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淺識什麼是胃腸道間質瘤

淺識什麼是胃腸道間質瘤

消化道是食物消化與吸收的通道,可是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消化道腫瘤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不過大多數人對消化道腫瘤中的胃腸間質瘤仍很陌生。胃腸間質瘤占消化道腫瘤的1-5%,往往難以早期發現,易被誤診,如果長期出現胃部不適,或查不出原因的胃痛,應警惕是否患上了胃腸間質瘤。

[最年輕的惡性腫瘤]

胃腸間質瘤(GIST)可以說是最年輕的惡性腫瘤,它是1998年才被日本一位學者發現它的驅動基因才命名的。我們的消化道有粘膜、粘膜下、肌層和漿膜四層結構,胃腸間質瘤就是在「粘膜下」與「肌層」之間的間質細胞發生異常增生,儘管取名間質瘤,實際上GIST也是惡性腫瘤,會破壞正常的組織結構,也有轉移的風險。

作為一種胃腸道間質來源的腫瘤,過去的大半個世紀,長期被誤認為是來源於平滑肌的腫瘤其,可發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以胃最為常見。。亦別於來源於上皮的「胃癌」或「腸癌」,治療模式也大相庭徑。

[癥狀隱蔽、大眾化]

胃腸間質瘤易被誤診,原因在於胃腸間質瘤不僅病程早期癥狀隱蔽,其臨床癥狀也無特異性可言。如果病灶在胃部,可能會表現為消化不良、胃痛、上腹不適;如果病灶在小腸,則可能表現為腹痛、消化不良;如果病灶在直腸,則可能引起大便困難、異物感、里急後重等。

和其他消化道腫瘤不同,用胃腸鏡檢查很難發現胃腸間質瘤,這是因為,胃腸間質瘤多「向內」,即向漿膜發展。在臨床中,他們經常發現,有的病人病灶已經轉移了,可胃腸鏡檢查粘膜仍是完好沒有破壞的。雖然胃腸鏡檢查難以「揪出」胃腸間質瘤,不過它們仍難逃出CT的「法眼」。所以建議,如果長期出現胃部不適,或查不出原因的胃痛、排便異物感等,腸鏡檢查正常的,不妨在做個CT檢查。

[別輕言放棄]

不過,幸運的是,胃腸間質瘤雖然發現難,但治療效果還是不錯的,被診斷為胃腸間質瘤的患者別輕言放棄。鄧艷紅副教授介紹說,對於沒有轉移的胃腸間質瘤,手術是首選的治療方法,術後5年生存率90%,手術後醫生在根據腫瘤細胞是否有轉移的風險,來決定是否需要後續藥物治療。而對於已經發生轉移的胃腸間質瘤,因其驅動基因c-kit已經被發現,且有針對該驅動基因的的靶向藥物,治療後5年的生存率仍有50%。由於該病的治療效果好,在發現腹腔轉移性腫瘤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鑒別排除這個疾病,避免誤診及錯失治療機會。

[治療方法]

目前常規治療胃間質瘤的方法手術仍為首選,但其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弊端。較為有效的手術治療雖然能切除癌腫,但由於存在殘癌、癌灶,術後易於複發或轉移。胃腸間質瘤術後複發轉移率高,可達55%~90%,80%在術後1~2年內有3/4局部複發,半數還同時出現肝轉移。因此在間質瘤手術後中藥輔助治療特別重要,現代中藥人蔘皂苷Rh2有效控制和預防術後複發,對手術後傷口癒合、抗炎鎮痛效果良好。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鼻翼煽動了 的精彩文章:

肝癌年輕化原因?防癌必不可少
夜間室外光強乳腺癌風險高 女性控制體重很重要
不得癌症的人都有這5個特點 第4種很少有人做到
胃腸間質瘤,通常採用哪種手術方式?
反覆人工流產易患宮頸癌 預防宮頸癌怎樣做靠譜?

TAG:鼻翼煽動了 |

您可能感興趣

胃腸道間質瘤
胃腸道間質瘤如何進行診治?
胃腸道間質瘤,野生型不可切除,怎麼辦?
胃腸道間質瘤影像學診斷!
家族性胃腸道間質瘤的研究進展
15個病例熟悉胃腸道間質瘤影像表現
綜述:胃腸道間質瘤的影像研究進展
一顆小行星在火木軌道間「自毀」,沒人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
一顆小行星在火木軌道間「自毀」,科學家不知道原因
買房租房難,他們開發出便宜好用的「管道間」
《圍城》:我們在不知道間就把自己活成了方鴻漸
偷得浮生一日閑 穿越徽杭古道間
沙溢陪兒子上課,獨坐樓道間啃麵包上熱搜!家長看完笑了
秦始皇的高級安保措施:樓閣復道間的學問
浦東濱江步道和騎行道間將建22個超實用小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