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我的世界》與幼兒園大班的故事

《我的世界》與幼兒園大班的故事

這是一篇來自母親視角的「小孩遊戲日記」,一款優秀的遊戲如何激發孩子更大的表現欲和潛能,你可以從這篇文章略窺一二。

文 / 珍珠


1

畢海天上幼兒園時(沒錯,他就是上次玩《仙境傳說》的叫「熔岩魔人」的小朋友),我們遇到了所有父母都會遇到的事,他疑似被貼上「內向「的標籤,搞得我很憂傷。

具體來說,大班換了新老師後,從老師友好給我們發信息開始。內容是說:這個孩子啊,早上和我敬完禮就走了,一句話都不多說。

但我知道老師是很喜歡他的。

接他時,老師表揚他自理能力好,值日生最勤快,老師交待的事,盡職盡責,唯獨又提到:如果能和老師再親熱一點就好了。於是我陷入一個慣性的偏見思維:情商不高嗎?

與之反差明顯的,是班裡另一個小朋友。簡稱「能說會道小朋友」。這個孩子總能找準時機,高調求關注,曬關注。各種套路,都能配合。有次集體出行,車上,老師向全車小朋友做了一個親吻的動作,他立即從座位半站起,嘟嘴做出回應。課堂開放日,老師提問,所有小朋友都規舉地舉手,只有他跑出座位把手伸到老師面前不停晃動,嘴裡嚷著:「我我我我我……」看得我滿頭大汗,自愧不如。

能說會道的小朋友,也有能說會道的父母,常常在家長群里對老師送上寫個幾百字的「心情感言」,順帶提一點特殊要求。於是,雖然沒什麼事,老師也會偶爾會放一些這個小朋友的個人視頻,頗時,能說會道小朋友的家長,就會格外興奮,輪流發表情,而其他家長就一片沉寂。

曾經我和爸爸開玩笑說:看來幹事的是敵不過嘴甜的啊。因為在成年後都見識過:公司里業務最好的那拔人,忠心,埋頭做事,但是總會被幾個會搞人事的繳功,搶風頭,甚至被逼得前功盡棄。

成年人的世界可能是陰暗了些。即便如此,我也不想調教孩子去學會曲意奉承,但是多少,還是希望能規避這樣的情況。

與此同時,我發現的另一件事是:雖然在老師面前顯得很低調,但他總能以飛快的速度交朋友。特別是大班時,各班合併,敏感年齡時期,也是小孩子矛盾頻發的時候,這事兒就顯眼起來。

放學路上,我們會溝通一下當天的生活。一天,他提到他交了N個新朋友。一開始我並沒注意,也沒多問,後來他就常常說起。

有一天我終於沒忍住,問,你是不是偷偷拿糖給他們吃了。


他:沒有。

我:那你們怎麼交上這麼多朋友啊?

他:因為我和他們聊遊戲。

我:為什麼不和老師聊聊呀?

他:我覺得沒有什麼要聊的,老師又不懂遊戲。

唉呀。


2

畢海天上的是公立幼兒園。

幼兒園後面,是一個隱藏在北京鬧市社區里最常見的那種小廣場,周邊是花園和小片竹林,他稱之為:謎之小廣場。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每天放學後,班裡大多數孩子,就會如瘋兔出籠一般跑到那裡玩一陣,他們還互相約定。不過玩著玩著,就會打起架來。

偶爾也能看到能說會道小朋友,不知道為什麼,在同齡人里,他總是顯得很孤獨,一個人抱著柱子轉圈,也不和大家一起玩。

之前講,畢海天通過聊遊戲,交了很多朋友。

《我的世界》與幼兒園大班的故事

有位小朋友,脾氣霸道,性格比較奇怪,似乎不懂得如何與人相處。不是咬人,就是打人。常常能感覺到家長壓力山大的樣子。

我在一邊等他時,有時能聽到他們聊遊戲。聊得最多的是《我的世界》。也正是這個時候,我才發現,原來這個遊戲大多數孩子都玩過。

《我的世界》與幼兒園大班的故事

一天,我在接畢海天放學帶著iPad,他提出想用一下本本。「媽媽,我不是想玩,我想讓我的朋友看一下《我的世界》。因為他沒見過。」他仰著小臉央求。我同意了。

他接過就跑去了。那一刻,孩子們安靜了下來。他們圍著iPad。聚精會神。

只消一會兒,又開始沸騰。每個人都嘗試伸手戳一下屏幕,截碎一快泥土或者「殺」一隻小雞,得到雞肉,再挖點石頭,做一個熔爐,把雞肉烤熟……畢海天打開了創造模式,開始自由發揮。他修起火焰山和怪物城,把苦力帕關在牆屋裡虐一下,孩子們發出快活的聲音,或尖叫或大笑。

《我的世界》與幼兒園大班的故事

畢海天修的熔岩城

《我的世界》與幼兒園大班的故事

畢海天修的房子,裡面關著馬和蝙蝠

後來,我的iPad常常被「借」走。

每次時限是20~30分鐘。其實我帶著本本是為了在碎片時間處理點工作。現在為了讓所有人更好的相處,我好像忘了這事。誰讓他們都是我兒子的朋友呢!

我讓其中意志比較堅定的孩子負責看時間。畢海天還負責做技術支持。都說孩子玩遊戲就會無休無止很難控制,其實此刻並沒有。他們表現出一種難得的自律力,他們會主動彙報說:阿姨阿姨,還有幾分鐘。等到時間,他們就說,30分鐘到了。他們把本還給我,又繼續去捉蟲、鑽竹林、奔跑。

《我的世界》與幼兒園大班的故事

假日也和家裡的哥哥姐姐一起玩《我的世界》,並繼續負責技術支持

如果有孩子忍不住還想繼續玩,其他孩子會制止他說:時間到了啊,時間到了。孩子們是這樣的,只要他們足夠快樂和滿足,他們也就會變得乖巧和自覺。

性格奇怪的小朋友,在裡面顯得十分安份。與此同時,畢海天聊起他,不再是:XXX今天又打人了。而是:他不會玩《我的世界》,真的好無聊啊。又或者是:但是他會玩其它遊戲。

有一陣子,保持著這樣快樂的狀態。他們在玩遊戲時也在學習分享和相處。玩一會遊戲再繼續當瘋兔,似乎變得更友好,不再打架了。

《我的世界》與幼兒園大班的故事

謎之小廣場上,小朋友即興扮演《我的世界》殭屍豬人

直到有一天,這平靜被打破。一個孩子開始在外圍動員每一個人,他不厭其煩地,試圖伸手一個一個地想拉走其他孩子。他嘴裡啫著:不許玩!我媽媽說玩遊戲不好!不許玩!

他拉著其中一個孩子:走走,我們去那邊玩,不玩這個。他又去拉性格奇怪的孩子。性格奇怪的孩子跑走了……但是拿來了爸爸的手機,又坐下來了。

那是一個平日對家長言聽順從的「乖孩子」,但是卻並無號召力。破壞團隊活動不是討好的行為,「乖孩子」發現沒有人響應他,反而躲著他,似乎也無意戀戰,沒多久,他重加入進去。當然也沒人反對。

一個老太太帶著滿臉情緒向我走過來了。正是言聽計從孩子的姥姥。我想了起來,幼兒園親子活動,這個孩子的父母總是不去,都是這位姥姥帶。當老師在群里發活動安排,共享活動APP時,孩子媽媽在群里說,老人不太懂,要求老師一路單獨照顧她。

她走過來,便不客氣的:「你得讓孩子跑著。」

我要怎麼告訴她,我的孩子什麼時候該跑著,我自己有數呢?我又要怎樣告訴她,這點時間就是孩子們能更好跑著的輔墊呢?

但是,我見過太多這樣的人了,她們喜歡控制全世界按照自己的古老的意圖和理解去運轉。她們總覺得,自己孩子不好,都是別人的錯。她們覺得,她們認為不好的,就應該消滅。她們中的一些,無法接納這個世界上確實存在超出她們經驗的快樂……你告訴她們什麼都沒用。

但我還是耐著性子說:「謝謝您啊,我的孩子活動量夠了。玩這點時間沒什麼關係。」

老太太當仁不讓:「可我家的要跑。」我隱約地明白她的意思了,於是我也不客氣了:「這是個公共場合,您可以隨時讓您的孩子去跑著。」

後來,陸續有一些不認識的孩子被吸引來。我提醒了他們玩遊戲,是不要排斥任何人的。

後來,有些家長,會把手機「借」給孩子一會兒。他們坐在一起各玩各,各得其所。每個人都可以融入進來。在一段時間,這些孩子之間,出現了一種難得的和諧。

六一兒童節,我去班裡參加活動,性格奇怪的小朋友,突然跑過來,倒了一杯水遞給我,令我十分意外。

你能想到,這是那個愛打人,喜歡找麻煩的孩子嗎?帶著「麻煩光環」的小朋友,令家長十分頭疼,也許他只是沒找到和這個世界、和別人溝通的紐帶,而大多數人也不懂得如何主動走進他的內心。

到了大班上學期末的時候,畢海天舉手發言已經很積極了。有一天混完小廣場,他和他的一個朋友,在一起回家的路上遇到了老師。他跑上去向老師展示了放學時在幼兒園門口買的蟈蟈,又嘰嘰喳喳說了一陣他們玩的遊戲。

後來我問他,老師也玩《我的世界》嗎?他奶聲奶氣的說:


「老師不會玩,但是我想讓她知道。」

大班下學期末,畢海天的學前成績是全班第一名,老師發了照片在幼兒園組裡。他說自己的幾個特別喜歡玩遊戲的朋友,成績也都比較好。

「乖孩子」成績中下。「能說會道」小朋友,依然比較孤獨。

事實上,你會發現大多數喜歡思考的孩子都是喜歡玩遊戲的,這不是一件值得害怕的事。遊戲是動腦的娛樂,遊戲也是孩子與孩子之間溝通最好的紐帶,因為遊戲的溝通簡單,直接,快樂和好實現,我想當孩子們在一起聊遊戲、玩遊戲時,他們感受到擺脫了這個世界的桎梏——

我不必總是去討好大人。

我不必總是逼著自己說話,打招呼。

我不必去扮演不屬於自己的那個人。

……

足夠的快樂可以改變一個人,會激發出更大的表現欲和潛能。


3

在家裡,我和他玩。

我己經想不起我們是怎麼開始玩《我的世界》的了。但是,孩子玩遊戲的能力卻令我感到不可思議。孩子表現出的理解力、思考深度,都超出我的想像。於是,本來是為成年人開發的《我的世界》,卻成了小孩子的熱門遊戲,也不令我感到奇怪。

因為屬於孩子的遊戲太少。

顯然遊戲業對孩子的服務還是不夠的。他們找不到適合他們自己的遊戲。我有時候會和他聊天,一起構思一些角色扮演遊戲,把任務或背景設定成他們喜歡的要素,比如,拯救小貓,照顧被75的女同學,幫媽媽做家務……

沒有這樣的遊戲。

《我的世界》與幼兒園大班的故事

小學一年級時在作業紙上自己手繪的遊戲,能看出大部分內容借鑒了《我的世界》

最開始他看我玩《我的世界》,是因為它像個大號的搭積木遊戲,最早還在PC端玩,我們用一個帳號玩,修房子。一開始他很崇拜我。只是看我在裡面挖礦,就會激動地去找爸爸彙報——


「媽媽真能挖。」

「挖了好多了。」

(--#)

在《我的世界》里看見下雪,他想在湖上造一個「雪屋」。為了完成這個概念,我們找了一塊結冰湖,把雪球粘成雪塊做牆,用玻璃做窗戶……一起造了開頭,搜集材料選位置神馬的。但他每天玩遊戲的時間是有限制的,到點了雪屋還差一點。等他睡覺後,我加把勁就把簡單的雪屋搭好了。

《我的世界》與幼兒園大班的故事

我們共同造的雪屋

他不讓切換「困難模式」。收集了東西去村莊找村民換東西,怎麼村民突然一個都沒了?研究了半天,原來換到困難模式後晚上被殭屍屠光了。

修好房工出去探險。我們…不,我總是迷路。

他激動地去找爸爸彙報:


「媽媽迷路一小時…我們找不著家了。」

「媽媽迷路兩小時了……」

契而不舍自強不息,堅決忍往不「自殺」,我硬生生又走回了「我們的家」,順手挖了好多鐵礦還摘了兩個蘋果給六隻綿羊剪了毛。

中班時,他畫過一些《我的世界》人設圖。

有一次,他獨自做一幅關於冬天的手工作業畫,興頭上,想在畫面里加入地獄傳送門,以及火焰神……我提醒他腦洞不要開太大。於是他改變主意,去給他的Minecraft人設圖加了條魚。

《我的世界》與幼兒園大班的故事

中班畫的《我的世界》NPC速寫,有末影人,苦力怕,弓箭手,史萊姆…以及那條魚

後來有了移動版。玩著玩著,他成了老司機,我跟不上了。

每次我進遊戲都能感覺到,他修的房子比我有趣,箱子里的東西比我多,玩法信息掌握得比我全。當我還停留在老實鋤地種胡蘿蔔,搭梯子下礦洞這個套路,他修了下界,進了地獄。

他玩得也比我投入。一天,他特別激動地找到我:媽媽!告訴你一個好!消!息!

我小激動一下:什麼?

他一字一頓地,告訴我——

「《我的世界》更新啦!」

(唉喲!)

他也比我會花錢。他用他各種考試A+的獎勵,在遊戲里買模版,還買了「媽媽喜歡」的「輻射4……有一陣,我們開始用兩個iPad一起聯機。我現在仍然記得,歷經千辛萬苦的調網,當他好不容易終於和我出現在同一塊地圖裡時——他揮舞著鑽石劍把我追得滿屏幕跑的場景。

對《我的世界》的熱愛還體現在吃飯上。比如不愛吃胡蘿蔔,只要對他說,就是《我的世界》里的胡蘿蔔呀,便會大口吃掉。

《我的世界》與幼兒園大班的故事

我們也在遊戲里種甜菜

對了不玩遊戲的時候,他會自己找《我的世界》的視頻來看,籽岷、大橙子、五之歌,他們的視頻他都喜歡看。看完就會八卦一下視頻里的「發現」,比如:「大橙子說小楓是個笨蛋。比如大橙子是女的!」之前他一直玩iPad上的版本,有一天他突然問我怎麼能玩到「《我的世界》中國版」,因為看到視頻作者在視頻里給觀眾們推薦。我都笑了:「哪有什麼中國版」。他說:「有!有!」我去百度了一下………再次被老司機打敗了,竟然真的有!

後來,我們在玩法上出現分支,我的遊戲經驗停留在老套的生存模式,他更喜歡玩創造模式,而且能輕鬆地用各種材料創造各種巨大的建築,這種能力我怎麼都複製不來。再加之各種原因的忙碌和鎖碎,於是慢慢的,又變成他一個人玩。

《我的世界》與幼兒園大班的故事

畢海天修的奇怪建築,充滿魔幻感

兒子說:媽媽,你好久都沒和我玩《我的世界》了,遊戲版本都xxxx了。

我也很愧疚。

其實我最想做的事,就是和你一起玩遊戲。

可是大人的世界就是這樣忙碌。因為我們背負太多的責任。我們沒有辦法,活得那樣任性。所以說……你能痛快玩的也就是這麼幾年。


4

小學去海淀讀了。

他背著小書包,提著小便當盒去上學,書包上吊著一個《我的世界》小玩具。

《我的世界》與幼兒園大班的故事

《我的世界》與幼兒園大班的故事

書包側面吊的這個玩偶(上),就是遊戲里的惡魂(下)

一年級開學報道那天,老師找我們溝通了一下,說感覺孩子話不多。

我陷入了慣性焦慮,接著,老師又問了一下他之前和同學交往的情況,我略鬆了一口氣。但不禁思考起那個「魔咒」來——


「鏡子,鏡子,誰是世界上最糟的孩子?」

「玩遊戲的孩子。」

難道喜歡玩遊戲的孩子最終還是不行嗎?難道這裡面確實有什麼非科學的神秘依據嗎?

但是墨菲定律並沒有發生。

幼升小的適應期很快就過去了,似乎小學更適合他……因為,人生里竟然有那麼多任務可以接,簡直太棒了。

比如:

學校的作業APP版里,畢海天的等級、各種排名,學豆數量永遠名列前矛。有人誇讚,有人取經,我都不好意思說:因為他都把作業題當遊戲任務來刷的……

《我的世界》與幼兒園大班的故事

畢海天的謎之電子作業排行和積分

比如:

學校獎狀紙顏色是隨機的。為了拿獎章,集齊更多顏色的獎狀紙,他表現踴躍。經常在日記里感嘆:今天我舉了手,可是老師又沒抽到我。

比如:

一年上剛入學時,他的識字量很大。曾經為了看懂《我的世界》劇情片字幕,又是查百度,又是翻《新華字典》。

《我的世界》與幼兒園大班的故事

《我的世界》劇情版,給他印象最深的是「朋友」的概念

比如:

一年下時,靠自己把二年上的數學自學完了,背下了乘法表,數學應用題都用乘法解,我要求他換回加減法。

我說,因為對這個世界,你的節奏太快了。他說,他喜歡升級快一點。

他交朋友的套路多了些,喜歡和人互動,常在作業端邀請同學。首要的依然是:一起聊遊戲。不過,上小學後,遊戲時間相對少了,至少周一到周五是不行的。但是沒關係,他已經把自己的人生玩成了一個大遊戲。

《我的世界》與幼兒園大班的故事

在花樣滑冰課休息時間玩《我的世界》,吸引一堆小朋友

在一年級上的評語有這麼一句:開學第一天,你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雖然默默無聞,但心中有數。一年下,評語第一句:你是一個活潑可愛的男孩子……

前陣子我們齊心合力打《村莊日記2》。在沒有充一分錢的前提下,就快把五個地圖打全了。正撞上暑假,畢海天去空手道國青隊集訓,一去就要七天。離開前,我以為會聽到一些暖男話,結果人家,千盯萬囑我——


「媽媽,記得幫我刷豬!」

寫這篇文章期間,畢海天正在玩《我的世界》劇情版,是夏令營里,以及不久前一起參加全國青少年空手道錦標賽的哥哥們聊起的。

在比賽的日子裡,每天早上,我送他去學校集合等車,總能看到這麼一幕:一個豆包一樣小小的身影,站在一群身形高大的少年身邊,仰著小臉,熱切地交流著。

2017年8月,全國青少年競技空手道錦標賽,畢海天打完自己的比賽後,在看台上帶著他的隊友和對手運動員一起玩《我的世界》。

《我的世界》與幼兒園大班的故事

下面在打,上面也在打……成就體育競技和遊戲競技的一次完美同框

這次比賽的運動員里有香港人,有日本人……不過,大家打起比賽並沒有障礙——不管是體育競技還是遊戲競技,都是溝通的紐帶。

他是年齡最小的一撥運動員,雖然因為賽制原因被划到高一兩歲的組裡,但依然在80人蔘賽的個人項目里取得了全國第16名的成績。教練一直強調,打大孩子時他不害怕。聽得我母性大發,忍不住要問他:真的真的一點也不害怕嗎?

結果——


「媽媽,我在遊戲里,打過比他們更厲害的!」

《我的世界》與幼兒園大班的故事

畢海天實戰現場(紅方)與他的《我的世界》遊戲截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咖娛樂圈 的精彩文章:

一位父親寫給孩子的信,不好好讀書,你將一無所有,引無數人反思
《H1Z1》更名《只求生存》:全新地圖 新增建設系統
王者榮耀:這些稀有物品99%的人都沒見過!你背包里絕對沒有!
與動物的奇葩聯誼:你們有被黑猩猩仍過大便嗎,現拉的那種!

TAG:大咖娛樂圈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的幼兒園、美國的幼兒園 還是日本的最有意思!
我們的新幼兒園
幼兒園的老師
幼兒園裡的「老人尕」
《一粒種子的旅行》:幼兒園必讀的經典自然科學繪本
幼兒園大班的博弈戰:幼小銜接背後的焦慮與現實
五彩繽紛的童年——無與倫比的幼兒園
青浦世外幼兒園
有著「中華第一園」的美譽的中國最早的幼兒園-懷德幼稚園!
幼兒園裡的「小魔鬼」
《魔獸世界》:一切詞綴坑治療,歡迎來到幼兒園校車
幼兒園大班育兒知識大全
和中國幼兒園相比,日本幼兒園的教學方法有什麼不同?
幼兒園,大學問
在美國和加拿大,幼兒園的孩子就開始過情人節
奶奶的算命經歷之:一個幼兒園小朋友的故事
上幼兒園前的必讀繪本-《我愛幼兒園》
龍灣幼兒園繪本故事匯/小熊和最愛的爸爸
台灣幼兒園的節日慶典
你所不知道的幼兒園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