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恆大暫緩規模專註業績 戰略轉型初見成效

恆大暫緩規模專註業績 戰略轉型初見成效

恆大暫緩規模專註業績 戰略轉型初見成效

張歆晨

中國恆大(03333.HK)暫緩對於規模的追逐,並將注意力轉向了收益質量的提升,僅僅半年時間,已然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

8月28日,該集團發布2017年度半年業績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79.8億,同比增長114.8%;毛利潤673億,同比增長247.7%;歸屬股東的核心凈利潤為188.3億,同比大漲832.2%。

考慮到下半年才進入房地產行業的營收結轉高峰,恆大全年業績超預期或已成定局。在此之前,該集團曾披露將在今年達成凈利潤243億,以及2017~2019年3年累計凈利潤888億。從今年上半年的收益情況來看,該目標極有可能超額實現。

凈利潤大增8倍

經過連續多年的高速擴張,恆大的總資產規模領跑同行。截至2017年6月30日,恆大的總資產約1.4萬億~1.6萬億元,較2016年年底上升10.5%。

鑒於公司有意識降低財務成本、提升收益質量,恆大上半年經營業績表現搶眼。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79.8億,同比增長114.8%;毛利潤673億,同比增長247.7%;歸屬股東之核心凈利潤188.3億,同比大漲832.2%。

盈利的增長,得益於利潤率的提升。數據顯示,恆大集團今年上半年毛利率35.8%,較2016年末期的28.1%提升約28%,凈利率12.3%,較去年底的8.28%提升約32%;核心業務利潤率14.5%;幾項盈利指標顯著提升,且回歸到公司上市之初的理想狀態。收益質量的提升,使得公司股東回報率51.8%,同比大幅增長43.6%。

市場對於恆大收益質量的提升早有預期,因該公司在年初將「效益」提高至集團戰略高度,在多個維度展開精細化的收益質量管理,該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更於集團內部親自發話,要狠抓效益,從2017年起保持規模適度增長的基礎上實現「規模+效益」的雙增長。

該集團表示,公司利潤的增長主要得益於三個方面的因素,一是連續幾年合同銷售額的增長帶來營業收入的大幅提高,二是精品策略使得產品附加值增加,三是內部運營能力的增強有效地降低各項成本。

首先是合同銷售方面,恆大在2015年獲得銷售金額2013億,同比增長53%,2016年銷售金額3734億,同比增長85%。上半年,恆大的市場表現延續了去年的凌厲勢頭,實現銷售2440.9億,同比增長72%,已完成年度銷售目標4500億的54%。

此外該集團披露的數據顯示,公司上半年新開盤僅79個,而下半年新開盤項目多達約223個。充足的貨量之下,恆大今年銷售突破4500億的年度目標成為大概率事件,這將有效保證該公司2017年乃至未來兩年的營收及利潤增長空間。

其次,該公司通過資本運作大幅降低財務成本。恆大在上半年通過引入戰投、償清永續債等多個資本運作顯著降低財務費用。例如該公司7月3日公告稱,已在贖回全部永續債,從而消除了用於債券持有人對股東收益的吞噬。去年年報顯示,恆大共持有永續債1129億,永續債持有人應占利潤為106億,此次償清永續債意味著今明兩年恆大歸屬股東利潤將實現大幅增長。

根據大摩的測算,光是1129億元永續債的贖回就能給公司釋放逾百億元股東利潤,相當於上半年凈利潤的約1/2。

種種跡象顯現,恆大通過強化內部管理、優化資本結構,釋放出潛在的盈利增長空間。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銀行、美林美銀、中銀國際等國際投行紛紛看好恆大盈利能力提升,德意志銀行預計,未來三年恆大盈利年複合增長率可達63%。

恆大集團董事局副主席、總裁夏海均在28日的業績發布會上表示:「未來我們不會追求規模達到第一,但要追求利潤達到第一,恆大權益的經營績效達到第一。」

放緩增速降槓桿

隨著國內房地產市場步入新的調整周期,主動降槓桿,已經成為諸多地產公司的共同訴求。今年上半年,已經披露了中期業績報告的碧桂園的凈負債率也下降了24.8個百分點,萬科的凈負債率僅在20%左右,中海更是低至16%。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行業格局已經初步確定,規模競賽接近尾聲,大公司拼規模的基礎上,將開始盈利水平的比拼,預計未來兩年,各家公司都會更加註重收益質量的管理。」

這意味著,過去地產公司將槓桿放大到極致的做法會逐步得到修正,規模不再成為唯一的追逐點,加強精細化管理,降費增效,會成為行業的新趨勢。

今年初,許家印提出,自2017年開始公司將由「規模型」向「規模+效益型」轉變,採用低負債、低槓桿、低成本、高周轉的「三低一高」的高質量增長模式,其核心就是大幅降低凈負債率。

上半年,恆大通過兩輪總計700億元戰投的引入、高達1129億元永續債的贖回等資本運作,將公司的凈負比率由2016年末的432%下降一半至240%,總資產負債率則下降至75.5%,財務狀況明顯改善。

據透露,2017年~2019年,恆大的凈負債率還將持續大幅下降。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公司將採取審慎的土地儲備負增長策略,土地儲備總量預期每年下降5%~10%,以減少資本支出。另外據透露,恆大地產正籌備引入第三輪戰投約300億~500億,進一步推動公司的降負債、降槓桿。

夏海均表示,到明年中期,公司預計將凈負債比率下降至140%左右,再到2019年降至70%左右的行業合理水平。

另外值得提及的是,在行業融資環境收緊的大環境下,恆大加權平均融資成本呈持續下降趨勢,2017年上半年平均融資成本為7.69%,較上年末繼續下降。

今年6月,恆大成功發行38億美元債券,加上要約交換債券28.24億美元,合計發債66.24億美元,利率最低6.25%,期限最長8年。

分析認為,恆大通過長債換短債、低息置換高息,極大改善債務結構,有望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以2017年中期6735億元的總借款來看,融資成本僅僅下降1個百分點,就可以增加超過50億元的利潤。

夏海均認為,公司創立以來至2016年,一直走的是規模擴張道路,使得公司從區域小公司發展為全國領先的大型房地產公司,但到了2017年,恆大的規模已經達到行業龍頭標準,土地儲備高達2.76億平方米,進入城市數量位於行業前茅,公司已然具備了轉型基礎,要開始將效益提到規模之先,適度發展規模的同時重點抓效益。預計公司未來三年的主要盈利指標,都將達到新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港股 的精彩文章:

媒體:區塊鏈+虛擬幣+ICO擁有龐氏騙局的全部特徵
海底撈被曝光後 張勇夫婦實控的底料商股價漲2.45%
海底撈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快速擴張帶來規模不經濟

TAG:新浪港股 |

您可能感興趣

戰略轉型的「恆大式」成功 業績逆市大增成高質量發展標杆
技能大賽成產業轉型風向標
童裝不斷地革新模式 產業轉型效應凸顯
職教技能大賽成產業轉型風向標
美圖經營業績大幅好轉智能手機鋪路AI轉型
上市險企調整業務結構轉型發展成「年度大戲」
企業轉型升級經典三問,你的企業需要轉型嗎?
長盈精密轉型初顯成效,新能源汽車+高端智能製造或打開成長空間
戰略調整 零售業轉型進行時
企業數字化轉型需要全新的「混合雲」定製戰略
消費市場平穩發展轉型升級顯成效
VMware財報收入繼續增長 戰略轉型初見成效
數字轉型?技術∣數字轉型創新應用模式研究
直面轉型痛點 化妝品行業規範發展需多方發力
網路直播馬太效應凸顯,商業轉型、產業升級成重 要命題
製造業轉型升級當補上工業設計短板
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阿里云為企業運行SAP解決方案提供更多選擇
重效率 抓安全 馬上辦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
快消品行業的平台化轉型大幕已開,經銷商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通信行業量收剪刀差擴大,流量經營成未來轉型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