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秘色瓷——考古發掘及文物賞析

秘色瓷——考古發掘及文物賞析


說到考古就是一水溜的偷哇!盜墓哇!官盜哇!今天都沒有!不愛看,就出門左拐走好嘞您誒。

秘色瓷——考古發掘及文物賞析

使用瓷質匣缽裝燒的秘色瓷盤

在中國陶瓷考古界,有一個流傳了千年的謎團,那就是關於秘色瓷的產地。秘色瓷,中國瓷器家族中最為神秘的一位成員,古人用「姿如圭璧,色如煙嵐」來形容它的釉色和器質之美。之前學術界的主流觀點普遍認為,「秘色瓷」與越窯關係密切,然而,因為缺乏窯址證據,讓這種猜測一直未能取得實質性突破。

秘色瓷——考古發掘及文物賞析

在上林湖後司嶴窯址發現瓷質匣缽與秘色瓷

2015年10月,浙江慈溪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嶴窯址的考古發掘啟動,帶來了一個重大的好消息——這一懸而未決的千年之謎,很可能由此而揭曉答案!隨後,經過歷時1年半的持續發掘,考古隊員們在窯址發現了30多種秘色瓷。2017年2月25日,全國重量級文物考古專家集聚慈溪,確認上林湖後司嶴窯址就是「秘色瓷」最主要的燒造地。

秘色瓷——考古發掘及文物賞析

用九宮格法取標本

最大的難點就是如何採集與處理窯址的海量標本。因為窯場的標本數量非常龐大,尤其是唐宋時期的窯場,是以整個山頭來計算的。標本的全部採集會將整個山頭削低數米甚至搬空。經過反覆的考量,考古發掘隊最後決定採用以九宮格法分多個層級全部採集的方法,因為這樣做不會遺漏掉有用的信息。在這個過程中還使用了包括地面激光掃描、近景攝影測量等多種現代科技手段進行全方位三維記錄。尤其是三維模型的解析度,能夠達到看清每一件標本器型、胎、釉等特徵的清晰度。

上林湖是唐宋時期越窯的中心窯場,而後司嶴窯址是上林湖越窯遺址中最核心的窯址,也是晚唐五代時期秘色瓷的最主要燒造地。

秘色瓷——考古發掘及文物賞析

上林湖遺址航拍正攝影像圖

此次進行發掘的面積有近1100平方米,揭露了包括龍窯爐、房址、貯泥池、釉料缸等在內的豐富作坊遺迹,同時清理了厚達5米多的廢品堆積。當然也出土了大量晚唐五代時期越窯青瓷精品,其中包括品種十分豐富的秘色瓷。

秘色瓷——考古發掘及文物賞析

出土的秘色瓷盆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器物都是首次露面,在公私博物館館藏與歷年來的考古出土品中均沒有看見過相似的器物。可以說,早前法門寺等地的發現為「誰在用」秘色瓷提供了實物依據而此次的發掘則首度為「在哪兒造」提供了實物依據

秘色瓷——考古發掘及文物賞析

出土的秘色瓷盞

這次的發掘工作是作為遺迹的方式來進行清理的,所有的出土物在剔除泥土之後留在原地,有些像清理墓葬,包括所有的窯具、窯爐磚塊以及各種青瓷產品,最後再進行三維掃描,全面記錄每一層所有遺物的分布情況。因為重要的標本在三維立體圖上會進行定位編號,形成清晰的三維坐標,這樣不僅可以看出器物之間的關係,對窯場的整體分布也會有一個很直觀的了解。屆時大家走進遺址博物館就可以清晰看到由三維地層串聯起來的發掘過程,倒過來看就是整個窯場的廢棄過程,一定會非常有趣的。

秘色瓷——考古發掘及文物賞析

使用瓷質匣缽裝燒的秘色瓷凈瓶

1987年4月,法門寺出土了數百件珍貴文物,14件越窯青瓷器也在其中。在記錄法門寺皇室供奉器物的《物賬碑》上,這批瓷器被記載為「瓷秘色」,由此而斷定這一類形制的瓷器為「秘色瓷」。而它們目前大多藏在法門寺博物館,此外國家博物館和陝西歷史博物館各藏有兩件。

秘色瓷——考古發掘及文物賞析

陝西省扶風縣法門寺塔地宮出土的秘色瓷凈瓶

秘色瓷是指唐代越窯青瓷中高等級的精品,所謂「秘色」,即指珍稀、供御品之意,是進貢朝廷的一種特製瓷器精品。它的胎泥比一般的瓷器要更細膩純凈,緻密度也很高,釉色十分瑩潤肥厚,達到了如冰似玉的效果。唐宋時期的許多詩歌、文獻中描寫其十分優美,便引得人們去考證、猜想,以至於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說法,由於秘色瓷的存世量極少,也就越發加劇了這種瓷器的神秘感。

秘色瓷——考古發掘及文物賞析

浙江省慈溪市上林湖後司嶴窯址出土的瓷質匣缽與秘色瓷凈瓶

其實,秘色瓷有一種十分特殊的裝燒工藝,一般瓷器的匣缽都比較粗糙,而秘色瓷卻使用的是瓷質匣缽。這種匣缽的胎極細膩堅緻,並且匣缽之間使用釉封口,以使在燒成冷卻過程中形成強還原氣氛,形成區別於唐代青瓷的青黃色,而是天青色的瑩潤質感。但是燒成後需要將瓷質匣缽打破才能取出裡面的青瓷,成本較大且較易破損,所以這也是其燒成不易的一個原因。

秘色瓷——考古發掘及文物賞析

浙江省臨安市吳越康陵出土的秘色瓷罐

秘色瓷——考古發掘及文物賞析

浙江省臨安市吳越康陵出土的秘色瓷盆


之後各個時代關於秘色瓷的種種猜想,一直成為爭論不休的懸案,撩撥著遷客騷人難安的心緒,但基本沒有超出宋人的認識範疇:秘色瓷就是入貢的越窯青瓷,既然是入貢的,就是最高等級的青瓷。

而這些天青色釉瓷器,主要出土於唐宋時期最高等級的墓葬與遺址中。以晚唐五代時期吳越國錢氏家族墓葬為主,此外宋代的元德李後陵、遼代的祖陵、遼陳國公主墓等高等級的墓葬,以及唐五代的杭州城遺址、洛陽城遺址、唐代的西安大明宮遺址、廣州五代南漢王宮遺址中均有出土。

更多相關,請關注文藏頭條號!

古陶瓷鑒定研究|如何區別新老瓷器的胎體

明代傳世御窯瓷器與景德鎮考古發掘品對比(高清多圖)

美國頂級藏家收藏的中國明清瓷器



欲知曉更多請前往App Store或應用寶搜索「中國收藏」並下載《中國收藏》雜誌App。

秘色瓷——考古發掘及文物賞析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關注【文藏】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故宮館藏 唐宋古玉
古代文人的書房「窮」講究,放滿屋子的書在柜子里就想裝「文化人」?太天真
過把「眼癮」,你沒見過的青銅器!
「上」大漢諸侯王墓出土文物聚珍:鐘鳴鼎食 墨生香

TAG:文藏 |

您可能感興趣

秘色瓷:考古發掘及文物賞析
秘色瓷考古揭秘:秘色瓷的裝燒工藝
考古挖掘戰國一楚墓,出土神秘文物,考古家:溝通神靈之物
古代的高科技 考古實物
對比鑒賞:明代傳世御窯瓷器與景德鎮考古發掘品
考古專家修復埃及法老寶藏 精美文物巧奪天工
考古故事丨「江口沉銀」出水文物首次亮相博物館
西藏考古發掘出土天珠的蝕花工藝與受沁現象探析
林頤:從考古文物里發現歷史走向的線索
從考古到歷史類博物館:基於考古學的解讀和展示
工作坊︱紙質文獻與考古發現輝映的中古都城
揭開埃及考古的神秘面紗——《埃及考古專題十三講》讀後
考古發現古代的美酒,後證實為古代的仙藥,揭露古代水法煉丹
凱爾特文化考古體驗
《廢墟上的足跡——徐光冀考古與文物保護文集》正式出版
考古發掘出的動物遺存里藏著哪些秘密
山村發現神秘古墓,墓中出土文物轟動考古界,墓主身份竟如此之高
海昏侯考古發現黑科技,古代玻璃席堪比現代技術,和金縷玉衣齊名
防城港市博物館在洲尾古代碼頭進行考古發掘
考古發現戰國「古墓」,出土稀世文物,專家:稀世神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