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楊貴妃生死之謎,有沒有在馬嵬坡被殺?東渡日本的傳言是真的嗎

楊貴妃生死之謎,有沒有在馬嵬坡被殺?東渡日本的傳言是真的嗎

史海爭鳴09:楊玉環生死之謎

楊玉環

唐玄宗的貴妃楊玉環是我國「四大美女」之一,她的一生,極具傳奇色彩,至今仍是人們所津津樂道的話題,也是影視劇的熱門題材。對於她的美,文人墨客以及民間傳說甚多,李白為之作《清平調》三首,其中的「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等句更是膾炙人口,筆者在此也就不再多言了。人們對於她的經歷,有同情其悲慘遭遇的,也有詠嘆其愛情真摯的,也有指責其禍國殃民的,不一而足。

楊玉環是蒲州永樂(今山西永濟)人,自幼喪父,寄養於叔父家。她擅長歌舞,通曉音律,生得也是美艷絕倫。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她嫁給了玄宗皇十八子壽王李瑁。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唐玄宗李隆基為她的聰明和美貌所傾倒,於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將其從兒子身邊接入後宮,先是讓她做了女道士,道號為太真,後來又將她佔為己有,從此過上了「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白居易《長恨歌》)的糜爛生活。

唐玄宗天寶四年(公元745年),楊玉環被冊封為貴妃,她的三個姐姐分別被封為韓國夫人、虢國夫人和秦國夫人,月錢達數十萬。他的堂兄弟則被任命為宰相。一時間,楊氏一門權勢薰天。每年十月,楊家兄妹跟隨李隆基游華清宮,各家自成一隊,著一色服裝,聚在一起的時候,五彩繽紛,燦若百花,珠寶飾物,遺落得滿地都是,其豪奢如此,令人側目。

雖然唐玄宗對楊玉環如此寵愛,但楊玉環卻極不安分,而是和胡人將領安祿山攪到了一起。據《資治通鑒》中的《唐紀》記載,安祿山與楊貴妃乾親掩蓋下的曖昧關係:「自是祿山出入宮掖不禁,或與貴妃對食,或通宵不出,頗有醜聲聞於外,上亦不疑也。」

而此時的唐玄宗年事已高、精力已大不如前,他終日沉溺於聲色犬馬之中,不理朝政。而這給了楊國忠機會,他乘機弄權,拿國家大事當兒戲,以至於政事腐敗不堪。

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漁陽鼙鼓動起來」,手握三個節度使重兵的安祿山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不久後,東都洛陽淪陷,京師長安門戶潼關失守。唐玄宗帶著楊玉環及一幫皇親國戚倉促向西逃竄。在到達馬嵬坡的時候,士卒嘩變,殺了楊國忠,又威逼玄宗將楊玉環賜死。其時是天寶十五年,楊玉環終年三十八歲。

馬嵬坡兵變

史書上公認楊玉環死於馬嵬坡,但關於她的死,又有幾種不同的說法。

一是說縊殺說。

這是最為常見的一種說法,不管是《舊唐書》還是《新唐書》,以及《國史補》、《資治通鑒》,甚至於傳奇《長恨歌傳》,都持此說。

護駕的官兵在殺了楊國忠之後,仍然不肯前進。玄宗驚聞主帥陳玄禮何故。陳玄禮則堅持要殺了楊玉環才肯繼續前進,並告誡玄宗說眾怒難犯,非得如此不可。玄宗大驚,說「貴妃常年居入深宮,與楊國忠謀反實不相干。」

此時的玄宗已經自身難保,帝王的尊嚴蕩然無存,面對如狼似虎的兵士們,他也只能是賜死楊玉環,以三尺白綾令其自盡。可憐一代佳人就此香消玉殞。

二是被殺說。

唐代許多人並不認為玄宗會下得了決心賜死楊玉環,傾向於她是為軍士所殺。白居易《長恨歌》說:「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杜甫的《哀江頭》說:「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遊魂歸不得。」唐詩中關於楊玉環的,還有「

太真血染馬蹄盡」(李益《過馬嵬二首》其一)、「埋血空生碧草愁」(溫庭筠《馬嵬驛》)、「喧呼馬嵬血」(杜牧《華清宮三十韻》)、「血埋妃子艷」( 薛能《華清宮和杜舍人》)等句子。縊死者是沒有血的,有血只能說明她是被殺的。由此可見,唐代許多人認為她是被殺的。

三是吞金說。

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持此觀點。在他的《馬嵬行》一詩中,是這樣寫的「貴人飲金屑,倏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顏色真如故。」為了調查楊玉環的死因,劉禹錫自述曾去馬嵬坡做過實地考察,而且親自「問里中兒」,應該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但民間之人一向喜歡以訛傳訛,其事的真假也是不得而知。

楊玉環之墓

對楊玉環之死,民間也有另外不同的聲音,他們認為楊玉環並沒有死在馬嵬坡,而是在那時和唐玄宗失散,流落民間。

這樣的一種說法並非只存在於民間的想像之中,也得到了一些學者的認同。上世紀二十年代末,著名學者俞平伯在《小說月報》上發表《<長恨歌>及<長恨歌傳>質疑》,明確提出這一觀點。

1984年,周煦良先生在《晉陽學刊》上又發表了《<長恨歌>恨在哪裡》的文章,對楊玉環未死之說進行了全面的論證。他認為,《長恨歌傳》中說:「反袂掩面,使牽之而去。倉皇展轉,竟就死於尺組之下」,暗示楊玉環死於隱蔽之所,倉猝之間,她的死況是值得懷疑的。安史之亂平定後,唐玄宗到處派人去尋找楊玉環,終不復相見,「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如果當時楊玉環已死的話,根本用不著四處尋找。

俞、周二位先生都認為,當時倉促之間,可能是使用了掉包計,用一個宮女頂替了她。執行者高力士和驗屍者陳玄禮都是唐玄宗的親信,他們極有可能會放走楊玉環,以她流落民間。正因為唐玄宗和楊玉環不是死別,而是生離,以後唐玄宗又想盡一切辦法找尋楊玉環,終不得再見,所以這才是「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道出了唐玄宗長思而又不得相見的無可奈何的心境。

而這樣的觀點早已在民間流傳,據民間傳說,楊玉環流落民間後,厭倦了宮中的爭權奪利,嚮往起平民百姓恬靜而平淡如水的生活,於是她就嫁給了平民,過起了平靜的生活。後來,她得知唐玄宗還在四處尋訪她,於是就派人交給玄宗一封信,表明心跡。玄宗情知無可奈何花落去,也就只能嘆息一聲而聽之任之了。

對於楊玉環的下落之謎,一衣帶水的日本人也來湊起了熱鬧。他們提出了「亡命日本」說,認為楊玉環既沒有在馬嵬坡被殺,也沒有流落中國民間,而是飄洋過海來到了東瀛日本。1984年出版的《文化譯叢》第五期,張廉譯自日本《中國傳來的故事》一文說,當時馬嵬驛被縊死的,乃是個侍女。禁軍將領陳玄禮為貴妃美色所吸引,不忍殺之,遂與高力士謀,以侍女代死。楊貴妃則由陳玄禮的親信護送南逃,大約在今上海附近揚帆出海,經海上漂泊,輾轉來到日本久谷町久,最終在日本安度晚年。

而在日本,這一說法更是影響巨大。1963年,一名日本少女在電視上展示了她的家譜和一些古代文獻,自稱是楊玉環在日本的後裔,引起了很大的一陣轟動。

日本著名演員山口百惠也於2000年向媒體宣稱自己是楊玉環的後裔。

日本明星山口百惠自稱是楊玉環後人

筆者並不認為這是她們的嘩眾取寵之舉。關於楊玉環流落日本,在日本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特別是山口百惠,她曾經大紅大紫,無論在從影期間還是息影之後,她都有著極為眾多的影迷,一直以來就是媒體追逐的對象。為了逃避媒體的聚焦,她一直深居簡出,根本用不著扯出楊玉環的後代來吸引眼球。筆者認為,這是其祖上世代相傳的一種說法。

但流亡日本說比起流落民間更加的令人質疑,唐朝的航海技術很是落後,天寶年間的大和尚鑒真法師為了東去日本傳經,在經歷了十一年、連接六次東渡這才到達日本。日本人晁衡在回國途中遇到了大風,漂流到了越南,以至於大詩人李白以為他在海上遇難,作詩哀悼他。很難想像,而他們同時代的楊玉環會很順利地到過日本,而且還是在兵荒馬亂的亂世之中,還要從敵戰區揚帆啟航。

更讓人吃驚的是,楊玉環竟然在日本有後代。楊玉環和壽王李瑁做過六年的夫妻,後來才來到玄宗身邊。以她的美貌,李瑁不可能不寵愛她。可六年以來,她卻一直沒能生育子女,而李瑁再婚後卻生了不少子女,這樣說來她的生育能力就很值得懷疑。而且在馬嵬事件之時,她已是三十八歲的「高齡」,輾轉來到日本,起碼也快到四十了。很難想像,她會有怎樣樣的心境去再嫁他人,也很難想像她會在日本生兒育女。

筆者認為,於情於理,楊玉環都是很難逃得了一死的,至於怎麼死的,那並不重要。至於淪落民間說,不過是出於人們對這名弱女子的同情,不希望一代佳人落得如此下場。而東渡日本,也極可能是日本人也不甘寂寞,一方面固然是出於對楊玉環的同情,另一方面也不排除藉此來吸引眼球,提升自己的知名度。歷史上的許多謎案,大多是出於這樣的因素而造成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貴妃 的精彩文章:

楊貴妃被殺後,一個老奶奶撿到其襪,不久就發了財
同演楊貴妃,最後一位不惜犧牲健康增重30斤被贊太敬業
誰飾演的楊貴妃是你心中的楊貴妃?
《楊貴妃》范冰冰和黎明!范冰冰:若非死別絕不生離

TAG:楊貴妃 |

您可能感興趣

當年東渡尋仙的徐福,是否是日本人的祖先?有痕迹的歷史
未解之謎:楊貴妃是自縊還是沒死,當年楊貴妃真的東渡日本了嗎?
馬嵬坡之後,楊貴妃究竟是否真的香消玉殞?或是東渡日本度過餘生
徐福東渡有沒有找到不死葯?日本人為何要尊他為「神武天皇」?
鑒真東渡的目的真的是傳法?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
徐福東渡找到「長生藥」,為何不敢給秦始皇?其實背後有個秘密!
這個日本人與李白王維是好友,原來鑒真和尚東渡也是他邀請去的
徐福東渡為何一去不返,真的為秦始皇找長生不老葯,還是去避難?
楊貴妃逃過一死東渡日本之謎?
徐福東渡不是找靈丹妙藥,而是為實現秦始皇野心,真相是這樣的
徐福東渡之謎被揭開?受秦始皇派遣,為其尋找長生不老神葯!
鑒真瞞著唐玄宗東渡日本,送給天皇一件無價之寶,看後令人嘆息
《長恨歌密碼》:楊貴妃是否真的東渡去了日本?
徐福東渡之謎,是否真的到達了日本?還順便建立日本王朝成為神武天皇?
盛唐不止美人和詩,還有一段東渡弘法的故事
日本人真的是徐福的後人嗎?來看看徐福東渡的真相吧!
秦朝徐福帶五百童男童女東渡,日本人是他們的後代?真相是這樣
徐福東渡是否真的到達日本?
一支皇帝後裔,為躲避戰亂東渡到日本,和天皇結婚,家族至今興旺
被迫東渡的窮寒書生,卻被日本領主奉為國師,墳墓至今有專人打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