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張衛東:原汁原味是傳統文化最好的傳承

張衛東:原汁原味是傳統文化最好的傳承

這是

校長派獨家策劃的

傳統文化系列報道4

註:本文全文長2900字,閱讀大約需要4分鐘

著名崑曲表演藝術家、古詩文吟誦家、著名國學藝術推廣人張衛東

編者按

馬褂長衫,圓框眼鏡,說起話來字正腔圓中氣十足,張衛東給人的第一印象好似古時庄正威嚴的教書先生,舉手投足間顯露著傳統學者的風範。

張衛東生長於傳統文化世家,傳統文化早已融進血脈,成為滋養他生命的本源。從小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他,不僅熟讀各種經學典籍,而且,還跟從名家系統學習了崑曲、八角鼓等藝術,從藝四十年從未離開過熱愛的崑曲舞台,以及教育傳承古典文化的講台。

目前,張衛東正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積極地奔走,作為傳統文化的堅定捍衛者,他相信傳統文化終會洗盡鉛華,未來必將奼紫嫣紅開遍。

農曆

六月六日,是中國傳統的曬書節,古代的讀書人將在這一天把放置在家中的書籍拿到外面,借著溫暖的陽光曬去書中的潮氣。

星火小學的曬書節

今年是三十年一遇的閏六月,因此這個具有濃厚傳統文化韻味的節日便顯得更加複雜,取其折中的辦法,曬書節便在農曆六月十七這一天舉行,同在這一天,星火小學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著名崑曲表演藝術家、古詩文吟誦家、著名國學藝術推廣人張衛東先生。

在連續三天的時間裡,他將帶領孩子們以國子監官韻誦唸的吟誦方式學習《大學》。

星火小學的孩子們在和先生學誦唸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孩子們抑揚頓挫的吟誦,給人一種時光倒流的錯覺,彷彿回到傳統儒家文化浸潤著的時代,張衛東將這視作文化的傳承,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談文化:傳統文化分為三個層次

從小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張衛東,對書有著發自內心的敬畏,在學習之前,先要帶著孩子們虔誠地奉書——

雙手將書平端在胸前,大聲吟出《孝經》的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完成這樣莊重的儀式後,才會開始後面的教學。

在課前舉行「奉書」這一失傳的讀書禮已經成為他幾十年的授課習慣。

奉書

張衛東對傳統文化有著深刻的認識,他認為傳統文化由表及裡共分三個層次。

最表層的是以藝術、民俗、生活為代表的傳統技藝類;

第二層則是以文字為載體的各種概論;

第三層,也是最核心的,就是以儒家「四書五經」為基本的必修學習。

在推廣傳統文化過程中他一再強調,學習傳統文化要以「經史為本、詩曲為末」!傳統文化必要先學習經學古文,再考慮詩賦詞曲,最後再擴展到藝術、民俗領域。

學習傳統文化應該因地制宜。

對中小城市以及欠發達地區的孩子們來說:

可以在學習儒家經學的前提下,在做人修身方面有些資質後,另外學習一門傳統手工藝,這門手工藝即是當地文化遺產,這在將來能成為他們賴以生存的根本。

而對於文化相對比較繁榮、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孩子們來說:

應該更多的強調文字文化,按照學習傳統文化的順序,由內而外循序發展。開拓智商以及道德水準,在維護傳統道德觀念下進行多元的異彩紛呈的教化,使之成為博學多聞的優秀俊傑,為國家出力報效。

「要做學問,先學做人。」是他一直秉承的理念。

張衛東一再強調,「人的智商分為人文智商和天資智商,二者相輔相成。有些人在學術上很有成績,可是卻心術不正。這就是沒有人文智商的表現。究其本源,是因為做人的根本沒有夯實,道德的根基沒有扎牢!」

談書法:應當正視館閣體的作用

在強調無紙化辦公、學習的今天,人們已經很少有時間來書寫漢字,張衛東坦言,漢字書寫,是我們現代人面臨的最大難題。

「漢字是我們民族的信仰,如果有一天我們的孩子不再書寫漢字了,那我們的民族精神就沒了。」張衛東說。

提到漢字書寫,書法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在談到書法的問題時,張衛東說:

所謂書法就是書寫規矩、周正的漢字,也就是依法而書。

現在很多書法家將書法做到了藝術極致,這在無形中提高了書法的藝術門檻,讓很多準備學習書法的人望而生畏,同時也讓書法帶著販賣文字的俗氣,在普及方面沒有最基本的法度。

他認為,學生們練習書法,其實並不需要當代書法名家來指導,練習書法最好的方式是按照古人共識的法帖描紅、臨帖。

顏真卿的《多寶塔碑》和描紅帖

最基礎的書法學習應該從描紅開始,顏真卿的《多寶塔》、《千字文》以及歐陽詢的《九成宮》等諸多經學法帖,一定要描幾百、幾千遍,達到一定基礎之後再開始臨帖,在臨帖階段還要能夠理解文字表達的涵義以及文章的內容。

在張衛東眼裡,並沒有所謂的書法家,只有按照古人規定的森嚴法度寫成的字即可,明清時期的館閣體在他看來就是合乎學生們法度的規格。

明清時期的館閣體

從治學來講,他認為在練習館閣體的過程中,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定性,對書法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幫助。100年前,社會曾經掀起一股批判館閣體的風潮,現在他認為應該重新認識館閣體,並在練習名帖的基礎上學好館閣體。

談教學:教師教學的五字箴言

困而學之與生而知之,代表了學習的兩種態度:

困而學之的孩子學習起來是廢寢忘食的,這種學習剝奪了孩子玩樂的時間,對孩子的身心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生而知之的孩子把讀書當做一種興趣,把學習當做遊戲,在學和玩之間達到動能平衡,這才符合中庸之道。

不過在張衛東看來,生而知之的孩子同樣需要老師和家長將其興趣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所以教育修身立德的作用尤為凸顯。

在張衛東的生命中,有位列「三台」的作風,一直陪伴著他是「講台、舞台、寫字檯。」

講台則是他最為看重的,在從事傳統文化教育的幾十年中,他從未忘記吳鴻邁老師傳給自己的關於教學的五字箴言「熏、模、學、練、默」即「熏陶、模仿、學習、練習、默習」。

他說:「好的老師一定要捨得在講台上流汗,一定要比孩子累,比孩子辛苦。」同時張衛東還說,好老師是不需要強調課堂紀律的,對孩子們要德威並重,讓孩子又是想他、又是盼他、又是怕他……

在教學過程中,他一直秉承著「夫子之道,有教無類」的傳統教育理念。

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安排不同教學的內容,按他的話總結就是「兩頭是深刻的,中間是生活的。」

對於知識分子及不諳世事的孩子們來說,他會給他們講授儒家經典,而對於知識並不是很豐富的普通人,他會講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不僅如此,就連對待不同學生,他的態度都是不一樣,用他的話說就是:「對待懂的學生他會嚴格要求,而對待不懂的學生反而會很溫和逐一說清楚。」

談傳承:要保持傳統文化的本色

張衛東執著的堅守不僅體現在傳統文化教學上,在傳統文化的傳承方面他同樣很執著。他強調保持崑曲的原汁原味,反對崑曲因所謂改革與創新而失去原來的古雅風格。

在大多數人看來,張衛東秉承的對傳統文化抱殘守缺,故步自封,但張衛東對此並不辯駁。

「寧可站著死,不能躺著活」是張衛東在電視節目公開表達的對傳統文化的態度。

圖為張衛東先生在崑劇中的扮相

張衛東說:「任何一個傳統文化都有一段自己的歷史使命,當它超出了使命的期限,不再被社會所關注的時候,與其改的不倫不類,倒不如乾脆讓它消亡!」這番決絕的表態背後,體現了一位傳統文化傳承者最後的尊嚴與風骨。

在張衛東看來,以崑曲為代表的傳統文化不應該為適應時代而做出讓步與妥協,保持崑曲600年來的原汁原味才是對它最好的傳承。

對目前社會上掀起的國學熱,張衛東也有著自己的認識,他認為國學熱出現是當代社會必然出現的一個運動,不過在這個運動過程中,泥沙俱下,貨真價實者有之,濫竽充數者同樣也有不少。

他說:「大家不要擔心,國學熱潮再經過幾年,肯定會洗盡鉛華,朝著我所嚮往的方向發展。」

在那期節目的最後,他演唱了一段崑曲《牡丹亭》中的唱詞「原來奼紫嫣紅開遍。」那低回婉轉的唱腔,將崑曲藝術的美感表現的淋漓盡致,同時也唱出了他的執著與堅守。

「奼紫嫣紅開遍」更像是張衛東對未來的期許,他相信那一天終將會到來……

傳統文化系列報道

傳統文化是中華五千年燦爛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學典籍、書香翰墨千百年來浸潤了國人的精神,塑造了民族的品格。

可如今,傳統文化卻在喧囂浮躁的社會中,漸漸失去了往日的光輝。在傳統文化教育日趨式微的大背景下,今年全國兩會上,教育部長陳寶生面向全國大中小學提出了傳統文化進校園的號召。

傳統文化進校園並不是一句口號,它的推進不僅需要以國家方針為指導,同時也離不開一批具有遠見卓識的教育工作者們的參與。

為此,校長派將通過自己的視角,記錄當下那些為推動傳統文化教育砥礪前行的專家、學者、校長和教師們,傾聽他們的真知灼見;傳遞他們的理念與心聲。

傳統文化系列報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統服飾 的精彩文章:

很抱歉,我的愛好身處在小眾文化圈裡……
纏花:絲線繞繞,春花朵朵
讀過這八首愛情詩詞,才懂什麼是真正情深
中國醉美十個生態小鎮
石濤致八大山人書:哥們來張畫兒

TAG:傳統服飾 |

您可能感興趣

嶺南民俗味 傳承文化根
從這碗湯圓里,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
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禮義仁孝
前門情思,原汁原味的老北京文化
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志願精神
傳承與革新,打開傳統文化的最好方式
文脈頌中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也是軟實力建設
《最愛故鄉味》:京劇傳承者講述文化傳承魅力
原汁原味龍脊廣西文化體驗,感受非物質文化的魅力
傳承傳統文化,邁向「中國夢」
李欣:堅定影像文化自信 傳承民族文化血脈
這是中國電影的傳承,亦是文化的傳承
鐵皮石斛讓我們知道,傳承是種魅力和文化
書法——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
小程序興起,傳統文化的傳承不再傳統
傳統文化中的孝
和田玉雕,中國最古老的雕刻品種之一,傳統文化與技藝的傳承
西部文化 西王母的傳說
文化的傳承——地雕
學習玄關傳統掛畫,傳承中華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