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長得奇醜無比,卻被兵家、道家、縱橫家尊為祖師爺!
居深山而知天下事
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在清溪隱居著一位世外奇人,據說他一生只下過一次山。此人雖然終年在深山峽谷之中採藥修道,未曾直接涉足紅塵半步,看似超然於世外,但他卻對山下的世事瞭若指掌。
他足不出戶,但他卻有能力把天下運籌於深山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他一舉手一抬足,足可驚天動地,這是因為他是歷史上最牛的老師,培養出了四個牛氣衝天的學生。假如沒有這位名師和他的四位高徒的精彩表演,春秋戰國的歷史將會黯然失色,諸子百家的爭鳴也會索然乏味!
這位史上最神秘的世外奇人就是鬼谷子,他原名王詡,號玄嶶子。他是橫跨多學科多門派的曠世奇才。二千多年來,兵法家尊他為兵聖,縱橫家尊他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為祖師爺,道教則將他與老子同列,尊他為王禪師。
桃李滿天下
鬼谷子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極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譽為千古奇人,長於持身養性,精於心理揣摩,深明剛柔之勢,通曉縱橫捭闔之術,獨具通天之智!鬼谷子曾任楚國宰相,身懷曠世絕學,智慧卓絕,精通百家學問,是縱橫家的鼻祖,是著名的道家、思想家、謀略家、兵家、陰陽家、外交家、語言學家、法家、名家、發明家、醫學家,更是偉大的教育家。
鬼谷先生的智慧教育了蘇秦、張儀、孫臏、龐涓、商鞅、李斯、呂不韋、白起、李牧、王翦、甘茂、樂毅、毛遂、趙奢、李悝、徐福等500多位精英!
善奇術,斬草為馬,撒豆成兵
過了一段時間,鬼谷子見二人的基本功已紮實。他將孫臏和龐涓叫到身邊說:「你二人已經有了一些基礎,今天,我教你們排兵布陣。」孫臏和龐涓相互對視了一下,面露難色。鬼谷子看出了他們的心思,就說:「你們是不是想說:沒有兵將,如何排兵布陣。」
「正是。」
「你們看。」鬼谷子指著桌上說,「這不是兵將嗎?」
孫臏和龐涓往桌上看去,見只有一碗綠豆,心裡覺得好笑,可又不敢笑。鬼谷子知道二人的小心思,於是帶著二人來到演兵嶺上,手抓一把豆,口中念念有詞,說了聲「疾!」隨手將豆撒了出去,說來也怪,這些綠豆一落地,都變成了活的兵將,並且分成了赤、皂兩隊人馬。演兵嶺上頓時人聲鼎沸,戰馬嘶鳴。三人已經站在高台上。孫臏和龐涓都看呆了,連先生叫他們都沒有聽見。鬼谷子命孫臏為赤軍帥,龐涓為皂軍帥,各領已軍與對方交戰,鬼谷子在一旁指導;有時鬼谷子為赤方帥,孫、龐為皂方帥。經過多次演練,孫臏和龐涓的本領大長。稍事休息,鬼谷子又教起布陣來。鬼谷子說:「布陣之要訣在於進可攻,退可守,攻守兼備。攻則摧枯拉朽,守則固若金湯。先看此陣。」說著,鬼谷子隨手一揮,兵將排列出一陣,婉蜒起伏,猶如長蛇一般。鬼谷子說:「此陣以其象形而名,叫長蛇陣。如常山之蛇,擊首則尾至,擊尾則首至,擊中則首尾俱至。其它陣法,大致如此。你二人可細心研讀兵法,將書中所言,與實際運用結合,融匯貫通,方能得其真諦。」
孫臏、龐涓在鬼谷子的指點下,在演兵嶺擺開了各種陣法。有風后握奇陣、黃帝八卦陣、周易師卦陣、鬼谷子的顛倒八門陣。斬草為馬,撒豆為兵,雲夢山演兵嶺成了孫、龐鬥智斗勇的戰場。
《鬼谷子全集》是一部研究古代社會政治鬥爭謀略與權術的智慧之書。每篇由謀略典故、現代應用和商海實戰三部分組成,對原文進行了通俗易懂的翻譯,側重闡述做人、辦事、經商這些普通讀者極其關心的主題。
歐陽修謂《鬼谷子》:因時適變,權事制宜,有足取者。
長孫無忌謂《鬼谷子》:變辭利口,傾危變詐。
柳宗元謂《鬼谷子》:險戾峭簿,恐辦妄言,亂世難信,學者不宜道之。
對於《鬼谷子》一書,歷來人們的毀譽褒貶不一。但書中所崇尚的隱匿陰密的權謀和奇詭變詐的數術,都有當時的背景和特定的含義。並不等同於現在的含義。對於這樣一部優秀的文化遺產,我們必須本著古為今用的原則,吸收其精華,揚棄其糟粕,使其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TAG:野史通 |
※為什麼儒家道家可以和諧相處?都是祖師爺做的好!
※道家將他與老子同列,兵法家尊他為聖人!
※儒家的敬,道家的靜,佛家的凈
※古代諸子百家中,為什麼只有道家,兵家,儒家流傳最廣?
※百家爭鳴:道家真,儒家偽,墨家把鬼當人,法家把人當鬼!
※諸子百家中名壓「老莊」的道家宗師,為何銷聲匿跡、少有人知?
※儒家的身,道家的心,佛家的識
※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和哲學理論,對你影響最大的是哪家?
※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和哲學理論,對你影響最大的是哪一家?
※玉帝的天庭,太上老君的道家,如來佛祖的佛家,三家中誰實力最強
※儒家、道家與佛家,哪家的思想更勝一籌?
※儒家、道家、佛家如何「觀相識人」?
※姜子牙謀略,高於後來道家儒家法家兵家縱橫家,理解透徹勝人一籌
※人死後真有來世嗎?科學家、佛家、道家都一致認為
※老子他說-道家與法家的辨賢
※蘇軾:儒家的執著,道家的洒脫,佛家的圓融
※精通道家兵家,縱橫家,法家思想,他才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最強者!
※儒家尊他們為聖,道家奉他們為仙,佛家認為他們是菩薩化身
※道家做事,儒?家做人,佛家修心
※縱橫家和道家是何關係?是道家的一個流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