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書·諸帝本紀》評點三:平帝、孺子嬰、王莽、劉玄

《漢書·諸帝本紀》評點三:平帝、孺子嬰、王莽、劉玄

文/格瓦拉同志

《漢書》本紀部分為十二篇,專門記錄西漢歷任皇帝事迹,本文主要對平帝、孺子嬰的本紀及劉玄的列傳進行評點,並附帶新帝王莽列傳評點,採用文言文形式。評點如下:

平帝劉衎:平帝之世,權去漢室,政歸王莽,賞罰黜陟,帝無與焉。當此之時,莽始行其篡奪之志,籍孝元皇后之倚任,因孝平皇帝之幼弱,褒善顯功,以自尊盛,飾己以媚下,修政以收望。又用甄豐、甄邯、劉歆、孫建之屬為之輿論,進符命,用讖緯,劫持帝後,脅逼日甚,漸奪漢祚。

《漢書·諸帝本紀》評點三:平帝、孺子嬰、王莽、劉玄

平帝漸長,意忿不平,莽遂行鴆殺,愈矯揉跋扈矣。

孺子劉嬰:孺子嬰身在襁褓,政由莽出,托號漢帝,其實傀儡。當此之時,莽篡奪之意愈固,其行愈速,天下獻符命、進讖緯者日以千數,率多無恥之徒,希求富貴,聲勢囂囂,天下側目。而漢室臣宰,或謙退自保,苟延殘命;或守正不阿,誅戮及身,終無可約束之人,致莽終成篡奪之行,漢祚遂中絕。

《漢書·諸帝本紀》評點三:平帝、孺子嬰、王莽、劉玄

孺子終王莽之世,被囚於府邸之中,年歲雖長,然不習言辭,不辨五穀,心智與幼兒相若。王莽既敗,復為平陵人方望等所推,欲立為天子,輒為更始所擊殺,悲夫!

新帝王莽:莽起自外戚,諸父及群兄弟皆恃權而驕,乘時侈靡,以輿馬聲色佚游相高。莽獨孤貧,因折節恭儉,勤身博學,雅好《周禮》,篤信謹修,常欲以此匡救天下。又外交英俊,禮賢下士,內事諸父,曲有禮意,矯揉造作,以要名譽,敢為激發之行,處之不慚恧。

於是宗族稱孝,師友歸仁,游者為之談說,虛譽隆洽,為天下所矚望。成、哀之間,國家多故,莽身居宰輔,勤奮國事,憂勞黎元,耿介清廉,正道直行,道化天下,譽滿九州,有伊、周之望。

哀帝既崩,傅、丁失位,漢室陵遲,國運中微,莽因肆其奸惹,終行篡奪。新室既立,莽志驕意大,懲成、哀弊政,兼并日盛,民氓流散,世風澆薄,乃托古改制,屢變成法,以收民望。復井田之制,民田奴婢不得賣買,天下怨嗟,海內失望,姦猾尋隙,兼并愈盛;數改貨幣,變亂錢法,嚴禁盜鑄,刑法嚴苛,牽連甚廣,誅夷屬路;啟釁四夷,夷狄並侵,徵發煩數,軍旅騷動;奸吏橫暴,魚肉郡縣,百姓怨恨,盜賊並起。

《漢書·諸帝本紀》評點三:平帝、孺子嬰、王莽、劉玄

莽好空言,慕古法,專念稽古,制度煩碎,官民無所措其手,政治之亂如糜粥。又迷信讖緯,寄望鬼神,凡災異、禍亂之事,輒以厭勝加之,晚年尤甚,常謂己欲登天,為士民所笑。

新莽之時,奮其威詐,滔天虐民,窮凶極惡,流毒諸夏,亂延蠻貉,罄竹難書其罪,決波勿流其惡。是以四海之內,囂然喪其樂生之心,中外憤怨,遠近俱發,城池不守,支體分裂,遂令天下城邑為虛,丘壠發掘,害遍生民,辜及朽骨,自書傳所載亂臣賊子無道之人,考其禍敗,未有如莽之甚者也!

余亦思之,莽之所行,或意在均眾庶,抑併兼,致世大同,然脫世離時,圖慕空言,加以任用非人,大虧善法,雖敗亦應有所褒哉。然治世之人,當以蒼生為念,順勢而為,因時而動,要之以安民靜世,循序漸進,以此可免國之大變,億兆流離之苦也。莽為書生,溺信《周禮》,違時逆勢,終至覆亡,可謂盡信書而不如無書矣!莽之失,可為殷鑒!

更始帝劉玄:新莽末季,海內崩亂,黎元號呼,豪傑競起,逐鹿九州,誠英雄籍運而奮勇之時也,劉玄以宗室之資、庸碌之才,亦與其中,冀保其首領耳。當時,漢軍眾雖多而無所統一,思有所立,又綠林軍將帥樂放縱,貪玄懦弱,遂共定策立之。劉玄既立,驅輕黠烏合之眾,西向以爭取天下,旌旃之所捴及,書文之所通被,莫不折戈頓顙,爭受職命,旬日之間,席捲關、河,王莽授首。

《漢書·諸帝本紀》評點三:平帝、孺子嬰、王莽、劉玄

大功甫立,國賊始誅,王化未行,恣意淫縱。公卿大位莫非戎陣,尚書顯官皆出庸伍,政令紊亂,爵賞太濫,多有群小賈豎,或有膳夫庖人。諸將驕橫,割據稱雄,互為攻伐,略無寧日。玄一無有所匡救,故大業初建輒有亡兆,未幾而失位授首,為天下所笑。得之易而失之忽,碌碌之輩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磚家 的精彩文章:

《漢書·諸帝本紀》評點二:昭帝、廢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
十個大一統王朝的亡國之君下場如何?他們死後都葬於何處?
《漢書·諸帝本紀》評點1:高祖、惠帝、呂后、文帝、景帝、武帝
結局極凄慘的十位「禪位」之君,全部被殺,年齡最小者僅8歲!
曹操版「五虎上將」生前風光,死後遭遇卻大不同,到底誰最落魄?

TAG:文史磚家 |

您可能感興趣

梁啟超力薦書:《荀子》《韓非子》《左傳》《漢書》
《漢書·藝文志·諸子略》
唐人小楷《漢書王莽傳殘卷》
漢朝版秘密警察 錦衣衛的老祖宗(漢書拾遺12)
宋黃善夫刻《漢書》與《後漢書》
漢書拾遺12:漢朝版秘密警察 錦衣衛的老祖宗
「漢厄三七」和《乾坤萬年歌》 神叨叨的預言(漢書拾遺52)
東漢書法:張芝草書《冠軍帖》欣賞
《漢書》:自薦東方朔 三冬足文史
晉人的漢室情節:談司馬彪《續漢書》中的禮教思想
《谷園講通鑒》第136回:漢書*藝文志之諸子百家
漢書拾遺52:「漢厄三七」和《乾坤萬年歌》 神叨叨的預言
太子之殤:章懷寺內,《後漢書注》絕唱千古
《漢書?藝文志》的成書與「禮崩樂壞」下的「百家爭鳴」
西楚霸王的姓名之謎:史記中有《項羽本紀》,為何班固在漢書中卻用「項籍」?
《史記》和《漢書》中,哪部更符合歷史?
每天讀點二十四史(7):《後漢書·逸民列傳》
神雀翔於鴻崖兮,玄武潛於嬰冥。——《後漢書?馮衍傳下》
讀《漢書》:漢代人評說從橫家者流
讀漢書 劉邦風雲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