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機器人市場呈爆發性增長 人才需求缺口大

中國機器人市場呈爆發性增長 人才需求缺口大

中新網北京8月27日電 (記者 曾鼐)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將於今天在京閉幕。令人眼花繚亂的新品機器人背後,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如何、挑戰何在?機器人會不會引發失業潮?哈工大機器人集團(HRG)執行總裁王猛接受記者專訪時說,中國機器人市場正呈現爆發性增長,人才需求缺口巨大。

他同時表示,機器人目前主要是從工具的角度,去輔助人工作,替代一些特殊環境的工作,不會造成大面積的失業。

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於23日開幕,近150家中外機器人領軍企業帶來的前沿產品集體亮相,舉辦了論壇、博覽會、大賽等活動。2016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達到8萬台,同比增長34%,佔全球產量近三分之一,醫療、教育、服務類機器人產業均有快速發展。

新挑戰:人才短缺嚴重 機器人教育引關注

人才,是支撐機器人產業未來發展的基礎。但資料顯示,到2020年,中國機器人行業的人才需求有750萬,缺口達到300萬。

在今年的世界機器人大會上,機器人行業的培訓教育引發關注。在展會上,一個機器人教學平台被觀眾圍得水泄不通,類似桌面的操作台,可教會使用者通過編程,控制操作機器人,讓它學會焊接、打磨、搬運等技術。

操作台雖然看著不大,裡面的學問可不小。據現場工作人員、HRG旗下江蘇哈工海渡工業機器人有限公司的尹政介紹,這個「工業機器人技能考核實訓台」可同時提供5個「工位」,相當於對應著5種機器人的技能,每個「工位」的技能可隨時替換為其他新技能。

「以往教會一個使用者操作機器人應用1種技能,平均就要10天,但應用這個操作台,平均只需15天、最快9天便可讓人學會機器人的5種技能操作」,尹政說。

「教育培訓,是機器人產業至關重要的環節。」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執行總裁王猛同樣指出,隨著國內機器人產業爆發性發展,應用人才嚴重缺失正成為一大瓶頸,培養工業機器人行業人才、推廣工業機器人教育勢在必行。

王猛說,隨著時代轉型發展,目前正在探索機器人學院體系,已出版機器人產業的培訓教材,將促進職業教育與機器人產業的結合。「只有解決了人才短缺的『痛點』,機器人產業才能更好發展。」

新機遇:互聯網助力機器人「跨界」發展

迎賓機器人、桌面送餐機器人、電動爬樓輪椅……在今年的機器人大會上,靈活多樣的服務機器人賺足了眼球。根據專家預測,2017年,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將有望達到240億元。

「服務機器人未來的發展,要和人工智慧相結合。」王猛表示,相比於其他類型的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大多外觀以「人形」為主,主要功能在於與人互動,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將是引領服務型機器人革新的關鍵。

不過他同時強調,目前人工智慧技術還遠未達到能大面積應用的階段,中國在人工智慧技術方面與歐美國家也存在不小差距。他認為,中國應充分發揮自己的一些獨特優勢,力爭實現「彎道超車」。

例如,在服務領域,中國有龐大的消費市場,有助於與新技術對接,促進機器人向個性化方向發展;再如,中國有著強大的工業產業基礎,在智能製造領域大有可為。

「尤其是中國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將為機器人產業提供新的機遇。「王猛說,互聯網為機器人產業提供了更多「跨界」創新的平台,如在線教育、健康監測機器人,均依託互聯網和大數據,讓機器人產業更精準對接用戶需求,提供多元化的服務。

新爭議:機器人會不會引發失業潮?

機器人會不會造成大面積失業?「機器人現在主要是幹人不愛乾的事兒,是為了解放人。」王猛說,目前中國面臨著部分行業招工難的實情,尤其一些環境惡劣的工作,面臨嚴重的勞動力短缺,而機器人正能解決這個問題;還有一些危險工作,也可交由機器人處理。

「人機協作」也正成為機器人行業的關鍵詞。本次展會上,HRG自主研發的輕型柔性機械臂首次亮相。與傳統機械臂的「大個子」不同,這款新型機器臂小巧靈活。「它最大的不同是能與人一起幹活兒」,現場工作人員對記者說。

傳統的機械臂在工作中,需要圍擋將其與人隔離,以保證操作者的安全。但是新型的柔性機械臂「反應更靈敏」,無需隔離,可與人一起工作,它一旦與人接觸便會自動停止運行,保障附近人員的安全。目前,這種輕型柔性機械臂可應用於3C(即計算機、通信、消費電子產品)、食品藥品等行業的中小製造企業。

「機器人的發展,就是為了能更好地輔助人類工作」,王猛說。

提起人工智慧,王猛認為:「也不用太焦慮。」他說,機器人是完全按照程序、數據執行操作的,沒有人類的思維體系,它無法替代人類獨有的創造力。

「不會犯錯的機器人並不可怕,正因為人類會犯錯誤、能從錯誤中汲取教訓,才能真正推動社會進步」,王猛說。

新思維:打造機器人創新創業生態圈

縱觀機器人行業多年的發展,技術轉化難、渠道窄等嚴重製肘著產業發展。在王猛看來,機器人行業有點類似汽車行業,需要大量的其他產業支持,僅靠1、2個公司單獨運作很難,可借鑒「創新孵化器」的理念,打造一個新的產業孵化模式。

簡單來說,要依託研究院做研發,通過產業平台進行技術轉化,建立實體的產業園,再配套資金對接資本市場。據王猛介紹,HRG依託國內一個總部、四個區域中心、若干個科創基地和海外四個業務中心的全球化布局,建立機器人創新創業產業聯動發展生態圈。

「光有技術,光有資金,光有市場都不行,需要一個運作機制將三者結合起來」,王猛說。(完)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拓展新視野:俄學者製造出「透視」地球的裝置
中國武當武術亮相俄羅斯國際軍樂節
「帕卡」登陸廣東 珠海時隔4天再次啟動「四停」
天津全運會將正式拉開戰幕:孫楊獨戰7項 國球爭奪激烈
地球小姐驚艷常州 傳遞「環保、公益」理念

TAG:中國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何智能音箱能夠在中國市場爆發性增長?
舞蹈的健身動作爆發力強,對人體體能潛力開發性強
盛宴待啟 中國公務航空有望迎爆發性增長
智能音箱走入普及期,銷售量爆發性增長
OLED市場爆發性增長 大屏液晶不受歡迎了?
中、美兩大車市主動安全需求驅動,毫米波雷達將迎爆發性增長
新研究表明,大量攝入鹽會導致多發性硬化症發炎
科研人員採用揮發性固體添加劑優化有機太陽能電池活性層形貌
新的研究發現多發性硬化症發作的腦細胞在疾病的發展中起重要作用
多發性硬化症:研究人員發現預防的關鍵
避免長時間大音量的戴耳機聽歌 防止突發性耳聾的發生
中國學者發現原發性家族性腦鈣化症新致病基因
大氣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多位採樣裝置及工業威客在線服務平台
巨型肺大泡容易並發自發性氣胸
有時候我真的很佩服外國人的自發性
高血糖人數爆發性增長!跟老人這個「好習慣」有關,可能你正在做
我國突發性傳染病應對能力跨越式提升
多發性硬化的中醫病機與演變
大學生長時間戴耳機打遊戲,被診斷為突發性耳聾
流浪小豬被收養後茁壯成長 體長似沙發性情超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