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鋆說】心存敬畏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男人無所謂正派,正派是因為受到的誘惑不夠;女人無所謂忠誠,忠誠是因為背叛的籌碼太低。」
乍看似乎是這麼個道理,在財、色二字面前,似乎抵抗力都弱了下來。背叛需要多大代價?一百萬、一千萬、一個億…… 還是拿命來換。
但是看一看古人所宣揚的精神,在「趙氏孤兒」的故事裡,為了這個孤兒的安全,一批捨生取義的壯士願意用命保護他。
孤兒的母親、民間醫生程嬰、守門將軍韓厥、晉國大夫公孫杵臼等等,付出的代價不能說不大。要是放到現在,不知道背叛多少回了。
古人培養的是「士」,現在培養的是「知識分子」,「知識分子」以學問為主,會因為社會的不公平和各種亂象而心生不滿和怨恨。而「士」則不然。
「士志於道」,「士」要在自己心中,時刻保持著清晰的視野和恢宏的格局,己不亂則天下不亂,所以他們不拘於自身和所處之地。
《論語·里仁》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除了這些,還有更重要的是對天地、對列祖列宗、對師長朋友的「敬畏之心」。
他們相信背叛了斬雞頭、燒黃紙的兄弟會有報應;他們相信欺師滅祖會天理不容;他們相信不忠不孝會永世不得翻身,所以他們始終心存敬畏。
當缺失了「天人合一」的觀念後,背叛的籌碼大大降低了,因為自己心裡不爽;因為過不了名、利關;因為……隨時準備背叛。
深入玄極文化,才知道如何從「宇宙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入手來培養人才,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訓練、測試,來完善自己。
對「規則」和「規矩」充滿了敬畏之心,就不會輕易犯錯;當認識更深刻後,就不敢輕易犯錯。因為要對自己在歷史上的這一筆負責。
寧肯學岳飛含冤而死,也不能學秦檜遺臭萬年!


TAG:曾慶鋆 |
※敬畏心
※守正於道,心存敬畏
※心存一份敬畏
※【說物】敬畏的奢華
※心存敬畏者,才能心存善意
※萬物有靈,心存敬畏!
※敬畏殷墟
※林棲:保持敬畏 勿忘初心
※要對母語心懷敬畏
※6句關於「敬畏」的金言,心存敬畏,終身不辱!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好文)
※洪豐穎:醫者——常懷「敬畏之心」與「仁愛之心」
※美文: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周易》震卦心得: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門神的傳說與心神的敬畏
※《論語》:常懷敬畏之心
※敬畏華為,也敬重聯想吧!
※心存敬畏,遵循生命的規律
※《論語》:對待規則,常懷敬畏之心!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