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板浦故事】武狀元卞賡

【板浦故事】武狀元卞賡

【板浦故事】小鎮人物武狀元卞賡

文/潘友國

我的蘇北老家海州古鎮板浦,有一條從古流淌到今的河流,河流的名字叫善後河。

這條河流千百年來,熠熠生輝,陽光普照,漸漸孕育出無數「風流人物」。

隨便從檔案中挑出一位,都足以讓歷史為之一振。

其中以卞賡最為出名。

年幼時在東大街的千年鬱鬱蔥蔥的皂角樹下納涼就時常聽老一輩「板浦通」季萬祥講,武狀元卞賡的民間傳奇故事,敬佩不已,心中便幻想長大也要像卞賡那樣做一番轟轟烈烈大事業。

狀元府雖近在咫尺,卻因種種緣由,一直沒能前行。

拜訪的願望早在心頭纏繞多年了。

近日,在一個寒風颯颯、十分清冷、落葉蕭蕭的初冬,我去尋訪歷史名人卞賡狀元府。

遺憾的是,待我去時,狀元府已蕩然無存,瘡痍滿目,只剩下幾堵頹垣,一片瓦礫。就連狀元府外的,那幾棵槐樹,也只是滿臉滄桑,默默無言,哀怨動人。

真是難以置信,這就是傳說中的狀元府嗎?

我大失所望。碰巧,遇到當地的一位熱心八旬老人介紹說:你別看現在是一片廢墟,過去這裡可風光啦!三啟六扇鑲紅邊的黑漆大門,迎面寬大的粉白照牆,門前上馬石、上馬樁、下轎石,對對排列。門之間,兩側一對高2米、重約1噸的鎮妖石獅子神態溫和,公母獅戲球抱子,側目相對。門額上高懸藍底金字「狀元及第」,龍飛鳳舞,渾厚雄健,蒼勁有力,實為書法傑作。兩則一幅楹聯,上聯為急時雷雨舒龍甲,下聯是得意風去快馬啼。鐵旗杆一座,在很遠的地方就能望見綉有「狀元府」字樣的大旗飄揚空中。整個狀元府呈「囍」字形,外觀顯得十分威嚴高大,很有氣勢。府內的樓閣亭苑,錯落有致,均飾有精雕細琢的花紋圖案,有些室內還陳設著古董及字畫。庭園疊石為山,引水為池,曲徑迂迴,林木蔥鬱,古樹參天,濃蔭遍地,一派園林美景·······

老人還說:只可惜,日本鬼子攻陷板浦中正後,燒殺掠奪,無惡不作,盛極一時的狀元府也慘遭破壞,建築物被燒毀·······

辭別老人後,我帶著苦澀的情緒,回到工作單位板浦初級中學,直接奔啟智樓圖書室,熱情的圖書室管理員卞冬傑,幫我尋找了一些有關卞賡的線索。

《海州志》記載,卞賡(1868--1906)字虞卿,乳名卞三。海州板浦鎮中正人,清光緒十八年1892武狀元。他於清末中武狀元後,先被留守紫金城看守神武門,後得以外放,任兩廣參將,鎮守虎門。因中山先生在廣州起義,他非常同情革命黨,又恐朝廷降罪不作為,遂拔劍自刎身亡。

卞賡出生在一個富裕家庭,文武雙全,自幼拜名師習武,天資聰穎,通過勤學苦練,十八般兵器樣樣精通。清朝《海州選舉志》記載:武科考試都是由各州選拔推薦,舉送到京城,由兵部主持考試。考試的內容有馬射、步射、平射、筒射等射術,馬上的槍術,舉重、負重、等體力考試,另外還注意身材。「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類升」(《通典選舉》)。武藝高強的卞賡,一路順風考上來,十四歲中武秀才,十八歲中武舉,光緒年十八年(公元1892年)卞庚到了京城,科場得意,初考時名列第一。

主考大臣經過認真的挑選,把入選的試卷按名次排列,呈慈禧「欽定」,進呈卷中,第一名狀元卞賡,海州板浦中正人。卞庚,以表示天長地久,日月同賡。

此時,又值太后七十大壽之喜,吉祥的名字和籍貫。慈禧龍顏大悅,歡喜異常,遂召見卞賡,見其:堂堂英偉,舉止莊重有理,進退有法。高興非常,便點他為狀元,又特別賞賜卞庚冠帶衣服等物。

卞賡高中狀元後把榮辱看得很淡。卞賡,及第後歸海州故里,海州城裡張燈結綵,萬人空巷,人頭攢動動,人聲鼎沸,圍觀的人如潮水般湧來,知府大人也差人去郊外相迎。這時卞賡卻換上便服,騎一頭劣馬,悄悄進了城。當他去拜見知府時,知府吃驚道:「我已命人去郊外相迎,為何你獨自到了?」卞賡說:「我本鄉野武夫,能夠及第,實乃僥倖。如果再煩勞知府大人、父老鄉親、興師動眾,我豈不是錯上加錯。」

知府聽罷翹起大拇指連連稱讚:「狀元郎如此謙遜,不愧為人中偉丈夫也!」

據說卞賡留京城鎮守神武門期間,連續破獲幾樁大案,慈禧見其忠心耿耿,倍加欣賞於是下旨卞庚任兩廣參將,率領水師鎮守廣州虎門。

卞賡武藝高強,又懂韜略,平時操練比武,有一套方法。且治軍嚴謹,善於處理軍民關係,在地方上頗負盛名。時值廣州革命黨中山先生率眾起義,卞賡不忍屠殺鎮壓革命黨,無法向朝廷交代,又恐連累家人,無奈之下自盡而亡。

卞賡去世的消息傳到蘇北老家板浦中正,卞家聞得噩耗,悲痛欲絕。不久卞賡的靈柩回籍,浮厝在地藏庵,接受地方鄉紳、各界人士、親朋好友拜祭。

「文革」浩劫時,卞狀元的墳墓被毀。

滾滾善河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如今英雄已逝,在皂角樹下講故事的老人也不在人世,但卞賡武狀元的舊事像一支吟唱不絕的鄉謠。

在老家板浦廣漠的鄉村、巷頭巷尾、《板浦春秋》、瓜棚場院、古槐樹下、納涼的月光下廣為傳頌……

最近傳來好消息政府要在原址上重建狀元府,以此來紀念武狀元。

我熱切期盼著。

作者簡介:潘友國,土生土長連雲港板浦人。喜歡看書、寫作。時常有文章發表,偶爾獲獎。

微信號搜索:中華詩文學習,或shiwen_xuexi

歡迎讀者朋友以個人名義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用於商業目的。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詩文學習 的精彩文章:

古詩中疊字的妙用
世界十大著名悖論,你聽說過幾個?
古代最養人的54句名言,句句受益
情系教育 愛灑學生——記高郵市外國語學校趙桂珠老師

TAG:中華詩文學習 |

您可能感興趣

板浦筆記:古今文人與板浦
板浦筆記:張七香豬蹄
板浦筆記 方言
古鎮拾遺:板浦今昔
板浦筆記:古鎮滄桑之美
板浦筆記:故鄉風物春韭菜
板浦筆記|老巷往事
板浦筆記|懶貨小馬
板浦筆記:朱自清的風骨
古鎮板浦:地下室的記憶
板浦筆記|古鎮石榴樹之戀
板浦筆記 懶貨小馬
板浦筆記|小鎮古松
板浦筆記|許翠巷的回憶
板浦筆記 許翠巷的回憶
板浦筆記 小鎮古松
板浦筆記 小鎮舊聞錄
板浦筆記 小巷紫藤
板浦筆記:刨豆丹
板浦筆記:池家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