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五大技術,既能改變人類又能終結文明,怎麼破?

五大技術,既能改變人類又能終結文明,怎麼破?

關鍵時刻,第一時間送達!

文 / 洪杉

內容經授權發布

五大技術

既能改變人類又能終結文明

到底什麼技術會讓人感到精妙、振奮,同時又「透心寒」?人們普遍認為下面幾種技術會是「下一波大潮」:

人工智慧:或將是全新的智能物種

人們研究機器學習已經幾十年。人工智慧的發展有過許多寒冬,而現在似乎再次回到盛夏。如今,人工智慧和所謂的深層神經網路方面有許多激動人心的成就。許多權威的人工智慧專家認為不會再有另一個人工智慧冬天。

我們期望人工智慧能夠像人類一樣視物和說話,能夠理解我們,並且在許多事情上比人類更高效,比如組織庫存、規劃和設計一座穩定的橋樑、翻譯、駕駛、尋找新的星球等。如果我們給它們一個身體,它們還可以做更多的體力工作,如處理農作物、搭建橋樑、製造火箭。

圍繞人工智慧的話題里有一部分是關於意識上傳。如果我們能夠在虛擬世界中模擬我們的思想,它就會是一個人類級別的虛擬智能。

這將是另一個拐點。各方面都比我們更聰明的人工智慧將會是一個全新的智能物種,或是許多新的超級智能物種。

虛擬現實:死後能活在「虛擬世界」

2016 年,虛擬現實(VR)開始進入消費市場。這一年售出的移動 VR 設備數量達幾百萬,電腦 VR 設備也有數萬。每售出一台設備,還會有許多人被吸引而來進行體驗。

虛擬現實打破現實生活給我們的諸多限制。在這個新世界裡我們無所不能。只要設備足夠先進,就能夠渲染出腦海中幻想的任何不超出 3D 維度的圖像。

另外還有增強現實,它能實現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無縫對接。本質上來說,AR 是對現實世界的擴展延伸。未來,我們需要對「現實」這一概念進行重新定義。你可以生活在現實或者虛擬的世界中,又或者是虛實融合的世界裡。

當生命即將走到終點時,如果意識上傳技術已經實現,我們可以把意識上傳到虛擬世界裡,延續我們的生命。

生物技術革命:我們將會扮演上帝

在人體中植入技術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心臟起搏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納米機器人被認為是相當有前景的一項技術,儘管現在還處在技術的上升階段,但將來它們會成為日常。無需手術,納米機器人就能幫助人們治療疾病,修復身體上的問題。

3D 列印在這個領域也是大有助益。將來有一天,人們可以融合有機元素,列印細胞,然後列印出更加複雜的生命體:我們可以列印一隻狗,或者許多完全一樣的狗,甚至列印人類。

人類已經克隆過動物,在上述這種水平的操作中,我們克隆出的生命體,將擁有與被克隆體在克隆的那個瞬間一模一樣的生命狀態,這就意味著,瞬移將不再是夢。

人們可以延長壽命,甚至通過不間斷再生細胞來實現永生,甚至人們還可以發展人體冷凍術,冬眠幾個世紀。而更有突破性的是,人們還能創造全新物種,根據意願賦予其身體形式和能力。這樣,人類將實現自我進化,將決定什麼物種能存在以及每一個物種的存在形式。

腦機介面:生產力會實現大飛躍

腦海里想法一轉,就能控制數字設備的運轉,這是許多人夢寐許久的事。

在一些社交場合中,拿出手機會對周邊人造成干擾。這時,智能手錶或智能眼鏡等可穿戴式設備便可派上用場,但相較而言,腦機介面的干擾性還要小得多。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獲知提醒,比如說,可以直接閃現在大腦里,就好像你突然想起今天要去學校接女兒那樣。

鑒於我們思考的速度要快於說話和打字,生產力會實現大飛躍。我們甚至可以省掉不少步驟就能完成許多任務,因為我們只要思考一下最終結果,就可以讓計算機來執行任務。

一旦我們把大腦與數字設備相連,就代表著我們所有人都跟互聯網連接起來,我們也因此成為互聯互通的物種。我們之間可以即時通信,我們想要分享的所有知識都將整合到這個由人類(或者新人類)物種構成的巨型大腦之中。

征服太空:跨星球文明的發端

SpaceX 打算將人送上火星,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擬於 2022 年開展首飛,2026 年進行首次載人發射任務。雖然馬斯克有推遲相關日程的意向,但不管怎麼說,他的計劃擺在那裡,也在不斷投錢,還有大批傑出人才在為之努力。

NASA 最近也公布要在 2034 年將人送上火星的計劃。

這很有可能會成為跨星球文明的發端。儘管目前地球上剩下的資源還很多,利用效率確實也還可以提升,但現在開始思考獲取更多資源的新途徑總歸是有利的。

如果我們能夠不斷造出更大型的宇宙飛船,假設也沒有遭遇宇宙中的某種物理限制的話,我們甚至可以有創造星球的大膽設想。我們或許已經可以藉助核聚變創造小星星了。(聽起來我們越來越像造物主了)

這些科技如此精妙又刺激,為何又說它們令人恐懼呢?在讀到上述內容時,或許你已經開始擔憂它們可能引發的後果了。這五項強大的技術,在最好的情況下將會改變人類的本質和角色,最壞的情況下則會終結我們的文明。

這些技術發展同時也帶來眾多倫理和道德問題,因此,人們應該先建立一個強大的哲學、道德倫理基礎,然後再全面發展這些。例如:

如果不道德和危險行為在虛擬世界中並不會對他人造成傷害或影響,那麼這樣的行為是否可被容忍?

如果我們繼續打造更多智能機器,屆時人類的就業崗位會日益減少,也許未來會減少為零。彼時,失去工作的人類又將過著怎樣的生活?

我們創造出的智能生物,它們是否應該擁有權利?是否應該履行責任,比如納稅?

我們應該繼續遵循生老病死的規律,還是依賴技術長生不老?重要人物是否有長生不老的特權?

如果人類能長生不死的話,那我們還要生孩子嗎?

當我們可以通過創造新物種,摧毀某些物種,來控制整條食物鏈時,這一切的意義又何在?為了人類還是地球?還是只因為人類太過想要控制一切?

我們無法讓科學和技術發展的腳步慢下來。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我們的生存本能——現實和人類的利己主義顯然不可能讓這樣的情況發生。

想要消除恐懼,如何開發這些技術成為一個重要方面。技術是有偏見的,因為它們的創造者就有偏見。一個很好的例子是,人們最終發現 Twitter 的聊天機器人居然是一個種族主義者。

因此,要確保我們創造出來的產品被賦予正確的價值觀,並且讓每一個人都能使用這樣的產品,而不只是和我們相似的人。

與此同時,在我們討論技術帶來的批判性哲學問題時,極端主義思想無疑是危險的。我們必須把分歧放在一邊,因為它們小而無關緊要。重要的是我們要一起努力,在共同的倫理價值觀的基礎上開發所有這些精妙、振奮又「可怕」的技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科技 的精彩文章:

Apple Watch 3 外觀不會大改,蜂窩網路才是最大賣點
直屏,555元二手三星S6手機開箱
產能或跟不上 HomePod上市時將會限量
蘋果u盤,解決你愛機內存不足的問題
郭明錤:Apple Watch 3突出LTE功能 外觀不變

TAG:騰訊科技 |

您可能感興趣

比特幣能改變世界,這可能嗎?
四問揭開區塊鏈真容:是怎樣的技術?能改變什麼?
換』不能改變,只能重複
盤點:柔性儲能十大技術突破:改變智能硬體的未來
這幾大生物技術突破可能永遠改變人類健康
什麼樣的一本書,能讓人付出生命代價,也能改變無數人的生命?
形象設計到底能不能改變你?
老實軟弱的人,必須做這五種改變,才能打破受欺負的惡性循環!
如果不能改變結果,你就改變自己!
抱怨,並不能改變什麼
怎樣才能改變多疑的性格?
髮型一改變,你也能變女神
為什麼子彈的口徑都不是整數?技術故意還是無法改變的?
量子計算機就要來了,它真的能改變世界嗎?
區塊鏈技術是否能改變世界?
智能窗帘改變生活,它都有什麼優點?
問:念什麼能改變不好的緣起?
抱怨只能算得上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慨 也是改變現狀的最大的阻礙
眉毛怎麼畫?簡單的改變氣質就能大變樣!
信不信?腸道細菌能影響大腦,改變它甚至能讓你變抑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