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京東智慧物流浪潮下的「新勞模」機器人

京東智慧物流浪潮下的「新勞模」機器人

「那天,領導說要給我配幾個幫手,特別能幹。」劉鳳霞一邊回憶一邊說。

「今年年初,正處於春節促銷期間,分揀的壓力特別大,人手短缺。」

劉鳳霞來自河南周口,80後,是京東華南第二物流園的一名分揀條線的組長,手下有8個兵,她的小組雖然以女員工居多,但是並不妨礙她們成為華南分揀體系的「勞模」,這裡的貨物是按區分揀的,劉鳳霞的小組負責東莞線所屬的27個站點。

機器人來了以後,我們成了搭檔

劉鳳霞對於「新兵」的加入特別興奮,甚至還準備了家鄉特產,可是第二天的情景劉鳳霞至今難忘,「並不是什麼新員工,而是一排黃色的分揀機器人。」

這正是日後屢屢見諸媒體的「麻涌機器人分揀中心」的由來,今年618期間,央視《經濟半小時》欄目和《人民日報》都進行了詳細報道,麻涌從京東物流進行智能分揀建設的標杆成為了國內智慧物流領域的網紅。

劉鳳霞她們管這種分揀機器人叫做「小黃人」。如今,在這個1200平方米的平台上,300個「小黃人」井然有序地取貨、掃碼、運輸、投貨,忙而不亂,機器人靠二維碼和慣性導航,能自動識別快遞面單信息,自動完成包裹的掃碼和稱重,以最優線路1秒鐘即可完成投遞,還能自動排隊、充電,即使出現故障,維修時間也僅僅只需要20秒左右就能修復。

傳統分揀流程

自動化分揀流程

劉鳳霞是這個網紅分揀中心最好的見證人,三年前剛剛入職時,這裡才剛剛開始建設,經歷了自動化設備從無到有的過程。

「以前的確是非常辛苦的,我們分為白班和夜班兩班倒,儘管人手也在不斷增加,可是貨量卻增長的更快,現在的訂單量是三年前的15倍。」劉鳳霞對此記憶猶新。

「有了這些『小黃人』以後,我們的分揀效率大大提升,而且出錯率也明顯降低了。」投用『小黃人』以後,這裡的分揀環節從6個減少到3個,單小時處理能力能夠達到12000件,分揀員工從300多個人減少到40多個人,減少了86%的人工,貨物分揀更及時、準確,分揀環節的減少讓貨物搬運次數相應減少,貨物更有安全保障。

GIF/652K

「小黃人」有序分揀

京東麻涌機器人分揀中心場地負責人蔡華賡也表示,分揀中心今年3月對分揀機器人進行改造升級,是京東物流目前使用的第一批分揀機器人,也是京東智能物流的重要組成部分。

解放人,因為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分揀是一項非常繁重的工作,尤其是掃碼和從主滑道分流到細滑道的過程中,人工掃碼需要靠眼睛識別訂單上的小字,讀出地址信息,然後在分到各個滑道,這要求分揀員工頭腦特別清晰的對號入座,可是人的精力畢竟有限,連續長時間工作難免出錯,出錯就意味著配送過程中需要承受用戶退換貨和投訴的壓力,這對於把用戶體驗放在第一位的京東來說,是不能容忍的。於是,分揀機器人的引入便成為一種必然的需求了。

今年年初,在京東的開年大會上,劉強東提到京東的一線員工在霧霾天送貨、無論是雨雪天氣還是沙漠丘陵,京東員工都堅持使命必達。這讓他非常感動,同時,他也在進一步思考如何將人從這種繁重、重複且機械的勞動中解放出來。

麻涌機器人分揀中心就是一個縮影。讓機器人幫助人承擔最辛苦的那部分工作,讓人管理機器人並承擔機器人不擅長的工作,這是一種共生和互生的和諧關係。

劉鳳霞提到一個細節,「『小黃人』是非常能幹的,絕大多數情況下,他們能夠很好的完成各自的任務,按照既定的軌道來回穿梭。但由於京東的商品品類繁多,體積大小也不規則,『小黃人』運輸過程中,商品有時會從托盤滑落,這個時候『小黃人』能夠自動感應並停止前進,我們就會把商品撿起來並放回托盤。」

『小黃人』的引入也讓劉鳳霞有更多的時間思考團隊的管理。她的團隊年齡均在22到28歲之間,非常年輕,思維靈活,她需要經常關注大家的工作狀態和分工上的變化,並找他們談心。

「思想統一了,干起活兒來才能勁兒往一塊兒使。」

以前是動手現在主要動腦子

和劉鳳霞一樣,蘆秀亮也是一位技術引領物流背景下的分揀員工。蘆秀亮今年三十歲,分別在大魯店3C倉、天津津濱倉、滄頭分揀中心幹了六年分揀工作,目前在通州分揀中心負責大屏監控,在這裡,全國上百個分揀中心的實時運行情況可以隨意調取。

「我們需要保證全國範圍內的分揀中心360°無死角,一旦出現故障,或者有商品積壓的問題,需要隨時協調當地同事處理並上報總部。」蘆秀亮微笑著說。

蘆秀亮於2011年入職京東,當時連普通的傳送帶都沒有,全部是肩扛手拉,人工搬運,然後找到對應的區域,這種勞動對人的體力消耗是非常大的,尤其是一些體積重量較大的商品在搬運過程中特別費時費力,長年累月之下,員工的身體是吃不消的,蘆秀亮就曾經一度腰酸背疼,有一次他連續搬箱子直到深夜,右腳腳踝扭傷,兩個多月才恢復過來。

「夏天天氣熱的時候,我一天要喝掉8-10升水。」

多年來勤勤懇懇的工作,讓蘆秀亮贏得了同事的認可,他多次被評為團隊優秀員工,同時,他頭腦靈活,辦事認真,責任心極強,尤其是每年雙11和618期間,大家都是超負荷工作,能搞定自己的單子就已經不錯了,蘆秀亮不僅做到了出錯率低,還能幫助新同事一起分擔當天的訂單。

京東物流大屏監控中心

今年年初,北京通州大屏監控中心正式建成並投入使用,蘆秀亮因在工作中的突出表現被調崗到這裡。

大屏監控的考核非常嚴格,蘆秀亮必須保證全國各地的分揀中心正常運營,有問題必須第一時間處理。

一線的分揀工作辛苦,大屏監控這樣的工作更辛苦。「分揀更多的是體力勞動,大屏監控更多的是腦力工作,看似僅僅是盯著屏幕就夠了,實際上你需要經常做判斷,需要很強的反應能力。」

像劉鳳霞和蘆秀亮這樣優秀的分揀員工,京東還有成千上萬人,他們的勞動,確保了用戶的商品能夠及時送到,而他們的不懈努力與轉型,也印證了劉強東提出的「技術不會讓京東員工失業」的命題。這不僅體現在一線員工身上,也體現在京東物流對人才的培養方面。

雲梯計劃啟動京東物流要培養新技術的骨幹

2016年,京東物流啟動了雲梯計劃。該計劃旨在針對未來亞洲一號、中控組負責人、自動化倉專業系統人員以及專業設備人員進行重點培養。伴隨物流4.0時代的到來,最近幾年,京東物流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全國中心城市大規模建設亞洲一號,致力於全面打造自動化立體倉庫,提升運營效率,包括上海的立體化倉庫、廣州的智能化分揀矩陣,江蘇崑山的場內全無人分揀中心等。技術的進步要求京東物流倉儲條線的物流管理方式、人才培養方面也要有所創新。為幫助業務發展,構建自動化專業力人才梯隊,完成人員轉型,雲梯計劃應運而生。

京東倉儲物流部負責人表示:「『技術,技術,技術』,是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自動化、智能化更是未來倉儲物流行業的必然趨勢。雲梯計劃涵蓋了行業內領先的專業技術和管理經驗。致力於打造行業精英,將雲梯學員培養成為京東物流自動化發展中的核心力量。」未來,這些員工也就將會成為京東智慧物流的尖兵和中流砥柱,為物流4.0時代貢獻一份力量。

在進行智慧化轉型的大背景下,很多京東的一線倉儲、分揀、配送等一線員工通過自己的勤奮和努力成為這個大時代下的新勞模,同時,他們也給從事電商物流產業的一線工人轉型指明了方向。隨著技術浪潮的不斷演進,我們相信,在未來,會有越來越多優秀的產業工人湧現出來,成為時代的弄潮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旗瀚科技 的精彩文章:

AI 手機始終就只能是個語音助手?
人工智慧革命即將到來,但權力掌握在矽谷手中?
馬斯克再提醒:不受監管的AI比核武器更危險
未來機器人七大發展趨勢
中國拒絕「人才掣肘」

TAG:旗瀚科技 |

您可能感興趣

智慧物流機器人正大量「上崗」 大潮興起
智慧釐定新物流
新零售下的智慧物流體系
陽光、可追溯,「智慧物流」重塑跨境電商物流新高地
物流機器人、VR/AR等智慧物流技術亮相「國賽」中職組物流賽項
「智慧生態物流品牌聯盟」啟動 中國物流迎來新變革
智慧物流大潮興起 物聯網+AI重構物流行業版圖
海康機器人吳堯:機器人如何助力智慧物流
新時代下的物流倉儲技術概覽
智慧物流雲平台賦能品牌商渠道轉型
共享貨運 智慧物流新動能
順豐貨機、無人機齊飛的空中物流網
貨車幫:打造互聯網+「智慧物流」新格局
雙11狂歡後的菜鳥智慧新物流核心技術大揭秘
技術落地難?區塊鏈助力物流升級,打造智慧物流新時代
「行深智能」獲千山資本、險峰旗雲青睞 加速研發智能物流機器人
日企開啟新型高能效系統、實現「最後一英里」物流、新型農業機器人收割莊稼
用「黑科技」打造智慧物流 中國物流信息化大會展示頂尖科技
人工智慧推動智慧物流再升級
5G+無人駕駛!中國移動攜手華為打造全新菜鳥智慧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