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清科舉時代奇異的文化現象 鄧州高家一門五進士

明清科舉時代奇異的文化現象 鄧州高家一門五進士

去鄧州市城東南13公里處,有一個道路寬闊、街燈靚麗、綠化達標的具有現代新農村氣息的古集鎮——尹集,這裡的高氏家族,從乾隆丙子至光緒丙子年的120年間,一門考中五位進士,在豫西南傳為佳話,被譽為「百年五代五進士村」。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三朝元老劉統勛親筆題字「進士第」匾額,懸掛於高氏門楣。據史家考證,這種科舉時代奇異的文化現象,全國實屬罕見。

何為進士?看一看明清時代的科舉制度,便能自見分曉。

明清時代的科舉考試分為三級,即:鄉試、會試、殿試。這三級考試都是由禮部主持的,只是考試的地點不同,所得的功名不同。鄉試:逢子、午、卯、酉年舉行,俗稱大比之年,地點在各省的貢院。參加考試者是各省選拔出來的秀才、監生或貢生。考中者稱舉人,第一名舉人叫解元。考試的時間在八月桂花盛開的時候,所以考中舉人稱蟾宮折桂。會試:在大比之年的次年舉行,地點在北京,參加考試者是舉人,考中者稱貢士。殿試:在鄉試之後不久舉行,地點在故宮太和殿,參加者是本科考中的貢士。殿試一般不輟落,只對已選拔出來的貢士進行分等排序,即把參加殿試的貢士分成三等。一等叫一甲,三個人,賜進士及第,分別稱作狀元、榜眼、探花;二等叫二甲,若干人,賜進士出身,第一名叫傳臚;三等叫三甲,若干人,賜同進士出身。會試和殿試時間正是二月杏花開的時候,所以考中進士又叫探杏。有對聯說:「何物動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是誰催我,三更燈火五更雞」即源於此。據《重修鄧縣誌》記載:鄧州歷史上共有42名進士、131名舉人,但從乾隆丙子年(1756年)到光緒丙子年(1876年)的120年間,鄧州的書香之家一一高氏家族,一家五代就出了五名進士,他們分別是:

高家的第一名進士高名世,字際五,清代乾隆年間人,原籍鄧州桑庄尹集,後居鄧州內城西大街,自幼孝敬父母,恭兄友弟,聰敏好學,學識淵博,文章超群,德行卓著,為人敬重。青年時中秀才,乾隆丙子、丁丑聯捷進士,即乾隆丙子年(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中舉,乾隆丁丑(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考中進士。居家候選時曾執教春風書院。初授安徽祁門縣令,那裡民俗粗獷彪悍,抗田賦者較多,甚至連秀才監生也是如此。高名世勤於政事而寬於刑罰,不肯輕易以嚴刑對待百姓,他親自善言開導,循循善誘。對抗交田賦的秀才、監生、普通庶民,都一再諄諄開導,讓他們奉公守法。在他的感化下,不到一年時間,民風大為改觀,不僅當年田賦按時按數交了,而且還將往年欠的一萬多兩銀子也交清了。對原來因抗交田賦而褫革的秀才、監生也辦理了恢復冠帶的手續。名世在理公之餘,尤愛讀書,常講學於東山書院,並將自己大部分薪俸捐給東山書院,以補助貧困學子讀書。對一些有才華而勤學的貧苦學子常邀至縣衙便宴招待,勉勵他們發奮讀書,將來報國為民,使該縣後來讀書風氣大盛,中舉者甚多。後名世病逝任上,縣內百姓像失去父母那樣悲痛。

高家第二名進士高叔祥(1750一1807年),字葉瑞,號菊圃,名世之三子;自幼博覽群書,擅為文,才華橫溢,每試輒為冠。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鄉試中舉,曾任鄧州春風書院主講。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考中進士。初授福建海澄縣令,他擅於理案、斷案,勸農興學,除弊興利,清理積案,卓有政績。不久,海澄政治清明,劣紳、訟棍斂跡,生產發展,人民安居樂業,政聲遠播。調任龍溪後,經他飭治,政平訟理,甚得民心。接著又調任詔安縣,該縣海島星羅棋布,乃商賈要津,民多強悍,常發生械鬥,海寇亦常登岸搶掠,部分不務正業者,賭博騙人。高叔祥嚴加整治,陋習盡除,民風大變。當叔祥奉調武平離任時,數千民眾聚集,攀車轅、卧車前不讓走。後省里巡撫聞知,諭令叔祥暫留一月,讓他把治理詔安的方法告訴新任令尹,民心乃安,並繪《攀轅圖》贈給叔祥。叔祥到武平後,不僅勤於本縣政事,還幫助巡撫閱卷,他有善於人,是年舉人第一名(稱解元)即出其門下。翌年春闈鄉試、殿試中的進士也多出其門下。嘉慶八年(1803年),叔祥擒獲6名倭寇;在任候升知州,初補廈門同知,後擢署漳州知府,在驅逐外番、緝拿海盜、察吏安民方面,廣有政績,被提補建寧知府。嘉慶十年(1805年),叔祥調任台灣知府,他清除異匪安置難民,政績顯赫。嘉慶十二年(1807年)因積勞成疾,病逝於台灣任所。

高家的第三名進士高振洛,字子陸,系高殿舉之子,高叔祥之孫,道光12年(1832年)中進士,自幼勤奮好學,歷任湖北東湖、甘肅靜遠、汶縣,山東沾化、單縣、陽谷知縣,四川石柱同知,貴州思州知府,在任重吏治,興教化,勸農桑,減徭賦,深受人民愛戴。

高家的第四名進士高振宛,字子衡,號訥齋,是高振洛之胞弟、高叔祥之孫。幼聰穎異常,博學多覽,知識淵博,18歲中秀才,又以優異成績補為廩生;道光十四年(1834年)中舉,道光十八年(癸巳年,1838年)中進士。初授浙江嘉興府桐鄉縣知縣。振宛一到任就修復該縣被洪水沖毀的堰陂,興利除弊,大力興學,獎勵讀書,督興農耕,減賦輕徭。後連任山西寧武府神池知縣和蒲州榮河知縣,均重視革除弊政,利民惠民,倡辦學校,萬民稱頌,巡撫知其德政,曾屢次薦舉,旋以直隸知州保升知府。歷署澤州、汾州、潞安知府,均致力整吏治,除貪官,減稅賦,勸植樹,廣收入,興學校,獎讀書。署內設立育英書屋,親自輔導聰敏學子讀書,並以自己薪俸濟助貧困學子。在遇到災害時,他還捐薪俸銀千兩,舍粥賑災。振宛卓異的品德和功績,受到朝廷嘉獎,加三品銜,補觀察之職,後因勞疾引退,士民遮道攀轅,不願其離。並建生祠奉祀,抵家數月病逝。

高家的第五名進士高寅生,字亮臣,號春圃,高振宛之長子,生於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五月初七,20歲中秀才,同治庚午科(同治九年,1870年)舉人,光緒丙子科(光緒二年,1876年)進士。由兵部主事轉員外郎。可惜享年不永,光緒三年十月初九去世,年僅36歲。

高家五代五進士,讀書為官,澤國益民,享譽四方,正所謂「高家先輩聰穎好學中進士譽滿海內外,名門後人耕讀傳家講道德名揚眾鄉里」在民間廣為傳頌。

這種奇異的文化現象到此並未殺青,因為還有更加引人入勝的故事還在後頭。在以上五名進士中,有一位名叫高叔祥的因政績卓著,奉旨於1806年出任台灣知府,1807年卒於任上。明清科舉時代奇異的文化現象 鄧州高家一門五進士

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深秋的一個傍晚,在尹集村東南隅一座綠竹掩映、丹桂飄香的四合院里,伴隨著呱呱的啼哭聲,一個孩子誕生了。孩子的爺爺給孩子起了個名字:高淑祥。高叔祥六歲那年,父親高名世考中進士,出任安徽祁門縣令;乾隆四十九年,三十四歲的高叔祥亦考中進士,進士及第的高叔祥回到鄧州,在花洲書院擔任「春風堂」主講一年後,開始出仕,先後在福建涉澄、龍溪、沼安、漳州、建寧等擔任縣令、知府等職;1806年4月,因「素著政聲,為熟練之員」,清廷詔令其出任台灣知府。當時的台灣,正處在以蔡牽為首的民眾暴亂時期,再加匪盜侵襲,倭寇騷擾,生產生活破壞嚴重,社會秩序混亂不堪,人民顛沛流離,政局風雨飄搖。高淑祥在這種形勢下接任台灣知府,實可謂臨危受命,力挽狂瀾。接到朝廷委任詔書的當天,高叔祥便令家屬返還鄧州,孝順老母,並傳口信「余自束髮受教,便即秉承范公憂樂精神,慨然以天下為已任;此去(台灣)若有不治,必不再見鄧州父老之理」,然後便帶上一子一女,抱著壯士斷腕的決心,登上了前往台灣的客船。一望無際的大海上,高叔祥獨站客船梢頭,目不轉睛的盯視著台灣方向,浪濤打濕了他的袍角,狂風吹亂了他的鬚髮,但他憂國憂民的焦慮眉頭始終緊擰未解。

高叔祥充分認識到台灣為祖國的東南門戶,軍事位置極其重要,因此一到任便投入到緊張繁忙的公務之中。他招募遊民組成高山族義勇軍,驅海盜,抗倭寇,並親率兵勇圍蔡牽,逼其逃入外洋,再也不敢踏進台灣本土半步。台灣的社會秩序迅速得到了穩定。

當時的台灣,不少地方尚為荒蠻之地,經濟發展十分落後。高叔祥在救濟孤寡、扶攜老殘的同時,積極興辦學校,開闢鹽場,修建港口,擴大貿易,積極組織鄉民墾荒辟壤,興修水利,疏通河道,大力發展農業生產。他派人回到鄧州老家,選擇12名精通耕作技能的老農,帶著綠豆、芝麻、煙葉等優良品種,漂洋過海,前往台灣傳授栽培技術;一年後,當地農業大獲豐收,鄉民們一面載歌載舞,一面手提肩挑,給高叔祥送來了剛剛採摘的綠豆瓜果。

為了融洽民族關係,高叔祥還積極倡導當地的漢人與高山族通婚,他率先將女兒嫁給花蓮縣一位酋長之子達羅統糾為妻;在他的率先垂範下,當地各族居民互通婚姻,出現了和睦安定的大好局面。由於高叔祥的勤政努力,宵衣旰食,蒞任四個月後,台灣境內大治,「抵台四閱月競以軍香芳」。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因為操累過度,積勞成疾,嘉慶十二年(公元1807年)八月,年僅57歲的高叔祥病逝在台灣任上。

高叔祥病逝的消息傳出,台灣兩岸百姓無不大慟,紛紛舉辦祭奠儀式;台灣人民為了紀念他,還特以為他修建了衣冠冢。

胸懷「憂樂精神」的高叔祥出仕13個個春秋,始終恪盡職守,勤政愛民,其卓著政績朝野咸知。如今,國內尚存《攀轅圖》一幅,反映了當年離任時福建沼安百姓對他的依依不捨之情,同時還流轉《攀轅歌》一首,歌頌他在福建沼安任職期間的懿行卓績:

公勿去,公去民即苦,小人住窮鄉,入城怕差卒。

公勿去,公去路難行,一日無此君,途見有狼虎。

公勿去,公去誰我顧,世仇公可解,含怨公可訴。

公勿去,公去太急促,桃李滿城花,欣欣代吹噓。

公且住,公住民心舒,君既不可留,萬民心酸楚。

余感之賦詩一首:送行高知縣,對語空腸斷。泣啼零如雨,立祠祀思念!

據維基百科《清朝進士列表》載,清朝共舉行會試112科,錄取進士兩萬餘名,平均每科錄取不足二百,當時一個人口不滿百人的高氏家族,竟能接連考中五名進士,尤其是孕育出了高叔祥這樣一位英傑俊才?至今,在尹集村的高姓鄉民中還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明朝洪武年間,高氏家族剛剛遷居鄧州不久,一個外地的風水先生在路過尹集村時驟然患病,卧不能起,當時的高氏先祖明遠公將其救起,並悉心照料直至痊癒。這位風水先生為了報答救命之恩,悉心踏勘三天,終於為高家尋訪到了一處「三元不敗」的風水寶地,言稱可保高氏家族一百八十年繁榮昌盛。這處風水寶地位於尹集村外的段山 腳下,高明遠死後即安葬於此,從此高氏後裔明遠慧達,人才輩出。

傳說畢竟歸於傳說,而且其中的宿命論成份也註定不能令人信服,據考察分析,當時的實際情況是這樣:

高氏家族雖然務農,卻為書香門第,歷來講究耕讀傳家,代代俱以科考為榮,「耕讀傳家久,書香世澤長」,一直作為族訓而輩輩遵循不違。正是這種農村文化與書香文化的交相熏陶,奠定了高家人才輩出的良好基礎。其次,與高家相鄰而居的王樓村王姓原為大戶,村裡辦有私塾,高家最初的幾位進士均曾借光叼惠,在此受業就讀,高家顯盛後,專門辟出村北關帝廟作為本族學堂,高薪聘請有學問、有德行的教書先生擔任西席,梵谷氏學子,只要有志科舉,俱可在此免費就讀。再者,位於鄧州市區花洲書院內的「春風堂」,曾系北宋中葉范仲淹知鄧期間為政施教的地方,當年范仲淹就是在這裡執筆寫下了《岳陽樓記》。自范仲淹後的數百年間,花洲書院一直作為中國名人憑弔敬仰的文化聖地,「春風堂」更是書聲琅琅,從未斷絕,范仲淹的「憂樂」精神也給代代名儒耆碩傳唱不衰,發揚光大。高氏後人正是在「春風堂」中接受了進一步的教育,並由此走進科場,蟾宮折桂。毫無疑問,高叔祥自然也是渾身散發著濃濃的書香氣息,沿著王樓村、關帝廟、「春風堂」的足跡,憑著科場上揮筆而就寫下的錦繡文章走向朝堂,走上仕途,最終走到了台灣。

通聯:河南鄧州市桑庄鎮政府(史英)

手機:13838991957 郵編:47416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秀秀詩詞原創 的精彩文章:

剛生完寶寶,我忙家務忙的團團轉,婆婆卻坐沙發看電視,我給她兩萬現金
婦產科護士教你給寶寶拍嗝的正確方式(動態圖解)
潢川美文鑒賞:小鎮軼事
極簡到奢 其實就是要明白要什麽和不要什麽 捨棄多餘 對於我們就是奢
願你生活充滿歡樂

TAG:秀秀詩詞原創 |

您可能感興趣

徽州文化奇葩——賞清代徽州特色扁方
古代蘭州三觀之一白雲觀,現代蘭州道教文化聖地
上古時代的神秘巫術文化
唐代金棺銀槨現身杭州 展現盛唐時期中西文化
代表十三朝古都文化聖城,這裡再現了盛唐洛陽
獨特的漢文化——科舉那些事
黃龍玉藝術的文化體現
《惠州歷史》家門口變成了「歷史文化街區」!
內蒙古化德發現裕民文化村落遺址
韓喬生:冬奧進入北京時間 「北京八分鐘」彰顯傳統文化和現代化
曲阜文化示範區:讓優秀傳統文化煥發時代魅力
山西民窯文化—明代法華
中華現代文化體系論兵家之正
兩漢文化看徐州,徐州「漢文化三絕」你可知道
明天瀘州兩場文化盛宴開啟
佛影湛然:展示唐代繁盛時期的佛教文化與藝術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區別,簡單明了!
許順湛:黃帝時代的考古學文化
七龍珠,一種現象級的文化輸出現象!
「良渚古城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文明曙光照亮美麗洲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