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先祖父湯炳正先生與《楚辭講座》

先祖父湯炳正先生與《楚辭講座》

《楚辭講座》是我董理先祖父湯炳正先生的第一本書稿。2006年9月出版後,受讀者歡迎的程度遠軼我的預料,書評就有十多篇。其中不乏名流,如復旦大學教授傅傑、「川軍四傑」冉雲飛、專欄作家王國華,等等。而《〈史記·屈原列傳〉的問題》一篇,還收進胡曉明先生選編的《楚辭二十講》(華夏出版社2009年3月版)。這本書算是為我開了個好頭,從此在學術界與出版界有了人脈。

這本小冊子就內容而言是專題性的,就方法而言則是示範性的。「川大最受學生歡迎教師」謝謙先生曾說,「我聽湯先生課的唯一收穫,就是知道了什麼叫真學問大學問」。先祖父當年的講課並不囿於知識的介紹,而是重在啟迪與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其中包括如何讀書、如何提出問題、如何解決問題與如何撰寫論文,等等。

而這些內容全是來自他半個世紀治學的獨得之秘,傾囊相授,可謂金針度人。先祖父講課的情形,據我了解大致是這樣的,先將要講的所有論文(即書里說的「講義」)油印發給諸生;但講課時他卻並不瞧講義,而是另起爐灶,借題發揮,著重就自己當年如何研究這個問題,結論是怎麼來的侃侃而談。不過,正如四川師範大學1984級研究生、今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周建渝先生近在一篇回憶文章中說的,「先生年事高,到我們這一屆,楚辭課只能聽錄音」了。現在這個1983年的錄音稿,大多收入到這本《楚辭講座》里。在整理時,我們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講稿的「原汁原味」。如其中關於意識形態的話語,我們也沒有做任何刪改,以存其真,藉此可以看出時代對一個學者的牽制與烙下的印記(當然就是現在高校的教師也不能倖免)。遺憾的是,先祖父講課的部分內容,如關於屈賦語言的旋律美、修辭舉隅等稿子,由於某種原因,現在只得付之闕如了。所以,《楚辭講座》並不是他講課的全部。在校對書稿時,我們力所能及地核校了所有的引文,發現他的記憶力真是驚人,如全書結尾處引林庚先生那句話幾近嚴絲合縫。

新版比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版,在內容上更加精粹。附錄全刪去,正篇也略有刪汰,如拿掉兩篇演講稿。另,《總論屈原》《屈原的作品》以及《〈楚辭〉研究史述略及今後研究的展望》中的前一部分,均系1981年先祖父應《中國大百科全書》編輯部之請,撰寫的《楚辭》辭條。這三部分的內容(佔五分之一弱)雖不屬於講稿性質,但在新版中我們仍然保留下來,目的是使書稿結構完整有序。這次我們又增添一篇關於屈賦神話的稿子。此系據湯門高足、四川大學教授羅國威先生1981年的「課堂筆記」加工補入的(此外,第一講與第十二講里有四段文字,也是從羅先生此珍貴的「筆記」選取的)。羅先生這個記錄稿,作為課堂實錄,已算很詳盡了。據我所知,此稿曾得到先祖父的讚譽。羅先生對我們這次的整理工作非常支持,慨然惠賜記錄稿的副本,盛情厚意,令人感激。

(湯炳正先生像,圖片源於網路)

先祖父這本書雖然是專講《楚辭》與他自己研究的心得體會,聽講對象也是中國古代文學的研究生,但對研治其他學問的人士亦會有所啟發。據鳳凰衛視「鏘鏘三人行」2015年11月11日那期嘉賓吳軍博士說:「在麻省理工學院有個普遍的觀點:學什麼課不重要,關鍵是跟哪個老師學。你是學他的思維方式和方法,至於你是學一門物理課或一門化學課完全不重要。」此說「於我心有戚戚焉」。當年整理書稿的過程,我真是受益匪淺,整個思維方式都受到影響。再者《楚辭講座》的學術特色頗似嚴耕望先生的《治史三書》,竊謂這兩本書很有異曲同工之妙。近年我在貴州師範大學為中國史研究生開課時,曾應校方的要求開列書單。其重中之重,即章實齋《文史通義》與嚴氏《治史三書》,古今各一種。另,去年我開講「《楚辭》研讀」課,學生中有一位聽後即決定改考《楚辭》學博士。這當然不是我的課講得好,實是《楚辭》以及《楚辭講座》的魅力。這裡可用雲飛兄的一句話,「為其辭藻所惑,為其想像瘋狂」。

《楚辭講座》這次有幸入選「大家小書」,首先要感激叢書的總策劃人高立志先生。他2014年歲杪向我約稿,因為當時合同尚未到期,事情就擱置到今天。「大家小書」是「大家寫給大家看的書」,現已成為國內人文社科領域極具口碑和影響力的叢書,本書現得以入選其中,我們都極其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盡全力把書稿做好。還要感謝責任編輯孔伊南,她為書稿的編校付出了很多努力。我們更要感謝力之先生為新版寫下的研究性序文,使讀者更準確地認識這本書的學術價值。此書新舊兩版的整理工作,均是在力之先生的具體指導下完成。先生董理書稿的理念完全契合了先祖父當年講課的思路。還要感謝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感謝王強、張忱石兩位編輯,沒有他們的辛勤勞作,也不會有這本書的今天。在新版問世之際,我們當年愉快合作的情景歷歷在目。

這本書裡面還凝聚著家嚴湯世洪、家慈張世雲的智慧與心血。我自己有今天這點微不足道的成績,首先得歸之於我父母的教導有方。小時(1967—1977年:小學到高中)我是個智力特別低下的人,學習很不好,在老師眼裡基本上「忽略不計」,但父母不管別人怎麼評價我,仍按部就班地施教,不急不躁。這就是他們的睿智,眼光超前,不以一時的分數論成敗。今天看來,我所受的有益教育多數來自於家庭,學校對我的影響說起來實在有限得很。今天(丙申年農曆六月十四)是家嚴辭世一周年的忌日。父親的辭世,是我人生最大的創痛,至今心緒也沒有調過來。現謹以這本小書獻給父親在天之靈!孔子嘗云:「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我在這方面還要繼續努力。

近因諸事繁劇,如廁身本省的重大出版工程《貴州文庫》(1949年到先秦間的文獻,計四百多種)的編纂與審訂工作,所以這次董理書稿的任務交與小女文瑞來具體操辦,這對她也是一次歷練。近日偷閑翻檢她的整理稿,心想如果由我來做,不少地方恐也不過如此,便坐享其成了。

湯序波

寫於父親去世一周年忌日破曉

2016年7月17日(六月十四)

——摘自《楚辭講座》編後記,文章標題為本文編輯方便閱讀所擬

新書推薦

《大家小書 楚辭講座》(精裝版)

湯炳正 著

湯序波 湯文瑞 整理

北京出版社

湯炳正先生是「楚辭學」大家,他治學嚴謹,能於小中見大,於現象中求規律,對屈賦中許多千秋難解之謎,提出新的結論與答案,其研究成果受到中外學術界的廣泛重視。本書由其孫湯序波據先生生前講稿悉心整理而成,在介紹《楚辭》主要的基本知識的同時,著重講解屈原研究與《楚辭》研究中的重點難點。進一步滿足了廣大讀者熱愛《楚辭》、了解《楚辭》,尤其是提升研究《楚辭》能力的需要,實乃「楚辭學」入門與提升之上選。

圖書即將在各大新華書店、電商平台銷售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家小書 的精彩文章:

TAG:大家小書 |

您可能感興趣

慈禧太后賜死還是自然死亡:陳寅恪先生祖父陳寶箴結局究竟怎樣?
李寨村李振銘:我的祖父
張愛玲家族影像:外曾祖父是李鴻章,祖父被慈禧發配軍台贖罪
李鴻章的父母竟然是兄妹,而且祖父祖母都認可
魯迅妻子許廣平家世:祖父是慈禧乾兒子,堂兄是黃埔軍校創始人!
周躍東老師《祖父的園子》聽課隨感
《斗破蒼穹》蕭炎媽媽演過小龍女,納蘭嫣然祖父是他
孔德高老師的文字:我的祖父祖母
李宗仁父親、祖父、曾祖母墓地考
葉兆言——給祖父葉聖陶丟臉
馬春霞:曾祖父的「軍訓證書」
憶我的恩師-祖父鄭鴻烈
皇帝都會追尊自己父親祖父,為何劉詢卻給祖父上個謚號「戾」
楊虎城將軍嫡孫楊瀚近照,坦言祖父是個英雄
琦君:外祖父的白鬍須
康熙題字,曹雪芹祖父立碑 走進明孝陵
劉若英:我的上將祖父
鐵血鑄軍魂!張君龍弘揚崇軍尚武精神,祖父是四野老戰士
司徒美堂孫女憶祖父:「心裡只有華僑」
袁世凱為何一定要稱帝?馮鞏的曾祖父馮國璋坦言:因為一個大蟾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