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女人吃松子的好處 松子食療養生

女人吃松子的好處 松子食療養生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吃松子,松子是很常見的一種食物。松子的營養價值很高,具有很好的功效和作用,經常吃松子對身體好。

女人常吃松子的好處

潤膚美容

你絕對想像不到,在松子中含有極為豐富的維生素E,可以說是所有堅果中的冠軍。維生素e的主要功效有美容養顏、抗衰老等功效,是廣大女性最為親密的朋友。

松子中所含有的維生素e,是廣大女性朋友的福星。因為維生素e同時還具有軟化血管的功效。

抑制食慾助減肥

美國賓州西盆斯貝格大學一項新研究發現,每天吃一把松子(約合30克)有助於控制食慾,防止發胖。研究發現,體重超標的女性早餐前吃一把松子可以使一天飯量降低37%。

增加身體能量

當你感覺疲倦乏力時,不妨吃些松子,因為它提供的能量有助於修復和增強身體組織。研究發現,松子中的蛋白質有助於降低身體能量消耗速度,使人能更長時間保持活力。

松子中還富含鐵,有助於身體傳輸和保存能量,同時幫助細胞產生能量。

降低心臟病危險

多項研究發現,每天吃一把包括松子在內的堅果有助於降低心臟病危險。

松子等堅果中富含有益心臟健康的健康脂肪、膳食纖維、植物固醇、精氨酸和多種抗氧化營養素。

美國《內科學檔案》雜誌刊登研究,男性每周吃松子等堅果2~3次,心臟猝死危險明顯降低。

延緩衰老進程

研究發現,常吃松子等堅果可延緩衰老。松子中豐富的抗氧化劑有助於保護細胞免受自由基損傷。另外,松子富含的銅也具有抗衰老作用。

防止眼部疾病

美國營養學家喬伊·鮑爾博士表示,松子中含有葉黃素,能夠幫助眼睛過濾紫外線,防止視網膜黃斑受損。葉黃素還可以降低老年黃斑變性和白內障的風險。

松子的營養價值

現代科學研究證明,松子雖非仙品,但其營養和藥用價值非同一般。松子仁每百克含蛋白質16.7克,脂肪63.5克,含碳水化合物9.8克,並含揮髮油、鈣、磷、鐵等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其所含的脂肪大部分為油酸、亞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對預防心血管病有良好作用。因此,經常適量吃些松子仁,不但可以增加營養,還能滋補強身、延年益壽。堪稱老年人養生的必備佳品。

4款松子食療方

松子粥

松子仁20克,粳米100克。將松子仁研碎,粳米淘凈,同放鍋內,加入清水800毫升,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熬20~30分鐘,以米熟爛為度。早晚餐食用。

功效:滋陰養液,潤肺滑腸。

適用病症:肺陰不足,乾咳咯血;陰虛腸燥,慢性便秘;肝血虧虛,頭暈目眩。

松子仁膏

取松子仁500克,去除雜質,搗碎、研細呈膏狀,盛於瓶內。每次15克,1日3次,溫酒送下。

功效:滋潤五臟,祛風通絡。健康人經常食用,可以強壯身體,抗老防衰,延年益壽。

松子仁糖蘸

松子仁250克,白砂糖500克。將白沙糖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溶化,用文火煎熬,以能挑起糖絲為度。趁熱放入松子仁,攪拌均勻,立即倒入塗有熟菜油的搪瓷盤內,刮平,劃成小塊,晾涼。每次1塊,1日3~4次。

功效:潤肺健脾,止咳止血。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屬肺脾兩虛者,症見乾咳少痰、氣短、咯血、肢倦乏力等。

松子仁湯

松子仁10克,黑芝麻10克,枸杞子10克,杭菊花10克。將以上4味放在沙鍋內,加清水800毫升,煎煮40分鐘,取湯溫服。藥渣再加清水600毫升煎煮 35分鐘,取湯溫服。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

功效:滋養肝腎,清腦明目。適用於肝腎陰虛所致的頭暈眼花、視物模糊、急躁易怒、大便難澀等癥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源自生活 的精彩文章:

吃蒜的危害 吃蒜過多會導致男性不育
青光眼吃什麼好 如何能預防青光眼
食鹽攝入不足的危害!

TAG:健康源自生活 |

您可能感興趣

杏仁松子茶能養肺
老人最喜歡吃的長壽食品松子有什麼營養和功效?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我們,皆是松子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松子的一生竟然是這樣的!
杜松子有什麼營養?
情人節情侶海邊開啟「虐單身狗」模式 不遠處拾荒者孤獨吃松子過節
呆萌松鼠愛吃嘴,瓜子和松子傻傻分不清楚,先吃了再說
松鼠為吃松子有夠拼,千辛萬苦終於打開蓋子,結果讓人大跌眼鏡
松子、核桃這些堅果是養花的好材料,讓花卉生長旺盛!
主人套路小松鼠,讓松鼠幫自己剝蒜,松鼠:今天的松子味不對啊
小松子,大能量
松子是眾多堅果中營養價值最高,熱量最大的,冬天吃松子有什麼好處你知道嗎?
她說:」我的人生可能會像《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那樣收場
松子不好吃,這就是你們忽視油松的理由?
松子雖好,不是誰都能吃
藍潔瑛: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為什麼說松鼠是松子最好的「播種者」?
松子的營養價值及食用功效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