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只為討好自己 New Balance Furon 3.0 Pro FG實戰測評

只為討好自己 New Balance Furon 3.0 Pro FG實戰測評

自從New Balance決心重回足球領域之後,人們對這個跑鞋巨頭就充滿期待。NB旗下目前有Visaro和Furon兩款旗艦鞋款,其中Visaro主打傳控,Furon殺入的是速度型球鞋紅海,幾年過去了,Visaro基本上是站穩了腳跟,但是Furon就沒有這麼好過的日子了。本來速度型球鞋市場基本上被三巨頭霸佔,由此也能看到NB這種二線品牌的尷尬,更多的不是產品力的問題,而是三巨頭把市場份額都封死了。不過這也不代表就完全沒有市場,因為總有人想和別人不一樣。所以我就在一個NB的天氣,挑了個NB的場地,穿著NB的鞋,來了一場NB的比賽。

換成人話就是:我特么在南方四十度的高溫下踢了場球,差點被曬脫皮了

迄今為止,Furon已經發布了三代,每一代都在調整和進步,對鞋迷來說這也是積極的信號,至少人家是奔著讓大家滿意的這個路子去的。作為NB家的頂級旗艦鞋款,Furon 3.0 Pro FG隨鞋一起配備了鞋包,配件方面還是很到位的。

如果就純外觀和站在外貌協會的角度來看的話,如果Furon能夠把鞋身內側的腰線再收緊一些的話會更順眼。雖然Furon的「屁屁」真的很性感,但是畢竟穿上鞋之後很多人都只會注意到它的「正面形象」。

咱們先來說說配色吧,如果說一定要在眾多配色中選一雙最適合在夏天上腳的,毫無疑問,這個軍綠色(或者橄欖綠)為主的配色選擇我個人覺得不是最佳方案。因為這個色偏暗,而且有點灰頭土臉的意思,所以這雙鞋最好搭的還是深色系的球衣,不建議配亮騷色的球衣。不過話說回來這個色很耐臟,對於不喜歡打理的人來說簡直就是福音。

接下來關於本次Furon的鞋型這裡要單獨拿出來強度一下。在這之前NB出品的鞋子普遍內拐是大家公認的。這種鞋型對我們東亞人的腳型不算友好,因此這一次新一代Furon就取消了內拐的鞋型,讓整體的鞋身線條更直、更圓潤。

Furon 3.0 Pro FG的鞋帶孔是扁平的,這個設計主要是考慮到充分和扁平狀的鞋帶貼合,但是扁平的鞋帶孔忽略了鞋帶頭也是圓柱體的事實,在穿鞋帶的時候比較費勁。如果從方便易用的角度考慮的話,我會建議這個鞋帶孔做成圓孔的。

本次我測評的這雙2E版本在鞋倉容量和寬度上表現尤其出色,不僅整體鞋倉加高加寬,鞋頭部位也是空間十足。所以以後如果你問我寬腳適合穿什麼鞋?那麼2E版的Furon 3.0絕對是我力薦的選項。

還要提一句的是,Furon 3.0這一次用了一個半一體化的鞋舌結構。從第四個鞋帶孔開始鞋舌是可以調整的,前面則被縫死在鞋幫兩側。如果你嫌鞋舌空間不足的話那麼可以把鞋舌完全剪開,或者剪開一邊。不過就我上腳的體驗來看,除非你是屠龍腳,不然鞋子的空間完全足夠。

鞋兩側我手指按壓的地方都還有很大的空間,尺碼的話我覺得2E版本的相對偏大約半碼左右,正常腳型或者寬腳建議選擇2E版本,標準瘦腳D版的包裹性會好些。

不過讓我蛋疼的是,我左右腳出現了鞋面貼合度不同的情況。右腳的腳踝內側靠足弓的地方鞋面被一股勁頂起來一個小豁口,但是左腳就沒有這種情況!!!

最後我分析應該是跟我左右腳不同外翻程度造成的。早年我是右腳主力腳,右腳是有點外翻,也就是外八字,那時候左腳完全不會踢球。因為沒受過什麼系統訓練,左腳是完全自己生生逼著練出來的,所以我感覺我左腳有點內八字,所以就出現了下面這種情況。所以這個情況跟我左右腳自身的腳型有很大關係,如果有人也入手了這雙鞋的話,一定要試試你是否也會出現這個問題。

鞋面鼓起的問題就是包裹性差點意思,另外這個小豁口也基本上就是橡膠粒收集器了,很容易進異物。如果不是它的後跟內襯加入了一個海綿條的話,我一定會不爽這個略顯單薄的內襯設計。但是加了這個海綿條的話它會卡在你的跟腱部位,一方面會鎖住後跟,另外也不會讓你的跟腱感覺到偏硬的後跟內襯會磨腳,有點一美遮百丑的意思。

鞋身方面最大的改變莫過於從大網眼材質變成了質地相對細密的尼龍網布。這個材質觸手的感覺比較澀,阻力很大,因此對球面的摩擦力還是很理想的。

不過和耐克、阿迪那種織物外面加熱熔膜層不一樣,這個尼龍網布外面是沒有熱熔膜層覆蓋的,只在鞋頭上加了一圈透明狀的防磨損塗層。所以一開始我對它的防水性有所保留。

鞋面一開始也做了滴水試驗,從圖中的反饋看出這個布面本身具有一種初級的防水效果,水在上面會有荷葉效果,不會馬上滲入鞋面中。就算滲進去了,鞋內里夾層也有一個防水層,所以防水性的話不用擔心。還有,網布下面加入了一層薄的海綿層,這種設計在其他品牌頂級織物鞋面中比較少見,這主要是為了增強鞋面的緩衝力和舒適度。

也是因為這個網布尼龍網布鞋面比較粗糙、生澀,所以對那種光滑球面的掌控還是比較不錯的。

至於加入了這個海綿層之後對觸感會不會影響?影響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不如SF4那麼直接,但是適應了之後其實也還好。加海綿層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保護性高了不少,前幾天踢球穿SF4被人用鞋釘跺了一下,那種酸爽簡直。相信換了這個鞋面的話,防護級別應該會強一些。

Furon 3.0的鞋面依舊繼續加持了NB跑鞋中的FantomFit科技,足弓處可以看到透明膠條在海綿夾層鞋面中壓印出了很多痕迹,一方面起到鞋面支撐,另外鼓起的海綿墊子也是一個最好的緩衝區域。後半段可以看懂啊是通過線縫直接和尼龍網布拼接起來的,用的是偏硬的人造材料。這一塊Furon在設計風格上也很有自己的性格,就是簡單的質地偏硬的材質外加熱黏合的一層內里,除此之外看不到多餘的走線。所以整體來看的話,Furon 3.0的腳弓推桿還算比較穩定,但是交換下面這個區域因為沒有多餘的夾層和其他墊層,所以一開始會感覺有點不適應,等完全暖開了之後就好了。

射門的話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驚喜,而且這個海綿層也或多或少的對發力有一點點吸收,所以基本上爆射的話就不適合了。不過穩妥點的弧線球,以及延伸的內腳背長傳就相對好一些。

在新一代Furon上,New Balance沒有採用輕量化的無中底做法,這導致了它的單只重量飆到了260+克(JP275),要知道Furon 3.0是一款以速度為賣點的速度型戰靴啊,雖然目前各大品牌商都在球鞋重量往回調整(目的是為了舒適度和耐用性妥協),但是這個重量還是一度成為很多人抨擊Furon 3.0的槽點。其實按照目前的趨勢來看,主流的速度型戰靴正常來說基本上都處於190-220克(JP275)這個重量區間內,Furon多出來的這近40克要說真的沒影響?那肯定是說瞎話,但是影響倒也沒有數據體現的這麼明顯,上腳之後的給我的感覺就是還行,並不是不能接受。

如果一定要在重量上糾結的話,那麼只能說Furon 3.0或許真的不適合你了。

Furon 3.0 FG版本給我的第一個印象就是:衝勁十足!從Furon誕生以來,犀利的大底就一直我關注的重點。第三代的這個FG大底和前面的相比有比較明顯的改變和提升,但是還是延續了銳利、張揚的風格。而且這一次的大底中還植入了一塊類似於MessiFrame的框架結構,這也是對大底取消龍骨設計後的一個新的方案。

上一代FG大底中跖骨區域遍布了很多細小的三角錐型釘,這一次它們主要出現在了鞋尖前端,而且形狀上也變成了倒鉤刺一樣的設計,起到一個啟動時候的輔助作用。

新FG大底給我的第二個印象,是穩。和我們熟悉的其他品牌的FG版本不同,全力衝刺跑的時候,這個鞋釘整個的加速過程非常平穩,感覺足底的推力不會出現那種突如其來的衝擊感(Superfly V的FG啟動時候的衝擊力就特別明顯),隨後你自己速度達到一個比較穩定狀態的時候鞋釘也不會有太強烈的存在感,沒有那種咯腳的感覺。別看鞋釘整體的長度不是很高,但是在急轉急停的時候,並沒有什麼打滑或者抓地力不足的情況發生。這也依賴於鞋釘本身相對較鋒利的造型,另外,後跟終於重新回歸四顆鞋釘結構,這也比之前只有兩顆後跟鞋釘來的紮實。而且這種一體射出的鞋釘也不容易發生斷裂。最後再來說說Furon 3.0中的鞋墊,NB旗下的FG版本鞋墊之前是不能獨立取出的(後來AG版本的可以),不過這次它的鞋墊是可以拿出來的。鞋墊本身材質具有不錯的防滑紋路,防滑效果是夠了,但是減震上稍微差點意思,如果能把減震這個也考慮進去的話,是個加分項。

總結來看,Furon 3.0FG版的啟動和抓地力以及對場地的適應力絕對算得上在國內人草中表現很突出的了,那麼有人就要問了,在純AG和FG版本之間,到底該怎麼選呢?

其實對於我個人而言,如果場地容許,如果自身的身體條件容許,那麼必然是FG更爽、更純粹一點。當然了,如果你平時踢球的場地相對偏硬,而且草不長,那麼還是AG更穩妥些。

整體來說第三代Furon的改變還算是比較討喜的。這個尼龍網布材料也為NB接下來的產品,比如世界盃期間的重磅產品打下了基礎。大膽預測下以後的織物足球鞋肯定有NB的一席之地。至於那迷之尷尬的重量?它依然客觀存在,或許NB在下一代中會在重量上做的更輕量化一些。

就像這篇測評的標題一樣,選擇NB旗下球鞋的人本來不是隨大流的人,它可能有一些問題,但是這並不會成為他們討好自己的理由,喜歡就上,哪有那麼多理由。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偶偶足球 的精彩文章:

舒服到飛起!就是輕量化袋鼠皮足球鞋
Nike Hypervenom Phantom II FG 耐克毒鋒波產足球鞋990元
英雄被人們傳頌 而傳奇則將永恆
傳統和現代的融合 耐克發布Premier 2.0白藍配色
Nike Total 90 Strike Laser I FG足球鞋

TAG:偶偶足球 |

您可能感興趣

Nike Lebron 15 「Red Diamond Turf」全方位測評
自然力量!Puma Ignite Evoknit Fold 50+小時使用測評
讓你成為自帶BGM的潮人:Bose SoundWear Companion 深度測評
Adidas Harden Vol.2測評
回歸者!Puma Clyde Court Disrupt 實戰測評
iPadAir2、Surface3 對比測評Yoga
粉底測評#Dior forever undercover 24h foundation
BoardFilter測評 Loaded Tarab
三星Galaxy S10獲美測評機構DisplayMate評為 「Excellent A+」
Jordan Jumpman Pro Strong測評
Jordan Supreme Elevation PF實戰測評:AJ叫Supreme又怎樣,實戰那是真的傷!
OPPO Find X全面測評(Android Authority)
Explosive Bounce?實戰測評:單調的Adidas產品線
Apple 蘋果 Macbook Pro 13 Retina「2019」音質測評報告 「Soomal」
Apple 蘋果 Macbook Pro 13 Retina2019音質測評報告Soomal
Apple 蘋果 Macbook Pro 13 Retina「2019」屏幕測評報告 「Soomal」
后羿的箭!Under Armour Curry 4 實戰測評
Innpix測評-新加坡硬石酒店 Singapore Hard Rock Hotel
Magnat Cinema Ultra THX 5.2.4外媒測評
小刺刀!Nike Kyrie Flytrap 實戰測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