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爭議最大的明末疑案:袁崇煥殺毛文龍為公還是為私?

爭議最大的明末疑案:袁崇煥殺毛文龍為公還是為私?



轉自微信公眾號「歷史雜碎(ID:lishi1600)」


歷史堂特邀作者:李澍章





明末清初,風雲際會,從萬曆朝後期開始,直到清兵入關平定天下,到處都是混戰的局面。在清兵入關之前,尤以東北的戰場最為熱鬧,薩爾滸一戰,明軍精銳全軍覆滅,以後的日子,只有挨打的份兒,而沒有還手之力了。直到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毛文龍在鎮江(在遼寧,不是江蘇鎮江)打敗清軍,才使得局面有所改觀。




這之後,毛文龍開鎮東江,在皮島、雙島等一系列島嶼上駐軍,牽制後金(清)軍的主力部隊,使得後金軍隊進攻關寧錦防線的時候,頗有所顧忌。有好幾次,努爾哈赤帶領主力部隊出征,毛文龍就派部下對後金進行騷擾,威脅後金首都盛京(瀋陽),迫使努爾哈赤回援——即使努爾哈赤不把毛文龍放在眼裡,多少也得考慮一下後方的穩固,畢竟毛文龍一騷擾,後金的軍民就不得安生,不能專心訓練、生產。  




毛文龍開鎮東江,駐軍明、後金(清)、朝鮮三者會合的要衝地帶,對三方都起著重要的作用,至少,有毛文龍在,後金還不能全力吞併朝鮮——可是明朝關寧軍卻離朝鮮太遠,沒法直接向朝鮮伸出援手,保護朝鮮的任務,也只能由毛文龍來完成了。  




可是毛文龍卻在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被崇禎皇帝任命的薊遼督師袁崇煥所斬殺。  




袁崇煥殺毛文龍,歷來都是明朝歷史上爭議最大的疑案之一。圍繞這個問題,很明顯地有擁毛派和貶毛派。  







袁崇煥(1584年—1630年),字元素,生於廣東東莞石碣,祖籍廣西梧州(籍貫爭議)。明朝末年薊遼督師。





袁崇煥本人忠心為國、力挽狂瀾,雖然最後被崇禎皇帝凌遲處死,但他的忠義,已經為全天下所認可,無需多言。只不過,忠義之士,總也有些瑕疵,或者不完美的地方,這也是人之常情。因此,袁崇煥之斬殺毛文龍,恐怕並不像他自己說的那樣,完完全全是為了朝廷,而去殺掉毛文龍這個「禍國殃民」的罪人。  




最好的證據,就是袁崇煥殺了毛文龍之後不久,只過了三個月,皇太極就帶著八旗部隊,繞開正面的關寧錦防線,借道蒙古直撲北京,造成了震驚大明朝廷的「己巳之變」。失去了毛文龍在背後的牽制,皇太極完全沒有了後顧之憂,長驅直入,在北京周邊大肆搶掠了一番,才興盡而返。  




而袁崇煥,雖然在「己巳之變」中奮力退敵,幾乎喪命,最後還是因為種種原因失去了崇禎皇帝的信任,最後被凌遲處死。  




由此看來,毛文龍非但殺不得,還得好生養著。說個不太恰當的比方,毛文龍雖然不是什麼善茬兒,但就像體內的有益菌,離了他,照樣過不好。  




可是毛文龍畢竟還是被袁崇煥殺了。  







袁崇煥其人,一生正氣、兩袖清風,至少可以說是個頂天立地的道德模範,再說,在成為薊遼督師之前,他和毛文龍打交道的機會很少,要說有什麼私人恩怨的話,可能性很小。  








但是,袁崇煥雖然是薊遼督師,官比毛文龍大,但毛文龍和他一樣,有尚方寶劍,並且再怎麼說,毛文龍也是封疆大吏,袁崇煥手上並沒有這種生殺予奪的大權。而袁崇煥殺毛文龍,分明是矯詔(以聖旨的名義,其實沒有聖旨)。所以,袁崇煥殺毛文龍,是完全不合明朝官方的規矩的,在程序上,是絕對不會得到官方公開認可的——所以最後崇禎皇帝也是默認了既成事實,不予追究罷了。  




所以,這麼看來,袁崇煥殺毛文龍,既不是為公,也不是為私了。  



但其實,袁崇煥殺毛文龍,還是可以從一些線索中看出端倪來的。







▲袁崇煥雕像





首先,崇禎皇帝和前面的天啟皇帝兩位的態度截然不同。天啟皇帝信任毛文龍,在朝廷上也曾幾次保護過毛文龍,讓他免受言官、御史的攻擊;而崇禎皇帝則非常信賴袁崇煥,特別說在袁崇煥表示「五年收復遼東」之後,崇禎皇帝更是對他信任有加。這兩位皇帝在態度上的差別,尤其是崇禎皇帝對袁崇煥的另眼相看,恐怕會在相當程度上,助長袁崇煥的妒忌心,使得他不能容忍在他的防區有人敢於違抗命令、虛與委蛇。  




畢竟,毛文龍雖然駐紮在三方會合的要衝地帶,像楔子一樣扎的後金很難受,但是毛文龍經常不聽從調遣,私自行動,並且紀律不太好,偶爾搶劫什麼的也是在所難免。  




另一方面,袁崇煥向崇禎保證,五年收

復遼東。話說出去了,可是他真的接手遼東之後,才發現這任務難度極高。  




這時候,袁崇煥仗著崇禎皇帝的絕對信任,而毛文龍已經被漸漸疏遠,決定行非常之舉——殺毛文龍,立威!他要在整個遼東樹立起絕對的權威來,對那些不聽調遣、不服從命令的人,毛文龍就是他們的榜樣,不管你官有多大、爵位有多高,不聽從統一的調遣,就要吃苦頭。  











不得不說,袁崇煥這麼做也沒有辦法,畢竟當時明朝在遼東的部隊,是一盤散沙,大家相互推諉,完全不是清兵的對手。袁崇煥這麼做,是殺雞給猴看,是出於無奈的。  




但是很不幸,袁崇煥大大低估了對手——皇太極的可怕程度,皇太極在毛文龍被殺後,立即抓住這個機會,兵臨北京城下,不僅搶了一大堆金銀財寶、戰略物資回去,還利用崇禎皇帝的疑心病,順手除掉了袁崇煥這個大將。  




其實,如果袁崇煥當時的頭腦足夠清醒的話,他就會意識到,皇太極的後金,是沒有那麼容易打敗的,不如留著毛文龍,讓他在那兒牽制清軍,等到自己的關寧軍足夠強大的時候,再收編毛文龍的部隊不遲啊!








推薦閱讀


「綉春刀究竟是一種什麼刀?


點擊此處即可了解詳情





(更多好書好物可點擊「閱讀原文」進入貨棧購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鑒 的精彩文章:

上海最早並不是小漁村?農民工的發現的這東西厲害了
這位珠寶設計師自掏腰包,耗時九年,為傳承中華文化嘔心瀝血
日本鬼子最怕最恨中國哪個省?成千上萬精銳日軍有來無回!
宋朝皇帝最愛玩的寶貝,我們帶你玩個夠
廣東的一尺雪,無形中敲響了這個強大王朝的喪鐘

TAG:看鑒 |

您可能感興趣

大宋疑案:「八賢王」趙德芳究竟是怎麼死的?
明末三大疑案之—梃擊案,誰才是太子朱常洛遇刺的真兇?
宋朝第一大疑案:趙匡胤究竟死於誰手?
賈府的那樁疑案:綉春囊究竟是誰的?
秦始皇陵的疑案:地宮珍寶知多少?
大宋第一疑案:宋太祖趙匡胤,到底是怎麼死的?
宮闈疑案——明成祖朱棣!
誰製造了大宋王朝第一大疑案,是大宦官王繼恩嗎?
仁壽宮變,史上最大的宮廷疑案
唐朝人倫疑案:唐玄宗為何稱父親為「四哥」,原因至今無解
南宋疑案:真假公主趙嬛嬛之迷
大宋最大的疑案:趙匡胤死亡之謎
明史疑案:趙王朱高燧為什麼不等朱棣駕崩,就倉促發動政變?
明朝四大疑案之「梃擊案」是怎麼回事?
清宮四大疑案之一,大清王朝最短壽的皇帝,死因卻讓皇室極度蒙羞
清史疑案之二:史上最痴情皇帝——順治帝的董鄂妃就是董小宛?
秦始皇陵的疑案:秦始皇遺體完好嗎?
魏國遇到疑案,陶朱公用一對玉璧教育魏王:疑罪從無,疑賞從有
一個明朝藩王離奇上吊的疑案
明代第一疑案:崇禎縊死煤山,是自殺還是被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