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羞花楊貴妃,說法不一,連日本也有記載

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羞花楊貴妃,說法不一,連日本也有記載

楊貴妃(開元七年六月初一-天寶十五載七月十五)(公元719年-公元756年),名玉環,號太真,蒲州永樂(山西永濟)人,是唐玄宗之寵妃,身材豐滿,膚如凝脂,乃中國古代四大美人的羞花。楊玉環起先嫁給了唐玄宗的兒子壽王李瑁,之後又進宮成為唐玄宗妃子。安史之亂後,唐玄宗接受高力士的勸言,為求自保,不得已之下,賜死了楊貴妃。最終楊貴妃被賜白綾一條,縊死在佛堂的梨樹下。

唐開元七年(公元719年)六月初一日,楊玉環出生於今廣西容縣十里鄉楊外村。楊貴妃故鄉有三個說法,一說廣西容縣,一說陝西華陰,還有一說山西蒲州。據元、清版本《容縣誌》記載:「世傳唐太真故里,有井曰楊妃井,久已湮塞,鄉人為立楊妃廟焉。」這就是楊妃廟的由來,它曾被摧毀,只餘下一個遺址,後來又多次得到修復,而來訪的遊客也越來越多。

楊貴妃是不是容縣人,歷來就是史學家們爭論不休的話題。《容州普寧縣楊妃碑記》記錄了楊玉環傳奇的一生。碑文是與楊貴妃同生長在唐朝天寶年間(約公元734年-755年)的四門助教(四門指四門大學,是唐朝最高學府太學的組成部分,四門助教相當於今天北京大學的教授)許子真撰寫的,曾經立於容城東一百二十步,並收錄於皇家編寫的《永樂大典》、《全唐文》等史書。《容州普寧縣楊妃碑記》記載有「楊妃,容州楊沖人也,離城一十里,小名玉娘。開元二十四年,明皇詔入內,號太真,大被寵遇。天寶間冊為貴妃。」這是當前史學家能夠找到的最貼近楊玉環時代的人所寫的官方文章了。因為唐朝的容州是嶺南的大州,管轄包括今天原越南、海南、廣東一部分在內的十四個州六十多個縣。而今天的容縣在當時稱為「普寧縣」,所以這個碑名叫「容州普寧縣楊妃碑記。」儘管關於楊貴妃的生地全國有多種版本,但最能讓人信服的目前還是這個《全唐文》里的楊妃碑記。此外,楊貴妃的一個食性愛好——好食荔枝也可以說明這一點,一個人去家鄉千里萬里仍想著「八百里加急」送來荔枝,這自然是小時候就養成的嗜好了。而在當時的氣候環境,四川和西安顯然是不可能長有荔枝的。

唐開元二十年(公元732年),李林甫將楊玉環介紹給玄宗的兒子壽王李瑁。壽王李瑁是唐玄宗的第十八子,母親是當年寵傾後宮的武惠妃,但他為人所樂道和知曉的身份卻是楊貴妃的前夫。

壽王李瑁出生於開元7年,因為母親之前生了3個孩子均以夭折告終,所以這次格外的重視不敢輕易撫養,交給了玄宗的大哥寧王和寧王妃來親自養育,直到壽王長到6、7歲重新回到宮中,由於母親受寵皇帝對壽王的恩寵也超過了其他皇子。開元二十二年壽王在洛陽娶了「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楊玉環為妃,不久回到長安住在了十六王宅里的壽王府。至於倆人婚後的生活是否幸福甜美無從考證,但不管怎樣,取個傾國傾城的大美人回家總是一件高興事。

但好景不長,開元二十五年李瑁他娘,那位深受唐玄宗寵愛的武惠妃掛掉了。唐玄宗這位風流天子對武惠妃非常思念、鬱鬱寡歡,昔日後宮的三千粉黛此時在唐玄宗看來個個都面如土色、味同嚼蠟。風情萬種、姿色冠代又精通音樂歌舞的壽王妃楊玉環此時的出現,無疑是給老皇帝打了一針興奮劑。至於唐玄宗到底是在什麼時間,怎麼愛上楊玉環的正史、野史都沒有記載。正史上說是有人向唐玄宗推薦,玄宗召見之後大為高興,動了「歪念」讓楊玉環自願度為女道士在宮中為太后祈福,實際上楊玉環和壽王李瑁離婚。

唐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明皇詔玉環入內,讓其到太真寺去當女道士,號太真。高力士帶領宮廷道官和道長一伙人風塵僕僕來到壽王府,命楊玉環接詔,宣讀《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之後進宮出家。

接著由道官給楊玉環換道服,然後帶到皇宮內的道觀,舉行出家儀式,正式度為女道士,取法號 「太真」,住在太真宮。住宿安排妥當之後,高力士一本正經,鐵青著臉對心腹宦官說道,封鎖太真宮的一切消息,任何人未經他的許可不得隨便入內,違者格殺勿赦。又命令楊玉環的侍女裝扮成楊玉環住在太真宮,然後再把楊玉環喬裝打扮,在極端秘密的情況下,於黃昏時分神不知鬼不覺地送到了溫泉宮的飛霜殿。

殿內燈火通明,宴席已經擺好,只見桌上的山珍海味使人垂誕欲滴,金杯內瓊漿玉液醇厚濃郁的氣味,早已饞的人未飲先醉。「梨園弟子」奏著美妙動人的樂曲在大殿內迴旋。唐玄宗表面上平靜自如,面帶微笑,可心裡卻在焦急地等待著佳人怎麼還不快點來到身邊。

天寶四年,(公元745年)七月,楊玉環被冊封為貴妃。楊玉環擅長歌舞,通曉音律,善解人意。玄宗極為喜歡,漸漸迷戀,不能自拔。不久,楊玉環專寵後宮,宮中稱她為娘子,儀體規制等同皇后。天寶初年,楊玉環被冊封為貴妃。楊玉環何以如此迷人,令玄宗神魂顛倒,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這當然有原因。

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楊貴妃因太子暗中指令要挾,唐玄宗被迫將其賜死於陝西馬嵬驛,時年三十八歲。但是死沒死,卻有幾種說法,有人說,楊玉環可能死於佛堂,有人說,楊貴妃也可能死於亂軍之中,也有人說楊貴妃吞金而死,更有人說楊貴妃並未死於馬嵬驛,而是流落於民間,日本那邊也有傳說,楊貴妃東渡日本,日本民間和學術界有這樣一種看法:當時,在馬嵬驛被縊死的,乃是一個侍女。禁軍將領陳玄禮憐惜楊貴妃美貌,不忍殺之,遂與高力士合謀,以侍女代死。楊貴妃則由陳玄禮親信護送南逃,揚帆出海,飄至日本久谷町久津,被日本遣唐使救走,當時的日本皇室仿擬唐朝,對唐朝貴妃的到來,自然是熱烈歡迎、禮遇有加。楊貴妃到達日本後,受到當時的女天皇孝謙天皇的接見,安排居住在奈良附近的和歌山上。日本都城遷平安京(京都)時她又隨至京都,生活了三十年,後病逝於京都,享年六十八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開元雜報」的原件固然無存,但是有兩份唐代「敦煌進奏院」 保管至今。
唐玄宗唯一的混血公主,卻當了半輩子道士
一天是不良人,一輩子是不良人!
「戲班」一詞最早起源於唐代,並且和吃的梨有必然干係。
最神奇的六大預言奇書,第一名竟不是諸葛亮?

TAG:唐朝 |

您可能感興趣

揚州十日究竟有多恥辱?史書中這一段記載,堪比宋朝靖康之恥!
秦始皇千古一帝,美日韓是怎樣記載他的?日本最崇拜,韓國滑稽
一個中國人寫的這九個字,日本人願意立碑記載,至今視為珍寶
楊貴妃是唐朝一代美人,眾人好奇她的體重,野史記載也讓大家驚訝
隋唐八大鎚,正史中一個都沒有,岳家軍八大鎚在正史中如何記載?
這皇帝稱千古一帝,卻沒有關於他妃子的任何記載,大部分都殉葬了
歷史上只這位皇帝沒有皇后,嬪妃也沒有記載,皇陵之中只有他一人
有史記載的江西第一人,劉邦除掉所有異姓王,只留下他一人
三國中唯一未嘗一敗的趙雲,野史中是這樣記載他的師承
中國至今下落不明的4大歷史人物,史書不見記載,其中一人還是美女
三國志中記載了一異常神秘的女王國,專家稱這竟是日本的前身
鮮有人知,他是中國記載翡翠文化的第一人!
早在《史記》中便有記載的「井渠」,中國古代三大工程之一
世界古墓長明燈之謎,即使中國有製作記載,卻依舊無法亮幾百年
古代第一女皇不是武則天,而是「她」,只可惜曇花一現,歷史沒有記載
歷史上令人佩服的女性之一,也是有記載以來第一個皇太后
趙雲在《三國志》中的記載並不算多,為何他會在後世如此受歡迎?
中國歷史上這四人神秘消失,其中兩個是美女,史書沒留下有用記載
中國最詭異的5大古籍,一部記載了外星人,一部古今無人能看懂
古代日本多次進貢中國,三國朝貢最頻繁,但在日本史書卻毫無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