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認識西班牙王國

認識西班牙王國

俯瞰巴塞羅那那整齊劃一的街道,在世界上應該是獨一無二的

西班牙王國(The Kingdomof Spain),簡稱西班牙(Spain),本土位於歐洲西南部伊比利亞半島(Iberian Peninsula,36°N—44°N,9°W—3°E),東和東南臨地中海(MediterraneanSea),東北部與法國(France)、安道爾(Andorra)接壤,南隔直布羅陀海峽(TheStrait of Gibraltar)與非洲的摩洛哥(Morocco)相望(約14千米),西鄰葡萄牙(Portugal),北瀕比斯開灣(The bayof Biscay);領土還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島(Balearic Islands),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島(Canary Islands)及非洲的休達(Ceuta)和梅利利亞(Melilla)。總面積505,925平方千米(其中陸地和水面面積分別為499,542平方千米和5,240平方千米);本土南北方向約長830千米,東西方向約長1,000千米;海岸線約長4,964千米。首都是馬德里(Madrid),時區為UTC/GMT+1。

西班牙王國地圖(網路圖片)

政治體制。西班牙的政體為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實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國王為國家元首與武裝力量總司令;首相則是政府最高首腦,由議會多數黨提名後由國王任命。行政權由政府掌握,立法權則由兩院制的議會行使。

攝於巴塞羅那高爾夫酒店

憲法。憲法規定西班牙是社會與民主的法制國家,實行君主立憲制,議會民主制,王位由胡安?卡洛斯一世(Juan Carlos I,1938—)的直系後代世襲。最高元首(國王)為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最高統帥,代表國家。政府負責治理國家並向議會報告工作。憲法承認並保證各民族地區的自治權。

攝於地中海沿岸的米哈斯

議會。西班牙議會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行使立法權,審批財政預算,監督政府工作。立法權以眾議院為主,參議院為地區代表院。議員由普選產生,任期4年。

國家宮,攝於巴塞羅那蒙特惠奇山

司法。西班牙司法領導機構是司法總委員會,由20名成員組成,最高法院院長兼任主席。司法機構由司法法院和行政法院兩大系統構成。西班牙最高檢察機構是國家總檢察院,下轄各級檢察院及派駐各司法部門的檢察官。

瓦倫西亞藝術科學城一瞥

政黨。西班牙實行多黨制。主要政黨有:一、人民黨(Popular Party):執政黨,原名人民同盟,1977年創立,1989年改名為人民黨;二、西班牙工人社會黨(Spanish Socialist Workers party),最大在野黨,成立於1879年;三、「我們能」黨(We can),極左翼政黨,2014年1月成立,眾議院第三大黨;四、公民黨(Citizens),2006年成立,原系加泰羅尼亞自治區地方性政黨,成為議會第四大黨。

內華達山山麓的格拉納達阿爾罕布拉宮一瞥

行政區劃。西班牙全國共有17個自治區(加利西亞、阿斯圖里亞斯、坎塔布利亞、巴斯克、納瓦拉、卡斯蒂利亞—萊昂、拉里奧哈、阿拉貢、加泰羅尼亞、馬德里、埃斯特雷馬杜拉、卡斯蒂利亞—拉曼查、巴倫西亞、安達盧西亞、穆爾西亞、巴利阿里、加那利群島),下設50個省、8,100多個市鎮,在摩洛哥(Morocco)境內另有休達(Ceuta)和梅利利亞(Melilla)兩塊飛地。每個自治區由一個或多個省組成,每個省由若干個城市、村鎮或島嶼組成。市鎮享有完全的法人資格,其治理由市長和市政委員組成的市政府負責。省由市鎮和地區組成,由省議會負責管理。自治區由具有共同的歷史、文化特徵的毗鄰省份、島嶼地區以及在歷史上曾是一個地區單位的省份組成,自治區政府行使行政管理。只轄有一個省的自治區沒有省議會。

阿爾卡薩城堡風光

國旗。西班牙國旗呈長方形(長寬比為3:2)。旗面自上而下由紅黃紅三個平行長方形組成(紅、黃兩色是西班牙的代表色,象徵著人民對祖國的一片赤膽忠心),上下紅色部分各占旗面的1/4,中間黃色部分佔旗面的1/2。旗面偏左側繪有國徽。

飄揚於塞戈維亞阿爾卡薩城堡頂端的國旗

國徽。中心圖案是一枚由六部分組成的盾徽:金色城堡與戴王冠的雄獅分別代表卡斯蒂利亞(Castille)和萊昂(Lyon)王國,垂直的紅、黃條紋是阿拉貢(Aragon)王國的代表色,金色鏈網縱橫相交的十字代表北部的納瓦爾(Navarre)王國,最下方的石榴花象徵南部的格拉納達(Granada)王國,中心藍底的3朵鳶尾花象徵民族純潔、莊嚴和光明磊落。盾徽上端有一頂大王冠,象徵國家權力。盾徽兩旁是海格力斯柱,左、右柱頂端分別是王冠和帝國冠冕,纏繞著立柱的飾帶上寫著「海外還有大陸」。

西班牙國徽(網路圖片)

國花。石榴花。

西班牙國花(網路圖片)

國石。綠寶石(Green gem)是鈹—鋁硅酸鹽礦物,它的幾個變種顏色不一,有淡藍色的(叫海藍寶石),有深綠色的(叫祖母綠),有金黃色的(叫金綠柱石),有粉紅色的(叫銫綠柱石)等多個品種。

西班牙國石(網路圖片)

國樹。甜橙。

西班牙國樹(網路圖片)

國歌。《皇家進行曲》。

西班牙國歌最早源於18世紀查理三世(Carlos III,1716—1788)時期的格拉納達軍隊進行曲,皇家名稱為《西班牙榮譽進行曲》,民間則稱為《步兵進行曲》。王室曾多次組織音樂家譜寫新歌,但無一能夠超越此曲,於是這首有曲無詞的國歌便延續了下來。

攝於塞維利亞大教堂附近

國慶日。西班牙國慶日為10月12日,原先是西班牙日,紀念1492年10月12日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1450—1506)到達美洲大陸這一偉大的歷史事件。1987年起,此日定為西班牙國慶節,每年的慶典儀式上,由國王檢閱海、陸、空三軍部隊。

塞維利亞瓜達爾基維爾河風光

人口。截至2014年8月,西班牙全國總人口為4,650.78萬人。平均壽命為82.1歲,男性平均壽命為79.2歲,女性為85歲。

托萊多古城風光

民族。西班牙有20多個民族。卡斯蒂利亞人(即西班牙人)約佔總人口的73%,加泰羅尼亞人15%、加利西亞人7%、巴斯克人5%。

鬥牛場外風光,攝於全世界最適合私奔的地方——龍達

官方語言。卡斯蒂利亞語(即西班牙語)是官方語言和全國通用語言。全球約有5億人說西班牙語,為世界上使用人數第三多的語言,並且是使用國家第二多的語言;加泰羅尼亞語(又稱巴倫西亞語),用於加泰羅尼亞、巴倫西亞和巴利阿里群島;加利西亞語用於加利西亞地區;巴斯克語用於巴斯克地區。

橫跨埃爾塔霍峽谷的努埃博橋(新橋,高度98米)

宗教。西班牙居民約有96%的信奉天主教,其餘人則是新教徒、猶太教徒和伊斯蘭教徒等。

建成於1785年的西班牙最古老的龍達鬥牛場

民俗。鬥牛被認為是西班牙的「國粹」、「國技」,素有「鬥牛王國」之稱。西班牙現有300多鬥牛場,在3月到10月的鬥牛季節里,每逢周四和周日各舉行兩場;如逢節日或國家慶典則每天都可觀賞。

懸崖上的天空之城龍達鬥牛場外鬥牛雕塑

禁忌。西班牙人禁忌送大麗花和菊花,只有在葬禮上才送菊花。送花時間也有講究,每月的13日一般都不送花,送花時也不送13支,因為「13」這個數字在西班牙人心中不吉利。

塞維利亞的西班牙廣場風光

貨幣。歐元(euro)。

塞維利亞的西班牙廣場風光

醫療。西班牙是高社會福利制國家,全民享有社會醫療保險,醫療網路完善,衛生機構分布密集,醫療設備先進,醫療水準較高,就醫十分方便,是世界公共醫療衛生體系最好的國家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11年西班牙全國醫療衛生總支出佔GDP的9.3%,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人均醫療健康支出2,984美元。

安達盧西亞的白色山城——米哈斯

教育。西班牙中、小學實行免費義務教育,五育均衡。

西班牙南部城市——格拉納達

全國沒有統一的學科計劃和大綱,政府嚴格規定了學科教學時數,並且規定每班學生不得多於25人,每周總學時數25小時,其中必須保證3小時的體育課(西班牙從上百萬人口的大都市到幾百人口的小山村,學校都有著現代化的體育教學設施)。

小學生隨拍

中學生隨拍

主要城市:

馬德里,西班牙首都(40°25 N,3°45 W),馬德里自治區首府所在地,是歐洲著名的歷史名城,是全國的政治、文化、經濟和金融中心。市區面積607平方千米,人口340萬,是僅次於巴黎和倫敦的歐洲第三大城市。

馬德里街道

馬德里鬥牛場外觀

皇家馬德里足球俱樂部主場

巴塞羅那(Barcelona),加泰羅尼亞自治區首府(41°18 N,2°06 E),西班牙第二大城市,位於西班牙東北部地中海沿岸,是伊比利亞半島的門戶。全市面積91平方千米,市區人口151萬,連同外圍地區人口為400萬,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

巴塞羅那街景

位於巴塞羅那格拉西亞大道上的米拉之家

瓦倫西亞(Valencia),瓦倫西亞自治區首府(39°28 N,0°22 W),西班牙第三大城市,因其極優越的地理位置被譽為「地中海的明珠」,是西班牙重要的工商業城市,人口79.7萬,面積135平方千米,是西班牙最大、歐洲第五大集裝箱港口。

瓦倫西亞街景

瓦倫西亞藝術科學城一瞥

塞維利亞(Sevilla),安達盧西亞自治區首府(37°N,6°W),西班牙第四大城市,南部地區第一大城市,也是西班牙唯一有內河港口的城市,西班牙南部經濟、貿易、旅遊和文化重鎮,人口70.2萬。

塞維利亞街景

瓜達爾基維爾河風光

西班牙廣場一瞥

科爾多瓦(Cordoba),科爾多瓦省首府(38°N,5°W),是馬布德拉曼一世建立的科爾多瓦王國首都,迄11世紀初為止是伊斯蘭教主要都市之一,人口32.88萬。

高速公路沿途風光

經濟概況:

西班牙是中等發達的資本主義工業國,經濟總量居歐盟第五位。

農牧業。西班牙可用農業佔地面積是國土面積的13.8%,居歐盟第二位。農作物種主要有:大麥、水稻、小麥、玉米、酸性水果、葡萄、橄欖、柑橘等;豬肉、羊肉產量居歐盟第二位。

格拉納達風光

工業。西班牙主要工業部門有食品、汽車、冶金、能源、石油化工、電力等行業;紡織、服裝和製鞋業是西班牙重要傳統產業。其中,汽車工業是西班牙支柱產業之一,世界上最大的6家汽車跨國集團都在西班牙設有工廠,20%產品出口歐盟國家,德國、法國、義大利和英國市場佔比較高;西班牙風力發電資源豐富,可利用的陸地和海洋風能為4萬兆瓦。

建於2000年前的塞戈維亞古羅馬水渠

服務業。西班牙的服務業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包括文教、衛生、商業、旅遊、社會保險、運輸業、金融業等,其中尤以旅遊和金融業較為發達,旅遊入境人數和收入均居世界第二,貢獻了約11%的國內生產總值,創造了約16%的就業機會。

馬德里西班牙廣場一瞥

旅遊景點:

馬德里皇宮(Royal Palace of Madrid),是僅次於凡爾賽宮(Palais de Versailles)和維也納美泉宮(schloss schonbrunn)的歐洲第三大皇宮。建於1738年,歷時26年才完工,是波旁王朝(bourbon dynasty)代表性的文化遺迹,在歐洲各國皇宮中堪稱數一數二,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而且最精美的宮殿之一。

馬德里皇宮正門

聖家族大教堂,又譯作神聖家族大教堂,簡稱聖家堂(Sagrada Familia),是位於巴塞羅那的一座天主教大教堂,由西班牙建築師安東尼·高迪·伊·克爾內特(Antoni Gaudi i Cornet,1852—1926)設計。儘管教堂還未竣工,但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世界遺產。2010年11月,教皇本篤十六世(Pope Benedict XVI,1927—)將教堂封為宗座聖殿。

聖家族大教堂頂部一瞥

阿爾罕布拉宮(Alhambra Palace),是西班牙著名故宮,始建於13世紀阿赫馬爾王及其繼承人統治期間,為中世紀摩爾人(moors)在西班牙建立的格拉納達埃米爾國(Emirate of Granada)的王宮。為摩爾人留存在西班牙所有古迹中的精華,有「宮殿之城」和「世界奇蹟」之稱。

阿爾罕布拉宮一瞥

私奔之城,西班牙南部小鎮龍達(Ronda town),曾被賜與過無數種名稱,每個名稱都足以讓它在數目標地中懷才不遇:「建在雲端的城市」,「懸崖邊的白色小鎮」,「全世界最適合私奔的地方」……同時這裡也是西班牙鬥牛士的故鄉,它匯聚了最讓人心動的辭彙:漂亮、神秘,峭拔、純粹、浪漫、私密、刺激、狂熱,一座橫跨埃爾塔霍峽谷的懸橋,將城市所在峽谷兩端連通,成就了這個建在雲端的天空之城。

龍達風光

奎爾公園(Park Guell),建於1900—1914年,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原本是富商奎爾在巴塞羅那城西北荒野處籌劃的高級住宅區,因故成為了今日以眩目的碎馬賽克拼貼及入口的糖果屋聞名的公園。這裡有用馬賽克碎片隨意拼貼、隱含寓意的各種圖形,鑲嵌在形似波浪蜿蜒曲折的,堪稱世界第一長度的石砌座椅表面;有很多路段都會出現如同自然洞穴似的隨時可能「傾覆」的斜柱高架行廊。

奎爾公園一瞥

(攝影:王永雲)

附註、西班牙歷史沿革

一、原始時期

80萬年前,就有人類居住在伊比利亞半島。據考古推測,可能是非洲人在追捕獵物時穿越直布羅陀海峽,或來自歐洲其他地區的獵人越過比利牛斯山來到這裡並定居下來,被稱為伊比利亞人。他們主要定居在地中海沿岸以及更南的地區,在那裡伊比利亞人創造了許多不同的文化。古希臘的歷史中對其中最重要的一支有過記載,希臘人稱他們為「圖爾多人」。他們是伊比利亞人的一個部落,在瓜達爾基維爾河流域建立了文化燦爛的王國。西班牙北部的阿爾達米拉洞穴留下的舉世聞名的岩畫生動地記載了原始人生活情況。

二、異族統治時期

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外來民族開始向伊比利亞半島大規模移民。

公元前1,200年,來自中北歐的凱爾特人從北部進入半島,並且擴展到整個半島。伊比利亞半島歷史上唯一未被任何外來勢力侵入的地區是巴斯克人居住的北部山區。

公元前1,100年,腓尼基人在半島上建立了殖民地,創建了加迪爾(加的斯城)。腓尼基人與西班牙建立了貿易關係。為進一步開發半島資源,腓尼基人在地中海沿岸建立了永久居留地。

公元前9世紀,凱爾特人從中歐遷入。

公元前8世紀起,伊比利亞半島先後遭外族入侵,長期受羅馬人、西哥特人和摩爾人的統治,西班牙人為反對外族侵略進行了長期鬥爭。

布匿戰爭期間,迦太基人趁機佔領了西班牙的大部分土地,他們留下的著名城市包括卡塔赫納(「新迦太基」);羅馬人在布匿戰爭中打敗了迦太基人之後,很快佔領整個半島。

公元前6世紀,來到伊比利亞半島的凱爾特人和伊比利亞人相互通婚、融合,產生了後來的塞爾梯貝里亞人。腓尼基人聯合卡塔戈人抗擊塞爾梯貝里亞人,後來卡塔戈人成為半島的主人。

公元前218年,羅馬人大舉入侵西班牙。

公元前206年,羅馬人將卡塔戈人逐出伊比利亞半島;羅馬人在征服塞爾梯貝里亞人的過程中遭到英勇抵抗。

公元前19年,羅馬人才徹底征服整個伊比利亞半島,此後長達500年的時間裡西班牙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省。

公元5世紀,羅馬帝國開始走向崩潰。

公元409年,西哥特人入侵西班牙,建立西哥特王國,從而開始了長達300年的統治。

公元711年,西哥特人的結束了對伊比利亞半島的統治。

三、穆斯林統治

公元710年,由於爭奪王位,西哥特人的一位王位競爭者尋求阿拉伯人(又稱摩爾人)的幫助,從而開始了摩爾人的入侵歷史。

公元711年,摩爾人入侵西班牙,贏得了瓜達萊特戰役大捷,7年時間征服了伊比利亞半島,從而西班牙開始了為期近800年的伊斯蘭統治,稱做「安達盧斯國」。初期還有幾個酋長國並存,隸屬於大馬士革哈里發帝國。

公元722年,在阿斯圖里亞斯地區的科瓦東加山打響了光復運動的第一役。在這場戰鬥中,基督教軍隊在領袖佩拉約的領導下戰勝了阿拉伯軍隊。歐洲其它國家的基督教徒也紛紛響應教皇的號召,到西班牙參加反阿聖戰。在同阿拉伯人征戰的同時,基督教形成了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兩大王國。

公元756年,第一位摩爾國王阿夫德拉曼一世,定都科爾多瓦,同時宣布獨立。

公元10世紀,摩爾人統治達到鼎盛時期。後來,科爾多瓦哈里發帝國分裂為若干個王國。面對阿拉伯人對西班牙的侵略和佔領,基督教人開始進行反抗。

1085年,基督教軍隊收復了托萊多,卡斯蒂利亞將該城定為首都。

1212年,在阿方索八世的領導下,卡斯蒂利亞王國的軍隊在拉斯納瓦斯德托洛薩取得了戰勝摩爾人的決定性勝利;此後,又收復了科爾多瓦、塞維利亞、赫雷斯、加的斯等城市,最後只剩下格拉納達王國。

1469年,伊莎貝爾嫁給了阿拉貢的王子費爾南多,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兩個王國聯姻,為兩個王國的最後統一奠定了基礎。

1474年,23歲的伊莎貝爾被立為卡斯蒂利亞女王,她建立起新的法庭和城鎮行政制度。

1479年,費爾南多繼位,成為阿拉貢國王,兩國正式合併為統一的西班牙王國,夫婦二人被稱為「天主教雙王」。

四、海洋強國時期

1492年1月2日,摩爾人首都格拉納達陷落,西班牙光復運動宣告完成,西班牙最終實現統一。

1492年,哥倫布率船隊由西班牙加迪斯出發,10月12月發現了美洲新大陸並登上巴哈馬的聖薩爾瓦多島,然後帶了幾個土著人及一些物品返回西班牙。哥倫布發現西印度群島後,西班牙逐漸成為海上強國,此後,西班牙殖民者開始了對拉美的征服和佔領,將疆土擴展到大西洋的彼岸和菲律賓。

1516年,胡安娜和王夫腓力一世的兒子查理一世以特拉斯塔馬拉家族的外孫資格繼承卡斯蒂利亞、萊昂、阿拉貢、納瓦拉等國的王位為卡洛斯一世,建立了歐洲最早的統一中央王權的共主邦聯國家。

1519年,埃爾南·科爾特斯等從古巴抵達墨西哥,征服了阿茲特克部落的首府特諾奇蒂特蘭。

1530年,弗朗西斯科·皮薩羅率人從巴拿馬出發,幾個月後到達印加帝國,征服了印加帝國的首府庫斯科,許多部落被消滅、印第安人文明被毀滅。

1588年,腓力二世對英進行討伐,但西班牙海軍裝備落後,加上風暴襲擊,西班牙的「無敵艦隊」被出身海盜的德雷克率領的英國海軍擊潰,從而西班牙喪失了海上強國的地位。

1648年,西班牙對法國作戰失利,在陸地上的軍事優勢也宣告結束。此後,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又向英國割讓了直布羅陀並陸續喪失了葡萄牙和在義大利與荷蘭的領土。

1700年,查理二世去世,其姐瑪麗亞·特里薩和法國國王路易十世的孫子費利佩繼位(腓力五世),從此西班牙王位由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轉到法國波旁家族手中。儘管費利佩當上了西班牙國王,但為爭奪西班牙王位,法西與奧地利(英、荷支持)開始了一場戰爭,並於1713年簽訂了烏德勒支和約,奧地利得到了佛蘭德、米蘭、撒丁島和那不勒斯,英國得到直布羅陀等地,荷蘭得到佛蘭德的許多要塞,西班牙只剩下本土,換取的是各國對腓力五世的承認。

19世紀,拿破崙奪取法國政權後,將擴張的目標對準西班牙,以借路攻打葡萄牙為借口,派軍隊佔領了西班牙,並安排自己的兄弟任西班牙國王。

1808年5月2日,獨立戰爭爆發,西班牙為這場戰爭付出了沉重代價,並喪失了絕大部分海外殖民地。

1837年,伊莎貝爾二世在通過君主立憲的法案之後將其正式合併為一個國家,決定用西班牙一詞「Espa?a」(源於腓尼基語,意為「野兔」)命名,自此結束了歷經300多年的共主邦聯模式。

五、共和國時期

1873年,爆發資產階級革命,建立第一共和國。

1874年12月24日王朝復辟。

1898年,爆發的美西戰爭以西班牙失敗而告終,古巴獲得獨立;西班牙向美國割讓了波多黎各、關島並廉價出售了菲律賓(2,000萬美元);西班牙喪失了所有海外殖民地,國際大國地位不復存在,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保持中立。

1931年4月12日,西班牙王朝被推翻,第二共和國建立。市政選舉中,左翼勢力獲勝;14日在巴塞羅那、聖塞瓦斯蒂安等地宣布成立共和國;在馬德里,革命委員會宣布成立臨時政府;阿方索13世自願流亡國外。同年6月28日,共和派舉行全國大選,宣布宗教自由。同年12月,西班牙通過了新的《憲法》,新政府著手進行農業、教育、區域自治等方面的改革和立法;與此同時,一些右翼政黨相繼成立。

1932年,政變軍人被赦免,中央政府與加泰羅尼亞地區政府發生衝突。

1933年11月的大選中,右派政黨獲勝,一些新法律(如農業改革基本法)被廢止。

1936年2月成立有社會黨和共產党參加,由人民陣線領導的聯合政府。

1936年7月17日佛朗哥發動叛亂,引發3年的西班牙內戰,於1939年4月奪取政權,實行獨裁統治達36年之久。

1947年7月佛朗哥宣布西班牙為君主國,自任終身國家元首。

1966年7月立末代國王阿方索13世之孫胡安·卡洛斯為承繼人。

1975年11月20日佛朗哥病死,胡安·卡洛斯一世登基,恢復君主制。

1976年7月1日,任命原國民運動秘書長阿道弗·蘇亞雷斯·岡薩雷斯為首相,開始向西方議會民主政治過渡。

1978年12月新憲法正式出台。

1982年西班牙加入北約。

1986年,西班牙加入歐共體。

2014年6月2日,西班牙首相發表官方聲明宣布,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決定退位,由國王的兒子王儲費利佩繼承王位。

2014年6月18日,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正式簽署了退位詔書。

2014年6月19日,舉行王儲費利佩六世登基典禮。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旅遊與攝影 的精彩文章:

TAG:旅遊與攝影 |

您可能感興趣

認識挪威王國
認識中國北斗
薩瓦迪卡 想認識這位泰國王子嗎?
郭麗英:認識蕭紅
風水魯班尺—認識魯班尺
從手藝認識一個神秘王國
王伯軍教授:認識慢性胃炎
教你認識石印本古籍
《認識的哥哥》宋智孝登場
認識德國首都:「德國最大的城市」柏林
李翎 認識夜叉
帶你認識上海西瓜
逛過舊金山,才算真正認識美國西海岸
帶你認識世界盃上的法國小哥哥
認識 「葡萄胎」(二)
韓安國是怎樣認識劉邦對匈奴的政策的呢?
中國畫傳統的認識與繼承-賈寶珉
教你認識大麗花
新聲推薦 從《刺青》認識MLK麋鹿王國
認識「香港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