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教經典《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註解

道教經典《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註解

道歷四七一四年 歲在丁酉 (閏)六月廿六

西曆2017年8月17日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原文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惟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名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即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誦此經萬遍。此經是天人所習,不傳下士。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於世,書而錄之。上士悟之,升為天官;中士修之,南宮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長年。遊行三界,升入金門。

左玄真人曰:學道之士,持誦此經,即得十天善神,擁護其神。然後玉符保神,金液鍊形。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經,悟解之者,災障不幹,眾聖護門。神升上界,朝拜高尊。功滿德就,相感帝君。誦持不退,身騰紫雲。

1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全稱《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或《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真經》,又稱《太上混元上德皇帝說常清靜經》,簡稱《清靜經》、《常清靜經》。作者不詳。此經主要闡述「如何清靜,漸入真道」。「太上老君」,道教徒對「老子」的尊稱。「太」為大之意,「上」為尊之意;高真莫先眾聖共尊,「太上」系道門最高之辭,用以稱呼其神仙體系中品位極高之神。老即壽,君是尊號,道清德極,所以稱為君。說明老君為眾聖之祖,真神之宗。

一切萬物,莫不皆因老君所制,故為宗祖也。常為恆也。清為元,靜為炁,經為法。一則為聖人之徑路,二則為神仙的梯凳。凡學道的人,都因經戒而成真聖。聖人沒有不借經而成為聖人,不憑藉元炁而成道的。

《清靜經》在道教中佔有重要的位置,歷來為此作注者眾多。《玄門日誦早晚功課經》把《清靜經》放在眾經之首,每日持誦,可知該經是道教徒修持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上乘經典。每每朗誦此經「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而然就能「清靜」、「漸入真道」。

2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

老君,太上老君的簡稱。曰,稱、說。大道,道是至高無上的,是在沒有天地之前,有一個沒有形狀的最高能源,《道德經》中說她「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世間萬物都是由她所生。《道德經》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因天地萬物皆為「道」的化生,故注稱「大道」。她是不可名狀之物,而又大而無外,小而無內,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混混沌沌,分為陰陽。無形,視之不見。生育,育,養育,長養陰陽,所以叫生育,陽為清,上升為天,陰為濁,下降為地,此言大道是永恆不滅的,天地萬物,都是從她而生,由她所養,最後由她化解,她是萬有之源,萬化之本。所以說她生育天地。

3

大道無情,運行日月:

大道,至高無上,極尊至貴的道。無情,沒有偏愛及私情。運行,旋轉運行,此處指化生萬物。日月,指日月星辰及世間萬物。此句言人有喜、怒、哀、樂等表現,都是從一個「情」字中而來,然而不可名狀的大道,雖然萬物都在她的包容之中,但她則是一視同仁,沒有半點偏愛和私護,在大宇宙中旋轉運行,沒有止息,也沒有偏差,試想這種充沛的能力及行為,是誰給她的呢?那就是沒有一分一毫私情的大道。

4

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無名,是指無形無象的混元大道,因無形無象,所以叫無名。《道德經》云:「道常無名。」無名指有功而不為名的意思。《道德經》又云:「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不有指不為已有,也是指無名之意。長養,生長養育。萬物,指世間萬事萬物。此句言大道自生萬事萬物而不為已有的博大胸懷和無私。

5

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吾,即我。不知其名,不知道她的名稱,如何稱謂她。強名,勉強稱名。此句言大道是萬事萬物產生、發展、滅亡的根源,就連太上老君都不知道怎麼稱呼她,給她定稱,就勉強稱之為「道」。《道德經》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此段總的是講,太上老君教人知道什麼是萬事萬物的根源,她是沒有形狀、沒有情慾、沒有名字的大道之體,她是天地萬物的運作長養的惟一操作者。沒有她,世界將毫無生機可言,凡是有智慧的人士,應當觀察她的永恆常存,向她學習。一要學習她的無形。「外其身而身修,忘其形而形存」。「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又何患」。二要做到無情,無情就是無念,就是沒有七情六慾,心地才能清靜,本性才能永住。第三要做到無名。萬事萬物都是從無名中生出,修行的人,如果能做到捨去有形之身,忘掉肉體之我,即是大道無形之功;能做到一念不動,心地圓滿無缺,即是大道無情之功。能做到這些,在你的性海中無一物可思,無一事可言。達到不可名狀的元始先天境界,即有無名的大道之體了,到此則萬福並致,圓滿無缺,常此先天大道必然有成了。

6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

夫,發語詞。清為天,正陽之炁,上升為天。濁為地,正陰之炁,下結為地。有清有濁,指能清能濁,如宇宙中有清水就有濁水一樣。動,指動態。靜,指靜態。有動有靜,指能動能靜。天清,指天動而清。地濁,指地凝而濁。

天動地靜,指天地有動有靜。男清,男了有神炁之清。女濁,女有有敗血之濁。男動,男子好動。女靜,女子好靜。降本,歸於根本。流末,返於末端。此句說:道分清濁動靜之喻,男女動靜之機,清濁動靜之理,男女清濁之用,動靜之機,萬物本末之由。

7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

源,源頭。基,基礎、根本。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指清、濁、動、靜乃相對之態,有晴天就有陰天,有生就有死,兩者相互轉化的運動,才有生生不息的大道運行。

8

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此句言學仙之人,能堅守於至道,一切萬物自然歸之。經云:「江河淮海,非欲於魚鱉蛟龍,魚鱉蛟龍自來歸之。人能清虛寡慾,無為非於至道,至道自來歸之於人。但能守太和元炁,體道合真,萬物悉歸耳。」

此段總述了,所謂大道的造化,乃是大道中自然而然大道無形的運作,絲毫沒有一點自私的作為,這樣才能做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境界。清、濁、動、靜、天、地、男、女,萬事萬物的生生化化,由本到末的運行,永不停止,人在其境,如果迷於其中,隨波逐流,便是生死輪迴!如果放下身心,合於大道的清靜無為,便是道德崇高的人了。

9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

神,此處指人的元神本性,來自無極中的真陽之靈。心,元炁結成的東西,聖人云:「聲色不止神不清,思慮不止心不寧,心不寧兮神不靈,神不寧兮道不成。」七情六慾,是識神著了外境而生之貪念,元炁所結成之心,本來也是好靜,但貪慾之念一起,牽動一心,就不再平靜了。此句言人的心神本來清靜,都是因世欲之事干擾,而使之不清靜。

10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

遣,去除。澄,澄清。此句言人能去除七情六慾,內守元和自然之炁,內心自然而然就會安靜,七情六慾就不能存在。古仙云:「欲從心起,息從心定,心息相依,息調心靜。」

11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

六欲,指六根,六根指眼、耳、口、鼻、心、意。欲,染著之貌,情愛之喻。觀境而染,謂之欲。所以眼見耳聞,意知心覺。世上之人如果能斷其情,去其欲,澄其心,忘其慮,而安其神,那麼六欲自然而然就會消滅不能存在。三毒,指身、心、口。人有身時,身有妄動之業。心有妄思之業,口有妄語之業,又說三毒為三屍,上屍彭琚、中屍彭瓚、下屍彭矯。上屍好華飾,中屍好滋味,下屍好淫慾。人若能斷其華飾,遠離滋味,絕其淫慾,去此三事,就能使毒消滅,三毒既滅,就能神如炁暢,自然清靜。

12

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

所以不能者,所以不能夠做到的,指人心被名利、聲色、滋味等所動,性亂情惑。為心未澄,指心不能澄清。欲未遣也,指欲不能去除。此句言人心迷惑未斷,心有所染,不能窮盡妙理。

13

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

人能斷情、絕貪、去欲,即無三業之罪,使心處於形內,不能夠從外形上看到心內世界,心無其心。即無心可觀,無心可觀則無所用,無所修。就達到清靜之道了。

14

外觀其形,形無其形

形由心主宰,心由形表現出來。形無主就不能安靜,心沒有形表現出來就不存在,心處於內,形見於外,內外相承,不可相離。心離開形體,叫做無心。無心,也就無形,所以叫做形無其形,形無其形就合於道。老君曰:「吾有大患,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15

遠觀其物,物無其物

物,道之妙用,非世間的一般物體,五行造化謂之物,塊需然有凝謂之形。凡是有形質的,都是後天之物,物無其物,謂之真,真空也。《道德經》云:「道之為物,惟恍惟惚。」又曰:「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此句言修道之士,應當認取先天恍惚中的真物,而放下後天有形的假物,如此才能修道成真。

16

三者既悟,惟見於空

三者,指心、形、物。空,道之用。此句言凡夫俗子,都執著身、心、外物三種東西,而學道的人,又常常執著外面的法界,內里的元神,遠處的神通,以至「凡」能證「聖」,「聖」不能成「神」。如果能摒棄這些,使大道賦予了神性,即可超凡入聖了。再進一步修鍊到「聖而不可知之謂神」的高上境界,即是真空的境界了。

17

觀空亦空,空無所空

空,真空。空有兩種形式,有大空,有小空。此二空懼無即自然不染正性,以成真道。觀空也空,大道無象,空也有空象,應把此空象也加以忘去,則真空之境更加真實。空無所空,凡居有質,都憑藉大道而成形,一切物類,都是從道而產生。大道坦然常存於物,非為斷滅也。

18

所空既無,無無亦無

大道沒有窮盡,修道到了空也沒有處所之後,空也沒有了。如果仍然有空,就不能達到無的境界,再進一步做到無之又無,就無也不存在了。

19

無無既無,湛然常寂

無無,無執。世間萬事萬物,都歸於無,功夫到了無也沒有的地步,就萬法都空了,達到湛然而又圓滿的真本,即成真道了。

20

寂無所寂,欲豈能生

寂到了盡頭,連寂都不存在了,就到了無為、無事、無欲的境界,自然成道了。

21

欲既不生,即是真靜

真靜,自然無欲。求靜必須先遣欲,有欲則患生,無欲則無憂,無憂則可進入真靜。

22

真常應物

真,體無增減謂之真。常者,法也。常能法則叫真常之法。法則真常應物,隨機而化導眾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感而遂通」依舊「寂然不動」。才能真常應物。

23

真常得性

凡欲得成真性,須修常性而為道性。得者動也。動其本性,謂其得性。

24

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事來則應」,常應則無所不應。常者道體也,應者靈機也。言道體可以隨機而應萬變。「事去則忘」如浮雲過空,雲過則天又清又靜。可知,不管天之有雲無雲,而天體本凈,不管心之有事無事,皆可常若無心,無心之心,是為道心,是為真心,真心乃清靜無染之心,也即可應萬境萬變而永恆不變之心。

25

如此清靜,漸入真道

真道,指清靜之性。真,即為道。此句言經中不言,令人須假性修,漸進而成真。

26

既入真道,名為得道

此句接上句,言既入真道,名悟修真。煉凡成真,煉真成神。

27

雖名得道,實無所得

雖然從名目上說,似乎是得到了道,但其實道為天地之本源,宇宙之原動力,大自然之規律。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太上無極大道,本無得無失,無形無象,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故曰實無所得。

28

為化眾生,名為得道

化,返以守真謂之化。化,遷變之義。逐換應見之名,化別種種,應見容儀。有無莫測,透化時人。透化者,指事為喻。恆勸開悟教道之名。普令後學之人。舍惡從善,惜身保命。故要歸於聖教。只有太上西化流沙,八十一國,亦法視相,或見大人,身千丈;或見小人,身長丈八。變見無方,易形改號。或曰金仙,或曰梵仙。隨方設化,同體異名。教人修道,去妄成真。乃立清靜之教,是為得道。

29

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悟,覺,猶通。此句言凡學仙之人,若悟真理,則不以西竺東土為名,分別六合之內,天上地下,道化一也。若悟解之者也不以至道為尊,也不以眾教為異,也不以儒宗為別。能悟本性,非分別所得。但能體似虛無,常得至道。歸身內修清靜,則順天從也,名合人事,可以救苦拔衰。以此修持,自然清靜。人能清靜,至道自來,不求自得,不學而成。清靜自然,聖道歸身,所以說可傳聖道。

此段總的是講了要「遣欲」、「澄心」,在做到「無心」、「無形」、「無物」的境界後,還要把「空」、「無」及湛然之「寂」也當做有名之物,遣而忘之,以達到「真常」、「清靜」,從而「得道」。所謂得道,並不是指有形有象之道,而是得證虛靈本性圓滿無缺之道,得了此道之後,可以應物應事,玄同萬物。妙合先天之炁,而運化於萬物內外,綿綿無盡。

30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

上士,有修為有涵養的上等智慧的人,是上德派生的。下士,指修為涵養各方面都次於上士的人。爭,求靜,執有之意。此句言有修為有涵養的上等智慧的人,不與外界爭勝爭強而自強。這是上士所獲得的福炁,而下士由於一味爭取身外之物,而失其內在真性,終使神喪炁絕,一無所獲。

31

上德不德,下德執德

德,是道所表現出來的,通於道。經云:「道之在我即為德。」又云:「德者得也。」德的體性特徵都同於道,道無形無象,含而不露,空虛而無跡象,卻無所不有,無所不在,無所不為,無所不成。生育天地,運行日月,長養萬物,卻不自恃、自彰。

這種特徵表現在人身上,就叫「上德」。上德和常德一樣,是內在的、實質的、無形的、自然的,而不是外在的、表面的、形式上的東西。因而,無形的道是大道,無形的內在之德是上德。而下德之人,一味追求有為之法,飄流浮於開、情之間,自以為是,無法突破小我而進入無我的高上境界。

32

執著之者,不名道德

執著,指執德、下德。道德,指通變無方,存亡自在,應見即用,能尊能貴,悉皆自然。此句言下德之人,故執諸相,行流涉於有為,是不懂事理,不懂道德的人,不能成道。此段總講了人能安分守己,善保自性,摒去一切塵障,樂道報德,自然靈性升華,福壽無邊,切莫執著一事一物而自困愁城,成為一個不明事理、不能自拔的人。

33

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

妄,動。情浮意動,心生所妄。動,亂思,因妄亂了本性。此句言一切眾生不得真道的原因,都是被情染意動。妄有所思,思有所惑(惑,感其情而妄動於意)。意動其思而妄生於心。人一但有了妄動之心,自然不能清靜,又說妄動即亡。都亡失道性。所以說逐境而感情妄動,不能得到真道。

34

既有妄心,即驚其神

驚,指心之極畏,不只指盡驚。驚有兩種情況,一指內修清靜,忘了形而驚其神;二指外習事情,勞於心而驚其形。此句言外又既驚其形體,內誘自然驚於其神。想要心神安靜,就要外欲不生,欲不能生,自然清靜。

35

既驚其神,即著萬物

人如果驚其神,外就有所著於境,內里就失去正性,也可理解為道貴守一,不可著於萬物而驚其神。

36

既著萬物,即生貪求

貪,過分追求、偏愛。有兩種情況:一是貪於世事,外求華飾欲樂,這種情況為陰咎,不合於陽,就不能清靜,是為沉滯;二是貪於進修窮尋真理,堅求至道,這叫內貪。這種情況屬於陽,能體道合真,自然清靜。

37

既生貪求,即是煩惱

貪求外事,要漸漸斷除;貪求內事,要勤勤修進。雖然是內求至道,也不可以固執,如此也能生煩惱。這裡的煩惱也分兩種情況,有輕重之分,一是輕煩惱,二是重煩惱。輕煩惱是貪求至道,這種情況也生煩惱。二是外求世法,名重煩惱。輕就合陽,所以叫清,重即合陰,所以叫濁。雖然分了輕重,但兩者這間又是相對的。貪就會生迷惑,但是要舍重棄輕,內守元和,湛然不動,所以叫懷道抱德了,自然而然就淳樸了。

38

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濁,染。辱,污。流浪,指反覆。苦海,苦的大海,海指大。此句言人的身心逐於外物,憂苦自然而然就產生而擾亂自身,在生死之間反覆,永遠不能脫離輪迴,流浪於苦海之中。

憂苦的事不能夠休止,都是出自人心造作的。學道的人,都內守其一外除其想(一,指身)。聖人云:「存三守一」。(三,指精、炁、神。)但守其身,必存於三。所以《西升經》云:守身不失,常存也,專守其一,不生妄想,即免於苦海,沉淪憂苦,不著於身。心自然解脫,自然清靜。

39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真道是常存的,無時不在,不生也不滅,她外包天地,內入毫芒,運行日月,長養萬物,人能悟解,自然而得,得的不是外在的東西,而是道。所以太上說,人能覺悟,悟則本性,謂之得道也,所得到的道不是大道,大道是難求難得的。經云:「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又云:「道本無形,莫之能名,得悟之者,惟已自知。」善人常能守於清靜,都是得到真道的人。此段總講了眾生所以不能得到真道的原因,是由於妄念之起,貪求身外有形之物,大傷自己精炁神,以至流浪生死,常存苦海濁辱之中,受苦受難。如果一心向善,修鍊真常之道,一旦了悟大道的規律,修之不輟,自會有成。以達到常清常靜,有至樂而無苦難的真常境界。

40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誦此經萬遍

葛翁,此指葛玄。三國時方士,字孝先,丹陽句容(今屬江蘇)人。《抱朴子·金丹篇》稱,他曾經從左慈學道,受《太清丹經》、《九鼎丹經》、《金液丹經》等煉丹經書,於閣皂山修道,常辟穀服食,擅符咒諸法,奇術甚多。後世道教尊稱為「葛仙公」或「葛仙翁」,又稱「太極左仙公」;北宋徽宗時封為「沖應真人」;南宋理宗時封為「沖應孚佑真君」。明清時,道門和民間又常稱葛洪為葛仙翁。仙翁,祖代求仙,皆成真人,仙翁初入道之時,居長白山,或居東嶽,自後遍歷名山,殷勤求道,成道之後,隱跡潛形,惟值得留經教於世,勸悟後學之徒,凡言誦此經萬遍者,即萬行圓備,圓滿之意。又說,萬遍道備,飛升太空,萬神之備,萬遍既周,乃成清靜之道。

41

此經是天人習,不傳下士

天人,極陽之仙。天仙者,碧落飛騰,遊行自在,兩腋有毛羽,也叫羽客。凡是天仙羽客,住於三清之上,常行於經法,也不輕傳下士。世人苦修天人之行,即謂天上人。凡欲修學之士,何不誦習此經,日有進修三業,若無退慢之心,是有進無退之士,也不令經傳下士。聖人云:「經法流行於世,學人若遇須當寶而貴之,不可輕世,如逢賢士,有心即授,有善即傳。」

42

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

吾,仙翁自稱。東華帝君,又名木公、東王公、扶桑大帝,與丹靈、黃老、皓靈、玄老並稱「五方五老」,他掌管男仙名籍,男人成仙必謁東王公,女於成仙必謁西王母。此句言仙翁得受此經(清靜經)於東華帝君,也是不輕傳於下士的。

43

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

金闕,指天庭。金闕帝君,經書中說法不一,有經稱是太上老君。有經稱是太上老君隨方設化,或號天皇大帝,或曰太一救苦天尊,或號金闕聖君。此意指上聖帝君都寶秘此經,何況後學傳授修持諷誦,還不更加崇仰而學修。

44

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

西王母,即王母娘娘、金母。是道教諸女仙之尊神,女仙之首,凡女人成仙必謁「金母」。此句言金闕帝君受此經於西王母之時,也是不輕傳下士的。

45

西王母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於世,書而錄之

口口相傳,指古聖人傳授經法,都是內藏心腹,秘受經文,流通行化,並不記文字,就不被世人所能見到。自從仙翁以來,書寫下了此經,傳於下世,普遍流行,是要拔度後學之人。

46

上士悟之,升為天官

上士,外鍊形質,內養精神。外和其光,而同其塵,內修功而保其元炁,元炁是神之母,人能常存於元炁,下保于丹田,上固於泥丸,中守於絳宮,這樣保於三元,內養於神。(神,炁之子。形,神之舍。神是身之主,身無主則不安,形無神而不立。)上達之士,常服日精,保於下丹田,飲月華,保於腦戶。(腦戶,指泥丸上丹田,屬陰。所以用太陽精炁保之。)易經云:「一陰一陽之謂道,能恃日月二景,扶身形而行之,必升為天官。五雲五炁,是五行之正炁。凡上道之人,五臟既真,五臟炁自生五行,真炁化成五雲,扶其形質,上游三界(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下游十方(十方,指四維、上、下。)。三界十方俱無滯礙,然後升入上清,得位為天官之號。

47

中士修之,南宮列仙

凡學道之士,先順煉肌,謂之寶玉(玉,指骨)。煉肺保津,謂之炁。(金,指肺。金石,指腎。丹,指心。)安心息氣,保於。腎臟,乃得延年。不是世間金石寶玉。這裡所謂的金石,能保人性命。另據圖南子云:如何外寶?即先要內保。如果能內保於性命,然後上參於上清聖文。(聖文,指上清秘寶之書。)下達玄微。(玄微,指下元腎)又據上清經云:南方有丹靈天,內有蕊珠宮,宮內有一真君號靈天君。又據是朱陽宮或朱陵宮。宮的一處有炎炎火煉池,池有七寶宮殿。也稱紫陽宮。如果有下達之士,學道成功的,得到司命真君認同,錄下姓名,奏上南宮,就得為仙宮之號了。

48

下士得之,在世長年

下士不能絕利一源,都求資身益命之道,或服靈藥,或餌丹砂,或休名棄位,或淡靜安神,或依倚林泉,或藏跡於朝市,內修至道,外合五常,或隱或見,體道合真,如斯不退,尚保延年,何況高士英賢,隱於嵩谷,學神人餐葯而得白日升天。何故後人不能專至,即今西嶽華山,山居隱士,丁陳二人,在世延年注名以入仙位,況後人不能相效,故舉此數,喻乃明至道無偏求者必達。故本經云: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49

遊行三界,升入金門

靈寶經云:三十二天、三十二帝,第六名上明七曜摩夷天帝。名恬會延,此是欲界。雖有此說,凡學道但去其欲,即名真人。色界在二十四重天,無極雲誓天為色界,其帝君號名飄駑穹隆。太素秀樂禁上天為無色界,帝君名龍羅覺長,此名三界,乃指天地而言,此為外約大綱之說,若喻人身而言,三界即三丹田。下丹田為欲界,中丹田為色界,上丹田為無色界。人若保守於三丹田,則精炁神存上中下三丹田之境,真人游於三界,若得三丹田,神俱足則自然升天。所以經云:形神俱妙,與道合真。《上清經》云:大羅天在三十二天上。《靈寶經》云:三界之上,渺渺大羅,大羅之境,惟有三清宮闕。莫不上聖高尊游於其上。學道人若先修內行,保固守於三元神,三元神俱備,自得升天,遊行三清之境,出入金闕之前,朝拜太上、得為真人。故曰:升入金門。

50

左玄真人曰

左,指陽。玄,指一。左玄是道君之號,得一真人,是立其左右陰陽一的意思,所以稱左玄真人。左玄真人號法解,大慈大仁,多請問因緣,下游五濁,救拔一切、復歸三境。侍從尊慈,太上保之,稱其名號。學仙之士,但能存一守於陰陽二炁,則為真人。何為守一,一者,道之本性,一為大也。

又雲身也,所以《西升經》云:愛人不如愛身,愛身不如愛神。愛神不如舍神,舍神不如守身,守身長久長存。學人未玄微,但且護形,愛炁輕物,賤名思慮不惑,則血氣和平,如此即其一可存。陰陽二炁,即坎離之用,故謂為真人之身,然後朝於太上,皆得為道之臣也。上則參於三境,下則游於十方,開導眾生,教化未悟,引接群生,普令得其道,此即為真人之所作也。

51

學道之士,持誦此經

持誦,依本曰讀,離本曰誦,學道之士,若能解心正,道念不退,依法奉修如對太上,行住坐立,常持專一,是謂誦經。

52

即得十天善神,擁護其神

十天,指八方和上下。《因緣經》云:每月十直齋,各有善神直日,也為善神。且人有三業六根,身形之業,故有十惡。(十惡,指淫、殺、盜、貪、嫉妒、恚、惡口、兩舌、妄語、綺語。),(十善,身不妄動,心不妄動,意不妄思,性不妄亂,耳不妄聽邪聲,口不妄言綺語,目不妄視邪色,鼻不妄受邪穢,舌不妄食邪味,識不妄受於驚怖)十善既生,十惡自滅。乃得真聖相護,此句言學道之士心常念道,持誦真經,即得善神擁護。

53

然後玉符保神,金液鍊形。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玉符,指玉皇之符。令人學道,功圓行滿升入仙階,先得玉皇符命,然後升仙。玉符於身而論,可明中元之事。(中元,指心。)學人之心,若能安靜,自然無染於塵垢,清靜而保固形神。上等之人,悟煉金液之道,以固形質。中士未悟,身外求樂,合和修鍊,以寧性命。若論出入之道,亦先固形體,然後養於神識,而形體固,形瘦力倦。神者,為彼之主,主安則外固,假如世之屋宅,無人則不能全。內外之事,也是這個道理。故經云:我身乃神車,神之舍,神之主。主人安靜,神即居之,躁動神即去之。又說神生形,形成神,形不得神不能自主,神不得形不能自成。形神合同,更相生更相成,這是表裡相應之道。

又說:神常愛人,人不愛神,神常愛人,願其人生,人不愛神,為心所憂。心也是神,其神名叫靈童,能惡能善,能昧能明,能喜能怒,能正能邪。使意馬如風,驅心猿如箭疾。巧生千種,機出萬端,皆在此神。《內觀經》云:心即是神,非青非白,非赤非黃,非大非小,非短非長,非曲非直,非柔非剛,非厚非薄,非圓非方,變化莫測,混合陰陽;大包天地,細入毫芒;制之則止,放之則狂;清靜則生,濁躁則亡,人能清靜內修至道,制伏其心,心既安靜,其神則生。神生則形固,形固成神,神藉形而成,形藉神而生,形神相藉,安靜修功,形固神全。所以說:形神俱妙,內外相應,自然與道合真。

54

正一真人曰

正,即真。一,為大,也指心。心是南方太陽之象,原處北方。因何太陽處於北方,為坎離中有一畫,故為一陽,是謂心。一是陰中陽位,二是陽中陰位,此是五行反覆之理,陰陽變化之用,是謂正一。正一真人,指漢天師,姓張,諱道陵,今為三天大法師,位任正一真人,又為三清度師,居聖真之位,曾煉五行,修功為國,扶衰救苦,除害興物,利濟庶民,功圓行滿,超凡成聖。位居高上正一真人。人若能修鍊其心,自然關府通泰,神和氣暢,皆由正一之事。張天師流傳下來的有正一斬邪三五飛步之道、銅符鐵券、金丹寶經、秘訣靈章、二十四階品錄等。

55

人家有此經,悟解之者,災障不幹,眾聖護門

家,此指身。經,指心。真人曰:家有此經,若能悟解玄微,清靜身心,修行念道,持誦不退,即得眾聖神人護衛其門,即得神人護門則災障不幹於家庭,邪魔無犯於住止,皆因主人清靜,故得神明護門。內比喻則家猶身,心為經。人能清靜行其至道於心,則謂之有此經。

悟,即覺。達,即解。通,作了。覺了則謂心有經。無經則未悟解,故有災障,煩惱所生,若心了達,則無煩惱。煩惱既無,自然清靜。災障不生,故不幹。眾聖護門,意思是指人身中有三萬六千神,左三魂右七魄,身有一萬二千形影,體有二萬四精光,五臟六腑,二十四神,耳眼口鼻皆有,一一各有宮闕所居,人若清靜,眾神歸身,各居宮闕,故云:眾聖護門。

56

神升上界,朝拜高尊

神,即心,道典雲,聰明正直謂之神,陰陽不測謂之聖。故云心靈則道降,道降則神靈,神靈則聖。神明既聖,即可升。(升,登)。升登於上界。(上界,三界之上,三清之境大羅天)。人能保精養氣,愛神調和於元氣,填補於腦,烹煉神水,變化精神,神氣若全,即得上升三界,朝禮太上高尊,凡學仙之士,所說朝元,即有二種,一論天地,二論人身,即明三丹田,且三界朝元者,即上元、中元、下元。

上元上應玉清始炁所化,號天寶君,理玉清聖境清微天,總一十二部聖行之經,為洞真教主,下於人身中為上丹田。腦宮也號泥丸宮、帝君以主於炁。中元者,上應上清元炁所化,號靈寶君,理上清境禹余天,總一十二部真行之經,為洞玄教主,下於人身中為中丹田,心府宮,帝君主於神。下元上應太清玄炁所化,號神寶君,理太清仙境,大赤天總一十二部仙行之經,為洞神教主,下於人身中為下丹田,炁海腎宮,帝君主於命,此三元、三宮、三寶,天地得之以成,失之以傾,人生得之以生,失之以死。故《黃庭經》云:一身精神慎勿失。故要保愛。又云: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累炁以成真。此句言,凡學道之人,若能運用精華,存想神炁,朝拜三元,修功不退久而行之,自得真道。

57

功滿德就,相感帝君。誦持不退,身騰紫雲

功滿八百,行滿三千。(功行,此指修鍊的功行。)學人若能行胎息之道,日行八百,即可以升天,功行感應,自然升舉。古德雲,功圓行滿升為金闕之臣,獨步玉京之上道。學人若能專守三宮,朝拜真元,百節闕府,自然通泰,萬神和暢。相感帝君,指既存守三元,三元各有帝君,誦持不退,則心念正道。

身騰紫雲,指內觀之道,乃有正說,人有五臟屬於五行,人若修鍊五行真炁,傳於五臟,故為實腹,五臟真炁既成,自然屍解,出有入無,變化自在,存亡恍惚,此為得道之中也。紫雲,指五臟真炁結成,紫雲乃是上天誥命之炁,故凡得道之人,皆是乘雲而去,上升三境,朝拜太上高尊,以表得道人證於尊貴之貌。此句言至心修道必然成道。

點 擊讀取精選熱文

西安八仙宮「財神殿、藥王殿易建工程募集善款捐款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尋道 的精彩文章:

日」字加一筆,你最先想到什麼字你就是什麼人?
《龍門心法》之一 心法真言
貔貅吊墜怎麼戴?
這兩生肖18年元月婚姻易「散夥」

TAG:尋道 |

您可能感興趣

經典|趙孟頫小楷《太上老君說常清凈經》卷
黃玉峰老師說經典
經典音樂:古箏曲《雲水禪心》,清靜如蓮
經典偶像劇《王子變青蛙》,明道陳喬恩經典CP
傳說陳妍希要演《鄧麗君》,網友擔心毀經典,毀了小龍女還不消停
丹道經典《秘傳正陽真人靈寶畢法》丹法淺述
高清經典|王鐸《峨眉山記詩》
經典台灣老劇《春去春又回》,劉松仁馬景濤夏文汐恩怨情仇
《道德經》之經典名句
經典微小說:《向石頭道歉》
經典老戲評說之戚畢經典《文姬歸漢》
經典微小說:《向石頭道歉!》
《道德經》中最經典的八大哲理,值得後世傳承!
修道經典教材列舉!
為什麼說楞嚴經法華經之外的經典都是戲論呢?
《武狀元蘇乞兒》懷念星爺經典 再平凡也是偉大
儒家《孝經》,經典回味!
朱自清經典散文《匆匆》《春》
經典故事:《向石頭道歉!》
聰明女生必看的經典說說,最新經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