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是小孩必需獨立面對的困難!
前幾天一朋友的女兒生病了,每隔兩三個小時就在微信上跟我報告孩子的狀況,問怎麼辦?我說你不是一直強調不要將孩子養成溫室的花朵嗎?不是要培養孩子獨立面對困難的能力嗎?
她說,對呀,這也生病也沒有什麼關係呀!
我說,太有關係了。你別瞎擔心了,忙自己的事情吧!感冒生病這點痛苦,你家寶貝能承受的了。再說生病,就是小孩獨立面對的困難的機會,即便是小寶寶,我們再不舍,也要學會撒手讓他們獨立處理困難的機會。
我們所能做的,只能是盡量創造一個有利於他們克服困難的外部條件。比如為他們找一位靠譜的醫生、輕鬆的環境、合理的飲食,以及用樂觀的心態陪伴他們度過生病時期。
是啊!看到孩子難過受苦,當媽的總是恨不得馬上衝上前去把孩子從痛苦裡解救出來!但是,這是在幫孩子逃避責任!而事實上,痛苦是孩子成長道路上最寶貴的財富之一。
如何面對疾病,也是孩子從小要學習的課題。孩子如何做,取決於父母,父母輕鬆,孩子就輕鬆;父母痛苦焦慮,孩子就會煩躁不安,他也無法從一次生病中獲得心靈的成長。
推薦一篇文章《孩子遇到痛苦時,是你想要幫助他,還是他需要你的幫助?》,文章有點長,但是作者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地非常到位,雖然講的不是疾病,但其實是相通的,我們如何學會放手,讓孩子獨立去面對生活中的各種痛苦的感覺。
文| sunny
來源:公眾號【陽光下的稻草人】
毛先生這一天的作業有點多,時鐘已經指向晚上七點,他還坐在小桌子前不停地寫寫停停。做好晚飯,我也坐到電腦前一邊編輯文字,一邊等他。
「媽,現在幾點了?」毛先生轉頭問我。
「七點過3分。」我瞄了一眼電腦上的時間,告訴毛先生。
靜默了一會兒,毛先生突然爆發了,小身子像條蟲子一般扭來扭去,仰著頭嗷嗷大叫,兩隻小腳狠狠地跺著地面。過了一會兒,毛先生哭喪著臉說:「我想出去玩!沒時間玩了!」
聽到我報了時間後,毛先生的腦瓜子轉了好幾圈,算出完成作業、吃飯、洗碗所需的時間後,發現原計划出去外面玩的時間不夠了,情緒一下子就崩潰了。
我正專心編輯著文字,沒心思理他,順手就扔了他一塊「溝通拌腳石」:「既然沒時間了,還在那裡鬧,越鬧越沒時間,還不如捉緊時間寫作業。」
聽到我這樣說,毛先生的情緒溫度直線上升,作業也不寫了,趴在桌子上嗷嗷叫著發脾氣。
我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趕緊閉嘴,心裡盤算著要不要介入傾聽呢?還是靜觀一下毛先生的情緒發展?
我有點好奇毛先生接下來會怎麼樣做,也很想知道毛先生會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所以決定一邊假裝專心處理資料,一邊豎著耳朵側著眼睛觀察毛先生的動靜。
毛先生髮泄了一會兒情緒,心情緩和了一些,平靜下來,繼續坐在桌子前埋頭寫作業。
過了好一會兒,毛先生拿著完成的作業過來找我簽名,他把作業放在我面前,一張小臉蛋皺得像個苦瓜一樣,嘴巴里哼哼唧唧。我把他抱在腿上,說:「一想到時間不夠了,不能出去玩了,心裡就很著急、很難過?」
毛先生難過地把頭靠在我身上,不說話。沉默了一會兒,我看他已經平靜下來,說:「我們吃飯吧!」毛先生跳起來,幫忙盛飯去了。
從吃晚飯到洗完碗的過程,毛先生只在洗碗時要求我幫他把套在蒸鍋里的碟子拿出來,因為他自己拿不了,然後就沒有再表達過任何情緒和要求。
等到洗完碗,時間已經到了晚上八點四十分了。毛先生心裡明白這麼晚了,很快就需要進入洗澡睡覺的流程,不可能再出去玩了,他心裡難受,鑽進我懷裡求安慰,我靜靜地抱著他,沒有說話。
難過的情緒過去了,毛先生站了起來,自個跑到書架和玩具堆之間東瞅瞅、西看看,計劃著怎麼安排餘下的時間。
沒一會兒,毛先生就做了一個決定,他從小書架上找到了幾本以前沒有看過的書,窩在沙發上大聲地念著書上的故事,念著念著,毛先生又高興起來了。
從毛先生髮脾氣開始,我心裡一直在糾結:毛先生那麼想要出去玩,我要不要幫他洗碗呢?如果我幫他洗碗了,他就可以有時間出去玩了。
當我剛冒出決定幫他洗碗的主意時,另一個想法趕緊冒出來阻止道:不要越俎代庖去做決定,先看看毛先生的打算,如果他想讓你幫忙,需要他主動提出來,如果他沒有提出來,你得忍著想要幫助他的慾望。你得想明白了,是你想要幫助他,還是他需要你的幫助?
分析
我們來分析一下毛先生這件事情:
首先,毛先生必須面對真相。
完成作業、吃晚飯、洗碗都需要時間,而時間就只有那麼多,發脾氣並不能讓時間變得更多,反而會花費更多時間。
但是,一想到心愛的自由玩耍時間可能沒有了,他心裡很著急很難受!這個年齡的孩子,控制情緒的前額葉還沒有發展成熟,心裡難受卻又無法準確地表達出來,只好通過激烈的情緒——發脾氣表現出來。
當他的情緒得到宣瀉之後,身心狀態回歸平衡,理智重新接管大腦,他就平靜下來繼續寫未完成的作業。
其次,他選擇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完成作業、洗碗都是毛先生的日常工作,他沒有因為想要滿足玩耍的需求而請求媽媽的協助,而是選擇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承擔責任的種子已經在他的心裡生根發芽。
最後,他需要找到平衡自己的方式。
時間已經沒有了,即使發脾氣也不會回來,這是必須要面對的真相。那就不如選擇放棄出去玩的願望、接受現實。與其為已經失去的時間難過,倒不如看看餘下的時間還能做什麼?毛先生正是選擇如此去做,然後找到了另外一個滿足自我需求的方法。
而更重要的是:毛先生完整地經驗了他的痛苦。
哈佛大學講師、兒童心理學家丹.肯德隆表示:「如果孩子不曾體驗痛苦的感覺,就無法發展「心理上的免疫力」。
「這就像身體免疫系統發育的過程,」他解釋說:「你得讓孩子接觸病原體,不然身體不知如何應對進攻。孩子也需要接觸挫折、失敗和掙扎。
一個從小到大,沒有體驗過任何痛苦並學習獨立解決問題的孩子,很容易就成長為瓷娃娃式的人——他們如此脆弱,稍稍碰壁,就有可能碎掉。
後語:
感冒生病是每個孩子都無法避免的事情,也是孩子有能力面對的痛苦。我們遇到很多孩子反覆生病,很多時候就是源自我們不想看到孩子痛苦,又瞎擔心,瞎干預,最後把小病折騰成大病,本來三五天可以恢復,變成十天半個月。
TAG:中醫育兒經 |
※最難養的5種狗狗,不是容易丟就是容易生病,敢養的都是大神
※生病還能對身體好,常生這3種小病,壽命會更長久!
※小孩哭可能是生病了?
※有3種習慣的家長,養出的孩子愛生病,別以為是對娃好了
※孩子生病,可能藏著你對疾病的恐懼
※兒童生病後,你還在亂用抗生素么?小心害了孩子
※生病一定是壞事?生這種病還是好事呢,長壽還能增強抵抗力
※這種病經常得對身體還有好處,生病不是壞事,能長壽
※生病不一定就是壞事!生這5種小毛病,可能是好事!
※兒科醫生:娃的病多是吃出來的,不想孩子生病得注意這些細節
※這幾種癥狀看似正常,但可能是孩子生病的「潛台詞」,家長需注意
※為了不讓主人擔心,生病的狗狗會選擇獨自面對死亡
※孩子經常生病,還久治不愈,可能是患了這種病
※生病不一定是壞事,幾種病或許是身體在排毒,對健康有幫助
※養孩子的幾大誤區,很多家長都在犯,難怪孩子容易生病還不好養
※女性必需的幾種養生食物,從各個方面來保護我們的身體少生病!
※你的措施不當,也是魚生病致死的關鍵!
※小時候常生病和不常生病的孩子,長大後誰體質更好?答案有點意外
※立秋後這瓜需多吃,不上火生病少,對老人孩子最好
※小孩子生病比吃藥更重要的是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