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馬其諾防線的命運:失敗的成功之作,從來都不是最心甘情願的選擇

馬其諾防線的命運:失敗的成功之作,從來都不是最心甘情願的選擇

1939 年,英國士兵在馬其諾防線比利時段的堅固堡壘前

本文為「國家人文歷史」獨家稿件,歡迎廣大讀者轉載到朋友圈。

從1936到1940年,法國陸軍的高級將領們曾無數次按照預案推演過在對德戰爭爆發後贏得最終勝利的路徑,而這一切最終在1940年夏天的「鐮刀切割」面前化為泡影。但那道固若金湯的東部防線的確存在,並且從未被徹底攻破:到6月25日法德停戰時為止,德軍僅僅摧毀或佔領了5個小型要塞群,並在未設防的薩爾缺口和工事密度較低的孚日山區實現了突破,但防線主體依舊完好。1932年死於傷寒的前陸軍部長安德烈·馬其諾有理由為他的創造物感到驕傲:正是他說服國民議會在財力相對寬綽的1929年撥款33億法郎,花費將近10年築成了這件軍事工程學上的傑作。人們將其稱為「馬其諾防線」,以紀念這位曾在阿爾薩斯—洛林地區度過童年,如今又建起一條鋼鐵防線來保衛它的一戰老兵的功勛。直到20世紀50年代,劫後餘生的法國陸軍還在修復和加強馬其諾防線的剩餘部分,以圖抵擋蘇聯軍隊可能的西進。

馬其諾防線示意圖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馬其諾防線從來都不是法國軍政領導人最心甘情願的選擇。在20年代初,他們曾經滿懷主動性地探討先發制人摧毀德國核心工業區的可能,並把建立和比利時以及東歐國家的軍事同盟設定為優先目標。歷屆法國政府都曾是《國際聯盟條約》和集體安全體制最忠誠的捍衛者,遠比英國更早意識到德國的侵略野心遲早會引發一場新的大戰。

即使是在綏靖主義氣氛籠罩整個歐洲的20世紀30年代中後期,法國依然準備將陸軍中戰鬥力最強的部隊前出到比利時境內,對德國採取義無反顧的攻勢。以利德爾·哈特為代表的英美歷史學家對戰前法國軍事戰略和國防政策的苛責,有相當一部分並非事實。

然而法國也並無太多更好的選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摧殘和法國在人口結構上的弱點使其無法承擔長期維持一支進攻型部隊所需的財政和社會代價。歐洲集體安全體制的崩潰與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同時到來,既顛覆了戰後最初10年已然規劃完整的攻防戰略的基礎,又使法國無法單靠自身力量對抗希特勒的鋒芒,從而被迫高度依賴其英國盟友的鬥志。在這種背景下,原本僅是一種次優選擇的單純防禦戰略,以及作為其實現平台的馬其諾防線,意外成了1940年唯一具有確定性的戰略工具。

次優選項出爐

1918年11月11日,四年慘烈的世界大戰終於塵埃落定。作為主要戰勝國之一,法國享受到了久違的國際聲望和榮耀。但它為此付出的代價更令人觸目驚心:戰死的軍人總數高達139.7萬人,比開戰時的法軍總兵力還多,另有70萬平民因為戰事、饑荒和傳染病喪生;兩項數字之和相當於全國總人口的4.39%。有426.6萬名軍人和平民不同程度受傷,其中超過1/3落下終身殘疾。由於核心工業區遭到德軍的入侵破壞,1919年法國的工業總產值僅相當於1913年水平的57%,價值1340億法郎的公共設施和生產資料化為烏有,政府債務總和相當於全年GDP的1.7倍。直到20世紀30年代中期,政府每年依然要撥出接近半數的財政預算用於償還戰時債務和支付陣亡者的撫恤金。法國繼續保有西歐最強大的陸上軍力,但它的整體實力正在急速下滑。

所幸在戰後第一個10年,法國迎來了經濟復甦,並有能力重新規劃其國防戰略。在普恩加萊領導的中右翼聯合政府的操盤下,法國通過增加稅收和穩定幣值緩解了財政困難,生產也開始逐漸恢復。然而,一層深重的陰霾始終籠罩在法國上空,那就是東方宿敵德國的威脅。

安德烈·馬其諾,他在擔任法國陸軍部長期間,設計了著名的馬其諾防線,但他來不及看到他的創造物就於1932年病逝

對財政負擔極重的法國來說,獲得德國賠償的希望落空,意味著他們可以用於更新軍隊一線裝備的預算受到了直接衝擊。雪上加霜的是,由於人口規模和增長率存在的劣勢,一旦德國重新開始武裝,在裝備水平處於同一檔次的情況下,法國根本沒有勝出的希望:1918年底,法德兩國人口之比是3900萬對6300萬,其中適宜動員充當一線士兵的20到34歲男子人數之比是1:1.7。由於接近3成的青壯年男子在大戰期間死去,法國人口在停戰後20年里增長近乎停滯,只增加了聊勝於無的54萬人。到1939年,法德兩國20到34歲役齡男子的數量已經變成400萬對900萬;若不未雨綢繆,法國的失敗幾乎成為必然。

因此,從1920年開始的關於法國新國防計劃的研討,就變成了一場意義遠不止軍事的深刻辯論。它涉及法國在人口和工業產能方面的結構性劣勢,它剛剛開始復甦的財政狀況,以及新鮮出爐的大戰經驗。最高戰爭委員會很快分裂成了兩派:停戰時的協約國軍隊總司令福煦元帥和新任陸軍參謀長埃德蒙·比亞倡導進攻,1914年馬恩河之戰的英雄霞飛元帥和委員會副主席貝當元帥主張防守。這場論戰持續了將近7年時間,幾乎將當時法國所有的中高級軍官卷了進來。到1927年前後,防禦學派最終佔據了上風。陸軍組建了專門的邊境防務指導委員會(CORF),精心討論和設計這條防線的最終形態。霞飛元帥的長期追隨者、陸軍部長馬其諾在國民議會慷慨陳詞,說服議員們以壓倒性多數通過了總額33億法郎的預算案(實際花費則超過了50億法郎)。1928年,土木工程在阿爾薩斯—洛林和阿爾卑斯山邊境初步啟動,次年又擴展到法國北部。這條蓋世無雙的防線,自此誕生。

牢不可破的堡壘

嚴格說來,存在兩個意義上的馬其諾防線:廣義者,指的是北端延伸到法國—比利時邊境盡頭的敦刻爾克,南端觸及法國和義大利交界處尼斯的一整條邊境防禦線,涵蓋了法國和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瑞士、義大利五國的全部陸上邊界。狹義者,則是指以梅斯西北50公里處的隆吉永(Longuyon)為起點,沿萊茵河方向環繞阿爾薩斯—洛林突出部,最終抵達瑞士貝爾福附近的390公里東北前沿防線。

1940年初,法國士兵在馬其諾防線地下炮塔布置防禦工事

與一般概念上的「防線」不同,馬其諾防線本質上是一道縱深巨型火力網,位於邊境線後方5—10公里處,某些核心區段的縱深超過20公里,由450公里長的道路(包括100公里的地下隧道和窄軌鐵路)聯結,土方工程量高達1200萬立方米,用去水泥150萬立方米、鋼材15萬噸。每一防線正面最前方皆有一系列偵察用的哨所和小型碉堡,接著在縱深5—10公里處並列多排由鐵軌改制而成的反坦克路障,隨後才是由半沉式炮塔和要塞群構成的防禦工事主體。炮塔(Casemate)是一種由雙層鋼筋混凝土堡壘半埋入地下形成的防禦工事,也是整條防線上最重要的防禦火力平台。其內牆厚1米左右,外側覆蓋有2米以上厚度的鋼筋混凝土,可抵禦240毫米炮彈的直擊。每個炮塔內可容納15到30人不等的守備隊,在各個方向上擁有2到4個不等的射擊孔,可根據需要安裝單管或雙聯機槍、25毫米反坦克炮、50毫米迫擊炮等武器。每個炮塔外側有3米深的壕溝提供保護,頂部有1到3座不等的鋼盔形小碉堡和探照燈,並有獨立的通風裝置隔絕毒氣。

分布在352座炮塔之間的是142個體積更大的要塞群。它們的作用是提供射擊正面更寬的火力支援,並指揮和實施若干重點區段的反擊作戰。一座小要塞群通常由兩個並聯的半沉式炮塔和一座步兵地堡組合而成,前兩者分別安裝一座雙聯裝7.5毫米機槍和一門輕型反坦克炮,後者除去並聯機槍外,還設置有50毫米迫擊炮或75毫米步兵炮。所有小要塞的頂部都有2.5米厚的混凝土覆蓋,底部深入地下20米以上,炮塔壁覆蓋有30厘米鋼板,內部儲存有給養,理論上可供150名官兵堅守一個月之久。

大要塞群則是整條防線上規模最大、結構也最複雜的工事;由於建造成本極高,即使是在核心區段也只裝備了22座。大部分大要塞群系在整座掏空的丘陵內部施工,露出地面的部分頂部覆蓋有3.5米厚的鋼筋混凝土,理論上可抵禦420毫米巨型臼炮炮彈的命中。它由十多個大大小小的半沉式炮塔、步兵地堡、炮兵地堡以及觀察碉堡組成,各單位只在工事深處(通常超過地下20米)有通道相連。與小要塞群相比,大要塞群最突出的特徵是設置有獨立的榴彈炮塔,分別安裝有81毫米迫擊炮(射程3.2公里)、135毫米短管榴彈炮(射程5.7公里)和75毫米加農榴彈炮(射程9—12公里),各有獨立的揚彈機和升降機,每座炮塔最大備彈量可達1000—2000發。儘管為了照顧隱蔽性,這些火炮的射界往往相對窄小,但已足夠覆蓋300米寬度的正面。每個大要塞群周邊都圍繞著層層疊疊的鐵絲網、反坦克路障、半沉式炮塔和小碉堡,內部可容納500—1000名守備人員,有柴油發電機提供可維持一個月的電力,並隨時可通過地下鐵路和公路獲得人員補充。

馬其諾防線內部擁有各式大炮、壕溝、堡壘、廚房、發電站、醫院、工廠等等,通道四通八達,圖中隧道可運送物資

總的來看,馬其諾防線是一道重視殺傷步兵、阻滯裝甲車輛甚於充當反攻基地的防禦體系,每座半沉式炮塔或要塞群之間的距離通常不超過800米,以形成密集的中近程火力網。由於嚴格遵循凡爾登會戰以來的西線塹壕戰經驗,它的視線不佳,無法部署大口徑火炮;在萊茵河沿岸的防線上,半沉式炮塔的防護牆直接暴露在對岸敵軍的目視範圍內,增加了被擊毀的概率。但最致命的一點是,由於對比利時的盟友情誼過分有信心,法比邊境雖然部署了少量內置榴彈炮的地堡,但反步兵火力點和反坦克路障的密度與阿爾薩斯—洛林突出部相去甚遠。而正對阿登森林的方向,由於貝當認定其不可能用於突破,幾乎沒有像樣的防禦。

法蘭西雪崩

整個歐洲的絕大部分國家,在兩次大戰之間的歲月都經歷了兩波經濟蕭條—復甦的循環:一次是在20世紀20年代的重建期,一次是在1929—1933年的全球經濟危機結束之後。不幸的是,法國始終沒能等到第二波復甦:由於對20世紀20年代初的法郎貶值震蕩心有餘悸,巴黎試圖在各國普遍築起貿易壁壘的環境中硬撐匯率,結果進出口貿易額雙雙下滑了六成以上。偏偏左翼政黨聯盟「人民陣線」與中右翼的政治對立也在這一時期達到最高潮,結果法國的工業生產能力和軍備水平如墜崖一般迅速滑向谷底。1935—1937年歐洲局勢變化最微妙的階段,法國的軍費開支、飛機產量、製造業產能和鋼產量完全停滯;即使「人民陣線」政府在1937年一反常態地決定增加軍事預算,但因為財政總收入下降,實際的軍事支出也只達到1930年的水平。1933—1938年,法國的軍費總開支僅為10.88億英鎊(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不及德國的1/3,只稍微領先於義大利。

舍南堡要塞,靠近德國,保存完好,對外開放,是阿爾薩斯地區規模最大的馬其諾防線遺址

更可怕的是,法國的同盟體系和外部安全環境也如烈日下的積雪一般,以無可挽回的態勢走向了消融。在20世紀20年代,巴黎的對德遏制體系是以法比軍事同盟和援助東南歐「小協約國」為核心而構成的。但隨著法國的財政力量瀕於枯竭,昔日的小夥伴很快開始尋求新的資助者。1935年德國開始「再武裝」之後,東南歐各國與柏林的關係迅速拉近;比利時同樣因為擔心觸怒德國,在1936年宣布奉行中立。這意味著法國已沒有可能提前進入比利時北部、對德國發起預防性進攻,法比邊界反而有在開戰之初遭到德軍突破的危險。巴黎唯一可以依仗的盟友是倫敦,但英國政府的綏靖風氣甚至比法國更甚。1938年捷克斯洛伐克危機期間,正是英國首相張伯倫說服法國總理達拉第放棄對捷克人的義務,飛往慕尼黑與希特勒談判:法國正在節節後退。

安德烈·馬其諾在1932年病逝,來不及看到他的創造物完全建成。又過了三年,薩爾區經過一次公投重回德國懷抱,法國人只來得及用3個小要塞群和十幾座半沉式炮塔勉強堵上這個缺口。1936年,在德國出兵進入萊茵蘭的同一年,馬其諾防線的東北部主體終於宣告完工。但用來和它相搭配的龐大機動兵力,始終不曾組建。法國就在兼有茫然和猝不及防的心理狀態下進入了戰爭。

1940年6月4日,最後一批堅守在法國北部的盟軍經海路從敦刻爾克撤走,甘默林投入比利時攻勢的主力至此全部損失。此時,留下守衛這條永恆防線的只剩下10萬名毫無野戰能力的守備隊。拉費泰要塞群最終被德軍佔領,成為馬其諾防線上第一個被突破的隘口。到6月25日停戰時,德軍已經在拉費泰、薩爾、北阿爾薩斯以及科爾馬4個方向上突破了馬其諾防線。事實證明:看似堅不可摧的鋼筋混凝土地堡和半沉式炮塔,一旦失去了外圍的機動兵力掩護,只需以88毫米高射炮在200米近距離上連續射擊8到10發,最終仍可擊穿。在洛林東南部的包圍圈內,殘餘法軍的主力已經被C集團軍群徹底合圍,而那些牢不可破的堡壘對此毫無幫助。

1940年,阿道夫·希特勒(前排右)和威廉·凱特爾(前排中)視察法國馬其諾防線,1940 年5月德軍偷襲阿登高地,從馬其諾防線左翼迂迴,佔領法國北部,接著進抵馬其諾防線的後方,馬其諾防線失去意義

最終,馬其諾防線的最重要推手之一貝當元帥決定自己站出來收拾殘局。6月22日,第4集團軍群司令亨茨格代表以貝當為首的新政府,在貢比涅森林簽署了屈辱性的對德意兩國停戰協議。法國政府直接管轄的疆界僅剩下了占戰前領土40%的南部「自由區」,包括巴黎在內的北方地區由德軍佔領,每天還須向德方支付4億法郎的駐軍費。銅牆鐵壁的馬其諾防線至此終於沉默:根據停戰條約,阿爾薩斯—洛林又一次成為德國領土,它再也沒有國界需要保護了。

敬請關注

《國家人文歷史》

2017年8月下

敦刻爾克

封面目錄

早熟的「總體戰」

戰前德國的軍事準備

鐮刀切割之時

「黃色方案」如何成形

失敗的成功之作,無奈的純防禦選擇

馬其諾防線的命運

歐羅巴上空的禿鷹

閃擊戰中的空軍與空降特種作戰

以一戰德國攻擊計劃為參考

決定英法聯軍命運的一個星期

保存實力與空軍搶功

德軍為何停止前進

虎口脫險

敦刻爾克的奇蹟

撤出來的都是精英

沒有敦刻爾克,就沒有諾曼底

本文為國家人文歷史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抓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日軍含淚燒軍旗,二戰總共燒掉444面,卻只承認中國大陸的兩次
敦刻爾克撤出的英軍成了精英,因為船隻法國人深受傷害,矛盾激化
用肚皮當起落架,A-10攻擊機成功迫降
四國佔領變美國獨佔:日本投降,世界外交出現神轉折
72年前日本投降,但芷江受降日本只言停戰,蕭毅肅將軍勃然大怒

TAG:國家人文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薩達姆最牢固的防線是如何崩塌的?豈能不敗
你守住了「防線」,卻嚇跑了愛情,愛是付出,不是佔有
此計劃不被看好,要不是希特勒堅持,馬奇諾防線可能會讓二戰結束
滬寧之間國軍有苦心經營的數道防線,但為何還是迅速節節敗退?
胡歌又被催婚,彭于晏成最後防線,他這樣回復怕是都沒戲了!
人性,是拒絕卑鄙的最後一道防線
鬼谷子:謹記兩則天規,只有守住自己的防線,最後才能獲得成功!
法國最堅固防線被稱之為「上帝的城牆」,希特勒輕鬆攻破,怎麼做到的
不想讓血管賭塞,要守住這3道防線,真的很輕鬆!
阻止更年期癌症,有這4道防線,錯過了就真的離癌症不遠了!
二戰中最堅固的防線-馬奇諾防線,然並沒起到作用,德軍直接繞過
蘇聯的馬奇諾防線:防禦幾乎無解但幾十年零戰績,原因令人心痛
想攻破妹子的心理防線?其實可以很簡單!
提醒:不想讓血管越來越堵,要守住5道防線,尤其最後一個!
兩人戀愛,三人快活,異性之間突破了這道防線,關係就不單純了!
父女關係再親密,也不能碰這3個「防線」,不然就成越界了
這個防線讓此國自信滿滿,說:誰都別想從這過去,結果被德軍完爆
為什麼馬奇諾防線沒有能阻擋德國?真正的原因,你肯定不知道
最有可能挽救大明的人:堅決反對修築關寧防線,結果慘遭崇禎削籍
男人學會這三招,再冷血絕情的女人,也能攻下她的「身體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