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孔子教學的主要教材:《詩》《書》《禮》《易》《樂》《春秋》

孔子教學的主要教材:《詩》《書》《禮》《易》《樂》《春秋》

《孔子學說的網路世界》(連載之十六)

四、孔子教學的主要教材:「六經」即《詩》《書》《禮》《易》《樂》《春秋》

這六部古藉並非孔子所作,而是在孔子之前早已存在。孔子僅僅是對它們做了一些整理工作。其中《樂經》已失傳,所以通常稱"五經"。《禮》指《大禮》《小禮》,後失傳其一,並更名為《禮記》。

先說《周易》,這是一部淵源邃古、博大精深的哲學著作。《易》源於河圖洛書,夏代稱《連山》,商代稱《歸藏》,到周代才叫《周易》。"易"有三種含義,一是「變易「,即世間萬事萬物的無窮變化;二是"簡易",即以簡單詮釋複雜、"以六爻窮變化";三是"不易",即永恆不變。"易"為夏、商、周三代王室卜官所掌管。《易經》又有「人更三聖,世歷三古」的說法:它的成書經歷了上古、中古、下古三個時代,即「三古」;書中內容由伏羲、文王、孔子三個聖人完成,即「三聖」。尤其是經過孔子對《易經》作傳解說,把這部一般認為是用於占卜的書,升華為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學經典。

《書》,又稱《尚書》,這是周王室外史所藏的政治文獻。《尚書》從內容上可分為兩類,祭祀類和戰爭類,即所謂"古之大事,惟祀與戎"。從文體形式上也可以分兩大類,即上行的奏議和下行的詔令。《尚書》的文章結構完整,層次分明,在命題謀篇上非常講究,不少篇章文采飛揚。但由於時代久遠,語言佶屈聱牙,古奧難懂。

《詩》即《詩經》,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它收集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五百年的詩歌三百零五篇。又因為其中的作品都可以用樂器伴奏演唱,所以《詩經》也稱為我國古代第一部樂歌總集。《詩經》來源有二,一是王室派"行人"到民間"采詩",二是公卿大夫給周天子的"獻詩"。但無論哪種詩歌,最後統一由周王室設在家廟的"守藏室"(即國家圖書館)刪定。春秋時期,諸侯宴饗、會盟,莫不賦詩,可見《詩》已普遍流傳。《詩經》最初在先秦被稱為"詩"或"詩三百"。後因孔子很重視它,在培養從政人才時,非常重視詩教,把詩歌教育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所以到了漢代,一些學者把它奉為經典,便稱之為《詩經》。《詩》分風、雅、頌三個部分。風包括十五國風,《周南》、《召南》、《王風》則是洛陽一帶的民歌。雅、頌則是王室的祭歌和頌歌,表現手法有賦、比、興,它的基本風格是淳樸自然,敢於描寫現實,開啟了中國詩歌的優秀傳統。

《樂》是隸屬周王室司樂的音樂作品,有人說《詩》和《樂》實際上是一體的。《詩》為樂歌,"詩"記詞,"樂"記譜。《樂》集夏、商兩代音樂精華之大成,由周公在洛邑整理而成,周王室歷代樂官修訂。現《樂》已失傳,無法知道其原貌。

《禮》,又稱《周禮》、《周官》,是周王室的宗伯管理的典章制度。周公在洛邑制禮作樂,奠定周禮的基礎。所謂禮,是天子、諸侯、大夫必須遵循的嚴格的制度,其主要內容有建侯衛、宗法制、封諸侯、五服制;爵位、謚法、官制和吉、凶等禮。《周禮》被秦始皇徹底燒毀。西漢末年,劉向自稱發現了古本並加以著錄,這就是今本《周禮》。

《春秋》之名,是先秦人們對史書的通稱,除周王室外,各國也都設有史官。秦焚書後,各國國史皆亡。西漢時,學者們借口耳相傳,整理成《左傳》、《公羊傳》等,漢儒以為以上各書是解釋孔子所作的《春秋》的。

《禮記.經解》中,提到了《六經》的作用:

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絜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故詩之失,愚。書之失,誣。樂之失,奢。易之失,賊。禮之失,煩。春秋之失,亂。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而不愚,則深於詩者也。疏通知遠而不誣,則深於書者也。廣博易良而不奢,則深於樂者也。絜靜精微而不賊,則深於易者也。恭儉莊敬而不煩,則深於禮者也。屬辭比事而不亂,則深於春秋者也。」

孔子說:「到了一個國家,就可以看出他的教化是怎樣的。其國民如果待人溫和寬厚,那是得力於『詩』的教化;如果通達而博古,那是得力於『書』的教化;如果爽朗而和平,那是得力於『樂』的教化;如果清凈而細心,那是得力於『易』的教化;如果謙遜而莊重,那是得力於『禮』的教化;如果善於文辭、類比史實,那是得力於『春秋』的教化。然而各類教化,也都有其欠缺。『詩』教不當,容易陷於愚痴;『書』教不當,容易言過其實;『樂』教不當,容易奢侈;『易』教不當,容易心存害意;『禮』教不當,容易落入繁瑣;『春秋』之教若不當,容易引發混亂。」如果其國的國民溫和寬厚又不愚痴,那就是精通『詩』教了;通達而博古又不至言過其實,那就是精通『書』教了;如果爽朗而和平又不奢侈,那就是精通『樂』教了;如果清凈而細心又不心存害意,那就是精通『易』教了;如果謙遜而莊重又不繁瑣,那就是精通『禮』教了;如果善於文辭、類比史實又無混亂,那就是精通『春』秋之教了。

孔子自稱「述而不作」,所謂「述」就做「引述、複述、評述」,所謂「作」就是「創作」。孔子之與六經,世稱「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著春秋」。《春秋》本為魯史,孔子將《春秋》拿過來,字斟句酌地修訂一遍,並且強調不能變更一字,從而將史學的價值彰顯出來。孔子編輯詩書,確定禮樂,讚揚周易、修訂春秋,從今天看起來,只不過做了編輯、校對和注釋的工作,並沒有進行「創作」。但就是這樣一個工作,承傳了上下五千年中華文明」。

微信號搜索:中華詩文學習,或shiwen_xuexi

歡迎讀者朋友以個人名義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用於商業目的。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詩文學習 的精彩文章:

民國最美九句情話,句句撩人
孔子的教學總綱:「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TAG:中華詩文學習 |

您可能感興趣

老教材:《楷書入門》
王鐸書法解析教材《草書字譜》
日本教材對《褚遂良書雁塔聖教序》碑刻的注釋
人教社:關於《陳涉世家》未選入新編語文教材的說明
解讀 | 國家統編教材《中國歷史》
書畫-硬筆字帖《鋼筆楷書教材》
語文教材刪《陳涉世家》?總主編回應
教練技術經典教材——《朗讀者》董卿VS胡歌
周履靖《春谷嚶翔》,學畫禽鳥翎毛好教材!
入選語文教材前十的古詩文——NO.2《登泰山記》
呂壽琨國畫長卷《仿臨安山色》——美術學院授課教材
盧中南楷書《錢泳書學句》,學書法必備教材!
清代廣東方言編著的英語教材《英語集全》
清末童蒙教材《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
老師批改《蘭亭序》作業,網友:活教材!
《中餐廳》「明學」教材全解
《韓國語》教材:基礎生活會話-討論日程
人教社回應《陳涉世家》未選入新編語文教材:歷史教材中有
《芥子園畫譜的由來》無數畫家的藝術啟蒙教材
漫畫名詞走進日本課程教材!《北斗神拳》教你什麼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