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30歲,有人離開體制,有人重新進入體制,其實大多數人完全考慮錯了方向...

30歲,有人離開體制,有人重新進入體制,其實大多數人完全考慮錯了方向...



作者:孫晴悅,媒體人,原央視駐外記者。新書《二十幾歲,沒有十年》全網上市,同名文章讓數億人熱淚盈眶。微信公眾號:大大的世界和小小的人兒(dearqingyue),微博@孫晴悅。本文經授

權發布。


 

經驗

 


心理


觀點


技能



1



T小姐發來微信,問我是不是在國內。




她說她馬上要去挪威,走之前一起吃個飯。




我有點緩不過神來。




T小姐和我是大學同學,畢業後的這七年,她東奔西跑,我們慣常的那些選擇好像她都嘗試了一遍。




T小姐本科畢業時候也拿到了央視的offer,但後來她選擇去英國讀研。



嗯,讀研還是工作,那個節點上她選了讀研。




所謂體制內還是體制外,那個節點上她選了體制外。




回國後,她在一家500強日資企業北京總部工作。在北京工作的兩三年,就如同我們每一個人剛開始的那樣,拿著沒有非常豐厚的薪水,加班加到深夜。




好在北京的周末永遠是那樣熱熱鬧鬧,有看不完的展覽,聽不完的音樂會,還有永遠也見不完的有趣的人。




嗯,即使你的興趣方向是UFO和外星人,北京也一定有一個小眾咖啡館,能夠裝得下這些小部分的靈魂。





2



硬幣總是有極其不同的兩面。你在大城市,你在體制外,你需要忍受的是高強度的工作,並不那麼豐厚的薪水,行業動蕩,經濟形勢,房價高低。




嗯,如果非要拿一張紙來算性價比的話,T小姐說,那應該是薪水遠遠配不上房價,付出遠遠大於工資卡上的數字,然後和所有江浙滬的女生一樣,她開始動搖要不要留在北京,她決定回到江浙滬,找一份安穩的工作。




奮鬥在北上廣,還是生活在大包郵地區,這一次,她選擇了性價比,她選擇了生活在大包郵。




直到這次她給我發來微信之前,已經又過了兩三年,我們都很少有聯繫,我認為她應該在江浙滬的水土上出落得更水靈了,沒準兒都已經結婚生了孩子。




上周,我們見面吃飯聊天。



她對我說了這麼一段話:




「第一次選擇沒有進體制內,而去英國讀研,所有人都覺得我很傻。




然後在北京飄蕩的這幾年,太多的壓力太多的現實條件,那些所謂有趣的靈魂變成了最最不重要的東西,所以我選擇了更安穩的生活,身邊所有人都為我拍手叫好。




回來的這兩三年,考了公務員,認真買了房子,我真的努力想要在這裡歲月靜好的生活下來,我一直努力了整整三年,一直在想也許適應一下就好了,




然而你知道嗎,安穩的工作,所謂的體制內,當身邊所有人每一天談論的都是淘寶什麼東西打折,自己的孩子要買學區房的時候,我真的一秒鐘都呆不下去這個環境。」




T小姐眼光閃爍,她說,為什麼我怎麼選都是不對。




這種感覺我完全能懂。






3




然而我不能同意的是,T小姐覺得這一切都是體制的問題。




她自己其實也曾經堅定地選擇過,她毅然決然去英國讀研,即使周圍人都不贊同。然而最終在二十六七歲的時候,一個人打拚在北京,最終承受不住高昂的房價,競爭激烈的環境,動蕩的行業風險,最終妥協回到原點。






  • 我們在年輕的時候,都曾經毫不畏懼,一往無前,卻在快要三十歲的節點上,患得患失,越來越不敢堅持自己所想的,被周圍人的目光殺死,越來越不敢決定自己的人生。




我們都比自己以為的,還要膽小,還要沒有力量。




明明是我們自己不敢選,不敢堅持,不敢一往無前,然後我們過得不快樂,但卻把所有的不滿,委屈,怨恨糾結於一些標籤,比如說體制,比如說婚姻。




很多人說在體制內過得不快樂,其實出了體制他們也不見得會快樂。




而很多人在體制外過得很辛苦,又進了體制內他們卻抱怨太死板。




這就像,姑娘們過得不快樂,單身的人認為,這一切都是單身的錯,而已婚的姑娘認為,這一切一定都是我已經結了婚的錯。




T小姐兜兜轉轉把這些都嘗試了一遍,卻依然沒有過上她滿意的生活。




這不是T小姐一個人的問題,其實我們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經歷過這樣的心路歷程。






4




去年的某一天深夜,上完台里的最後一個班,我默默收拾好了東西,和一起上班的印度帥哥說see u。




就和任何一個深夜下班一樣。




由於我們排班晝夜顛倒,由於有突發事件時候,會被臨時叫去加班,一起工作的同事策劃編輯搭檔一直在更換。




我沒有和任何說,這是我的last day,就和往常一樣走出了央視大樓,一頭走進了東三環的夜色中。




走出台門口的時候,發了一個朋友圈,沒有圖片,沒有表情,只寫了一句話。





「A certain darkness is needed to see the stars.」




由於是一個深夜,很少人點贊。也沒有和任何人說,我辭職了,離開了央視。




後來,當我再回過頭去看這條朋友圈的時候,我發現,那些我最珍惜的人,都點了贊。是一種心有靈犀,心靈相通的默契。




而也有很多人說,我是受不了體制內環境,最終選擇離開體制。




我都淡淡一笑。




30歲前後,工作了六七年,你做出一個辭職的決定,真的不要去扣一個所謂體制內體制外的大帽子。




就是自己想要一次脫胎換骨,就是自己還有沒有實現的理想和願望,並且你一定要做好準備,這是一場自由落體,路是你自己選的。


5




我看於小戈從芭莎辭職的時候寫的文章,感同身受,熱淚盈眶。





「有誰願意輕易放手,打拚多年得來的美好與榮光?可那只是瞬間的一念。想到還有那麼多壯志凌雲未籌,就萬萬不敢自私地貪戀溫暖。」




這才是30歲前後,你考慮要不要辭職的內核。




你看,這哪裡關乎什麼穩定還是動蕩,哪裡關於是打工還是創業,更不要說什麼體制內還是體制外,30歲辭職,不過就是一場浴血重生,因為還有未盡的夙願要去實現。




T小姐問我,為什麼她都嘗試了,卻依然過得不快樂。




我問了她一個問題,哪一個瞬間,你曾經感覺自己光芒萬丈,人生有無限可能。




她說,是她第一次放棄央視offer,去英國讀研的時刻。




她從未後悔過這個選擇,卻在回到安穩崗位的三年以後依然無法適應,如今最後悔的是沒有在北京堅持下來,她說,那些在北京堅持下來的同事們,升職的升職,創業的創業,熬下來的,都過得還算不錯。





「哎,我就不該選擇體制內,這完全是錯的。」




我聽了這句話,真的有點著急。寶貝,你還沒懂么,這不是體制內還是體制外,而是你基於什麼去做的選擇。




我有一個朋友從一個收入頗豐的企業,轉身進入了收入減半的體制內。




已經做了兩年,一個男生,沒有抱怨體制內的死板和無聊,




他認真做著每一分調研,寫著每一份報告,走每一個基層,他說,從企業到體制內,他終於找到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業,現在才算是實現了理想。




他下周又將要去新疆調研。



6






  • 體制內是深井,體制外是江湖,每個人想要的東西不同,活法不同,目標不同,想要到達的遠方不同,都是各憑本事。




只有剛入職場的新人和憤青,才把體制內外掛在嘴邊,而成年人早早選定了跑道開始全力奔跑了。




你要知道,人生短短三萬天,所謂體制內外,不過是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你選一個就好了,




下一次你再糾結要不要辭職,要不要創業,要不要離開體制,記住T小姐的故事。




選擇的內核永遠不是什麼性價比,不是什麼穩定,不是什麼別人說好,




選擇的內核永遠應該是,這條路能夠給你豐盛的生活,想要的人生,讓你不枉費來這世界走一遭。




而實現理想的過程中,一定會有一段夜路,一定會暫時看不到方向,那麼用我辭職時候鼓勵自己的那句話給你打一點氣。




「A certain darkness is needed to see the stars.」




加油奔跑吧。



精品課程推薦


讓你全面了解自己的皮膚






推薦閱讀



關注「

職場實用心理學

」,回複數字

113

,查看8月3篇熱門文章




1、《人和人的差距,5年就夠了》


2、《工作中 「化敵為友」,只需這3步!》


3、《一個人值不值得交往,看他微信名就知道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職場實用心理學 的精彩文章:

上司心裡最不喜歡的4種人,你躺槍了嗎?
對方請求加你好友
寫了25本書的德魯克,他的思想脈絡是什麼?
董明珠:別嫌工資少,滿足這些條件多高都給你!
創業職場:我與老闆同患難,加班加點,卻不能共富貴!

TAG:職場實用心理學 |

您可能感興趣

不論男女,過了50歲,身上還有這4個特徵,你可能有長壽的體制
我花了20萬從體制內跳槽:未來10年,沒有什麼工作是穩定的
考進體制內的第5個月,我辭職了
「17年我加了5個月的班」,體制內年輕人生存現狀
我身邊離開體制的人,至今沒有一個後悔的
34歲,我從體制內辭職了,裸辭。
體制內3000,體制外15000,你選哪個?
34歲,我從體制內辭職了,裸辭
UTAC一年虧損近億美元,買回來需要很強的消化能力;華為體制保證了公司長久發展;大陸集成電路產業需要從中低端向高端突破
「34歲,我從體制內辭職了,裸辭」
我國新體制米波雷達能在數百公里外攻擊F22,提升重點在抗干擾
他曾是奧運會選手,40歲從體制內辭職做建築設計,作品驚艷到千萬人!
在體制內熬到30歲才想跳槽的人,後來到底怎麼樣了?
活在體制內的90後
他曾是全運會冠軍,40歲從體制辭職造房子,作品驚艷千萬人!
活在體制內的70後、80後、90後,你們還好嗎?
房寧 等:中國政治體制,40年來有何變化?
美軍一定有體制問題:YB-40是這樣誕生的!
歷史上代價最大的一頓酒,改了一項體制,167年後王朝被滅才後悔
BTOB確定11月回歸 以六人體制進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