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新英體育,重新上場

新英體育,重新上場

在遭遇英超版權運營「七年之癢」,被蘇寧截斷前路之後,新英體育開始換一種活法,變得不再那麼「執拗」和「封閉」。

新英體育的新活法:

?股權資本上投靠當代明誠

?核心版權上聯手蘇寧體育

?業務上去「英超」標籤,強化平台屬性,主推新英品牌

?同時拓展體育營銷等新業態

七年往往被當成一個區分變化的時間周期。

BBC紀錄片《The Up Series》以每七年為一集,講述14個英國孩子從7歲到56歲的人生故事,並以此探討出身背景、婚姻等因素與社會階級之間的關係。

培訓講師李笑來在其著作《新生——七年就是一輩子》中提到,「比如生物學上說在七年內,組成每個人身體的所有物質都會徹底更換一遍;比如白居易的『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一句,說七年是看一個人能否成就一番事業的最長期限;比如感情上經常提到的『七年之癢』。」

對於新英體育(以下簡稱新英)來說,七年同樣也是一個輪迴。

它的起起落落在中國體育產業是一個縮影式的存在。

運營英超版權的前七年(2010-2017賽季),新英在大陸跑出了一個獨特的版權運營模型——新媒體平台版權分銷、部分比賽在新英平台收費、央視及地方電視媒體聯合運營,其公司也最終告別賠本賺吆喝的狀況,扭虧為盈。

「這些年運營英超版權的經驗使我相信,我會率先在中國做出一個取得商業成功的體育媒體運營公司,最後帶著這個公司走到資本市場。」去年12月接受懶熊體育專訪時,IDG資本合伙人、新英體育董事長李建光說。

過去7年,新英一路走得並不容易。

然而在新英等著續約下個周期英超版權前夕,去年底蘇寧從斜刺里殺出,以7.21億美元買斷2019-2022賽季英超在中國大陸及澳門地區獨家媒體版權,截斷了新英的前路。

「這就是成熟資本主義社會給我們上的認真的一課。人家叫資本主義,逐利就是第一目標。」如今已身為新英體育總裁的喻凌霄對懶熊體育表示,「人家的遊戲規則非常明確,不會突破遊戲規則來跟你談人情的。我覺得無可厚非,不存在說人家冷落你。」

隨之而來的壞消息,還有新英在港股上市擱淺。一夜之間,這家雄心勃勃的公司似乎坐上了急轉直下的過山車,不得不面對市場上驟起的唱衰聲音。

人們當時覺得,失去英超的新英,等於什麼都沒有了。

必須找新活法

如果對新英的歷史有所了解,就知道這裡頭最不甘心的是李建光和喻凌霄。(相關閱讀:IDG資本李建光:首次復盤從天盛到新英這10年,投里昂過程太艱苦)

作為在資本市場和體育版權市場多年的這兩位肯定不願前功盡棄,他們必須找新的出路。

在蘇寧天價拿下英超之後的這220多天里,新英體育進行了無數的談判和博弈。

中國體育行業同樣在這半年多里發生了許多始料未及的變化——也正是得益於這個多變複雜的競爭格局,新英得以在夾縫中找到了一種新活法。

從結果看,在戰略層面,便是從股權資本上投靠當代明誠,核心業務上聯手版權大玩家蘇寧。

目前,當代明誠對新英的收購案仍在推進中。關於此事最近的一次公告顯示,當代明誠已與新英核心管理層暨股東代表李建光、喻凌霄簽署合作意向書,擬通過一系列交易安排,引入財務投資人,最終實現境內項目公司武漢新英體育持有新英開曼的100%股權,對價支付方式為發行股份購買資產。

委身當代明誠,與新英最初港股上市的目標相去甚遠,但至少讓後者通過這種曲線方式走到了資本市場。

「因為我們是一個境外主體的公司,在技術操作層面上,A股比在香港複雜很多。所以,以前目標比較單一,想在香港上市,沒有考慮過A股的併購。」喻凌霄說。

攜手蘇寧能讓新英延續英超夢。

最重要的一手是結盟。

在版權業務上,憑藉著原有的團隊人才和餘下未來兩個賽季的英超版權,以及在版權運營方面的經驗,再加上眼下中國體育版權市場環境的影響,新英有望回頭與蘇寧體育聯手。

當代明誠和蘇寧體育也將一起成立合資公司,運營賽事版權。合資公司里,當代明誠將持股45%,蘇寧體育占股40%,剩餘15%極有可能會由以新英體育為首的管理團隊持有。

這樣的局面或許能保證新英不會在未來英超版權運營中徹底出局,其團隊過去十年積累起的版權分銷、變現、會員運營方面經驗和能力,將仍存有極大的發揮空間。

而蘇寧也能從新英手裡獲得接下來兩個賽季的英超轉播,有助於其順利渡到下個英超周期,同時在下個周期里有效盤活英超以及其他版權資源。

從宏觀層面看,這次抱團取暖,無疑多各方均有利,有望實現多贏的局面。對於新英來說,成功牽制住了擁有英超、西甲、德甲版權的大玩家,算得上一步好棋。(相關閱讀:當代明誠蘇寧新英走到一起,中國體育版權市場告別多極格局)

會員業務上的新英經驗

相比新英的版權分銷策略,它在會員業務方面的嘗試更值得研究。

新英從2013-14賽季起推行部分場次收費的模式。起初,其收費場次並不固定於某個時間段。後來,認識到在收費場次應該向用戶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新英才決定用時間軸來決定是否收費,而不是用場次、比賽關注度高低、場次好壞、球隊強弱去區分收費與免費的關係。

「這個模式完全沒有可參考的案例,國際上體育賽事內容,多數情況下,要麼全免費,靠廣告過日子;要麼全是收費的,沒有部分免費、部分收費的模式。」喻凌霄說。

2016-17賽季,新英採取的原則是:周六22點同時開球的六場比賽,以及周日23點開始的比賽,在互聯網上都是免費的。而19:45和晚場00:30等時間開球的比賽,則是付費場次。

新英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通過時間軸來將用戶分層。即開放免費的少數場比賽,滿足大多數用戶的基本需求;其他時間段的場次,對應的是更高需求的用戶,因為這些用戶通常具備更強的付費意願。這樣的模式,從而既做到一定的球迷觀賽覆蓋,又儘可能地變現。

據新英官方提供的數據,2016-17賽季,新英體育付費用戶經過去重之後共計208萬。其中,單場用戶佔比近50%。刨去單場之外的付費會員數為109萬。

「我們得出的經驗,在嘗試怎麼推進付費模式,決定哪些場次免費、哪些場次收費前,一定要搞清楚用戶在想什麼,對用戶即要迎合又要引導。新英的ARPU值還比較低,這是因為只有新英做單場收費。因為一些用戶觀看英超的臨時性較高,時間不確定因素較多,願意臨時購買單場。」喻凌霄承認。

從天盛到新英,喻凌霄在英超版權運營和體育付費市場摸爬滾打十年。他說自己積累起的最大經驗教訓就是起初對中國體育付費市場培育期準備不足。天盛時期認為在三、四年的時間裡就能用強勢內容培育出體育收費市場,但現在看當時過於樂觀了。

「至少我做了十年,這個市場還沒有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所以確確實實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發達國家(體育產業)成功走過的路,中國(體育產業)早晚要走一遍,只是過程長短時間問題。人家付費走過很多年,從模擬電視到數字電視時代。當人家還沒完全跨入互聯網付費時代時,我們已經快速進入了。但這只是技術的跨越,Business model(商業模型)是很難輕易跨過去的。」喻凌霄說。

新英經驗對整個體育版權行業來說,都值得參考借鑒。

去英超化

新活法反映到具體的戰術層面,則是新英正式去「英超」標籤、豐富內容屬性、主推新英品牌,未來還將開放會員平台,以及早早開始的新業態拓展。

新英本身的名字就帶著濃厚的英超烙印,誕生的目的也是為了延續天盛在英超版權運營上未竟的目標。

從2013-14賽季起,新英在新媒體端開始推行英超部分場次付費觀賽的模式。直到上個賽季,新英的會員投入的費用全花在英超內容上——花單場的錢,看單場英超;花一年的錢,看一年的英超。

某種程度上,過去這些年新英約等於英超中國。

但從2017-18賽季起,新英會員體系會迎來大的調整,新英也不再只提供英超版權內容。

新英還拿下了2017-2022五個賽季的聯賽杯、英冠、英甲、英乙國際媒體權利包(非全部場次)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轉播權。這部分版權內容為會員專享。

另外,考慮到新英、當代明誠、蘇寧三方將在版權運營上的合作,未來新英會員體系不排除會接入蘇寧旗下體育版權內容的可能性。

「內容接入的方式很多,只要能提供給用戶滿足其需求就行,不一定非得像我們過去買斷英超版權一樣,也可能是合作。平台的作用是為用戶提供服務的,而不是純粹為用戶採購內容的。」喻凌霄表示。

看得出來,新英不再執拗於只播自己買斷的英超內容了,而是表現出開放的態度,開始「去英超化」。這和過去七年里,新英的策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會員跟內容結合太緊密之後,平台就非常被動。你的會員其實不是你的會員,是你內容的會員。本質上,之前新英的會員不是新英的會員,是英超的會員;用戶是因為英超買的新英會員,不是因為新英買的新英會員;用戶認的不是新英的品牌,認的是英超這個內容。當然,如果你的平台上沒有好的內容,他沒有理由成為你的會員。喻凌霄表示。

喻凌霄運營英超版權十年。

新英調整會員體系,背後對應的是市場劇變帶來新英處境的變化。更直白地說,因為兩年後中國大陸地區的英超版權將不屬於新英,因此新英被迫之下不得不做出提前的布局和調整。

「在我們的規劃當中,就有考慮在什麼時間點增加別的賽事內容運營。只是說,因為去年市場的變動,把時間表提前了,企業要實時應對市場的變化,並不是因為那件事情,刻意去英超化。」喻凌霄說。

除了內容業務內部的調整外,新英也在豐富公司的業務形態。

2015年年底,新英與同為IDG資本投資的盛開體育一起拿下了2018-2022年歐足聯國家隊系列賽事(包括2020歐洲杯和即將誕生的新賽事歐足聯國家聯賽)在中國大陸地區的新媒體版權,以及2015-2022年國家隊賽事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市場開發權。

去年,在新英和盛開聯手運作下,海信成為了歐足聯56年歷史上第一家來自中國大陸的全球贊助商。贊助2016歐洲杯嘗到甜頭後,海信又與國際足聯簽約,成為2017聯合會杯和2018俄羅斯世界盃的官方贊助商。接下來,新英仍有希望將海信帶入2020年歐洲杯的舞台上。

「新英體育的定位是圍繞體育賽事內容去做營銷和變現。與這個大主題相關的事情,都在我們業務範圍。從2016年起,新英體育的業態都在發生變化。」喻凌霄說。

新英體育重新上場了。

當然,這還只是新的發展階段的開始。未來與當代明誠、蘇寧的磨合,恐怕將是真正檢驗其這套活法成敗與否的關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懶熊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教授成超級馬拉松跑者,他靠的是自控力中蘊含的科學
賽程安排衝突,國際籃聯發文稱對歐籃公司感到失望
2017版新三板體育公司報告節選之一
獨家專訪361°總裁丁伍號
NBA總決賽仍為流量利器,籃球主播繼續蟬聯榜首

TAG:懶熊 |

您可能感興趣

PP體育牽手新華社,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雙劍合璧
引入人工智慧,開闢新媒體體育營銷新篇章
「互聯網+體育」:新玩法有新挑戰
和體育科研專家聊完後,六六的體育課外班我重新做了選擇
世界盃接力歐冠上演足球盛宴 PP體育攜手新華社帶來新玩法
新時代青少年體育當有新作為
上海體育館、上海游泳館改造及新建體育綜合體項目公告
體育賽場上的精彩瞬間,好球
亞博體育為體育大數據時代樹新風
愛奇藝與新英體育希望通過新公司打造超級在線體育平台
大連首個球迷文化廣場將在萬達體育新城揭幕,重建大連銀的球迷角
新的體育標準出台,體育是青少年成長為精英的必經之路
中國的體育場,美國的體育場,英國的體育場,日本的體育場,這就是差距!
新英體育更名愛奇藝體育,愛奇藝也要大舉進軍體育市場了?
國內最大的可開合屋蓋體育場工程:紹興體育中心體育場
八大看點引爆上海體育場
快來收下廣外南國體育新聞社新春第一波「紅包」
體育+旅遊,深度融合「新風口」
改革創新在路上——體育產業聯繫點發展典型案例彙編之完善體育發展政策篇(4)
學校體育改革發展的新坐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