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五臟六腑之心(含食譜上)

五臟六腑之心(含食譜上)

五臟六腑總共有十二個臟器:

五臟六腑之心(含食譜上)

五臟是:心、肝、脾、肺、腎、心包。六腑是:大腸、小腸、膽、胃、膀胱、三焦。

在這十二個臟器中,最關鍵一個臟器就是心。

心為君主之官

《黃帝內經》曰:心為君主之官,它統攝身體的五臟六腑。假設把五臟六腑看做一個「國家」的話,那麼心就是君主、皇帝。既然有君主,自然還有大臣、元帥、將軍、士兵等層層保護著它,這種保護使得心不受任何邪氣干擾,這就是中醫所說的「心不受邪」。一般情況下,心是不會受到任何邪氣干擾的,即使受到干擾,心也是最後一個受到傷害的。

心為五臟之一,位於胸中,兩肺之間,膈膜之上,外有心包衛護。其形圓而下尖,如未開的蓮花。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脈,主藏神。由於心主血脈和主藏神功能起著主宰人體整個生命活動的作用,故又稱心為「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臟六腑之大主」。心的生理特性是為陽臟而主通明。

心在體合脈,其華在面,在竅為舌,在志為喜,在液為汗。手少陰心經與手太陽小腸經相互屬絡於心與小腸,相為表裡。心在五行屬火,為陽中之陽,與自然界夏氣相通應。

(一)主要生理功能

1.主血脈

心主血脈,即指心氣推動和調控血液在脈管中運行,流注全身,發揮營養和滋潤作用。心主血脈包括心主血和主脈兩個方面。

(1)主血:心主血的基本內涵,是心氣能推動血液運行,以輸送營養物質於全身臟腑形體官竅。人體各臟腑器官、四肢百骸、肌肉皮毛以及心脈自身,皆有賴於血液的濡養,才能發揮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以維持生命活動。

血液的運行與五臟功能密切相關,其中心的搏動泵血作用尤為重要。而心臟的搏動,主要依賴心氣的推動和調控作用。心氣充沛,心陰與心陽協調,心臟搏動有力,頻率適中,節律一致,血液才能正常地輸布全身,發揮其濡養作用。若心氣不足,心臟搏動無力,或心陰不足,心臟搏動過快而無力,或心陽不足,心臟搏動遲緩而無力,均可導致血液運行失常。

心主血的另一內涵是心有生血的作用,即所謂「奉心化赤」。主要指飲食水谷經脾胃之氣的運化,化為水谷之精,水谷之精再化為營氣和津液,營氣和津液入脈,經心火(即心陽)的作用,化為赤色血液,即《素問·經脈別論》所謂「濁氣歸心,淫精與脈。」清·唐宗海《血證論》說:「火者,心之所主,化生為血液以濡養周身。」可見,心有總司一身血液的運行及生成的作用。若心火虛衰,可致血液化生障礙。

(2)主脈:心主脈,是指心氣推動和調控心臟的搏動和脈管的舒縮,使脈道通利,血流通暢。心與脈直接相連,形成一個密閉循環的管道系統。心氣充沛,心臟有規律的搏動,脈管有規律的舒縮,血液則被輸送到各臟腑形體官竅,發揮濡養作用,以維持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素問·六節藏象論》所說「心者……其充在血脈」,即是針對心、脈和血液所構成的一個相對獨立系統而言。

脈為血之府,是容納和運輸血液的通道。營氣與血並行於脈中,故《靈樞·決氣》說:「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血液能正常運行,發揮其濡養作用,除心氣充沛外,還有賴於血液的充盈和脈道的通利。血液是供給人體各臟腑形體官竅營養物質的載體,心血的充盛,使心主血脈的生理功能得以正常發揮。脈道通利,是指脈管富有彈性並暢通無阻。脈管的舒縮與心氣的推動和調控作用有關。心陽與心陰協調共濟,則脈管舒縮有度,血流通暢,既不過速而致妄行,又不過緩而致瘀滯。如此血液方能在經脈中流行不止,循環往複,人體各臟腑組織器官才能源源不斷地獲得血液供給的營養。

只有心氣充沛,心陰與心陽協調,血液才能在脈管中正常運行,周流不息,營養全身,呈現面色紅潤光澤,脈象和緩有力等徵象。若心氣不充或陰陽失調,經脈壅塞不通,舒縮失常,不能正常地輸送血液,人體得不到血液濡養,常見心悸怔忡或心胸憋悶疼痛,唇舌青紫,脈細澀或結代等症。

心、脈、血三者密切相連,構成一個血液循環系統。血液在脈中正常運行,必須以心氣充沛,血液充盈,脈管通利為基本條件。其中心臟的正常搏動,對血液循環系統生理功能的正常發揮起著主導作用,故說「心主身之血脈」(《素問·痿論》)。

2.藏神

心藏神,又稱主神明或主神志,是指心有統帥全身臟腑、經絡、形體、官竅的生理活動和主司精神、意識、思維、情志等心理活動的功能。故《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人體之神,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之神,是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和總體現;狹義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情感活動及性格傾向等。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體生命活動的廣義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識思維情志等狹義之神。

人體的臟腑、經絡、形體、官竅,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它們都必須在心神的主宰和調節下,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整體生命活動。心神正常,則人體各臟腑的功能互相協調,彼此合作,全身安泰。神能馭氣控精,調節血液和津液的運行輸布,而精藏於五臟之中而為五臟之精,五臟之精所化之氣為五臟之氣,五臟之氣推動和調控五髒的功能。因此,心神通過駕馭協調各臟腑之氣以達到調控各臟腑功能之目的。由於心所藏之神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故稱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靈樞·邪客》)。同時,心為神明之臟,主宰精神意識思維及情志活動,如《靈樞·本神》說:「所以任物者為之心。」心是可接受外界客觀事物並作出反應,進行心理、意識和思維活動的臟器。這一複雜的精神活動實際上是在「心神」的主導下,由五臟協作共同完成的。由於心為藏神之臟,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臟六腑之大主,故情志所傷,首傷心神,次及相應臟腑,導致臟腑氣機紊亂。

心之所以稱為「五臟六腑之大主」,還與其主血脈功能,即生血和運血功能有一定關係。人體各臟腑形體官竅的生理功能,包括神志活動,都離不開血氣的充養,而血氣通過脈管到達全身各處,是以心臟搏動為動力的。只有當心主血脈的功能正常,全身各臟腑形體官竅才能發揮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使生命活動得以繼續。若心主血脈的功能發生障礙,就可影響到各臟腑形體官竅。一旦心臟搏動停止,全身臟腑形體官竅的功能也即喪失,生命活動也隨之結束。

心的主血脈與藏神功能是密切相關的。血是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之一,如《靈樞·營衛生會》說:「血者,神氣也。」心血,即在心臟與血脈中化生和運行的血液。心血充足則能化神養神而使心神靈敏不惑,而心神清明,則能馭氣以調控心血的運行,濡養全身臟腑形體官竅及心脈自身。

靈芝豬心:

五臟六腑之心(含食譜上)

豬心500克,靈芝15克,生薑、蔥、精鹽各3克,味精、胡椒粉適量。先將豬心對剖兩塊洗凈,鍋內加清水入豬心、靈芝煮至七成熟時撈出,豬心切成薄片,靈芝切成細末,煮豬心的原汁留著待用。凈鍋置火上,加入豬油燒熱時下姜、蔥,加豬心原汁和醬油、料酒、食鹽、豬心片、靈芝和其他調料,燒入味後下澱粉收汁裝盤即可食用。此方有養心安神、補益氣血之功效。適用於治療心氣血虛所致的心悸失眠、健忘多夢、精神恍惚等症,是神經衰弱、冠心病、心肌炎、心律失常患者的食療佳品。中老年長期食用,有益於保護精力,穩定情緒,消除疲勞,益壽,抗衰老。

香蕈玉米粥:

五臟六腑之心(含食譜上)

香蕈30克,玉米粉50克,粳米90克,白冰糖適量。先將香蕈洗凈切細,粳米洗凈,放入鍋中加清水煮粥,待粥煮至濃稠時,再放玉米粉、香蕈和白糖稍煮片刻即可食用,每日2次早晚服。此方有養心神、益氣血、降脂、抗癌之功效,適用於治療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肌炎、糖尿病、腫瘤、神經官能症及更年期綜合症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你的美 的精彩文章:

王者榮耀神運算元,常玩什麼英雄可測出你是什麼性格
古代3種酷刑,殺人不見血,一種專治女人出軌
歷史上的三次文明倒退
永遠,永遠不要小看「孩子的惡意」

TAG:你的美 |

您可能感興趣

五臟六腑皆令人咳之五臟咳(五)
心和五臟六腑相互影響性(2)
DDS課堂:五臟六腑及其相關關係(配八卦五行圖)
眼與五臟六腑的關係
五臟六腑相關聯,心為君主之官
五臟六腑和對應經脈之二
易經智慧解密:五行六氣與五臟六腑有何關聯?
五臟六腑和對應經脈(2)
五臟六腑的功能,五臟六腑各司其職
健康從五臟六腑開始!
人之皆需認識五臟六腑氣機及協調性(1)
人之皆需認識五臟六腑氣機及協調性(2)
經典養生功法六字訣:「噓、呵、呼、呬、吹、嘻」(調理五臟六腑)
中醫必會:五臟與六腑的關係(內含考題)
三命通會論疾病及五臟六腑所屬干支
五臟六腑相生相剋和應用之二
漫話「五臟六腑」,唯有心臟最為重要!
五臟六腑相生相剋和應用(1)
你知道嗎 五臟六腑都需要及時排毒
看臉讀心——相貌連接五臟六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