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求職者不可忽視4大「心理效應」

求職者不可忽視4大「心理效應」

1、首因效應:穿著張揚讓人驚

案例:小楊是工科名校畢業生,專業對路、成績優良,在厚厚的應聘材料中脫穎而出,入列預選名單。但她面試時,穿著過於新潮:鮮艷的短上衣、破舊的低腰褲,很誇張地戴著熱帶風情的大耳環,一進門就讓由高級工程師組成的考官們一愣,考官們沒問幾個問題,就結束了面試,結果當然是她被淘汰出局。

45秒鐘內就能產生第一印象

點評:「首因效應」,也叫「第一印象」效應。心理學研究發現,與一個人初次會面,45秒鐘內就能產生第一印象。第一印象能夠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佔據著主導地位。面試中首因效應的作用不可小瞧。

雖然考官的「印象」標準不一樣,但總體來說有些標準是一致的,這就是:踏實、開朗、精神飽滿、信心十足、坦誠、機敏、幹練的人,會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理工類專業要求「踏實、耐得住寂寞」,而小楊的穿著,卻給招聘考官留下了「華而不實、喜歡張揚」的第一印象,她的出局,是自然的了。

2、近因效應:相貌平平卻自信

案例:畢業生小林是個相貌平平的小男孩,到一個單位參加面試,進考場後,考官只輕描淡寫地問了他是哪個學校畢業的,是哪個地方的人等幾個問題後,就說面試結束了。正當他要離開考場時,主考官又叫住他,說:「你已回答了我們所提出的問題,評委覺得不怎麼樣,你對此怎麼看?」小林立刻回答:「你們並沒有提出可以反映我的水平的問題,所以,你們也並沒有真正地了解我!」考官點點頭說:「好,面試結束了,你出去等通知吧。」結果是錄取通知書如期而至。

最近、最後的印象,往往最強烈

點評:最近、最後的印象,往往是最強烈的,可以沖淡在此之前產生的各種因素,這就是「近因效應」。其實,考官第一次說面試結束,只是做出的一種設置,是對畢業生的最後一考,想藉此考查一下應聘者的心理素質和臨場應變能力。如果這一道題回答得精彩,大可彌補「首因效應」的缺憾;如果回答得不好,可能會由於這最後的關鍵性試題而使應聘者前功盡棄。

3、鯰魚效應:組織應聘顯活力

案例:小陳是班長,他希望班上同學都能儘快地有個好工作,所以每次參加應聘活動,他都會成為熱情的組織者,在應聘場上,幫助同學出謀劃策,並讓男同學為女同學在熱門單位擁擠的招聘台前開路,一起遞上簡歷等。他的簡歷還沒遞出,就有幾個單位主動來詢問他的情況,有一個單位發現他和自己單位的用人需求對口,立刻就問他有沒有意向到他們單位應聘。

要力求主旨明確,觀點鮮明

點評:小陳無意間展示了「鯰魚效應」。鯰魚效應源於一個典故。挪威人愛吃沙丁魚,可上市的沙丁魚只有一位老漁民捕的魚是活的。其奧秘在於:他在捕來的沙丁魚中摻了少量的鯰魚,使得捕來的沙丁魚一直保持興奮狀態,活蹦亂跳的,所以能賣出高價。「鯰魚效應」在人才學中泛指與眾不同的人、能給群體和企業帶來活力的人。

這樣的人最受歡迎。招聘時,特別是在人才市場上有眾多畢業生時,招聘人員會非常注意觀察每一個人的表現,應聘者中,誰最有活力,誰最有創意,誰最受青睞。集體面試時,也一定要注意「鯰魚效應」。如果輪到你發表意見時,要力求主旨明確,觀點鮮明,論證有力,方能脫穎而出

會對他的某一品質的強烈,而掩蓋了弱點

4、暈輪效應:「班門弄斧」讀畫報

案例:小劉是個專科生,和一群本科生、研究生一起到外貿單位應聘,他知道如果就那樣簡單地遞交簡歷,肯定沒有一點希望。他想了個點子,在中午招聘人員吃午飯時,他拿了一張全英文版的畫報在招聘台前,有滋有味地在那兒閱讀。

當招聘人員被彩色畫報吸引過來之後,他就用流利的英語給他們講畫報上有趣的故事,當然最後的結果是,招聘人員收下了他那只有「專科」學歷的簡歷,他也成功地被招進了這家單位。

要把自身優勢充分展現出來

點評:暈輪,原指月亮被光環籠罩時產生的模糊不清的現象。「暈輪效應」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心理現象,即對一個人進行評價時,往往會因對他的某一品質特徵的強烈、清晰的感知,而掩蓋了其他方面的品質,甚至是弱點。

畢業生在求職應聘中,如果能夠巧妙地運用這種暈輪效應,把自身的優勢充分地展現出來,一定會給招聘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贏得對方的賞識,取得應聘的成功,就如專科生小劉一樣。當然,在運用這一效應時,一定要注意不能刻意製造「光環」效果,那種虛妄的行為,效果只能適得其反。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網路,如有冒犯,請聯繫我們刪除)

——————————————————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個黑洞,因此快樂並苦惱著

彩虹夢想諮詢

官方微信公眾賬號:xlyisheng

關注我,用心傾聽你。把你的心理困惑發給她,會得到很好的答覆哦。

點擊展開全文

3招教你如何婉拒他人
三種意識層次的男人,你的他在哪一層
了解老公性心理,才能避免出軌
該怎麼處理和前任的關係
這幾種表現說明你正在單戀

TAG:心理醫生 |

您可能感興趣

「轉水」不可忽視
無線充電只追求高功率 轉化率也不容忽視
信息免疫,不可忽視
不可忽視的心理疾病:雙相障礙
心梗後的長期管理不容忽視
不可忽視的化療相關性便秘
不可忽視的必需脂肪酸
肝硬化患者不應忽視「手衛生」
運動損傷後心理層面的恢復不可忽視
不可忽視的你自己的力量
科研實驗不可忽視三大關鍵!
寶寶「吃手」頻繁?心理因素不可忽視
不可忽視的愛彼製造工藝,不忘初心是關鍵
葛根作用大,不可忽視
不可忽視的「敏感期」
蘋果有大學問,四種功效不可忽視
女性長期睡眠不好 造成5大危害不可忽視
竣工驗收最容易忽略的6大細節,你可不要忽視!
檸檬水功效多,但這些副作用不可忽視
切忌不可忽視西紅柿的減肥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