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林語堂:相比成為好作家,成為好人更重要

林語堂:相比成為好作家,成為好人更重要

1895年,對於中國來說是一個難堪的年份,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戰敗,台灣被割讓,與台灣隔海相望的福建省漳州和平縣卻是一派安寧,這一年10月,林語堂出生了。

林語堂

當時,中國正受到日本和西方列強的威脅,作為父親的林至誠,當時是一名牧師,他希望把國外先進的現代思想灌輸給林語堂們。八歲那年,林語堂就宣布自己要成為一名作家。但是他的小學老師並不這麼認為,給他的作文批語是,「像一隻正在穿越稻田的蛇。」意思是拐彎抹角,含意不清。林語堂卻反批道:「是一隻穿越沙漠的地蟲。」意指他是一個小人物在探求知識。

林語堂書法

林語堂求知的慾望如饑似渴,每次經過書鋪時,他總是希望能買下每一冊書。他覺得自己與那些對人生無多渴求,能夠結婚,生兒育女,有一個好職業就心滿意足的人格格不入。他做好了上大學的一切準備。那年夏天,家鄉突然變得很小。世界如此之大,歷史如此之長,他渴望去聽、去看,去體驗人生的一切。

16歲那年,林語堂終於狠下決心準備去上海讀書,也就在這一年,父親林至誠準備送大林語堂四歲的姐姐梅昆出嫁。梅昆也想上大學,但父親不答應。對當時的女子來說,受教育是一種奢侈。所以,當梅昆意識到上學無望時,只好同意出嫁。結婚那天,梅昆掏出40文錢給了林語堂,說:「我們家很窮,我只能給你這麼多。我是個姑娘,不能上大學。弟弟,你要珍惜這次機會,努力學習,要有出息,光宗耀祖。」

林語堂書法

這些話使林語堂覺得他似乎將代表姐姐去上學,而且一定要實現她的希望。但她未等到實現的這一天。結婚的第二年,梅昆就因鼠疫死去。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林語堂兼具了中西文化的性格特點,為他日後成為文壇上的「幽默大師」提供了成長土壤。

林語堂書法

在民國文人中,林語堂的著裝就是一襲灰色長衫,一個煙斗,一副金絲邊眼鏡,這彷彿就是他的標配,中西式的風格在他身上不但不衝突反而有和諧的美感,一如他的著裝,林語堂的一生也是中西融合的一生。他生在福建,家庭的教育卻有西方元素;他在大學裡教英文課,上課卻向同學們介紹好吃的中國菜。他說英文,卻用毛筆書寫他鐘愛的中國漢字。

尤其是書法,對於林語堂而言,不只是牆上的風雅,案上的閑情。更顯現出了它在林語堂心裡特殊的地位——那就是中國人的文化信仰。

林語堂書法

他曾在巴西做了一個轟動世界的演講。他說,「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國的鄉村,屋子裡安裝美國的水電煤氣管子,有個中國廚子,有個日本太太……」他說,人生趣事是「練書法、嚼鴨肫、捏胡桃、腌蘿蔔」,可見書法在林先生那裡跟吃一樣已經是生理需求。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林語堂書法

有一回,林語堂發表在「短評」上的短文,引起美國作家賽珍珠的注意,她當時正在中國,她的小說《大地》獲得過普利策獎。兩位作家在一天晚上相遇。他們正在議論在中國的外國作家,林語堂突然說,「我很想寫一本書,談談我對中國的確切感受。」

林語堂書法

「你正是做這種事的人。」賽珍珠熱情洋溢地回答。

於是,林語堂於1935年完成了這本書,叫作《吾國與吾民》。它剖析了中國所存在的問題,同時,也讚揚了她的美德。這本書使他在西方成為中國的著名翻譯家和作家。

林語堂書法

當時的中國正處於黑暗的年代。在書中,林語堂分析了中國人民的道德觀念及理想。「中國太大了,她的國民生活有許多方方面面,」他寫道。「我剖析她的問題是因為我沒有失望。」

「如果一個人必須是一位作家,」他說,「他應該有勇氣表達自己的真實思想。與成為一個好作家相比,成為一個好人更重要。」

在《吾國與吾民》中,他多次提到中國書法是中國藝術的基礎,其中「中國書法」一章,更強調「氣韻與結構是書法藝術表現的原則形式」,而這種氣韻問題在任何國家都有;只是因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從而造成審美的差異, 西方喜歡從姑娘曲線的身形中找創作靈感,東方的藝術家更醉心於一草一木,一花一石。西方人要想懂得此種樂趣,就必須懂得中國書法。可以說拋開中國書法,談中國藝術就是在耍流氓。

林語堂書法

林語堂對書法的熱愛絕不是「紙上談兵」,他熱愛書法,每日都要習練,從現存的林語堂手跡看,其書法作品線條蘊藉、舒緩有度、布局舒朗、氣韻流動,實為許多專業書家所不能及。林語堂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書法造詣,完全在於他對「氣韻」和「性靈」的調和,實是他自身超然的文學涵養和人文修為的綜合體現。他將素樸的玄學意境、澄澈的人格魅力、逍遙的個性追求融入藝術創作。

這反映了林語堂本人自然洒脫不受拘束、逍遙無為的新道家追求。林語堂以書法藝術體察自然山水,又將山水之妙引入書法,最終達到了極高的藝術造詣。

他的字雖一直被文學和學術地位所掩,但風格突顯,早晚會成為當代藝術的又一朵奇葩。今日林語堂先生的紀念館,也有很多林先生的書法作品,其中《蘇東坡詩一首》尤為突出,他在用墨的濃淡、線條的粗細乃至整體的韻律,都有細微的變幻而致使非常的和諧。真不知他是於何時下的苦功?

林語堂書法

在林語堂先生眼裡,書法不單是文人的專利,更是某些職業的「敲門磚」,他曾在《假如我是土匪》文中提到書法的重要性,他「幽默」的說寫好書法是作為土匪首領的「第一件」要務。想做一個光宗耀祖的土匪,必要條件一是能寫一手好書法,二是能通達文章。後者可以花錢請人代勞,但是前者不可,奪城掠地之後題匾額不好意思讓別人代筆......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曾經多次邀請林語堂先生講授「中國文化」課程,他在課堂上對美國的青年學生大談中國文化,說中國的書法是最優美的文字,中國菜是最好吃的飯菜,衣食住行無不說中國之最,一位美國學生不以為然,問:「林博士,您好像是說,什麼東西都是你們中國的最好,難道我們美國沒有一樣東西比的上中國么?」林語堂沉吟半刻,說:「有的,你們美國的抽水馬桶要比中國的好。」

林語堂書法

有種偏見認為福建人說話f、h不分。1941年,林語堂參加NBC訪談,用英文與主持人暢談時政,語言流暢,觀點清晰。在民國名人中,會說英文的很多,像林語堂先生說得這麼好的,卻寥寥,但是林先生卻常說我是中國人,想了解中國人藝術,只有去了解中國書法。

他在《中國人》中寫到:「不懂得中國書法及其藝術靈感,就無法談論中國的藝術」;「書法提供給了中國人民以基本的美學」。概括的說,中國美學的基礎是書法。而書法常用的術語:平衡、勻稱、虛實、對比、呼應等所包容的內涵,構成了中華民族美學觀念的基礎。

林語堂書法

百年前的「大時代」新舊交替、西學東漸,西方文化如堅船利炮一樣,猛烈地衝擊著中國大地。而鋼筆、鉛筆的日漸普及,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毛筆的使用程度。有識之士們深知,喪失一門國粹,就如同丟掉家國山河。

筆墨即血脈,豈能止於當世!如林語堂,魯迅,胡適等人士紛涌而出,他們翰墨載心、書寫豪情,民國諸君子的風度、氣質、學識,都蘊藏在這行筆之中。黑白間,儘是無聲的吶喊。 而林語堂先生更值得被後人尊敬的是,他恰如中西方之間的一扇窗戶,給西方展現了神秘厚重的東方美。

1954年10月,林語堂出任南洋大學首任校長。當地華僑界領袖此前給他寫信說:「如果不採取措施來保護我們的文化,從現在起十年,我們這裡的教育根基就會顫抖;二十到三十年內,我們的語言和文學將會消逝;四十至五十年內,我們就不會再叫我們自己是中國人。」

林語堂書法

這正合林語堂的心意,他認為,學校就應該要有嚴格的、純正的、無政治色彩的宗旨,學校教師要有絕對的思想自由。無論是精神上還是物質上,南洋應是一流的大學。他原本還想在這裡推廣中國的書法,然而,校園裡充斥著政治氣氛,這與林語堂的願望不符。最後,他不得不辭去校長的職務。

1969年,林語堂被推選為台灣國際筆會會長,兩次——1972年和1973年——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那時,他正在編纂《當代漢英詞典》。社會與技術的發展急需一本新的漢英字典來滿足人們的需要。

1972年,被林語堂自稱為一生中最輝煌成就的《現代漢英詞典》,出版發行。這是第一本由中國學者編纂的漢英詞典。《紐約時報》稱之為「世界兩大語系聯合體的里程碑。」

林語堂書信

但此時的林語堂,似乎已經看淡了這一切。他一直想到而未得到的唯一榮譽諾貝爾獎,也讓他不再看重。「讓我們現實些」,他說,「我們應該持這樣的態度:對生活不要索取太多,也不要太少。」

林語堂題寫的書籍封面

1976年3月26日晚10時10分,林語堂靜靜地平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心臟停止了跳動。

安德遜教授稱林語堂是「人類文明的楷模。」西方另一位評論家描繪林語堂的作品是「中國人所寫的東西中最好的。」《紐約時報》用大篇幅介紹他的經歷與貢獻,並評價,「作為翻譯家,林語堂對西方的思想、習俗、願望及人們心理的理解可謂獨一無二。他向西方人士解釋中國的風俗、思想,以及中國文化藝術的成就,沒有人能比得上」。

我想,這樣的評價是中肯而準確的!

走尋作品,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走尋 的精彩文章:

八大山人:放下便是自己
沒有「丑書」,當代書法將迎來最大危機
今天,歷史在對趙孟頫作最嚴厲的懲罰
在藝術的路上,名利是非常無恥的東西
傅雷的才華,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墓志銘

TAG:走尋 |

您可能感興趣

成為更好的自己
讓自己成為更好的女人
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成長,下一站,成為更好的人
自律讓我成為更好的人
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楊悅:「允許我成為舞蹈,成為羽毛,成為最簡單的砂礫,成為我」
宮崎駿|因為你,我願意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願你能成為想成為的人
願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職場中幾個卓有成效工作習慣,幫你成為更厲害的自己
不要讓你的善良,成為不尊重他人的代名詞
此人和李自成齊名,他倆還是好友,為何反目成仇成為死對頭
想成為大賣家,你有這些好基因嗎?
他成為了他想成為的人
只有努力成為更好的人,才有資格任性
成為一個對的人,比假裝嫁給愛情更重要!
成為自己就是最好的人生
沒有人能成為你,不如好好做自己
做人最大的成功,就是成為別人的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