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地理知識 大海的情緒

地理知識 大海的情緒

古往今來

每日如期而至的潮汐

在文人騷客的心裡種下一粒粒感懷的種子

有人嘆歲月,有人嘆相思……

潮來潮往,潮起潮平

這種和月亮聯繫在一起的神秘自然現象

周而復始,生生不息

很容易因某種與人生的相似性而引起人的感慨

潮汐的幕後推手

攝影/豫夫

潮汐,其實包括「潮」和「汐」兩個概念:古代稱白天的海水漲落為「潮」,晚上的為「汐」,合稱「潮汐」。它的發生其實是一種天文現象,始作俑者主要是月亮——它對地球的引力產生了「引潮力」,引發「太陰潮」

雖然太陽也能引發「太陽潮」,但因太陽距離地球相比月球遠得多,結果鞭長莫及,月球與太陽的引潮力之比達11:5。於是明月成了大海潮汐的主要推手,讓海有了情緒……

在海洋中,月亮的引力會使地球向月面和背月面的海水上升(如果只考慮地、月關係,那麼地球表面離月球最近的一個點和反面離月球最遠的一個點上的引潮力最大)。由於地球的旋轉,這種海水的上升以12小時25分為周期,於是在大多數地方,形成了半日潮,也就是一天會有兩次漲潮、兩次落潮。

潮汐之力

攝影/周海翔

海邊人喜歡「趕海」,即趕在落潮時分,到海灘和礁石上去打撈蟶子、海螺、小蟹子、五光十色的漂亮貝殼、滑溜溜的海帶和裙帶菜……趕海要拿捏好時間,還好人們千百年來早就總結出許多算潮方法,比如八分算潮法。

沿海民間有一句話,叫「初一十五漲大潮,初八二十三到處見海灘」。這是因為每月農曆初一、十五左右,太陽、月亮和地球會處於一條直線上,白晝之王和夜之女神或疊加,或你推我拉,形成了最大引潮力。而當月在上弦和下弦時,太陽、月球和地球形成直角,太陽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相互抵消,就只有雲淡風輕的「小潮」。

潮汐育形之初,不過是振幅不足一米的深海潮波。但當潮波衝擊到大陸架和海岸線時,通過上升、收聚和共振,就激蕩得愈來愈高,潮差愈來愈大。

加拿大芬地灣的最大潮差高達19.6米,大約8層樓那麼高,這樣澎湃和集中的能量,讓人們想要把它轉化為電能,於是產生潮汐發電站的構思。1913年在德國出現了第一座潮汐電站,我國現在也有。

潮汐最典型的作品

攝影/周海翔

想看看潮汐最典型的作品嗎?那就是潮灘。在湖、海灣、潮汐水道、河口灣等地形比較隱蔽的地方,潮流強勁而波浪微弱,最易發育潮灘。

低潮時,大片大片寬闊平坦的淤泥灘在陽光下袒露無遺。有時候,這潮灘是光溜溜一毛不生的,卻清晰地留下了水波蕩漾時的波痕,或者樹枝形狀的排水淺溝;有時候,潮灘上會長著植物—熱帶的紅樹林、溫帶的鹽生沼澤植物,覆蓋住藏在泥里的各種小動物,讓它有了熱鬧的生氣。堆積潮灘需要大量的泥沙,注入大海的河流就是泥沙最主要的「供貨商」。

內容來自

《中國國家地理》2010年10月

撰文/張茵

責任編輯/劉晶 圖片編輯/吳敬

你見過漲潮嗎?

別錯過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國家地理 的精彩文章:

曾經的諾日朗瀑布
美食 視角徵集
每個職業都值得被尊重
長城的另一面

TAG:中國國家地理 |

您可能感興趣

地理常識:成語中蘊含的地理知識
讓你震驚的中國地理冷知識
衝鋒衣保暖的地理知識原理
地理知識 生氣的食物
心理知識大放送
中醫基礎知識:脾的三大生理特性
你一直忽略的地理冷知識
地理知識點總結:美國
神奇的海參,你不知道的冷知識
關於墓地風水的知識
信鴿之地磁知識
正確的風水理論知識
托福聽力之地理地質學背景知識及常見學科辭彙
六個世界地理趣聞小知識
關於大山雀的知識
地理知識 錢幣博物館
產後護理知識
生產管理人員須知道的基礎知識
色彩理論知識
美食界不為人知的「冷知識」,全知道的可以說是資深「大師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