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建軍大業》:一部在豆瓣上無法評論的主旋律類型大片

《建軍大業》:一部在豆瓣上無法評論的主旋律類型大片

文/許金晶

許金晶:獨立影評人,編著有《中國獨立電影訪談錄》一書

《建軍大業》:一部在豆瓣上無法評論的主旋律類型大片

對一部在豆瓣上無法評論的電影做評論,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建軍大業》正是這樣一部電影。從主題上來說,它毫無疑問屬於主旋律電影,然而從具體內容和拍攝手法上來看,它又跟我們之前熟知的主旋律電影,甚至跟「建國三部曲」中的前兩部——《建國大業》和《建黨偉業》,都有著明顯的區別。下面,筆者就站在一位普通觀眾的立場上,略言一二,一孔之見,歡迎交流。

在影片開幕之時,片頭字幕里閃現出北京電影製片廠和博納影業集團這兩大製作方的字樣,如果說前者代表著新中國主旋律電影的宣傳教育傳統的話,後者的介入,則體現了影片試圖擁抱市場化、贏得更多自主買票的年輕觀眾的雄心,畢竟最近一二十年里,主旋律電影的發行,一直是以體制內單位包場購票的銷售方式為主,官方對此顯然不夠滿意。

既然要在保留意識形態傳播功能的前提下,讓本片適應市場化傳播的需求,對於影片的編創團隊,就不得不有一番精心考量。本片導演劉偉強,是香港類型片的一流導演,其執導的《無間道》系列,曾經在香港電影陷入頹勢的背景下,逆襲創造票房神話;而本片監製黃建新,早年以執導《背靠背臉對臉》等官場諷刺電影聞名,新世紀以來,先後擔任中港合拍電影《投名狀》的監製,以及《建國大業》和《建黨偉業》的導演。劉偉強擅長類型化敘事,而黃建新又對大陸的政治社會慣習和觀眾審美取向有著比較精準的把握。這樣的組合,可謂是相得益彰。

《建軍大業》非常聰明地把拍攝重點,放在最適合類型化大片發揮的戰爭和爭鬥場面上。無論是影片一開場上海工人學生和平示威遭到屠殺的場景,還是隨後南昌之戰、三河壩之戰當中,對於慘烈戰爭圖景的展現,都堪稱精彩,讓人印象深刻。斬首、斷肢斷腿、血肉模糊……國內電影中不多見的這些血腥場景,在《建軍大業》中一再出現。更為難能可貴的是,編創人員對於戰爭場面的展現,並不是為了滿足大陸大片導演里所常見的集體主義美學的炫技(在這些炫技中,人只是宏大場面的一種承載物與微小個體),而是真切讓觀眾感受到戰爭的無比殘酷和個體生命的脆弱無常。「四·一二」政變中工人、學生在卡車上集體束手、等待審判的場景,南昌之戰之時敵軍士兵在睡夢中被炸彈炸得血肉橫飛的場景,三河壩之戰中戰士們在戰場上的無盡掙扎與鮮血淋漓,指向的並不是某種具有先行政治正確的戰爭觀,而是對於無分敵我的個體生命的尊重與悲憫。而在這些場景展現之時,適時出現的帶有宗教般悲憫情懷的配樂,更是體現出這種人本主義的立場。很顯然,這樣的拍攝取向,更符合當代觀眾的價值觀和審美習慣。

當然,這並非表示:本片就忘記了它的意識形態傳播使命。其開場和終場時的字幕,仍然秉承著主旋律電影的一貫展現特點,其字幕內容表述,嚴格遵循官方對於這段歷史的定性與表述。而在影片高潮部分的三河壩戰鬥中,留下來最後承擔阻擊任務的二百名戰士,其自我犧牲的勇氣與壯舉,配合著宏大慘烈的戰爭場面和深沉悲愴的音樂,自然會讓觀眾生出某種神聖感,以至於我身邊的一位年輕觀眾,已經愴然淚下。而在這種氛圍營造到達高潮之時,《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的音樂和劉燁扮演的毛澤東的慷慨陳詞適時出現,這樣的場景過渡顯得自然和順理成章。

本片最大的一個特色,還在於邀請了大量的當紅年輕偶像級演員,即所謂「小鮮肉」,來擔綱這些革命歷史人物的演繹。這些「小鮮肉」的加盟,使得他們的忠實粉絲,自然成為本片的面向觀眾群體之一。而「小鮮肉」對上述歷史人物的演繹,可能不符合老一輩人士眼中的政治正確,但卻更加契合年輕觀眾的人物設定與審美取向。以歐豪扮演的葉挺為例,其剛開場確實有一點「愣頭青」式的感覺,無怪乎葉挺的後人會寫公開信抗議,然而在南昌起義的攻堅戰當中,眼看著勝利在望,葉挺一個迴旋,甩帽雀躍的動作,倒頗有幾分搖滾青年的風範,這樣的形象演繹,相比之前的主旋律影視作品,當然是極其大膽、甚至有幾分僭越的,但是或許年輕觀眾對於青年英雄的設定,不正是類似上述搖滾青年的扮酷與豪氣嗎?

而林彪與粟裕的扮演者,同樣選擇了馬天宇和劉昊然這兩位年輕帥氣的「小鮮肉」。看著自己心慕的帥氣偶像,從站崗的士兵,到身先士卒、在槍林彈雨中奔行的年輕將官,這樣的體驗,對於90後、00後的年輕觀眾來說,可謂新鮮。在筆者觀看的場次中,這樣的年輕觀眾佔據了將近一半。從偶像出場時的歡呼與竊竊私語,到影片高潮之時的聚精會神,年輕觀眾的反應,證明了這種偶像化的操作思路,是可行,或者至少有可取之處的。

《建軍大業》:一部在豆瓣上無法評論的主旋律類型大片

而在對於更為重要的歷史人物的演繹上,本片也有著一定的突破。對於陳獨秀和張國燾這兩位在中共黨史上已經定性的人物,影片的發揮空間自然有限,無論是于和偉飾演的陳獨秀的軟弱甚至略帶滑稽,還是吳樾飾演的張國燾的教條和書生氣,多少都有點臉譜化的嫌疑。然而王景春扮演的賀龍,則將一位帶有明顯草莽氣息的革命將領的形象,演繹得活靈活現。在張國燾試圖否定南昌起義的計劃時,賀龍衝進會議室內,大喊:「把張國燾給老子綁了!」這樣的設定雖然略顯誇張,倒也符合賀龍的出身背景與性格。黃志忠飾演的朱德,更是本片之中的演技擔當。南昌起義前,他對於孫中山「天下為公」牌匾的凝望,以一種無聲的形式,交待了其革命的動機。而在南昌起義前夜宴請守城軍官當中的沉著與淡定,以及在三河壩戰鬥中,作為軍隊最高指揮的堅毅與從容,都讓人印象深刻。

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本片對於幾位主角的細節化處理。霍建華扮演的蔣介石,于軍國大事之餘,悉悉念叨著要實現愛人宋美齡的願望,把南京城種滿法國梧桐;在南昌起義初步平息之後,蔣輕蔑地冒出一句「毛澤東一個農民,朱德一個兵痞,周恩來一介書生,憑什麼跟我斗?」;劉燁扮演的毛澤東跟朱亞文扮演的周恩來在一陣交心暢談之後,熱情擁抱,毛無所顧忌,而更具知識分子氣質的周高呼「太濕了」(毛澤東剛剛游泳上岸)……諸如此類的場面細節,都很能反映出這些歷史舞台中主角的各自性格。

《建軍大業》:一部在豆瓣上無法評論的主旋律類型大片

《建軍大業》尚未上映之時,就鬧出葉挺後人攜革命功勛之後公開信抗議的事件,而隨後,又因為部分年輕觀眾對於這一題材的逆反心理,以及豆瓣上無法進行評論造成的後續效應,導致官方雖然對本片排片率有明確要求,但其票房,跟同期上映的《戰狼》相比,處於明顯遜色的狀態。然而必須要說的是:主旋律電影先前最大的困境,就在於官方的主流政治意識形態的傳播訴求,跟廣大民眾早已去政治化的生活娛樂需求之間的脫節。如果還按照先前的政治宣傳說教的操作方式的話,那麼可能主旋律電影,將永遠只能停留在體制內單位包場銷售、內部消化的自我循環之中。主旋律電影要想真正走向市場,真正讓年輕觀眾自發購票支持,其市場化、類型化的操作思路,將是唯一的出路。舍此之外,別無他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說娛話 的精彩文章:

劉愷威想花2000萬買斷5張楊冪接吻照片,第一張看了誰都受不了!
吳京空降海口與影迷互動《戰狼3》或來瓊拍攝
傳言吳京加盟《敢死隊4》,是不是在蹭熱度?

TAG:大說娛話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法律評論》版權聲明
《評論彙編》:民粹民族主義的對立面是經濟現實主義!
大豆國際市場評論
對中國歌劇舞劇院《李白》的一點小評論
知名作品名稱商品化權的法律保護——對「皮皮魯」案的法律評論
思想的水墨——法國前總理對一個中國水墨畫家的評論
新華社評論:小牛電動的成長印證了中國製造業走向世界的方法論
澳大利亞欲在巴新建海軍基地抗衡中國影響力,網友用四字評論
將《三海經》中的異獸畫成人型,網友評論:腐味十足
《特別推薦》主編郭進拴最新原創文學評論《海子和他的詩》
天籟文學評論:《七老巷》的藝術特色
三甲醫院一位國家重點學科呼吸二線醫生對《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文的專業評論
畫、畫家、評論家的相互映現——《藍靛金箔——西域觀畫記》書評
《復仇者聯盟3》上映後,國外觀眾腦洞大開的一些評論!
《中國輿論場》: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互聯網+」創新
《評論彙編》:對貿易保護主義的氣候友好型回應
網友評論《錦繡未央》劇中的古裝造型!
文藝評論·畫家董殿富的藝術追求
軍報評論:向海圖強,建設一支強大的人民海軍
外國網友看《新三國》評論非常搞笑-第一集:董卓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