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長城、酒鋼、古墓、烤肉——嘉峪關市印象

長城、酒鋼、古墓、烤肉——嘉峪關市印象

本文作者「楊從周」,歡迎去豆瓣App關注Ta。

上一次來西北已經是八年前了,當時坐火車從寧夏到敦煌,在暮色中以一個靠窗的硬座路過了嘉峪關。沒入時光塵埃中的人生,始終是沒有止息的消逝著,包括城市建設在內的一切都在飛速發展,那年錯過的嘉峪關,今天再去也不是舊顏了吧。

從珠江口到嘉峪關,目前沒有直達航班,唯一可選的經停航班在廣州白雲機場06:35出發,對於非省城居民的我來說,要搭乘這個航班太折騰了,於是選擇了西安中轉。在去西安的航班上看鄰座傳過來的《環球時報》,有這樣一則報道:西安市中小學因重度霧霾已停課,不少家長把孩子從家裡帶到商場透氣,然而經實驗測定,西安各大商場內霧霾也嚴重超標,建議家長不要把小孩帶到商場。

抵達西安咸陽機場,果然如入霾國。透過候機大廳,看到停機坪一片迷濛,能見度極低,廣播正在播報大量航班延誤、取消。其實不用看外面,就是機場內部,也已被霧霾入侵了。

西安已然是這樣,那麼嘉峪關呢?那個想像中孤懸戈壁灘上的城市,甚至沒有多少綠化林吧,也許那裡是風沙大作與霧霾漫天並存?

在機場一邊在吃泡饃,一邊胡思亂想。要過安檢了,看到一對母女在安檢入口處相互擁抱。經過時看到那二十來歲的女孩在流淚,不知為何情感如此劇烈。也許不僅是因為暫時的別離,更有關於人生前程、關於生活幸福的憂慮與迷惘。瀰漫在大地上的霧霾充斥著機場,我看不清她們的方向,而我也仍在求索自己的方向。因霧霾影響了航班出港,去嘉峪關的登機口從H13換到了H1。

(月亮下的嘉峪關機場)

我是一大早出發的,抵達嘉峪關機場已是傍晚六點半。用了一個白晝的時間,穿過大半個中國來看你。不免要感嘆:這幅員遼闊的國度。每一次向西部出發都讓我充滿想像,想像祖國的異域。

在路上一天,疲憊極了。吃過飯,到酒店預備洗個澡即睡覺,然而花灑的水是冷的。我凍得跳起來:熱水淋浴是酒店的基本條件吧?忽而意識到,屋裡開著25℃的暖氣,然而屋外正零下十幾度呢,水自然要等一會才熱。把水開到最大,過了一分鐘,慢慢開始熱了。洗了五六分鐘,水突然大熱,原來熱水一直是被室外的低溫稀釋了。記得去年初在宏村,晚上要讓屋裡的水龍頭一直慢慢放水,否則早上起來水管會被凍住,沒用自來水用。客棧的老闆說,要等中午升溫,冰凍住的水融化了,才能用上自來水。粵犬吠雪,在南方生活的我,到了冬天的北方,自不免少見多怪。

西北太乾燥,洗完澡整個人都不舒服,胡亂睡了一覺。夜裡是轟轟的暖氣聲,然而實在疲憊,醒來已是七點。想出去散個步,拉開窗帘一看,外頭黑乎乎的,彷彿南方的凌晨五點。我又回到被窩了。八點起來再看,天還沒亮,仍是天亮前的黑暗。

然而睡懶覺不是我的習慣,於是起來在酒店慢慢吃早餐。在嘉峪關零下十幾度的早晨,喝一杯熱騰騰的紅茶——不論是什麼產地的紅茶,只管喝得渾身冒汗,身心俱暖。自從幾年前在揚州喝了一點綠楊春,我便很喜歡綠茶。而前年在艾勒喝過錫蘭紅茶後,我又很喜歡紅茶。口味是會隨著人的經歷和偶然因素變換的,不變的是我們對於美好事物的嚮往與追求。

(酒泉鋼鐵集團的大煙囪在嘉峪關市區冒煙)

九點二十抵達「天下第一雄關」。車一路開過來,在街上沒見幾個行人,所見的是酒泉鋼鐵集團的大煙囪在冒煙。據說嘉峪關的城市供暖用的是酒鋼熱力,昨晚為我供暖辛勤勞動的就是這幾個大煙囪。在嘉峪關的幾天,總見到這些大煙囪冒煙,然而空氣澄澈,藍天白雲,無論如何看不到工業污染帶來的霧霾。看來,我在西安機場轉機時的擔憂是多餘了。

到了嘉峪關景區,稀稀落落,沒有多少遊客。在嘉峪關,走在哪裡都感覺這座人口23萬的城市除了空曠還是空曠。我穿得不少,仍然感覺寒冷,並且臉上凍得厲害。手機顯示體感溫度是—15℃,在這寒冷里,手機也颼颼的掉電,必須充電寶伺候。

走入景區,首先看到是一座馮勝在馬上指點江山的雕塑。馮勝是明朝開國名將,明太祖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馮勝平河西凱旋,選址河西走廊中部修建關城,即嘉峪關。馮勝這位嘉峪關的創建者,在朱元璋晚年對開國功臣的大誅殺中未能倖免,於洪武二十八年被賜死。

(天下第一雄關)

嘉峪關號稱「天下第一雄關」,過去我常將它與山海關的「天下第一關」名號混淆。嘉峪關比山海關的修建早九年,後者由明中山王徐達建於洪武十四年。

在來嘉峪關市之前,提到嘉峪關,我的第一反應是想到嘉峪關長城——明代萬里長城的西端起點。嘉峪關市現設三個管理區,其中兩個的名稱是雄關區、長城區(另外一個是鏡鐵區,以鐵礦山命名),據此也可見該市的長城烙印。對大多數遊客而言,到嘉峪關大略意味著長城游。

嘉峪關因何得名呢?據說是因修建在嘉峪山旁而得名,嘉峪山的具體資料我沒有找到,或稱其為嘉峪關關城南側靠近鐵道旁一座小山丘。從今天來看,以一個小山丘命名重要關隘,似乎並不能寄託長治久安的寓意,但不知嘉峪山在歷史上是否為險峻大山。似乎從字面理解嘉峪關的稱名也未不可,「嘉峪」二字意為「美好的山谷」,因其位於祁連山(南山)與黑山(北山)兩山之間最狹窄處的山谷而得名。

考據的工作有待專家學者,抵禦寒冷則是我登上嘉峪關長城最迫切的需要。如果你也是在冬天的早晨來這第一雄關,請關注長城上有且僅有的兩個「避難所」:一是檢票口,雖然是敞開的,但是暖氣很足;二是關城下的洗手間,衛生狀況良好,暖氣更足。

至於長城,從鴨綠江畔的虎山長城、秦皇島的山海關,到北京的八達嶺居庸關、榆林鎮北台,私意都差不多。看過關城內的游擊將軍府、官井、關帝廟、戲台和文昌閣等建築,我們走在關門下明朝鋪設而沿用至今的石頭路上,向著關外走去。

出了長城,站在這嘉峪關以北的荒涼大地上,也不大有塞外之感,只有我在內心提醒自己:出關了。其實到陽關、玉門關,單看「風景」,實在也沒有「西出陽關無故人」的惆悵,也沒有「春風不度玉門關」的豁達。然而,從小時候的課本開始,我們就知道華夏的山川有一種別樣的美,那就是歷代詩人的吟詠,文人墨客的典故。我們想走河西,去大漠,出西域,既是為自然風光,也是為那詩情點染。

(嘉峪關城樓西面的天下雄關碑。清嘉慶十四年肅州總兵李廷臣書)

站在關外,放眼望去,土地裸露,了無生機。關外除了異域的想像,什麼都沒有。永遠是這樣,荒蕪後面還是荒蕪。

「冬天這麼凍,古代禦寒更不如今天,大家生活都不容易,還要打來打去,太痛苦了。」同行人說。

「是呀,就這樣站著都凍得不行。並且冷兵器時代一旦受傷,往往不治而亡,可憐長城內外百戰死。」在這冰凍三尺的冬天,不得不讓我們生出感嘆。

(孤懸塞北的長城。遠方為黑山)

看過了關外的荒涼,回到關內,往回走。經過一棵「左公楊」,是左宗棠率軍收復新疆時沿途所種。1873年,當時的陝西直隸總督左宗堂在收復新疆伊犁時途經嘉峪關,寫下「天下第一雄關」的巨匾懸掛於嘉峪關城樓上。這些歷史似乎過去很久了,其實算起來也不過144年,也許是因為百多年來事變太多,我們不堪回首罷了。楊樹旁的小湖結了冰,我就到冰面上玩了一會,這是南方所沒有的樂趣。

從好玩的冰面回到大路上,再往下走,就來到嘉峪關長城博物館。這是中國第一座以長城歷史文化為專題的博物館,原館在嘉峪關市區,1989年10月開館。現在這位於嘉峪關文物景區內的新館於2003年5月建成,主體建築外形呈烽火台式,與長城相望。顧名思義,裡面的展覽都是關於長城的,不僅有嘉峪關長城,也有其他省市的長城。在囊括廣袤空間的長城以外,更把不同時期的長城一一介紹,包括「春秋、戰國長城」,「秦、漢長城」,「北魏、隋、唐、遼、金長城」,「明長城」四大歷史階段。千年而又千年,不知多少孟姜女在哭。我一邊看,一邊「傷心秦漢經行處」。

(嘉峪關長城博物館)

在長城博物館,想起最近在追的美劇《權力的遊戲》。據說裡面的絕境長城並非受中國長城啟發,而是源於英國的哈德良長城。公元二世紀,因無力再開疆拓土,也因佔領區統治不穩,羅馬皇帝哈德良下令修築長城。哈德良皇帝治下的羅馬帝國,當然是盛世。法蘭西學院成立三百多年來的第一位女院士——瑪格麗特·尤瑟納爾,想必對他也很欣賞,是以撰寫了《哈德良回憶錄》。可惜長城沒有維繫帝國繁榮的神效,哈德良逝後50年,羅馬盛世結束。

哈德良長城或許是一個標誌,一個轉捩點。但耗費千萬徭役之力,乃至性命,最後成就一段分割內外、阻止交往的城牆,卻終於也未能阻止外敵入侵,這不僅顯得諷刺,而甚至近於荒誕了。貢獻千萬人的一生,做無用之事也就罷了,然而過程卻是妻離子散,有無盡痛楚,不免呼號而要問蒼天了。從浩瀚歷史看,置身於其中的小人物似乎什麼都不是,電影《綉春刀》里東廠提督大人直截了當的說:「你們這些螻蟻一般存活的人死了,又有誰會在乎?」大人物當然不在乎小人物,但天地不仁,大人物也不過是芻狗。況且小人物會在乎小人物,就個體而言,這就是其一生,這就是其存在於世的全部了。

長城功用之有無,或不可輕易斷言,但在歷史上多見的草菅人命,因著修築長城,又不知添了多少。浩大的工程要建幾十年、上百年,後人嘆之巍巍然,然而當時為之付出生命的徭役,對這世界遺產又是怎樣的情感。

(嘉峪關長城博物館展品)

在《權力的遊戲》里,自居文明的人修築起絕境長城,把野人拒絕於北境之外,一直到Jon Snow打開黑城堡之門,野人才進入了長城以南,得以過個不那麼凄涼的冬天。允許野人通過黑城堡的Jon Snow,其思想高度,超過了高達200米的絕境長城。

和《權力的遊戲》中表現的一樣,嘉峪關的守關將士,也沒有什麼娛樂,最多也就是一起喝喝酒。嘉峪關關城游擊將軍府,也簡陋得很,在中原只能算是中等人家。戍邊,苦事也。

「博物館展出了各地長城的照片,聽您介紹您也去過許多長城,您覺得哪一段長城最美?」我問講解員。

「各有各的美吧。一定要選一個的話,我覺得八達嶺最美。」

八達嶺?我原以為她的答案會是慕田峪、司馬台之類。大學時,我曾分別在春夏秋冬去過八達嶺,並不以為很美。然而講解員的回答很誠懇,她是真的覺得八達嶺美。各花入各眼吧,爭論沒有什麼意思。真理越辯越明?對方辯友,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對這些翻雲覆雨、公說婆說的詭辯,我大學時就很討厭了。巧言令色,鮮矣仁。

嘉峪關的長城元素除了關城和博物館,還有長城第一墩、懸壁長城等。

(討賴河邊近56米高的懸崖)

長城第一墩在嘉峪關關城以南7.5公里。第一墩又稱討賴河墩,是明代萬里長城最西端的一座墩台。墩台是古代長城防禦工程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長城沿線和關城的附近根據需要而修築,有的築在高山險要之處,有的建在平地較高的地段,有的修在交通要道,有的則在長城牆上。這個第一墩就矗立於討賴河邊近56米高的懸崖之上,由肅州兵備道李涵監築於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

我很好奇,討賴河的「討賴」是什麼意思。根據第一墩展館一塊展板的介紹:討賴河因發源於祁連山中段討賴掌而得名,「討賴」是匈奴語,意為「兔子多的地方」。再看另一塊展板,「祁連」也是匈奴語,意為「天」。關於匈奴和匈奴語,專家們還在研究,莫衷一是。遙想兩千年前,匈奴席捲草原,河西走廊動蕩不安,那時還沒有嘉峪關呢。可當強大的暴力雲散在歷史深處,只有看似柔弱的文明代代相傳至今。

(長城第一墩)

嘉峪關的長城怎麼會成了土墩?原來嘉峪關周邊地區,沒有足夠可用的石頭,於是因陋就簡,就地取材,以黃土建長城。在風吹日晒、年久失修之後,長城褪去雄渾的姿態,成了沒有稜角的土牆,曾經作為長城重要防禦工事的第一墩也成了土墩。

討賴河邊的懸崖修了玻璃觀景台,站在上面往下一看,戰戰兢兢。這真是要塞,游牧民族要想從此進犯,恐怕得不償失,是以嘉峪關修好,無敵也。

(懸壁長城一段)

為了加強嘉峪關的防禦,除長城第一墩以外,肅州兵備道李涵還監築了一條斷壁長城,也就是今天通稱的懸壁長城。懸壁長城位於嘉峪關關城以北8公里處,從黑山北坡陡跌而下,似長城倒掛,或以為頗似北京八達嶺長城。

與第一墩同樣修建於明嘉靖十八年的懸壁長城,經風沐日,原來15公里長的片石夾土牆現只余短短一截,在依原規格——片石、土層厚度如舊——修復之後,又迅速被遊客寫滿「到此一游」並簽名落款。城牆上密布著本國專有LOGO,誠可展示大江南北、長城內外俱為一體的國民特色。攀爬其上,可一覽嘉峪關市,西域開闊,極目四望,最矚目者仍是早晨起來所見的酒鋼大煙囪,「氣」勢直上雲天。

(懸壁長城上的每一塊磚都被遊客簽名「認領」了)

從懸壁長城下來,看到絲綢古道雕塑群,並有玄奘法師的塑像。近些年,我也頗到過幾個地方,在21世紀仍不免有行路難之嘆,於是對玄奘法師在7世紀西行五萬里的求法取經更感敬佩,今見其雕像,自要肅立致意。

在路邊另有一塊「最早 最晚 玉門關遺址 由此往前1000米」的石碑。我感到很意外,沿著這路往前一千米就到敦煌了嗎?不可能吧。上網檢索,看到如下報道:「2013年7月,甘肅省文史館、西北師大、敦煌研究院等11個單位三十多位專家學者,經過實地考察調研後,一致認為嘉峪關市境內的石關峽為歷史上最早和最晚的玉門關遺址。2015年3月,最早最晚『玉門關』遺址碑的請示得到市政府批准。景區管委會分別在懸壁長城景區和石關峽峽谷三處設立遺址碑」。原來此玉門關,並非彼玉門關。

(「最早 最晚 玉門關遺址 由此往前1000米」石碑)

報道中同時提到相關文獻研究,如據唐代僧人道宣《釋迦方誌》和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北魏闞駰《十三州志》考訂,歷史上最早的玉門關設立於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年),應在今嘉峪關市石關峽。又據敦煌遺書《西天路竟》、宋代曾工亮《武經總要》和五代後晉高居海《使于闐記》記載,確認嘉峪關市石關峽在五代宋初仍稱為玉門關。元末明初,隨著出入玉門關的道路南移,嘉峪關便成為玉門關的延續。

玉門關是一個名字,而不是一個固定的地方。從專家的考據來看,似乎如此。據地圖顯示,第一墩西北方向一公里開外,有一春風火車站。春風不度玉門關,不知火車站是否因這詩句得名。

嘉峪關市的長城景點,以上述關城、第一墩、懸壁長城為主,此外尚有別的一些,如新城堡、邊山墩、柳條墩、斷山口墩烽火台等,但我看過三處有些審美疲勞,便無再去探訪。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果園——新城墓群」石碑)

同行人說,嘉峪關市有魏晉壁畫可看。這是我所意想不到的,魏晉和壁畫也都是我所喜歡的,自然要去看看。

壁畫在「果園——新城墓群」的墓室內。古墓群位於酒泉市果園鄉和嘉峪關市新城鎮連接地段,在南北長20公里、東西寬3公里的礫石灘和耕地下,分布著一千餘座古墓葬,面積約13萬平方米。1972年至1979年,先後發掘了18座墓葬,9座為畫像磚墓,9座為素磚墓,出土了700多塊珍貴的彩繪壁畫磚,多為一磚一畫,也有幾磚組成一個畫面的小型壁畫,題材包括牧畜、狩獵、農耕、採桑、釀造、庖廚、驛傳、宴樂、舞蹈、兵屯、營壘等。古墓群的棺板畫和畫像磚數量眾多,並具獨特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因此有世界最大的「地下畫廊」和「古絲綢之路上的百科全書」之稱。

其中,五號墓於1973年5月整體搬遷到甘肅省博物館,該墓出土的磚畫有兩件不得不提:一是《出巡圖》,長120厘米、高45厘米,是所有出土的隨葬文物中最珍貴的;二是《驛使圖》,後來被當作中國郵政標誌的樣本。

(驛使圖。嘉峪關城市博物館對古墓磚壁畫的介紹)

關於這一墓群的斷代,當地文物部門認可的是包括三個時期:第一期是三國魏到西晉,第二期是十六國與北朝時期,第三期是隋唐。而有不同聲音則認為最早當是西漢時期,並且此墓為國家公墓。當時參與發掘的文物工作者吳生貴之子吳曉棠便認為:2015年首播的央視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河西走廊》,對這河西走廊上規模龐大墓群避而不談,是為了謹慎起見,避免斷代失誤。

坐車到墓群大門,購票之後,換乘電瓶車入內。下車看到的是一片戈壁,道旁立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果園——新城墓群」的石碑。往前面望去,有兩個亭子,藍天白雲,竟有點前不久去過的三亞海灘的感覺,真海市蜃樓也。

(果園——新城墓群六號墓入口)

每人領了一個手電筒,便跟著講解員進入六號墓的墓道。墓內禁止拍照,但不必遺憾,裡面光線不足,拍照也不好看,再者嘉峪關長城博物館、城市博物館對墓群都有專門介紹,陳設了不少複製樣品,可以盡情補拍。

不能拍照其實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專心聽講解。六號墓的彩繪畫像磚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內容:奴婢勞動生產、主人宴飲美食和主人其他奢侈豪華生活。這些磚畫取材著重於現實生活,少了神秘色彩和訓誡思想。中國早期繪畫流傳下來的實物資料相對稀少,古墓磚畫便以其豐富的內容為中國藝術史研究提供了珍貴資料。

六號墓另出土殘損墓表3塊,有「隴西狄道李超夫人尹氏墓表」、「涼嘉興二年十二月」等文字。西涼嘉興二年,即公元418年,在建康紀年為東晉義熙十四年。陳寅格先生著《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指出:「西晉永嘉之亂(永嘉五年,即公元311年,匈奴攻陷洛陽,俘獲懷帝,殺王公士民三萬餘人),中原以降之文化轉移保存於涼州一隅,至北魏取涼州,河西文化遂輸於魏,其後北魏孝文、皇武兩代所制定典章制度遂受其影響,故此魏、齊之源其中有河西之一派。」六號墓磚畫大量反映現實生活的繪畫,正可見出陳先生所論的中原文化轉移和這一時期河西地區的富庶繁榮。

(果園——新城墓群的六號墓畫像磚。嘉峪關長城博物館複製品)

六號墓的墓建沒有用任何粘合材料,全用干磚疊砌而成。墓在發掘前已被盜,盜墓者經過縝密匡算,精準的把地道挖到墓室不受力的磚上,再撬開磚悄悄的進來,絲毫沒有破壞墓的結構——如被破壞,無粘合材料的墓室就會坍塌。對這高超的盜墓技術,我們都驚嘆不已。六號墓有三室,很深,也很狹窄,幾個人進去已感轉身不易,呆久了更呼吸不暢。10分鐘看完上來,豁然開朗,六號墓的參觀也結束了。別的墓怎樣呢,不得而知——因為對我們開放的只有六號墓。

坐車離開新城鎮,途徑萬畝葡萄園。我很奇怪:這樣的乾旱地帶,為什麼會大面積種植葡萄?同行人說,南北緯40度是葡萄的黃金產區,嘉峪關、吐魯番、煙台都在北緯40度附近,法國波爾多地區緯度也差不多,這些地方的土壤氣候條件適合葡萄生長,這一緯度可說是美酒生命線。紫軒葡萄酒莊園就在路的右邊,是酒鋼投資興建的。

又是酒鋼。為什麼酒泉鋼鐵集團不在酒泉而在嘉峪關呢?我不解的問。

「嘉峪關有一句話說:嘉峪關市因關得名,因企設市。嘉峪關原屬酒泉,1958年酒鋼成立,1965年為加快酒鋼發展,劃嘉峪關公社、鏡鐵山區為嘉峪關市轄地,從酒泉獨立出來,自此酒鋼便不在酒泉區劃內。嘉峪關市是因酒鋼而興建的新興城市,酒鋼廠區規劃面積佔了嘉峪關市區近一半,嘉峪關市平均每戶都有一個酒鋼職工。」

聽了同行人的一番講解,我的謎團總算解開了。

「看地圖,嘉峪關市南面有個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嘉峪關少數民族多嗎?」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屬於張掖市,武威、張掖、酒泉、敦煌,這河西四郡地區都有不少少數民族分布,嘉峪關也有,但應該是最少的,因為嘉峪關人口以酒鋼移民及其家屬為主。移民城市的人口結構特點,反映在飲食上就是大雜燴。近來則和全國一樣,川湘菜橫行。此外,烤肉、清真也多。」

我原來以為移民城市只出現沿海,如深圳。沒想到甘肅內陸也有,這實在是因為我對共和國的工業歷史太缺乏了解了。同行人說起河西四郡,讓我浮想兩千多年前漢武帝「列四郡,據兩關(陽關和玉門關)」的赫赫武功。有文物研究者即根據果園——新城墓葬中陶片上「甘露二年」等文字,推斷其中部分為漢墓。「甘露」為漢宣帝的第六個年號,這個年號一共使用了四年。然而,魏高貴鄉公曹髦、前秦宣昭帝苻堅等都用過這一年號,似乎難以據此斷代。這些是公開資料所見,更細緻的工作仍有待嚴謹的考古研究。

(嘉峪關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三叉烤肉)

在六號墓,我們看到磚畫中的四幅《進食圖》,上面展示著古代的三叉烤肉。講解員介紹說烤肉現已成為嘉峪關市的特色飲食文化,2009年,嘉峪關烤肉串烤制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真沒想到邊塞長城居然是吃貨之城,我們回到市裡也按圖索驥的去尋找烤肉店,很快找到了一家。到裡面一看,居然還是「雄關(嘉峪關)」主題的烤肉店,更有趣的是牆上掛了古墓的《進食圖》複製品。我們剛從墓里出來,回到現代烤肉店再見這磚畫,有一種時空穿梭的驚詫感。點好菜,烤肉很快端上來,分量大大的超乎想像,足足是我們胃口的1.5倍以上。烤肉味道也好,喝著啤酒,早忘了身在塞北孤城。同行人和我碰杯說:吃烤肉,還是西北滋味好。

後記:嘉峪關之行,是元旦閩西行之後的一次行旅,當時是零下十幾度的冬天。到寫下這印象,已是三十幾度的夏天——或是秋天了,畢竟昨天已立秋。提到嘉峪關,便離不了長城,長城已然成了一種文化符號。搖滾樂隊Beyond也曾創作名為《長城》的歌曲,黃家駒表示:寫此歌是要「描寫中國人一貫的民族意識」。 歌中唱到「萬里千山牢牢接壤 」,我站在祁連山與黑山之間的嘉峪關關城望向關外,沒有想到民族意識,卻想到了《權力的遊戲》里的絕境長城和打開黑城堡之門放野人進來的Jon Sonw。歷史中的人總是面臨著具體的難題,無從比較誰的抉擇更為艱難。

(懸壁長城上的心鎖:愛的旅程)

(全文完)

本文作者「楊從周」,現居珠海,目前已發表了85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楊從周」關注T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豆瓣 的精彩文章:

豆瓣相冊:個人動畫
豆瓣日記:Becoming Minimalist:開始極簡生活的10個初練習
夜奔:我在傳銷的日子

TAG:每日豆瓣 |

您可能感興趣

日本的生魚片、泰國的冬陰功湯、巴西的烤肉、韓國的泡菜、你更喜歡哪種?
沙灘和烤肉的約會
蘇梅島街頭美食-BBQ 烤魚 烤肉 烤龍蝦 烤烤烤 烤烤大披薩 我的口水啊
《斗羅大陸》霍雨浩化身「神廚小福貴」,一頓熟烤肉收穫橘子芳心
土耳其烤肉做法,西瓜大的麵包驚艷外國人,網友:山寨版叫花雞!
《西虹市首富》里」烤肉「的梗是怎麼火的?
秘制奧爾良烤肉
半米超長韓式Oshi壽司和芝士烤肉盤!大統華網上購物服務撲街……
美拉德春天協奏曲——津石烤肉
大膽優雅的烤肉店裝潢設計
網紅泳池邊的C位烤肉,安排
狐妖小紅娘:精彩!王權霸業一劍破雲,東方秦蘭神火烤肉串
盤點世界盃各國美食大比拼:中國小龍蝦,巴西烤肉、韓國炸雞、日本這個最煞風景!
巴西行之一-公斤餐和巴西烤肉
韓國烤肉+萬州烤魚=紙包魚
齊齊哈爾,中國烤肉第一城
沈騰變身西虹市首富,齊齊哈爾芭比Q火爆全網,齊齊哈爾烤肉紅了
西藏奇觀:藏民用牛糞砌牆,視牛糞如黃金,網友:想吃牛糞烤肉
南疆維吾爾族夜市:烤肉烤魚太生猛,切糕隨便嘗
和牛壽喜鍋與烤肉雙雙稱霸的熊也牛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