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在家吃飯,要做足功課

在家吃飯,要做足功課

我們總在強調,在家吃飯好處多,糖尿病患者要盡量做到在家吃飯,減少在外吃飯的次數,外賣也要少吃。可是很多人真正實施起來的時候,卻發現在家吃飯的問題也不少,因此,糖友在家吃飯,也需要做足功課。


 




冰箱里塞滿食物




在糖尿病論壇里,一位糖友訴苦到:今天血糖控制得不錯,心情很好,打算在家自己做飯吃。可是打開冰箱,發現冰箱里除了兩個饅頭,一根胡蘿蔔,什麼也沒有,面對空蕩蕩的冰箱,做飯的興緻立馬消失了,而馬上就要到飯點了,只能選擇到外邊吃飯了!




真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糖尿病患者要想在家做飯,首先一定要保證家裡有充足的食材。建議糖友做好每日的飲食規劃,然後根據自己的飲食清單到超市選擇新鮮的蔬菜,建議糖友可以一次性購買一周的蔬菜(有些蔬菜儲藏期長,如蘑菇、金針菇等菌類,西紅柿、黃瓜等果類,也有些蔬菜儲藏期短,主要是葉菜類,大家要注意合理搭配購買——本刊注),這樣每天打開冰箱都能保證有可以做飯的食材。


 




手機裝個做飯軟體



同樣在糖尿病論壇里,還有糖友叫苦到:都說糖友應該在家吃飯,有利於控制病情,可是我不會做飯啊,自己做的飯很難吃,恐怕天天吃這種不好吃的飯菜,也不利於血糖控制吧,我到底該怎麼辦?




沒錯,很多人由於不會做飯,所以一日三餐都需要在外邊解決,這樣既不衛生也不利於血糖控制(在外吃飯我們無法掌握飯菜中澱粉、糖、油等的攝入)。其實這個問題也很好解決,那就是糖友可以在手機上裝個做飯軟體,這樣在自己不知道想吃什麼或者不會做飯又想在家吃飯的時候,根據做飯軟體中的做飯步驟,就可以做出美味的飯菜了。而且每天嘗試不同的菜譜,還能夠增加自己做菜的樂趣。




但是還是要提醒糖友的是,一般的做飯軟體的調料如糖、油、鹽等的量都是按照普通人的標準而制訂的,糖友可以根據做飯軟體的調料分量適量減少,這樣做出來的飯菜即營養又健康。


 




葷素搭配要科學




在糖尿病論壇里,有位糖友總結到:葷素搭配,血糖不累。




糖友一定要做到葷素科學搭配。糖尿病患者要求限制油脂攝入,但並不是說糖友就不可以吃肉了。遵循膳食指南的意見,糖尿病患者推薦每日膳食脂肪攝入佔總能量的25%~35%。超重或肥胖患者,研究表明脂肪供能比控制在30%內更有利於減重。




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三大營養物質,三者搭配在一起食用是很好的血糖控制方式。因為脂肪和蛋白蛋的增多可以降低胃排空率及小腸中食物的消化率。雖然從原理上來講高脂肪食物比低脂肪食物的升糖指數低,但是糖尿病患者不需要過多的脂肪攝入,糖友不能因為脂肪的升糖指數低而過多攝入脂肪。有研究以碳水化合物為基礎,分別加入蛋白質、膳食纖維的食物做成混合飯菜。結果發現,蛋白質和膳食纖維類食物與碳水化合物食物的混合餐,均可降低血糖生成指數。




由此可以看出,葷素搭配,血糖不累是具有科學理論的說法,不過糖友不可片面地認為只要每餐吃了脂肪與碳水化合物的混合餐就會降低血糖生成指數,一定還要注意蛋白質的攝入。


 





如果您覺得本文內容對糖尿病患者有所幫助,可以轉到朋友圈或轉給需要的人。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本微信公眾號。





本微信平台文字內容版權歸《糖尿病天地》雜誌社,轉發請明確註明出處——

微信號:tnbtd365

,未經允許,不得用於任何商業用途。


「糖尿病天地」感謝您的關注,更多內容敬請關注「天地」雜誌。


《糖尿病天地》郵發代號80-225


詳情請諮詢010-51260912


諮詢時間周一-周五9:00~12:00,13:00~16:30


《糖尿病天地》雜誌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尿病天地 的精彩文章:

味精,是餐桌上的「害人精」嗎?
糖友護心必讀(3)——冠心病預防之ABCDE
糖友夏季常備五汁飲
糖友護心必讀(2)自我評估的一圖一表
糖友養生,不只是吃與動這麼簡單

TAG:糖尿病天地 |

您可能感興趣

家裡餐廚這樣裝,不用想都知道做足了功課!空間變大,小戶型都愛
孕期沒有做足功課,只知道要吃母乳,卻不懂純母乳
我建議大家每天都要做的功課
想要成功減脂,3大功課你做足了嗎?
手足口病例猛增,家長們要做足功課了!
春天要給蘭草做的功課,你做了幾樣?
想要養好鬥牛犬!這四點功課要做足!
羅天大醮要來了,不妨再做一些準備功課吧!
夏天都要來了,美白功課做好了沒有?
只要家長做好這些功課,小寶寶也照樣可以游泳
婆婆要給寶寶剃「滿月頭」?你在點頭前,得做好這些功課
那些產後恢復好的寶媽,孕期在這4方面做足了功課
春食野菜正當時,吃之前也要做好功課喲
想要愛情保持甜蜜,你需要做好這兩個功課
做足這些功課,才能掌握買刀的正確姿勢!
只要功課做足了,早餐也可以如此豪放、豐富和簡單!
別人的美家都是靠錢堆出來的?也許只是軟裝預算功課做得比你好
去香港旅遊,這些「功課」一定要先做足!
產檢時,這幾類孕媽讓醫生很抓狂,不想挨訓就提前做足「功課」
要想順產生寶寶,這些功課早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