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恬愉是養生治病的根本

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恬愉是養生治病的根本

一位頗有名氣的醫生說:「這幾天接到好幾位癌症患者家屬的電話諮詢,問如何幫助加人恢復健康,我也很同情和理解他們萬分焦急和無奈的心情,可是,疾病的調理是一個很複雜的工程,是需要多方面資源來配合的,缺一不可。難調理的不是患者的身體,而是患者的思想和精神,以及患者家庭的生活環境。」

還有些人一說肝病,就馬上聯想到肝硬化、肝癌,從而產生極大的恐懼感。而且醫院往往對其過度治療,增加了肝臟負擔,這樣難免會加重病情。事實上,肝臟有很強的自我修復能力,因此要注意減輕肝臟負擔,少吃藥,注意調試心態,隨時保持樂觀的心境,這才是治療的關鍵。

因此,你如果在養生治病的過程中做到「身神同補」,那效果太神奇了。

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黃帝內經》上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恬淡虛無」是指心胸開闊,將一切都看的很淡,不斤斤計較,這樣一來,體內的精、氣、神就會順暢地運行;「精神內守」是指人心無雜念,不受紛繁複雜的物質世界的誘惑,達到這樣一種境界,又怎麼會生病呢?

《皇帝內經》告訴人們:「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恬,安靜也;愉,即愉快、樂觀、開朗;務,任務。人若能充分利用喜樂這種良性情緒和心態,對氣血的調和暢達是很有好處的,是有助於祛病延年的。

生活中,很多人喜歡和別人攀比,要知道「人比人氣死人」。攀比,必然使人產生無盡的煩惱,煩惱纏身,又必然吃不下飯,睡不香覺,久而久之,疾病走進人體。如此,則談何健康長壽?

給大家開一個心靈處方:要保持心情愉快、精神安定,要知足而樂、自得其樂、大肚能容、笑口常開,不要攀比傾慕、憂患得失、小肚雞腸、愁眉苦臉。真正做到這一點,自身抵抗力強了,免疫力提高了,病邪也不易入侵了。

事若知足心常樂

漫漫人生路,誰的人生一帆風順?所謂「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加上責任的重擔和緊張的工作,「心」這個君主之官,受到各種各樣的衝擊,會形成「主不明」之狀態而引發「十二官危」,從而產生各種各樣的疾病。

古人云「仁者壽」,「樂者壽」,「事若知足心常樂,人能無求品自高」。若能在逆境中保持樂觀向上的情緒,保持從容平和的心態,做到「事大事小,過去就了」,對於身心健康自然會有好處。

「事在人為莫道萬般皆是命,境由心造退後一步自然寬」。很多人在氣頭上都愛說「沒有過不去的坎」,但真正遇到具體事情時,確又是毫釐不讓,寸土必爭。常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鬧得天翻地覆,甚至一氣之下,就此「駕鶴西去」。

與此相反,《紅樓夢》中的賈母心懷寬廣。賈母之所以能在那個「人生七十古來稀」的年代活到83歲,與她心寬神寧、豁達仁厚、樂觀開朗的心境是分不開的。她雖年高,確愛看戲,一副「老小孩」的性格,常與兒孫們猜燈謎取樂,和晚輩、下人打成一片。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能做孩子們的好朋友。她對周圍的人慈祥寬厚、和藹可親,深得晚輩們的擁戴和孝敬。

整理情緒的好方法

1.不要把工作當成一切。分出一些時間給家庭、朋友、嗜好、娛樂等。

2.暫時將所有事情拋開。休息一下,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3.如果什麼事情煩你,找個朋友來交談,很快會使你好起來。

4.積極樂觀地考慮問題。閉上雙眼,想著一幅美麗的風景,或者想著和你的情人在一起纏綿時的情話,你頓時會感覺世界是那麼的美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護生 | 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藍潔瑛去世,生前曾患有精神病和子宮肌瘤!
病恥感,是藏在精神病患者心中的疤
抑鬱症屬於精神疾病,不是精神病!但諱疾忌醫到重度就是精神病!
躁鬱症的家庭:問題不再是精神疾病本身,而是對疾病的焦慮
以身試藥的「神經」醫生,卻讓精神病有葯可治
忙是治療一切精神病的良藥
破除迷思,重新認識:恬淡虛無,精神內守,真氣從之,病安從來!
精神疾病治療中的安慰劑效應
強迫症是神經精神疾病,看看有病么
擁抱,治療精神疾病的一劑免費良藥
我的精神病史之抑鬱症治療
賞畫既能豐富自己的精神文化,還能養生治病
感應錄:身患重病的丈夫往生極樂,精神病兒子自然痊癒
宮寒的女性,吃它最養人,保養卵巢延緩衰老,氣色佳精神好!
他被關進精神病院後,比醫生還會治療病人
重性精神疾病的治療挑戰及未來方向
醫話李辛:一個中醫眼中的精神健康——高血壓、糖尿病可以通過放鬆來緩解,這是真的嗎?
冒險者的基因,也與肥胖和精神疾病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