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區塊鏈技術是如何幫政府治理腐敗和洗錢的

區塊鏈技術是如何幫政府治理腐敗和洗錢的

說到「區塊鏈」,它是比特幣的核心技術。但它並不一定要跟比特幣進行捆綁。KK就曾經說過,區塊鏈技術完全可以從比特幣中分離出來,發揮更大的作用和價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區塊鏈技術。

什麼是「區塊鏈」?

現在比較流行的一種大眾化解釋,是說它是一種分布式記賬技術,其要點是:每個用戶手中都有一本記錄著所有交易的賬本;那麼任何想要在賬本中做假或是修改數據記錄的企圖,都必須取得大多數用戶的承認。這在一個用戶量很大的分布式系統中,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大多數人也許只需要了解「分布式記賬」這個概念就足夠了。但如果你想要知道得更多一些,那麼下面這些關鍵字可能會幫到你。

區塊

也就是「區塊鏈」的區塊,英文是block。一個區塊就是一些數據的打包。或者你可以把它理解為賬本中的一頁記錄。

也就是「區塊鏈」的鏈,英文是chain。所有區塊都按時間序列排列起來,就形成一個鏈條。在鏈條里,後一個區塊會包含有前一個區塊的數字簽名,這樣,如果想要修改某箇舊的區塊,就需要修改所有後續的區塊。這個工作量不是一般的大。

爭記賬

你肯定想到過一個問題:在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體系中,誰來負責記賬呢?畢竟,任何一筆交易,都需要有人記錄下來才能算是發生過。區塊鏈採用的是一種競爭記賬的機制。具體說,每十分鐘會出一道加密題,誰先解出來,誰就有權記賬,這個記賬員就把他所記錄的交易都放在一個新的區塊里,加在現有的區塊鏈後面,並把更新後的區塊鏈向全網廣播。

接下來你可能會問,為什麼大家都要搶著去記賬?這就涉及到比特幣的獎勵機制。

工作量回報

剛才說過,競爭記賬需要付出一定的計算工作量,這叫工作量證明。在比特幣系統中,就是解一道加密題,也是大家平時說的「挖礦」。既然付出了這個工作量,理所應當獲得一些報酬或者獎勵。在比特幣系統中,每「挖」出一個新的區塊,會獎勵給礦工——也是記賬員——一定數量的新的比特幣。在2009年比特幣剛剛問世時,每個新區塊獎勵50個新比特幣,之後每新產生21萬個區塊,獎勵就減半。2012年的時候,每個新區塊獎勵的比特幣數量降為25個,2016年又降為12.5個,預計到2021年就會降到6.25個。

你肯定會想,這樣下去,到最後大家不就越來越沒有動力了嗎?

《KK對話未來》

比特幣的設計,除了獎勵新比特幣,記賬員還可以從記錄的每筆交易中獲得極小的一筆記賬費。將來在挖礦的獎勵降低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時,礦工的回報會主要來自於記賬費。

分叉選擇

有了競爭記賬和工作量激勵,是不是就萬事大吉了呢?也不是。

想像這麼一種情況,在歐洲的一個礦工和在亞洲的一個礦工幾乎同時挖到了礦,然後向全網進行廣播。在歐洲的用戶先收到了歐洲礦工的廣播,接受了歐洲礦工的新區塊鏈;但亞洲的用戶先收到了亞洲礦工的廣播,接受了亞洲礦工的新區塊鏈。這種情況下就出現了兩條不同的區塊鏈。這叫做「分叉」,就像樹枝分叉了一樣。那到底最終該選哪個分叉呢?比特幣的區塊鏈技術規定,哪個分叉上先產生新的區塊,就選擇哪個分叉。換句話說,哪條分叉長得更長,就選哪條。被拋棄的分叉那邊,礦工就空歡喜一場。

你可能又在擔心,那他那邊所記錄的交易不也都被廢棄了嗎?

別擔心,你忘了每筆交易都是向全網廣播的嗎?也就是說,不管是誰記賬,完成的交易都會被記錄下來。一般來說,被放棄的分叉那邊,最終被廢棄的,只是對那條分叉上的礦工的獎勵記錄。

好,到這裡,區塊鏈技術的關鍵知識點你都get到了。再跟我重複一下這幾個關鍵詞:區塊,鏈,競爭記賬,工作量回報,分叉選擇。

我們一再強調,區塊鏈技術不一定要和比特幣捆綁在一起,可以分離出來,發揮更大的價值和作用。一些媒體,像《經濟學人》和《哈佛商業評論》,也給予區塊鏈技術很高的評價,說它是一項「開啟未來新經濟和新社會的基礎技術」。那區塊鏈技術憑什麼獲得這麼高的評價?它又可以應用在哪些領域?

區塊鏈技術的最核心價值,在於實現了一種去中心化的公共信任機制。

在過去,公共信任往往建立在層級架構之上。人們依賴於權威或者權力機構的公信力,比如說,政府,再比如說,中央銀行。這是一種中心化的信任體系。但是,人們並不能保證,這些權威或權力機構不會出現腐敗,或者為了某些特殊原因而犧牲公眾利益。

2008 年美國次貸危機發生後,美國政府對面臨倒閉的金融機構進行救助。這種舉措引發了公眾的質疑。比特幣恰好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比特幣的締造者中本聰在比特幣的第一個區塊,也叫做「創世區塊」中,記下了當天《泰晤士報》的頭版頭條。這段信息是這樣的:「泰晤士報2009/1/3財政大臣被迫考慮第二次救助」。這段信息正是對當時政府及其政策的一個嘲諷。

區塊鏈技術幫助比特幣建立起了一種完全去中心化的、不由任何機構或政府背書的信任體系。而貨幣體系的最核心價值就是公眾的信心或信任。

區塊鏈技術使系統中的每一個用戶都持有一份完整的交易記錄,也就是說,所有的交易記錄都是公開的。如果在一種非匿名的數字貨幣體系當中使用區塊鏈技術,就意味著所有的交易都會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所以,KK曾說過,區塊鏈技術可以幫助政府反腐敗和反洗錢。

《KK對話未來》

區塊鏈技術還可以有哪些應用?

KK在《必然》當中描述了一種「按價值分配」的數字社會主義願景。這個願景是這樣的:

假設有一名攝影師拍攝了一張照片,他把版權信息和賬戶信息都加密到照片里。你可以把這些加密信息理解成一種人眼分辨不出來的水印。但機器可以分辨並讀取這些加密信息。網路上的任何人都可以轉貼照片,轉貼的人也會自動從自己的賬戶中支付一筆極小額的報酬給這個攝影師。照片被分享得越多,攝影師的入賬也就越多。

不光是照片,將來所有的創作、作品,都可以用這種方式來實現對創作者的保護,並讓創作者獲得合理的回報。

那麼,區塊鏈技術有沒有問題或弱點呢?

一個問題就是對數據處理和計算的要求越來越高。

以比特幣為例,2014年8月的時候,比特幣的區塊鏈文件達到了20G,到2015年1月就達到了30G;2016 年1月是50G;2017年1月就達到了100G。有人認為,比特幣經濟在達到真正有價值的規模之前,系統就會因為區塊鏈的爆炸式增長而崩潰。想想看,如果你想要用比特幣的話,不管多少,都先要準備出一塊幾百G的硬碟,這還真是件煩人的事情。

另外,由於競爭記賬而引發的計算力競爭,使得有能力參與競爭的人或機構越來越少。今天,個人用戶已經不可能參與比特幣的挖礦競爭了。所以,雖然區塊鏈的賬本是分布式存儲的,但記賬的權利會越來越中心化,也許到最後,只有一兩家擁有超級計算資源的機構,或是政府,才有能力獲得記賬的權利。

好,回顧一下今天所講的內容。

我們談到了進一步理解區塊鏈技術的幾個關鍵知識點,包括區塊、鏈、競爭記賬、工作量回報和分叉選擇;我們也談到了區塊鏈的核心價值在於實現了一種去中心化的公共信用機制;隨後我們跟隨KK暢想了一下區塊鏈技術未來幫助創作者實現「按價值分配」的願景;最後我們談了談區塊鏈技術的一個問題,就是對數據處理和計算的要求越來越高,最終可能導致記賬權利的中心化。

好,這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譯言 的精彩文章:

關於書籍,我們到底想要什麼?
關於《西遊記》,故事還有很多
美,是演算法嗎?KK關於人工智慧的探討
屏幕的改進和演化,蘊藏著未來的機會
想知道比特幣因何7年漲了百萬倍?《凱文凱利對話未來》給你答案

TAG:譯言 |

您可能感興趣

用區塊鏈打擊貪腐、保障稅收,全球政府如何用好區塊鏈?
西班牙法案呼籲:用區塊鏈搞政府治理,並提供技術培訓
阿里巴巴政府事務負責人:積極運用區塊鏈等線上技術,協助政府創新食品安全的社會治理方式
區塊鏈和加密貨幣教育者:政府應利用區塊鏈技術來確保公共資金管理的透明度
特朗普政府用政治「邊緣政策」處理貿易問題是玩火
政府科技管理改革的四大關鍵詞
印度尼西亞部署區塊鏈技術推動政府治理
印度邦政府計劃採用區塊鏈技術減輕政府欺詐行為
清政府為鞏固統治勾結漢族地主採用了什麼方法?
政府部門參與 區塊鏈技術在食品貿易供應鏈條中見實效
各國政府組織重視區塊鏈技術的應用
肯亞政府 正在研究土地和教育相關的區塊鏈應用
政府探索使用區塊鏈來改善服務
越南政府的主席跟總理誰的權力大?
肯亞政府探索土地和教育相關的區塊鏈應用
新加坡副總理張志賢:利用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加強政府服務
美國技術和工業諮詢理事會為政府發布區塊鏈五步指南
亞馬遜人臉識別技術惹爭議:是否應該停止向政府提供技術支持?
樹立政府責任理念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區塊鏈支持下的政府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