煮,鮮鹹的口感吃起來卻有種很青春洋溢的心跳感覺。茗荷是懷石料理常用的一種食材,秋天應季,吃不慣的人可能會覺得很沖,但跟素麵倒是絕配。《料理歲時記》里就有說到,「雞蛋湯、醬油燒、炸物和素麵,沒有茗荷可不行。」京野菜里有不少這樣味道怪怪的蔬菜,如蕗、蕨、蓼等國內不入饌的植物,恰是這點微妙的怪,構成了我心裡最京都的味道。

來到另一家名店露庵菊乃井,印在和紙上的當月菜單,題為「神無月の御獻立」,10月的飯菜,這個所有神都跑去出雲開會的月份,我們尚在人間,還需要美食、廚房與愛。

鴨與蕪菁的表與里

尋味餐廳:山玄茶

常常有朋友在去日本前問我,懷石料理里的東西是不是都是生冷的啊?冬天去吃會不會很痛苦?根據冬季連續兩次造訪山玄茶的經歷來看,一頓美好的料理,就是具有這種讓人壓抑多多嘗試的好奇、再度光臨的魅力。

他們家的吧台是一排下沉式座位,比起硬梆梆的椅子更舒服。剛想問食材,小哥就遞上來一張小紙片,包括這道菜的名稱和主要食材,用漢字一筆一畫寫下來。比起事先列印的精美中英文菜單,還是這種形式更讓人感心啊。

對於冬天的食材,心裡大概有個數,默默地在腦子裡念起來:鴨、芋、鮭魚、牡蠣、蕪菁、鰤魚、白蘿蔔……果然,幾乎都出現在接下來的料理中。湯是烤年糕和烤鰤魚,上面鋪的綠色野菜叫「鶯菜」,看樣子像小菠菜,居然是京野菜里蕪菁的一種,只不過根莖比例極小,主要食用葉子。鴨肉為冬季食材的主力,其每年12月至2月最為豐腴肥美, 而蕪菁則與白蘿蔔同為日本冬季不可缺少的越冬之菜, 二者結合是冬懷石料理席中的絕味。

「合鴨真薯薄冰仕立て」是冬懷石經典的菜品,用鴨裡脊肉剁碎成肉糜然後製作成鴨丸,搭配上煮熟的蕪菁薄片與雕刻成梅花形狀的胡蘿蔔和白蘿蔔,再淋上熱氣騰騰的昆布柴魚高湯,雖然看似普通,卻將2月的景緻盡收眼底。鴨肉與白蘿蔔和蕪菁的結合是表,代表冬天。而削得薄如蟬翼的蕪菁薄片,與雕刻成梅花形狀的胡蘿蔔和白蘿蔔,則暗指此時天氣轉暖初春將至,水面上浮冰開裂,地面上梅花爭艷的景緻,這種由各種食材創造出微縮景觀的方式,是懷石料理中的「里」。講究的大廚追求的是每一道料理都有表與里,它提醒人們現在正處於什麼時刻,都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美好事物。

一頓美好的懷石料理中的匠心,除了對食材的珍視,也許更多要歸功於料理職人特有的認真和堅持,比起廚師這樣冷冰冰的職業稱呼,他們更像是藝術家,把簡單的「吃」 魔法般變成了一種「美學」,厲害之處在於這「味道」還勝似「美貌」。

出門的時候,小哥踩著高高的木屐出來送客,我站在細長的玄關前,望著地上那盞白幽幽的燈,「山玄茶」三個黑字氣定神閑地站在那兒,是一種最悠長穩固的京都氣質。

Tips

懷石料理的菜式

懷石料理最初是起源於日本茶道的茶席上,為了給客人「墊墊底」,防止醉茶而提供的小料理。隨著日本茶道逐漸向貴族階層的滲透,懷石料理的形式也慢慢變得豐富起來,提倡的是緩慢而有先後順序地品嘗食物,菜品會一道一道呈現在顧客的面前,中間穿插各種酒類、湯類和小菜。

先附(さきづけ,Sakizuke)

開胃用的小菜,調味輕盈、質感清新。

八寸(Hassun,はっすん)

以季節性為主題的菜色,通常為一種壽司與幾道較小份的小菜組合。

椀物(わんもの,Wanmono)

高湯煮物,味道濃厚。高湯好不好喝,鮮不鮮都可判斷出料亭的用心程度。

向付け(むこうづけ,Mukōzuke)

刺身組合。

鉢餚(はちざかな,Hachi-zakana)

季節性的魚類燒烤。

強餚(しいざかな,Shii-zakana)

主菜,一般為烤制或煮制的牛肉、禽肉等。這道菜一般都是選用當季新鮮的魚類和高級牛肉,這是很體現料亭手腕的主料理,一定要細細品味。

御飯(ごはん,Gohan)、香物(こうのもの,Kōno-mono)、止椀(とめわん,Tome-wan)

現煮好的米飯配上季節性的醃制蔬菜和特色味噌湯。

水物(Mizumono,みずもの)

餐後甜點,蜜瓜、葡萄、桃等甜美多汁的傳統高級水果。

京都懷石老店

山玄茶

米其林指南上對於這家一星割烹的評價是:店主不拘泥於傳統,有很多更為自由的奇思妙想,偶爾使用一些西餐的食材。主廚增田是做壽司出身,御飯堪稱一流,羊羹等甜品非常出彩。很多食客反映這家餐廳雖然只有一星,但味道比很多三星的餐廳都要好。

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區祗園町北側347-96

緒方

位於懷石料理集中區的京都四條,以新鮮蔬菜類的懷石為主,只有晚間營業,鯖魚棒壽司和間人蟹是這家秋懷石的首推菜式。

京都府京都市下京區綾小路西洞院東入新釜座町726番地

未在(mizai)

京都未在位於円山公園內,是擁有米其林三星的懷石料理。外觀像是坐落於日本鄉間的獨棟小木屋,夏季時藤花盛開別有一番雅緻。店內空間不大,僅有大約10個位子,採取預約制,常常一位難求,想一飽口福也算難如登天。

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區八坂鳥居前東入ル円山町613

吉泉

吉泉是米其林3星餐廳。這裡的主廚谷河吉己被譽為亞洲頂尖名廚,是懷石料理的大師級人物。店內客人不多時,這個熱情的老爹甚至會在一旁看著客人有沒有按照他的步驟吃,並一步步對菜肴進行講解。因為客人多,至少需要提前兩個月預訂。

左京區下鴨森本町5

www.kichisen-kyoto.com

瓢亭

瓢亭本店有著超過400年的歷史,是京都歷史最悠久的餐廳之一。這家店與其他幾家米其林3星餐廳不同的是,瓢亭以傳統朝食(早餐)而聞名。據說是因為古代京都的貴人們夏季夜生活太瘋狂,所以要在外面用早餐,「朝食」便由此而生。由於早餐非常火爆,需要提前1~2個月通過電話預約。

京都市左京區南禪寺草川町35

菊乃井(本店、露庵店)

菊乃井一共有3家分店,其中有兩家在京都。現在的主人、餐廳的第三代傳人村田吉弘是日本第一位被評為米其林7星廚師的料理人。露庵店的主廚田喜治是田吉弘的弟弟,非常和氣的一個老爹,遇到客人搞不清刺身拼盤裡的食材,他一著急,會彎下腰,拍拍自己的背說,「就是這一部分!」菊乃井是日本最一位難求的餐廳,提前3個月預訂是必要的。

京都市東山區下河原通八坂鳥居前下下河原町459(總店)

京都市下京區木屋町通四條下齊藤町118(露

庵店)

www. kikunoi.jp

-END-

微信編輯:裴雅

GIF/1.4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旅行家雜誌 的精彩文章:

維也納,一場仲夏音樂夢
沖山——百來戶人家的村莊,成千上萬的神佛
帕米爾高原,逃離炎夏的最佳目的地
凌晨開市,至曉而光,廣州的鬼市
3張面孔,尋找以色列特拉維夫

TAG:旅行家雜誌 |

您可能感興趣

對於日本料理,你真的吃懂了嗎?!
日本「懷石」料理吃的是美味也是精緻!
是美食還是黑暗料理,泡麵這樣吃,你吃過嗎?
秋刀魚這樣做更好吃,看看大廚是怎麼料理的吧,網友:好想吃啊!
吃日本料理的時候,你吃的是「真」芥末嗎?原來大家都吃錯了!
至尊美味還是黑暗料理,這些食譜畫的倒是好看,你敢試?
美國有哪些好吃的料理呢?
鮮靈蓮藕如何做出與眾不同的料理來?實用技巧貼,愛吃蓮藕的都收藏了!
醬油才是神奇的料理,這麼做牛肉太好吃!
安徽人最愛吃的一種「長毛」的豆腐,這絕對不是黑暗料理,而是難得的美味,你吃過嗎?
夏季吃鱸魚有多少美味?看日本大廚如何料理的,你還想吃清蒸的嗎
你吃過哪些黑暗料理?看完網友評論,才覺得人類真的是雜食動物
妹子你在吃日本料理嗎?沒吃飯的我看著就飽了
這些奇葩的「黑暗料理,」你能想像到吃起來是怎麼的一種體驗嗎?
福鼎料理這家的料理讓你吃到不一樣的味道
看看日本廚師是如何處理牛肉的,直接用火烤熟,這樣的料理你見過嗎?
吃貨們,你們膽子夠大嗎?敢不敢嘗試「黑暗料理界」的扛把子!
黑暗料理!「螞蟻蛋」你聽過嗎?讓人不得不服的泰國吃貨的口味
你在食堂里都見過哪些黑暗料理?你覺得哪個是黑暗料理之王?
百年老湯傳承的是料理精髓,還是有害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