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劇烈的高校信息技術變革 教育創新如何把握未來?

劇烈的高校信息技術變革 教育創新如何把握未來?

信息技術正在改造百行百業,教育行業同樣不例外。《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指出,要將信息技術融入到教學和管理模式的創新過程中,推動教育服務供給方式、教學和管理模式的變革。

事實上,隨著經濟社會各行業信息化步伐不斷加快,信息技術推動的教育變革也不斷深入,高校首當其衝。在近日於西安召開的2017高校信息技術融合應用研討會上,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主任李志民指出,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推動了教與學的雙重革命,打造了沒有圍牆的學校,信息技術已成為推動現代大學變革的重要力量。

劇烈的高校信息技術變革 教育創新如何把握未來?

2017高校信息技術融合應用研討會

融合創新提升教育信息化效能

此次研討會的主題是「融合創新與教育變革」,融合創新意為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教育管理的融合,這種融合正在帶來教育知識傳播模式的改變。李志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原來課堂授課的方式是粉筆加黑板的模式,現在新的教育形態產生了,新技術正在改變知識傳播的途徑。」

這種新的教育形態以慕課(MOOC)為代表,它是新近湧現出來的一種在線課程開發模式。不同於公開課,在慕課模式下,大學的課程、課堂教學、學生學習進程、師生互動過程等被完整地、系統地在線實現。雖然興起於國外,但是慕課在國內的發展速度也很快,例如清華大學的學堂在線、上海交大的好大學在線、高教社的中國大學MOOC等。註冊學習的人數也在不斷攀升。

劇烈的高校信息技術變革 教育創新如何把握未來?

(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與新華三集團戰略簽約採訪現場)

叩問傳統大學,李志民指出,如果學生能用極低的費用在網上完成學業,大學就必須向社會證明,大學所能提供的課堂教學與考試的價值何在?人們為此付出高額學費的意義何在?這是傳統大學正在面臨的挑戰。

怎麼去改變?無疑通過信息技術與教育全面深度融合,是教育變革的方向,包括通過IT的手段促進教育的公平化、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教育管理現代化等。

李志民指出,30年前,高校基本上是在一個相對封閉的校園環境里,開展以教學為主的教育活動。大學校園被譽為象牙塔,與外部的經濟社會並沒有充分緊密的聯繫。30年間,高等教育在環境、條件、結構、成分、主體等方面都發生巨大變化。信息技術對於教學方式、教育理念、管理方式的轉變產生了巨大影響。

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指出,推動各級各類學校逐步建立由校領導擔任首席信息官(CIO)的制度。李志民表示,從組織管理上CIO制度也將推進教育信息化的應用和深度。未來30年,隨著「雙一流」建設的推動,加上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也將推動我國步入高等教育強國。

新華三助推教育信息化變革

作為IT領域的重要力量,新華三不斷投入教育信息化。伴隨著中國教育信息化發展,新華三新IT解決方案已經服務於240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包括全部985/211高校,以及600多個教育局的三通工程建設等等。

新華三集團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王景頗指出,「讓學校的管理治理更科學更精細,讓教學科研更高效更精準,讓校園的服務與生活更人性更智慧,讓教育資源的分享與分配更廣泛更公平,這便是新華三願意為之付諸努力的教育變革。」

在新華三看來,高校信息化要實現融合創新,學校基礎設施和流程要依靠IT基礎設施流程去落地執行。新華三提供的IT基礎設施與服務涵蓋了教育雲、網、端、大數據、伺服器、存儲、超算和IT諮詢等方面。

以大數據為例,新華三集團副總裁、大數據產品線總裁孫德和表示,大數據正在支撐教務優化,從而讓學校輸出的人才更有針對性、符合時代需求。「因為學校核心的理念是進行人才培養,包括一些課題的研究等,它們需要有一些更科學的方法和技術來進行支撐。這在以前是做不到的,更多的是靠實驗、靠傳統的教學研究。有了數據以後,它對於教學的實施、手段、方法各個方面都會帶來一些轉型。」

在教育雲方面,新華三面向智慧教育應用實現了場景化,實現了業界唯一的「雲、網、安全、大數據、存儲」融合聯動功能,通過該方案,自動實現雲租戶差異化安全;實現全方位實時數據服務;關鍵業務在主備系統之間切換時服務不中斷。新華三教育雲方案幫助學校以新的方式組織割裂的信息資源,按照各部門各用戶所需,定製化交付服務。

新華三還提出新型智慧校園解決方案,在新IT基礎設施層打造包括校園信息化建設各種新型IT基礎設施,例如校園雲、校園網等;數據平台層匯聚包括各種校園應用的數據,如一卡通、教務系統等;從而進一步在校園信息集成層將學校各種應用數據進行橫向整合分析,實現多維度智能挖掘;並最終在應用層提供面向學校師生的各種智慧應用,包括綜合校情、決策分析、教務創新、科研大數據、就業指導等。

此外,新華三大學提供了40餘個專業類別,7大類型培訓業務,構建線上線下O2O教育生態體系,提供全方位的學習諮詢解決方案。

新華三用新IT的方式,協助並見證著教育領域發生的一切變革。

攜手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共推「雲數融合科教創新」

研討會期間,新華三還與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聯合設立「雲數融合科教創新」基金,用以支持在雲計算和大數據方面與國家戰略相關的行業應用或重大民生問題的科研創新,構建雲計算和大數據創新生態。

李志民表示,此次跟新華三的合作,一方面是支持高層次的人才培養,另外一方面雙方希望能夠為大部分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設方面,特別是為「雙一流」信息化建設做出貢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ZD至頂網 的精彩文章:

以智慧校園為起點 西電攜手新華三發掘信息化價值
VeeamON在中國拉開大幕,傳達了哪些信息?
萬戶醫療將亮相CHIMA 2017,解密醫院協同管理之道
制止「下一個WannaCry漏洞」 刻不容緩
F5 在 Gartner 魔力象限中被評為 Web 應用防火牆領導者

TAG:ZD至頂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未來學校:基於智能技術的教育創新和變革行動
新科技不斷助力教育行業,體感教育的未來更看重什麼?
打造教育信息化「新範式」 好未來助力揚中「智慧教育」建設
學習者建模的研究和應用:教育變革的核心技術問題
信息科技助力教育行業變革
如何使用技術進行教學?教育專家這樣建議
為什麼我們要大力倡導藝術創意教育?
高等教育慈善,如何優化發展
社會變革與教育變革
好未來國際戰略推動教育創新
加強高等教育思想文化建設的精神動力
蘋果談科技改變未來教育 不變就被機器淘汰
科技突破來自教育的實質性變革
含笑影院——愛與善的教育才能創造奇蹟
機器換人風潮愈演愈烈,未來教育改革成重中之重
藝術教育不再是興趣培養
教育行業新變革——人工智慧自適應教育
「創新創業實務」課程助力高職院校雙創教育人才培養
馬云:母校闡述對未來教育變革的思考
如何深化上海教育綜合改革?教育部長陳寶生說,高質量推進改革的「內部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