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蓮池大師:世間智與出世間智

蓮池大師:世間智與出世間智

世智當悟

智有二:有世間智,有出世間智。

世智又二:

一者博學宏辭,長技遠略,但以多知多解而勝乎人者是也;

二者明善惡、別邪正,行其所當行而止其所當止者是也。

僅得其初,是謂狂智,當墮三塗;

兼得其後,是謂正智,報在人天。

何以故?

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也。

出世間智亦二:

一者善能分別如來正法,四諦、六度等,依而奉行者是也;

二者破無明惑,如實了了,見自本心者是也。

僅得其初,是出世間智也,名為漸入;

兼得其後,是出世間上上智也,乃名頓超。

何以故?

但得本、不愁末,得末者未必得本也。

今有查德世智初分,便謂大徹大悟者,何謬昧之甚!

譯文

智慧有兩種:一是世間智,一是出世間智。

世間智又有兩種:

一是學問廣博、言辭宏麗、技藝出眾、謀略深遠,但只是以知識豐富、理解力強而勝過他人。

另一種是能明辨善惡、分清邪正,該做的決定會做,不該做的絕對不做。

只有前者而無後者,這叫「狂智」,將來一定是墮入三惡道的下場;

既有前者又有後者,這叫「正智」,將來會感得人天善趣的果報。

為什麼呢?

德勝才,這叫君子;才勝德,那叫小人。

出世間智也有兩種:

一是能夠善巧地分析辨別如來所說的正法,比如四諦、六度等,並能依教奉行;

另一種是能破除無明煩惱,如實了知一切萬法的真相,徹見自己的本來面目。

只有前者而無後者,這叫「漸入」;

既有前者又有後者,這叫「頓超」。

為什麼呢?

只要得到了根本,就不愁得不到枝末;但得了枝末的,未必能得根本。

現今有些人,稍微得到世間智的一點皮毛,便以為大徹大悟了,真是荒謬愚昧到了極點!

關注騰訊佛學 長享智慧清流

善付囑專欄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佛學 的精彩文章:

佛教對生老病死的看法 你知道嗎?
印光大師:念佛法門 注重信願
弘一法師:我的字即是法
善付囑丨弘一大師:力行放生之事 痛改殺生之事!
學佛人看過來!理想中的一天應該這樣度過

TAG:騰訊佛學 |

您可能感興趣

佛陀細說世間、出世間的區別
星雲大師:佛雖示寂,但他的慈悲與智慧一直在世間
世間的孝道和出世的至孝
能夠開啟世間、出世間一切智慧之門的竅訣
佛法,即世間、又超越世間
什麼是世間食和出世間食?
星雲大師:生命的意義在貢獻世間
藥師法門是世間、出世間都能圓滿的
星雲大師:人世間的緣是什麼?
金庸逝世,世間再無金大俠
中國僅剩的國學大師逝世,世間已無饒宗頤,天上再添文曲星
父母是世間最大的福田,佛是出世間最大的福田
世出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虛雲老和尚:「世間」就是大禪堂
人間世,世間人
人間世 人世間
光影緬懷:世間再無金大俠
世間法與出世間法
桑尚·旗藝,出世入世間的美學境界
李叔同:半世繁華半世空,世間再無李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