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二十二》:這世界這麼好,現在我都沒想死!

《二十二》:這世界這麼好,現在我都沒想死!

截稿時至,紀錄片《二十二》的票房已累計超過6000萬,排片佔比從剛剛上映的1%到10%。8月16日的日票房甚至超過了2600萬。

而在此之前,電影宣發費都是靠著三萬人眾籌的導演郭柯,原本預期的票房只有600萬。

一部嚴肅題材的紀錄片電影,能夠拿到這樣的票房成績,實在令人欣慰又感動。

影片最後,特别致謝了張歆藝。

中國慰安婦人數,從200000人,到32,到22,到8,是與時間的一次賽跑。

茫茫天地,皚皚白雪。影片的開頭與結尾,都是葬禮。

「每個人都會走到這一步,她們的離開給了我某種啟示,當時我正要開始拍攝《二十二》,她們就走了。如果我們再不看她們一眼,她們就像被一場雪覆蓋的山野,默默隱去。」

——郭柯

導演: 郭柯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本片也正如電影海報所強調地,「深情凝視」,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對受害者的再次傷害。

有人質疑郭柯拍攝技術的平淡。但是面對這些老人們,所謂的技術要來做什麼呢?血腥地消費她們的悲慘嗎?

我在踏進電影院前,因為知道這段殘酷的歷史,所以恐慌直面她們的痛苦。

觀影結束後,我感謝郭柯如此克制地敘事,讓我們能夠更好地通過導演的鏡頭去感受她們晚年平淡的生活。

「她們是那麼樸素而尋常,『慰安婦』這三個字其實是我們強加給她們的,走不出歷史的是我們。」

——郭柯

林愛蘭老人腿有殘疾,但眼神依舊倔強堅毅,住在養老院里,寶貝著自己的兩枚勳章,說起自己14歲參軍,還打死了兩個鬼子,很自豪。

韋邵蘭老人住在簡陋黑暗的房子里,「這世界這麼好,現在我都沒想死。」

她領著每月30元的低保,買最便宜的白菜,自己煮飯、打水、做家務,她說,「這世界真好,吃野東西都要留著這條命來看。」

毛銀梅老人原名朴車順,她的姓便是後來跟著毛主席改過來的,「我愛毛主席,他愛我們,我們也愛他。」

現在的她說著一口湖北方言,但是依舊會唱韓語的《阿里郎》。她有個養女,女兒很孝順。她說:「謝謝你們。」

李愛連老人滿頭銀髮,溫柔而慈祥,她養了滿院子的野貓,一到飯點,揪碎了食物喂貓,「你怎麼自己來了?你的孩子呢?」

李美金老人小小的,很活潑,她跟親人們住在一起,鏡頭掃到她的家,還能看到一頭胖胖的大豬在走來走去。她笑著說:「你們來看阿婆,阿婆就開心啊。」

王志鳳 符美菊 李美金

最讓我感動的是什麼呢?

王玉開老人在別人給她看現在日本軍人的照片後,笑了,「沒想到日本人老了,連鬍子也沒了。」

「天上落雨路又滑,自己跌到自己爬,自己憂愁自己解,自流眼淚自抹乾。」

在苦難過去的七十年中,老人們獨自撫慰自己的傷口。

她們現在都90歲了。

她們所關心的,也無非是親人和我們對她們的看法。她們所求的,也無非是吃飽穿暖家人幸福。

那些陰暗的過去,她們不願意提,就讓她們埋藏心底,就讓她們做一位樸素而尋常的老人,就讓她們過自己的生活。

電影的最後,一位為「慰安婦」訴訟問題奔波了二十多年的志願者說,「早知道不會有結果,也許當初就不應該去打擾她們。」

到底怎樣做才是對的?

很難講清楚。

歷史不應該被遺忘。

而銘記是為了更好的未來。

【鏈接·紀錄電影】

最近兩年,好像在電影院能看到的紀錄片越來越多。

《舌尖上的新年》到《我在故宮修文物》

再到最新的話題之作《二十二》

我對於紀錄片功能最推崇的一個說法是,

「揭示或者保留,勸說或提倡,分析或者質疑」。

很多獨立紀錄片因為批判性太強上不了院線,

我們現在能看到的院線紀錄片大多是紀錄某些特別的人或團體,表現他們的生活,或者是自然類紀錄片。

確定這不是《熊貓驚魂》

儘管如此,這樣的紀錄片也能在真實的世界中給觀眾直擊心靈的一擊,

商業影片作為主流的當下,在電影院能看到一部紀錄片確實不容易。

趁著《二十二》這股風,下面給大家推薦近幾年口碑不錯的8部院線紀錄片。

1、《我的詩篇》

導演: 吳飛躍 / 秦曉宇

主演: 陳年喜 / 鄔霞 / 烏鳥鳥 / 老井 / 吉克阿優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因為院線出於影片不具備「賣相」而不願排片,加之在很長的時間裡,都沒有找到有信心的發行公司,使得電影一直沒有進入主流院線。

於是,《我的詩篇》出現了一種新的發行方式,它採用互聯網手段進行融資、創作、傳播等。

《我的詩篇》是一部從詩歌角度深入展現中國農民工命運的紀錄片,自誕生起就被烙上了小眾符號。

儘管曾摘取國內外多項大獎,但仍難免遭遇叫好不叫座的「厄運」。

其實,這部紀錄片的題材很出眾,鏡頭對準的是農民工詩人,

很多人可能就是沖著這個群體,才對這部影片產生興趣,紀錄片吸引人的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是獵奇。

然而這部紀錄片是以一種及其克制的心態,把片中幾位農民工詩人們的詩作,與他們的生活的結合在一起,讓畫面和詩歌本身的力量說話。

不了解他們所處的生活環境,根本難以想像他們的詩作竟然能夠如此的觸及觀眾的靈魂。

2、《搖搖晃晃的人間》

導演: 范儉

主演: 余秀華 / 周金香 / 余文海 / 尹世平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這部紀錄片的主人公更是噱頭十足,一個「腦癱」「農民」「女詩人」,曾經寫出一首《穿越大半個中國來睡你》一鳴驚人的詩人——余秀華。

就是以上的幾個標籤,就足以吸引人來看這部紀錄片了。

而影片著重表現的其實是余秀華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所要表達的最基本的想法,

就是她想要和自己生活20年的丈夫離婚,原因就是因為從一開始就不愛他,余秀華想要行使自己的權利。

在真實的世界裡她首先是一個女人,然後是一個農民,最後才是一位詩人。

由於她是一個殘疾人,之前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能被外人所理解所支持,

但是又因為自己的詩走紅,她的生活被人們所關注,一環扣一環,正因如此,余秀華才能更加篤定的想要跟自己的丈夫離婚。

但是,到底是不是攝影機的到來,更加讓她堅定的想要和丈夫離婚,這個我們誰都說不清楚。

3、《我在故宮修文物》

導演: 蕭寒

主演: 王津 / 亓昊楠 / 屈峰 / 王五勝 / 王有亮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我在故宮修文物》的三集電視版本可以說是去年我最喜歡的一部紀錄片了。

反反覆復看了幾遍,影片對於節奏的把控,對於歷史和工匠精神的傳承,以及對眾多文物修復師的神秘工作內容和他們的性格塑造都有可圈可點的亮點。

影片幽默又不失莊重,比如白衣修復女神在故宮太和殿廣場騎車一段,再比如鐘錶男神王津師傅對於修復工作的熱愛,可謂是圈粉無數,

據說這部紀錄片播出以後,報名去故宮做文物修復師的人數翻了好幾倍。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這部紀錄片最先是在b站火爆起來,b站的彈幕文化對這部紀錄片其實是增添了很多有利因素。

當得知這部三集紀錄片要重新剪輯成一部院線紀錄電影的時候,就對它無比期待,

在大銀幕上的觀感應該會更佳,當看到電影版的「國之匠心」海報,以6張國寶級文物為背景,真的有些驚艷。

縮小的文物修復師身影鑲嵌在文物殘損處,寓意「大歷史,小工匠,擇一事,終一生」。

大銀幕版沒有旁白後,節奏有點亂,影片還是還是需要更電影化的表現形式。

4、《我們誕生在中國》

導演: 陸川

主演: 周迅 / 約翰·卡拉辛斯基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英國 / 中國大陸

這部《我們誕生在中國》的電影化表現形式就做得很好,極力詮釋了紀錄片也要講故事,也很好的表現了主人公的命運感。

但是從資料顯示,製作團隊來自「迪士尼自然」,這其實就是對於紀錄片素材的一個保障,

自然紀錄片不再是拍攝一些觀眾沒見過的動物或風景為好的標準,更重要的是講故事,自然類紀錄片能講出好的故事,才會吸引到更多的觀眾。

就好比說如果《動物世界》不講故事了,還會有人看嗎?

觀眾也許會認為這是一部表現動物的真實紀錄片,其實不然。

電影是先有故事大綱,然後去獲取攝影素材,最後通過後期剪輯串成一個完整的劇本。

而陸川的工作主要就是講好這個極富中國特色的故事。

而且不得不說,這部影片的完成度和可看性都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上映以後票房和口碑也是雙贏。

5、《地球:神奇的一天》

導演: 理查德·戴爾 / 彼得·韋柏 / 范立欣

編劇: 弗蘭克·科特雷爾·博伊斯 / 嚴歌苓

主演: 成龍 / 羅伯特·雷德福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 英國

說到《我們誕生在中國》怎麼可能不提一下正在熱映的《地球:神奇的一天》

前幾天我們觀影團做過活動。沒去成的現在還可以去影院補上。

沒看過《地球脈動》的人,或者無暇顧及長篇紀錄片的朋友,可以選擇去影院看一看這部紀錄片。

本質上還是一部「動物世界」,但是在導演的編排和嚴歌苓女士的台詞襯托下,顯得特別fun。

整部紀錄片看下來,你會看到驚險的捕獵畫面,你會看到動物的小確幸,還有他們溫馨的一面。

導演對動物的選擇也是很有「心機」,專門挑那些可愛的動物放裡面。

誰不喜歡看到「貓咪抓老鼠「,更別提還有熊貓、企鵝、樹懶、浣熊等一眾想抱回家養的動物。

用一句話總結就是,這是一部高配版的「動物世界」。

6、《喜馬拉雅天梯》

導演: 蕭寒 / 梁君健

主演: 索朗多吉 / 普布頓珠 / 格桑央宗 / 次仁多布傑 / 加布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其實去看《喜馬拉雅天梯》,原因很簡單,就是幾年前在中國電影博物館看到過一部IMAX紀錄片,叫做《珠穆朗瑪峰 Everest 》(1998),甚是震撼。

這回的《喜馬拉雅天梯》正是被它的紀實拍攝和4K影像所吸引,想要看看4K的巔峰體驗。

這部紀錄片做到了,完美的視覺體驗,給觀眾帶來了這個星球上最頂峰的風景。

然後除了畫面,影片對準的是登山學校或者稱之為登山嚮導公司的年輕藏族嚮導身上。

影片對人物個性的發掘不夠,這直接影響到了影片對人性與宗教挖掘的深度。

而這正是《喜瑪拉雅天梯》的一個致命傷,浪費了這麼好的拍攝題材。

7、《蔡國強的藝術》

導演: 凱文·麥克唐納

主演: 蔡國強 / 蔡文悠 / 蔡文浩 / 張藝謀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這部片子可是大有來頭,NETFLIX出品,由奧斯卡金獎導演凱文麥克唐納(Kevin Macdonald)耗時兩年,

從紐約、布宜諾斯艾利斯、上海、北京、瀏陽到家鄉泉州,遍訪藝術家的工作現場及其親友、工作夥伴和專家,

講述蔡國強80年代從泉州出發,30年來在五大洲不同文化間成長,並走向國際舞台成為享譽全球的爆破藝術家。

紀錄片中也揭露他壯觀藝術背後的另一個真實—內心的脆弱、掙扎、妥協,和對家人、故鄉、祖國土地複雜深沉的家國情懷。

看完之後著實喜歡上他的作品,煙火只是一瞬,但是他的藝術卻能留在人心中。

尤其是在2014年8月,蔡國強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舉行自己的個展《九級浪》。

開幕式當天,他在博物館對面的黃浦江面上放了一場「白日焰火」,絕對值得一看。

片子最後很像央視《客從何處來》(強推),最終作為國際藝術家的蔡國強回歸家鄉,為自己的奶奶,為家鄉,做出了自己最滿意又是最有寓意的一個天梯。

他說,是想用天梯跟宇宙對話。

8、《舌尖上的新年》

導演: 陳磊 / 鄧潔 / 李勇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畢竟民以食為天,所以舌尖系列的火爆也不是一個現象級事件,配以高清的攝影,加上與食物完美結合的故事。

而這次《舌尖上的新年》作為舌尖系列的電影篇,其敘事風格和拍攝手法沒有太大變化,但比以前更講究。

同樣是通過幾組不同的故事,展現不同地域、家庭的新年盛宴。

很簡單的主題,就是中國人過年吃什麼,通過吃來表現幾組人物,不同的命運,以及每個中國人的春節情懷。過年對於中國人真的意義非凡。

小時候大家都盼望過年,年味代表著溫暖、團圓、期待、祝福和對逝去的時光的眷戀以及對未來的無限期待。

現在的年味越來越淡了,就連影片中關於吃的講究也越來越少了,希望通過這部紀錄片,能讓更多的人把年味傳承下去。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藤井樹觀影團 的精彩文章:

《殺破狼·貪狼》:意外驚喜,好於80%的暑期檔電影
《俠盜聯盟》:劇情了無新意,全靠演員死撐
《心理罪》:別瞎黑,這片能看
觀影招募:隨張楊繼續藏地探秘,《皮繩上的魂》免費約你看!
《鮫珠傳》:中國魔幻版復仇者聯盟

TAG:藤井樹觀影團 |

您可能感興趣

當十二星座這麼對你時,一定是愛上你了
臘月二十六,你不知道的習俗還有這麼多?
豬八戒撒過這麼多的謊,唯獨這一次,他說了真話
這麼多人一天兩勺三七,都是為了這些事!
魔獸世界:這麼多年過去了,這些稀有坐騎你還記得嗎?
玩了這麼久的遊戲,現在才知道,世界上第一款遊戲原來是這樣
白羊座就是這麼獨一無二!
一直想養這麼一隻兔子,養之前我想諮詢一下,請問這貨長眼睛了嗎
一次搞定三道,家宴想露一手就這麼辦!
沒想到這竟然是一部這麼恐怖的戀愛動畫……才第二集就爆出了瘋狂的神展開!
親愛的,你這麼沒用,還想要二胎?
過了這麼多年的臘月二十三,你都知道些什麼呢?
這麼好看的壁紙,是想讓我一天換一張?
你初次來到這個世界的故事,竟然這麼令人好笑!
看看這些明星的盒飯,網友:這就是我為什麼這麼喜歡他
別人說什麼就是這麼!這三個星座沒有一點主見
第一年當媽,春節不氣哭了算你贏!我們都是這麼過來的
原來娛樂圈有這麼多未婚先孕的,這幾位你要是都知道就是八卦王
十二星座女敢這麼做是真的暗戀你
這六大家常菜,原來對身體這麼好,求你別再嫌棄第二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