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中國經濟強大的神秘武器:套、種菜、吃餃子

中國經濟強大的神秘武器:套、種菜、吃餃子

米筐投資提醒:本音頻大小1.1M

改革開放近四十年,中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有人說這是偶然,也有人說這是必然。我們坐下來回顧歷史,也會發現,在這片華夏大地上,只要沒有戰爭,哪怕各種昏暗腐朽,中國人總能創造奇蹟,在經濟領域成為世界第一,並且是多次引領世界。

中國為什麼?憑什麼?研究中國經濟,不管回顧歷史還是面對當下,這些都是繞不開的。我曾問過很多人,有人說,這是因為中國人勤勞,有人說這是因為中國集權,也有人說這是因為中國人聰明,還有人說國人愛錢……說什麼的都有。但總感覺不夠全面,不能夠令人信服。相信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答案。

直到某天,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中國人有什麼獨特的好習慣」。我心中有了自己的答案:中國人搞經濟的勝利,歸根到底,是民族精神文化的勝利。

概括起來,就是:套、種菜、吃餃子。

1

套、各種套

沒錯,中國人習慣給什麼東西都包上「套」,最常見的遙控器套:

當然少不了給電視也來個:

環顧我們的日常,國人可謂「戴套狂魔」。沙發要有沙發罩,買空調也要戴個防塵罩,洗衣機要有保護罩、冰箱也得搭個布斤,馬桶也要裝個棉套。電腦要給屏幕貼膜,護眼。手機要有手機殼、鋼化膜,什麼?不貼?屏幕摔碎了怎麼辦?

手機貼膜也就算了,這還不算夠,買車也要貼膜。方向盤跑不了,也得套上,防出汗手滑,還要給坐墊買個墊子,人家老外都說了,坐墊包太好易燃,安全氣囊有彈不出的風險。我不管,沒墊子不好看,不耐臟…..

我們神奇的發現,似乎商品都有靈魂,得好好對待他們。似乎我們和國外人對待生活用品的最大區別,在於,他們是在用,而我們是在養。儘管是一字之差,但從經濟學上,卻是:對商品屬性的擴充,對單一產業鏈的豐富。

所以,同樣一種生活用品,國外的經濟鏈條上相對比較純粹,結果中國人將商品賦予了文化屬性,硬生生玩出了配套產業。比如車的產業鏈也就200億,放到中國就額外擴充出了100億的配套。

基於這樣的文化特性,中國人「戴套」戴出了互聯網金字塔尖的騰訊。

新一代年輕人買套的愛好放到虛擬環境里,就是瘋狂買皮膚。玩QQ要有會員、紅鑽、藍鑽、黃鑽……打遊戲要給英雄穿皮膚,別問為啥,就是好看,配我的氣質。光王者榮耀賣一個皮膚一天賺1.5億。騰訊真可謂「虛擬賣套」集大成者。

或者有人會說,這是現代,古代經濟那麼強,可不是這麼玩的吧?再次敲黑板:「對商品屬性的擴充,對單一產業鏈的豐富」。

古代,中國人玩的也是溜得飛起。當國外還處在喝生水時,國人就對喝水進行豐富,首先要喝熱水,後來這還不夠,要放茶。簡單一個喝水就創造了巨大產業鏈。搞到國外和中國人做生意,貿易逆差太大,屢敗屢戰,實在玩不過,最終啟用了鴉片和戰艦。這還不算給石頭、核桃、字畫、扇子,這些東西起名字談內涵藝術價值的。

精神文化極大豐富了產業鏈,所以經濟規模上中國才總有強大的可能。

2

種菜

有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國外老百姓有那麼大的院子,卻不種菜?

看看國內:

如果在農村呆過,就知道,不僅自家院門口要種菜,就是某些無人認領的荒地,有時間也要給它撒點菜籽,反正閑著也是閑著。

就這個問題,曾問過不少國內外朋友。有人說,是國外種菜成本高,有人說是國人餓怕了,也有人說是中國人勤勞。甚至某個藝術生告訴我,國外是50%時間創造物質(弄草坪),剩下50%時間是追求精神世界(在草坪發獃,放空),而國人是50%創造,剩下50%在尋思把創造的物質消滅掉(種菜然後吃菜)。好像有那麼點道理。

當然,種菜行為,放在經濟領域,就是提高了單位時間內的經濟產值。同樣的時間內,國人對物質的創造消滅,一來一回,經濟產值肯定是高於單方面創造的。

追根溯源,是民族習慣,也就是不能閑著。不論是個人還是物質資源,必須動起來。

人沒事了,別歇著啊,來打牌啊。車不咋坐人,別浪費啊,拉順風車去。廣場那麼大,空著多可惜啊,來跳廣場舞唄。就算是軍隊打完仗了,別停著,去修長城,修大壩去……

基於這樣的文化,相同時間內國人創造的經濟價值,比國外有先天優勢。

3

吃餃子

從種菜說到文化,必然繞不開吃。我們翻開歷史,會發現國人熱愛吃也是深入骨髓。

單說吃餃子 ,只有冬至才吃餃子?naive……

古人對餃子的熱愛簡直令人震驚:

春節要吃餃子:象徵團聚

數伏吃餃子: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立秋吃餃子:貼秋膘

新婚大喜:吃餃子,幸福像元寶

現如今,這個習俗在北方得到極大的傳承。

「啊,閨女回來了,中午吃餃子吧。」

「呀,家裡還有點韭菜,炒個雞蛋吃餃子吧。」

「就剩這點面了,還有菜,今個給你包個餛飩吧……」

這還不算上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餅,元宵吃湯圓,過生日吃長壽麵。總之,以節日為名,以食物為載體,一年裡,中國人活生生比國外多吃了好幾頓大餐。這些東西算到經濟賬上,自然要漂亮許多。

換句話說:吃文化,促使國人的消費內需極其龐大。

所以才有了,一年吃掉88萬噸小龍蝦,6億頭豬,喝掉300億公斤白酒。僅四川人一年就吃掉3億隻兔子,南京人一年吃掉1億隻鴨子。

關於吃,有人編了個段子:

「兔不入蜀,犬不出關,皮皮蝦翻車渤海灣;

為羊憚蒙,為鴨忌寧,兩歲的潮牛是一景;

德棍的豚,美帝的雞,毛子的大馬哈魚淚欲滴。」

當我們在盤算經濟的時候,猛地才發現,經濟不就是供需,而國人的文化基因里,自帶創造需求屬性。經濟的強弱,跟文化真是息息相關。

4

精神文化的對決

當我們認真研究中國經濟,發現「套、種菜、吃餃子」為代表的一系列獨有行為習慣,最終構成了比別人龐大的經濟規模。其中民族的精神文化占很大引領地位。研究經濟,實則是在研究文化。

我們都知道,人與人的競爭,拼的是學識、堅強、毅力、自律,拼的是精氣神;企業與企業的競爭,拼的是組織紀律、執行力、團隊效率、產品性能;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拼到最後,難道不也是拼的是民族精神文化么?

我們站在全人類精神文明的角度,可以把它來一個匯總。最終各個國家,誰越和匯總相近,越容易強大。

我們不難看出,世界各地,有些國家樂觀但是懶惰,有些國家虔誠又不夠包容,有些國家勇敢卻不務實,還有的民族夠創新卻沒有家國概念……

同樣,我們的民族和國家經濟,成也精神,敗也精神。過去民族精神里,不尊重創新,砍掉了包容,堵死了智慧。所以當人類第一次工業革命到時,被船艦利炮打的服服帖帖,乃至長跪不起。去告天祭祖,願老天保佑。

這就很值得我們反思。不能一味拍死民族精神,張口就是國人劣根性,國人這不行那不行,畢竟很多精神是很寶貴的。更不能忽視我們精神的不足,比如愚昧和缺乏創新。

好在一切都在改變,國人自省精神強大。以前遇到困難,碰到強敵就是求保佑,現在是「抄傢伙,跟他干」「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創新也在一點點積累,儘管路途漫漫。

這是個競爭的世界,中國由我們億萬個國民組成,國家經濟的最終命運,拼到最後,拼的是整個民族的精神和文化,這才是國家經濟強大的神秘武器。也是我們要時常反思和重視的地方。

最後,馬上七夕了,你說,為了中國經濟,你跟愛人該不該考慮吃頓餃子?要不火鍋也成……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米筐投資 的精彩文章:

「殺死」直播:一個「風口」的極速失控與資本陷阱
到底該如何拯救你,大兵「聯通」?
你每天做的,只是不斷鞏固你的社會階層!
不要用顯微鏡來尋找經濟周期拐點
潑向房二代的冷水:請別忘記這是個變革的時代

TAG:米筐投資 |

您可能感興趣

超市賣十元的小神器,瘦臉、緊緻皮膚、祛斑排毒,經濟又實用
文化、綠色、經濟、共享!淮安擘畫大運河發展的美好未來!
一季度俄羅斯、美國、中國、韓國、歐元區、新加坡、越南、菲律賓等國經濟增速
二季度亞洲四小龍: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新加坡、韓國經濟增速對比
明朝滅亡的經濟原因:皇帝的家人、親戚、奴才,吃垮大明王朝
專家:伊朗石油是美國遏制亞洲國家經濟的武器
雲泉硅藻泥:簡歐系普裝,石頭堆成的電視牆藝術經濟
印度、越南、中國、美國、日本、德國、俄羅斯、巴西等各國一季度經濟增速
緬甸小勐拉銀河國際風情萬種與獨特的經濟區
六張老照片展示中國經濟的大掌柜的陳雲風采
《大蕭條與羅斯福新政》:經濟危機下的美國
美媒:新女性,中國經濟奇蹟背後的秘密
普京的俄羅斯的經濟戰略有三大支柱?
《北京女子圖鑑》大學初戀、商業精英、經濟適用男、富二代你選誰
漢朝的經濟發展:鐵器工具、煤做燃料、絲綢業
柳川:集體經濟村莊龍門的「神話」
保理君:獨角獸的融資套路,新經濟的發展魔術
警惕!中國經濟的「三大幻覺」
中國最強的「雙子星」城市,經濟佔全省的1/2,國際化大都市!
宋朝經濟、文化、科技都超越漢唐,但為什麼留下了「弱宋」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