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豆瓣9.5,這才是我們要聽的高級八卦

豆瓣9.5,這才是我們要聽的高級八卦

(本文由Sir電影原創:dushetv)

Sir發現了個「失眠福音」。

睡覺有了它,太舒服了——

《聽說》

說來你可能不信,這是一部「閉著眼睛也能看完」的網綜。

怎麼講?

首先,它純粹

形式上類似於一檔電台節目,由安靜的美男子馬世芳老師擔任DJ。

不請嘉賓,也沒花招,在微黃的燈光下娓娓道來,就能帶你進入另一片天地。

其次,它好聽

聽過的人都說——懷孕了……

當然是耳朵啦。

關鍵是,聽完了,它更會給你意想不到的發現和感動

如果你已經厭倦了層出不窮的歌星真人秀、音樂選秀節目,那麼《聽說》無疑是一股清流——

它深扒樂壇,卻不見一條八卦;

播著比你還老的歌,卻感覺是久別重逢;

聊的是音樂,卻每每有弦外之音。

這檔調性典雅的網綜,第二季一回歸,豆瓣再次9分+

然後,默默被它的一小撮粉絲欣賞著……

每集的點擊量,就十來萬

好冷啊,是不是?

但要知道,我們現在的問題不是音樂太少,而是音樂太多、太吵。

就像在一條嘈雜的大街上,為了蓋過隔壁的聲浪,每一家都想把自己的喇叭開得更響。

結果呢,大家想聽的聽不到,聽到的都是不想聽的。

這兩種音樂的區別就是——

一個洗滌你的耳朵,另個一則洗劫你的耳朵。

馬世芳的《聽說》,或許就是你想聽,卻沒來得及聽清的那一個。

李宗盛曾這樣說過他的「世芳老弟」——

在眾聲喧嘩時代中,為盡心儘力的音樂人掙些許尊嚴;在荒謬浮誇行業里,替混沌不明的現象給出諍言補白。

這樣的《聽說》,誰也不能錯過。

《聽說》太卓爾不群了。

它掌握第一手內幕

馬世芳生於1971年,但入行已有37年了,第一次播音是在九歲。

母親陶曉清是著名廣播人,也是台灣民歌運動的重要推手。

這樣的家學背景,讓他從小就耳濡目染,對一票音樂人知根知底。

1976年,李雙澤在淡江大學的西洋音樂會上,向眾人質問:「你一個中國人唱英文歌是什麼滋味?」

這就是華語音樂史上著名的「淡江事件」,當時台上的主持人,正是馬世芳的母親。

而馬家的客廳,堪稱華語流行歌壇的小基地。

從民歌領袖楊弦、李雙澤、胡德夫,到後來的樂壇中流砥柱羅大佑、李宗盛,都是常客。

還捕獲一隻年輕的金士傑

什麼是台灣民歌運動?

簡單說,它的地位,就相當於一場華語音樂的「白話文運動」——

身影雖已遠去,影響卻潛入了後人行為方式的深處。

「民歌運動」開一時之風氣,才有了台灣歌壇後來鼎盛的時代,乃至今天你到KTV也要唱上一兩首的周杰倫、五月天、S.H.E……都無不在「民歌運動」的長波輻射中。

那「民歌運動」以前呢?

看看《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就知道了,電影的英文名「A Brighter Summer Day」,就來自於貓王的一句歌詞。

那個時候,時髦的是美國駐軍帶進來的鄉村民謠和搖滾。

電影里的「小貓王」,一句英文不會,也要背發音,唱英文歌。

「我們自己的歌」呢?(李雙澤之問)

老歌,嫌土;新歌,沒作品。

民歌運動可以說是,為耳朵找回了聽母語的習慣

其中流傳最廣的歌,你肯定聽過——

《橄欖樹》。

齊豫演唱,三毛作詞,李泰祥作曲。

開頭誰都會唱:「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

但背後的事,你未必了解。

馬世芳說,這首很夢幻、很抒情的歌,居然也政治敏感……

哈?!

沒錯,你只要聯想當年國民政府的處境,再看「不要問我從哪裡來」、「為什麼流浪」這兩句,就知道G點在哪了。

民歌運動中,還有一首深具影響力的歌——《美麗島》。

作者李雙澤因為下海救人,發生意外,他的一生只活了28歲。朋友楊祖珺和胡德夫,在他出殯的前一天,趕錄了他還沒來得及發表的《美麗島》。

聽過這個版本的都會疑惑,結尾一句唱到——

「我們這裡有無窮的生命:水牛,稻米,香蕉,玉蘭花。」

為什麼楊祖珺的歌聲斷斷續續,最後突然消失了?

馬世芳當面問過她,是不是想到亡友,哽咽了?

誰知道她說,才不是咧,我是笑場了,哪有人把香蕉寫進歌詞里的!

對於這些事情,馬世芳都如數家珍了。

《聽說》的好,當然不止於爆料。

它靠開闊的視野、精闢的見解,令你豁然開朗

你看他對羅大佑和李宗盛的評價,是不是說出了你的心裡話——

羅大佑始終是沉鬱而孤傲的,時時把整個時代挑在肩上,連情歌都滿是滄桑的傷痕。

李宗盛則擅長從柴米油鹽的日常生活提煉詩意,煽情而不濫情,輕盈而不輕佻。

當你情傷難抑,羅大佑將讓你感覺凄清悲壯,李宗盛則讓你認清,自己不是世間唯一懂得寂寞的人。

有時他又會窮根究底,告訴我們那些耳熟的旋律是如何漂洋過海而來。

比如《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這首歌是李叔同到日本留學時聽到,重新填入中文後帶回來的。

但其實這首歌最初是美國歌謠——《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一位學醫的年輕人為了排遣思鄉之情所寫,在南北戰爭期間被傳唱。

《玫瑰玫瑰我愛你》追究起來,很不政治正確,原歌就叫《Rose Rose I Love You》,歌詞是白人大兵對亞洲女郎的輕佻描寫。

也有例外,比如「出口轉內銷」的《何日君再來》。

《聽說》對這首歌的來龍去脈,進行了一次全面的爬梳——

最早是1937年出現在電影《三星伴月》中,由17歲的周璇演唱;

後經「滿洲國」的電影明星李香蘭翻唱,紅到了日本;

我們最熟悉的,當然是1978年鄧麗君演唱的版本。

從上海,到日本,再到台灣,簡直是一首歌的「三生三世」。

更有趣的是,這首歌在不同時代、不同世道中,居然都有一個相同的命運——

禁。

《何日君再來》這首情意綿綿的歌,卻被意識形態多次改寫。

日本侵華時,將歌曲重新填詞,以「賀日軍再來」的名字傳唱。後來,日本擔心「君」字被中國人意會為「國軍」,遂禁之。

不管在解放區還是白區,這首歌都有問題——「君再來」,你是指望誰回來呢?

乃至國民政府遷台後,也長期不能唱,1967年才14歲的鄧麗君偷偷錄過一個版本,改名叫《幾時你回來》;而在大陸,鄧麗君演唱的歌,又被批判為「靡靡之音」「黃色歌曲」。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剿滅和封鎖,這首歌還能流傳下來,被我們聽到,也是件挺不可思議的事。

馬世芳說它是「亂世中的小確幸」。

真摯的情感,溫暖的人性,比任何盛極一時的口號都更有生命力。

他更無不動情地說,不管這首歌被曲解過多少回,現在——

聽到《何日君再來》這個「君」字,我想我們想到的,還是鄧麗君的「君」吧。

《聽說》的可貴,還有它在網綜一派娛樂至死的風氣中,流露出了罕見的社會關懷

馬世芳介紹台灣民歌,有意思的是,音樂史,其實也是社會史。

《聽說》會讓你發現,原來不少台灣老歌,都有那麼厚重的故事。

馬世芳如此評價音樂人對社會的影響——

這片島嶼剛剛歷經70年代的一連串顛簸,正搖搖晃晃迎向一波波更為激烈的大浪。許多人殷切等待足以描述、解釋這一切的全新語言,於是一首歌也可以是啟蒙的神諭,一張唱片也可以是一樁文化事件。

一個音樂人不但可以是藝術家,更可以是革命家、思想家。

羅大佑的《鹿港小鎮》。

他寫下城市化進程中,小鎮青年的無所適從——

聽說他們挖走了家鄉的紅磚砌上了水泥牆

家鄉的人們得到他們想要的

卻又失去他們擁有的……

農村和小鎮凋敝了,城市裡有新家嗎?

《聽說》專門用一期,介紹「北漂」歌,台北的北。

蘇芮的《一樣的月光》。

歌詞太有名了——

誰能告訴我

誰能告訴我

是我們改變了世界

還是世界改變了我和你

這首歌是《搭錯車》的插曲,吳念真編劇、作詞。

電影情節不一定都記得,但再看這一幕肯定似曾相識——

GIF/917K

這不也是城市化中,帶血的原始積累?

不會有誰沒聽過鄭智化的《水手》吧,他還有一首歌,同樣悲壯有力。

《老幺的故事》,為礦工而作。

單是1984年,台灣地區就發生了21次礦難。

幸而躲過礦難的,最後也大多死於塵肺病。

有位老阿婆對鄭智化說:「挖土炭哦,不是死在坑裡,就是死在床上,有什麼好可憐的,都是命。」

於是,他寫下《老幺的故事》,講一個礦工的兒子,在父親遇難後去城市找活路。

家鄉的人被礦坑淹沒,失去了生命

都市的人被慾望淹沒,卻失去了靈魂

最近《中國有嘻哈》很火,可是你有沒發現,四個導師中,有三個都來自台灣地區。

不可否認,嘻哈在台灣起步更早一些。

馬世芳也說——

這些年講故事的歌

我覺得歌詞寫的最精彩的

很多都是來自嘻哈的樂手

他提到了一首歌,《兇手不只一個》。

同樣關於我們的社會痛點——

校園霸凌。

2013年放到網路上,點擊超過300萬。

創作者小人,是台灣嘻哈教父「大支」的嫡傳門生。

他彷彿扛著攝影機,記錄下少年遭到霸凌跳樓自殺後,周遭的反應。

有人指責他不孝,有人指責他逃避現實,有人視而不見,校長只想媒體不要公開校名,記者只想從死者雙親口中得到新聞,官員只想藉此轉移自己緋聞的焦點……

最後歌詞說——

這些人是沒殺人的殺人犯

歌詞雖簡單,但它所指出的龐大的社會問題,相信所有人都已明白。

而在我們的音樂節目中,可曾聽到類似的野心和真心?

再放眼節目之外——

我們又聽過幾首不偏不倚的時代旋律;幾首不急不躁的搖滾說唱;幾首真正讀到民眾心裡的民謠;幾首記錄當下火熱,也不迴避火熱里困惑的流行金曲。

馬世芳的《聽說》,帶我們發現不只是音樂的寶藏,更是人的寶藏。

Sir真誠建議你們聽一聽。

聽完後,再想想——

可別光顧著聽說,卻留給未來無話可說。

GIF/912K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想看的,優酷有

編輯助理:吃下水的美人魚

微信搜索關註:Sir電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O電影 的精彩文章:

想到這部片說的故事還在發生我就受不了
你們催的大熱劇評來了,確實怎麼誇都不為過
好恨我的青春少了這部島國片
八月值得看的新片全在這

TAG:DO電影 |

您可能感興趣

豆瓣9.5,這才是我們要的國產綜藝
豆瓣9.5到6.0!被翻拍毀掉的經典韓劇,我最捨不得的是這一部
豆瓣9.5,這才是今年最恐怖的故事
一出手就是豆瓣9.5,吹爆這個渣女
《我不是葯神》僅僅墊底,豆瓣9分以上有多難!最高也不過9.5分
豆瓣9.5,第一集就讓我從頭哭到尾
我希望這檔9.5分的好節目一直做下去
豆瓣9.5分,新年跟我一起來吸貓吧!
豆瓣9.5分節目:這些年,我們都缺了這門課
這五部豆瓣評分高達9.5以上的動畫神作,看過的人都說好!
豆瓣9.5,錯過這部神劇是你的損失
豆瓣9.5,這部高分劇很不一般,內容戳心
豆瓣評分9.5:從第一季的9.1飆升到9.5,最好英劇,絕不讓你失望
零差評的9.5分動畫:這樣「完美」的媽媽才是孩子想要的!
豆瓣9.5,這部頂級神片,每一幀都美到震撼人心
豆瓣9.5,這樣的愛情一輩子有一次就夠了
豆瓣9.5,這檔騷斷腿的真人秀讓我爆哭了兩小時
豆瓣9.5,為這片我在電腦前盯了7個小時
豆瓣9.5,這才是吃貨的終極修鍊寶典
58萬人刷出9.5的高分,這是豆瓣評分第一的喜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