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里:互聯網+政務服務」拒絕「殭屍」網站
8月初,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簡稱公開辦),公布了今年第二季度全國政府網站抽查情況。抽查結果顯示,有33家存在「突出問題」的政府網站被點名。如今半個月已過,這些被點名的網站整改情況如何呢?記者8月23日通過電話回訪和網路搜索等方式,進行了核查。核查結果顯示,在33家存在「突出問題」的政府網站中,15家網站對被點名批評的問題進行了積極改進,18家網站或是訪問不到,或是問題沒有改進,仍在「帶病」運行。(8月24日 中國青年網)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我國網民的數量急劇增加,人們也愈加「偏愛」從網路中來獲取信息。因此,我們的政府與時俱進,開通了政府門戶網站,以方便人民群眾及時、準確獲取相關政務信息;同時也開闢了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對話」的一條新途徑,是政府理政問政的有力表現;從理念上來看,這一切都凸顯了政府的「開放意識」「和「 服務理念」,彰顯了政府開放、互動、透明的姿態,意味著我們的政府從「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又邁出了一大步!
在「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浪潮」下,各級政府不惜斥「巨資」來建立自己的政府網站,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殭屍」、「空殼」、「帶病」網站陸續出現,從相關報道中可以看出這類現象多出現在基層網站,究其原因何在?通過某網記者的調查,得到的答案大都為「技術問題」。筆者卻認為「技術問題」僅是表面,一方面,我國每年高校畢業生上百萬,在百萬人中擇一些專業網路維護人員應該難度不大,可操作實現性也較強;另一方面,基層政府統籌規劃創建網站時,難道沒有考慮到專業技術人員的配備?因此,這一回答實在難以令人信服;「技術問題」恐怕只是一件「外衣」,根本上還是需要「開放意識」和「服務理念」的樹立;各種「殭屍」網站的出現恰恰表明,一些政府部門對信息公開工作並不重視,並不是真正希望通過網站為百姓提供便利;網站只是給公眾和領導呈現的一項「面子工程」,只是數字時代下的「政績工程」而已!
在筆者看來,基層政府網站是群眾與政府交流的一扇「窗口」,假如這扇「窗口」長期關閉,那麼勢必直接影響到政府的公信力,破壞政府形象;因此,喚醒「殭屍」網站,讓其真正投入到「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懷抱之中仍然迫在眉睫!(綿陽市平武縣)


TAG:中國法治網-法治論壇 |
※市政務服務中心:建設「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 實現三級網上審批服務全覆蓋
※互聯網+政務服務:信息多跑路 群眾少跑腿
※互聯網裝修服務平台
※闌珊信息服務網站
※安徽滁州:「互聯網 政務服務」開啟便民加速度
※農融代表:推進「互聯網+政府服務」 改善營商環境
※揭秘「互聯網+政務服務」背後那些事兒
※為什麼互聯網服務是免費的?
※五台山景區全面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
※國家網信辦信息服務管理局負責人就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許可信息公開答記者問
※互聯網金融政策趨嚴 課棧網做好平台服務管控
※三秦都市報 三秦網系列新媒體帳號取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
※智悲佛網網站升級暫停服務
※深化「放管服」改革 推進「互聯網+公安政務服務」工作
※北京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月底定標準
※鄒平網通傳奇服務端
※AWS託管服務將向物聯網和容器遷移
※傳道還是傳教?互聯網宗教道路之爭——關於《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的思考
※世界最大DDos服務網站因提供惡意網路攻擊服務 被歐洲刑警組織搗毀
※全網服務商:暢宇科技讓互聯網盈利更具「長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