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行者》:人性的光輝

《天行者》:人性的光輝

《天行者》——人性的光輝

文/董新民

半年前,讀完劉醒龍的《天行者》後,幾日心緒不定。昨晚,伴著淅淅瀝瀝的雨聲,翻開《天行者》,一些我不熟悉的往事就像在我身邊的黃土地上發生一樣,在我的內心深處,界嶺早已從滇南搬到隴中。也就是余校長們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教育故事,讓我反思我們當前的教育現狀,不得不寫下《生命的光輝》這個只有在中學時代才會寫的題目,但一寫下,內心還是激動不已,澎湃萬千。

余校長、鄧有米、孫四海、明愛芬、張英才和一群山裡孩子,共同組建了界嶺小學,推動著這個山村小學的春夏秋冬,還有那些與教育相關的故事——升旗、上課、朗讀、考試、家訪……貧窮、艱苦、愚昧、落後的界嶺,因為有了界嶺小學,才充滿了希望;因為有了余校長們,才有了延續;因為有了余志們,才有了未來。

正是一個個真切、鮮活的故事,給了我們感動,也讓我一遍遍審視自己的靈魂,去感受那些縈繞在我眼前、心頭的光輝。

現在,請大家隨著我的筆觸,去撫摸這些碰撞我們心靈的細節——

孫四海吩咐張英才,看準路後,兩人大叫著往那樹下沖,千萬不能停,然後迅速爬上樹去,等余校長和鄧有米來。說著,孫四海大叫:「李子——別怕——我來了!」張英才有些怕,不知叫什麼好,嘴裡哇哇地亂吼出一些聲來,狼群嚇得往後退了些,他們趁機爬上木梓樹。孫四海一把將李子摟在懷裡,李子沒哭,他自己先哭起來,狼群又將木梓樹圍起來,但只過了半個小時,就被余校長帶來的一大群人攆跑了。

回到學校,已是後半夜。孫四海不肯去睡,誰勸也沒有用,一個人坐在旗杆下吹著笛子,一個個音符流得非常慢非常緩,沉沉地,蒼涼得很,一如悼念誰或送別誰。張英才早上起來,看見操場上到處是焦黑的紙灰,他揀起一張沒燒完的紙片一看,是中學課本。孫四海仍坐在旗杆下吹笛子,從笛孔里流出一點鮮艷的東西,滴在地上,變成一小塊殷紅。余校長坐在自己屋門口抽著煙,不遠的山坡上,鄧有米雙手掩面,躺在枯草叢中,一夜未眠。

這是李子走失後大家找尋的片斷。只要當過班主任,放學之後找學生的經歷一點也不陌生,雖然我們的學生沒有遇到李子遇到的危險,我們也沒有孫四海們找學生的艱難,但對孩子的擔心和牽掛是一樣的。

有一次,當七年級班主任告訴我有四個孩子翻出校牆出走的事後,我讓班主任跟家長聯繫。家長到校後,凡是我們能想到的地方,都去找了,可是,沒有他們的蹤影。聽同班的同學說他們曾去學校對面的山溝時,我和佳的姑姑鑽進了我從來沒進去的山溝。溝底沒有路,我們只能沿著半坡的一條小道進溝,越往深,路越難走,也越危險。有一段彎進去的路,坡陡,路滑,我一腳沒踩穩,向下滑了半截,幸好剎住。佳的姑姑看到我向下滑,「啊——」地大聲叫起來。當我又爬上去的時候,她給我說,如果我掉下去,她也就活不成了。我只是淡淡地回了她一句,「沒事。」每往前一步,渴望眼前出現那些淘氣的身影,以至於有時會出現一些幻影。

當我讀到這段文字時,我的眼前也閃現出前面的一幕,感覺自己似乎還在那半坡向下滑,那時,真的什麼也沒有想。

其實,對於民辦教師來說,除了孩子們的一點一滴、一橫一豎外,他們最關注的是自己的身份,如果不轉正,在他們的內心深處,還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教書的農民。也正是這個身份問題,讓界嶺小學的幾個民辦教師表面上和善,內心裡爭鬥。每每傳來有轉正名額的時候,他們各自使出自己的手段和力量,但在張英才先放棄轉正後,余校長提出想把轉正名額給自己的妻子明愛芬時,大家的意見卻驚人地相似:先是孫四海「緩緩地將手舉起來」,接著鄧有米的手「舉得更慢,最後卻舉得很高」,張英纔則舉起了雙手。明愛芬得知自己要轉正時,「很燦爛地一笑」,「接過表格,從頭看到尾,看得臉上逐漸起了一層紅暈」,而接下來的一句「老余,快拿水來,我要洗洗手,不能弄髒了表格。」直接讓我捂住了雙眼,不忍再讀下去。當明愛芬當著大家的面填寫轉正表時,「突然間,那支筆不動了。」她走了,是實現了自己最美的願望後,開開心心離世的。一生的艱難困苦,只為等待一張轉正的表格。看到這裡,我的眼裡噙滿淚水,在旁邊寫下:虔誠,敬畏,也許只為一點,那就是做一個真正的老師!

在與剛讀完《天行者》的同事交流時,他說,其中的很多情節感覺有些不真實,有點革命浪漫主義的味道。其實,這只是我們不了解民辦教師這個群體而已,在特定的懷境下,他們肯定會做出一些違背自己內心的決定,雖然這些決定,轉身他們就會後悔。為爭一個轉正名額,他們會爭得頭破血流,不惜一切,但當對比前後之後,他們都會說服自己,將名額讓給余校長,讓給明愛芬,即使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想——「做一個真正的教師!」對於明愛芬們來說,一輩子背負民辦教師的「高帽」,想摘掉,其實就是想摘掉「農民」的身份啊!就是在這「摘掉」的過程中,讓我看到一個個光輝的生命形象。

寫到這裡,讓我想到「7·26」隴西文峰特大暴雨之後犧牲的馮小平同志,馮小平在最危險的時刻選擇自己從車窗出去解救樹上的群眾,不幸被洪水卷下車底,英勇犧牲。在危險來臨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會選擇自救,這是人性的本能。很多時刻,我們無法戰勝本能,潛意識中選擇了自我保護,於是,就有了「范跑跑」們。但也有人,他們在關鍵時刻,戰勝本性,不顧危險,或許在他們內心,已沒有危險,這就是生命的偉大之處。這就是人性的光輝!

合起小說《天行者》,我的眼前回放著由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鳳凰琴》中的一個個場面,作者認為余校長們是「二十世紀後半葉中國大地上默默苦行的民間英雄」,而我在旁邊激動地寫下——「應當是民族英雄!因為他們承載著一個時代民族的未來和希望!」是啊,《天行者》獲得茅盾文學獎,真正征服讀者的,是在矛盾、艱難、困苦、煎熬和掙扎中彰顯出來的真實而耀眼的生命力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民絮語 的精彩文章:

TAG:新民絮語 |

您可能感興趣

《sky光·遇》先行體驗:閃耀著人性光輝的雲上世界
《芳華》:時代烙印下的青春、人性與人生
《白說》:高貴的靈魂,人性的光輝!
專訪《使徒行者2》導演文偉鴻:卧底是一個表達人性光輝的好題材
《葯神》中微光閃爍的人性!
小詩專輯《人性的光芒》
《香港大營救》:國破半壁時閃耀的人性光輝
微小說:《人性》
人性漫畫《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儒字養性 | 明:日月之光,實際上也是人性之光
《芳華》:人性中不期待的惡意
韓非子:人性的洞察者
《人性》與《慾望》,太《現實》了!
小說《南山》:人性的光輝在質樸中彌散
《人性》與《慾望》,太《現實》了
戰爭下的人性之戰:電影《紫日》
《月亮與六便士》:偉大作品下的人性衝突
《我不是葯神》:法與情的悖論,人性的光輝
《蠅王》:有關人性
《釜山行》看的是情節,被洗禮的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