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宇紅: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

李宇紅: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

何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CAETT(中國教育智庫網):職業教育發展水平是衡量社會現代化的重要標準之一。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職業教育還有很大差距。您能否談談談對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看法?

李宇紅教授:討論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前,首先要理清這個體系的含義。職業教育體系前加了「現代」二字,是要為這個體系賦予新的含義。進入新千年後,職業教育有了新的變化。發達國家,尤其是德國與澳大利亞的職業教育體系已經成型,我們國家是借鑒職業教育發達國家以往的成熟經驗和做法,結合我國多年走過的道路和經歷,建立一種適合我國特點、與目前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相適應的職業教育體系,於是加了「現代」兩個字。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有幾個方面比較重要:

第一,該體系應與普通教育體系並行,而不是簡單的融合,融合是形成一個體系,並行是建立一個獨立的體系。因為二者的出發點不同,職業教育是從職業出發。如果融合不成功,一者就容易被另一者侵吞。

第二,職業教育應與普通教育能夠互相轉換。職業教育體系的學生可以轉到普通教育體系,普通教育體系的學生也可以轉到職業教育體系中。從初中到碩士,各層次應該可以互相銜接。但目前還未能做到這一點。同時,職業教育頒發的證書要有別於普通教育,因為二者標準不同。

第三,職業教育應具有終生教育的功能。現在的職業教育大部分是針對在校生。而職業教育也應包含在職人員的教育。國民體系的終身教育應包含在職教育,這與學歷教育是有區別的。

第四,職業教育應該是開放的。因為職業教育是依賴於整個社會大的經濟形勢不斷變化發展的,在這種情況下,職業教育必須是動態的,而動態調整的依據是職業教育必須是開放的。職業教育的培養標準不能落後,只有整合社會資源才能做到這一點。教師隊伍可以是與社會接軌的流動性團隊,可以邀請校外專家,課程也可以是流動性課程。

職業教育要成體系,目前缺失的內容非常多:

形態全面缺失。我國職業教育本來應該的面目不清晰,模式不鮮明。德國的雙元制特徵就非常鮮明——學校是一個課堂,企業又是另外一個課堂;澳大利亞也非常清晰。我國目前的職業教育一般是最後一年頂崗實習,這實際是遠遠不夠的。

制度全面缺失。如:招生制度,目前職業教育對考生報考志願而言是保底的,但原本不該如此;課程標準與考試大綱仍是以知識體系為主,仍是以一張考卷進行考核,但職業教育應由企業來評判;目前缺失了對培訓機構與非學歷機構的認證標準,而職業教育只依靠公辦的職業院校是遠遠不夠的。

CAETT(中國教育智庫網):您認為職業教育涉及的關聯方應該如何做才能構建起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李宇紅教授:頂層設計應由權威機構教育部牽頭,在文件中把家長利益訴求、企業利益訴求固定下來。

對於職業教育不可缺少的四部分課程:學科教育的、知識為主的教學內容可以由高等院校承擔;由於行業發展特別快,必須由企業開發的課程,可以由政府買單;教師與企業聯合開發的課程,要將一部分資金給學校,一部分給企業;純職業資格的課程,可依靠市場。另外,在職市場現在也很大,如轉業人員,再就業人員、農民工、偏遠山區帶動致富的。要從源頭處做好,讓大部分企業願意參與教育培訓。

學生和家長的訴求也要得到滿足。必須要思考職業教育如何才能吸引家長,職業教育的存在是否有必要。目前的確有部分家長希望學生拿的文憑越高越好,因為在家長看來,這是衡量學生未來是否有前途的標誌,但這是普通教育的邏輯。而職業教育有自己的邏輯,只要學生來學某專業,將來一定可以找到好工作,因為職業教育是針對未來的職業崗位的。所有教育的存在是依賴於有需求,如果沒有需求,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學歷教育缺乏學生進入職場所需的實際能力,而培訓是以賺錢為目的,只能給予學生的是某個時段的教育。但家長不僅是希望學生有一份工作,還希望孩子在情操、審美方面有所成長,未來過很有前途的生活,這種素質要依靠正規的國民教育完成,不能指望培訓機構。而職業教育可以做到以獲得一技之長為主,同時兼顧學生情操、發展潛力方面的挖掘與開發。

CAETT(中國教育智庫網):剛才談的主要是頂層設計的問題。您能否從學校層面具體談談目前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李宇紅教授:學校層面目前最大的弱點是市場化意識不足。之前有提到各方利益,學校應真正考慮學生和家長的利益,甚至要將學生和家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但很少有學校做到這一點。同時也要考慮企業利益。

大學生就業難與企業招工難

CAETT(中國教育智庫網):您怎麼看當下大學生就業難與企業招工難的現象?

李宇紅教授:大學生就業難與企業招工難是客觀存在的現象。這一現象背後體現了幾個問題:

校企脫節。學校不清楚企業到底需要什麼人才,通常是在想像企業的人才標準。雙元制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企業可以通過下訂單的方式將企業需求提供給學校,學校量身定做將人才推給企業,可以保證企業需要的和學校培養的人才是吻合的。訂單在我國也存在一定風險——幾年後企業未必能按照約定招收原來承諾的學生人數,但在國外這是有契約精神來保障的。

學用脫節。家長和學生比較重視知識。學歷教育的本質是發文憑,學生和家長看重的也是文憑,而文憑以知識多少來劃分層級。分數和學歷是學生與家長最看重的。而企業更注重實幹素質和能力。目前存在學和用嚴重脫節的現狀。

就業新形勢。現在就業形勢與之前不同。勞動力成本增加,企業負擔增加。但勞動力成本增加不全是薪酬增加造成的,基層薪酬低致使很多畢業生不願從事一線工作;另外高新技術從業人員的個性化較強,要求的條件、環境以及完成工作需要的輔助的環境與工具也比較高,而企業往往會忽視這些,所以高新技術人員跳槽以及不願去某些企業的現象非常多。

新生代就業觀念。新生代就業觀念與之前發生了變化。年輕人喜歡同時從事幾項職業,可平攤壓力感、成就感、自由感;很多企業主不理解為何年輕人忠誠度低,因為現代年輕人對工作的需求也在發生很大的變化,工作除了謀生以外,他們還考慮精神需求、自我發展、自我興趣、自由度等等。了解職業人的現代需求,可能使企業採用多元化、彈性化的用人制度。

以上幾個方面共同造成了學生就業難與企業招工難的現象。

地方普通高校轉型與高職院校發展

CAETT(中國教育智庫網):高校轉型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您認為地方普通高校在轉型過程中有什麼需要注意的方面?

李宇紅教授:高校轉型不應一刀切。高校轉型如同人性格的轉變,如果讓本來非常內向的人變得外向,這非常難。所以高校轉型不要一刀切。比如校企融合,不能用同樣的指標來要求。按專業劃分似乎更科學。

高校轉型是否成功取決於是否能充分利用自身優勢。轉型的過程中還是應該把握自身原本的優勢。有些院校雖然是研究型大學,但是其中有些專業應用性很強,那要強調學以致用;有些應用型大學也存在一些基礎研究學科,那它不一定非要強調與企業深度融合;有些學校行業、企業背景強,校企合作具有天然的優勢,這樣的學校就沒有必要花費太多時間與精力來做研究。

所以對不同類型的學校應制定不同的標準。即使同是應用型課程,其中有些學校的課程強調創新創造,有些學校的課程更重視執行操作層面,也要制定不同標準。

CAETT(中國教育智庫網):地方普通高校轉為應用型大學之後是否會對高職院校的發展以及畢業生就業帶來較大的衝擊?你如何看待這一問題?

李宇紅教授:地方普通高校轉型不會對高職院校發展和學生就業帶來衝擊。就如同百貨店,有大型購物超市、奧特萊斯,但也有小型店鋪,711這種店鋪業績還非常好。人類需求是多樣化的,企業需求也是多樣化的,不可能一類院校就培養出企業需要的多樣化人才。最重要的是校長要為學校找準定位,要為哪些企業培養什麼樣的人才。

另外,國外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每個行業的龍頭為了讓整個行業更加興旺,寧可自己放棄一部分市場,扶持小企業,這也是龍頭企業的責任與義務。但國內還未普遍做到這一點。國內實力較強的學校有責任和義務將自己的標準、方法、指標、資源拿出來,去幫助其他較弱的學校,目前教育部也在推進這方面的工作,這是一個共促教育生態和諧的好的舉措。

CAETT(中國教育智庫網):地方高校轉型,在操作層面,您有哪些具體建議?

李宇紅教授:可以推試點,就如同原來設置經濟特區一樣。小規模試點試行成功後,再大規模推廣。

試點在教學層次至少考慮兩個類別:大專以下和大專以上。大專以下的職業教育應重點培養高技能人才、動手大師,這些人才能因自己的技能而自豪,這些人才也應得到比較高的薪酬。這個層次可以用工匠、學徒制,課程來自於工作而不是學科,完全圍繞如何將工作做好。

本科、研究生、博士層次的學歷教育要有學歷教育的標準——不僅看當前會什麼技能,還要看學生未來的發展和貢獻,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不僅是要使其具有一技之長,還要有能夠在新技術、新方法之間、不同的合作人群之間、不同的工作情境之中的自由切換,具備快速學習、快速適應的能力。所以培養過程中不僅重視能力,還要重視思維結構(如怎樣思考哲學層面的問題)、整體水平和綜合素質。

試點同時還要考慮行業,職業教育離開行業劃分也是不合適的;另外還要考慮區域特點,不同區域的學校特徵也不同。

聯大經驗

CAETT(中國教育智庫網):能否分享一下您所在的聯合大學在職業教育辦學方面的經驗?

李宇紅教授:宏觀定位上,北京聯合大學地處在北京,不具備南方很多職業院校所具有的產教研融合的先天優勢,無論是在校園面積還是在某個行業鏈條上具備的緊密度。聯大主要上是從四個層面做了努力:

首先,與政府的緊密合作。聯大地處北京,與教育部、北京市教委緊密合作方面,聯合大學有先天優勢。

其次,從未間斷職業教育的研究。職業教育在最低谷時,聯合大學也沒有停止對職業教育的研究。

再次,聯合大學與國際合作方面比較多。設有留學學院,無論是留學生輸送,還是引進都比較多。國際化層面可供其他職業院校借鑒。

最後,聯合大學目前是唯一的一所職業教育專科、本科、碩士各層次貫通的學校,職業教育鏈條基本是完整的。尤其是職業技術教育碩士,北京只有兩所學校設有這樣的碩士授予點。這也為聯合大學做高端項目提供了基礎,比如最近三年,聯大數十項國家級、省部級研究職業教育的課題,很多國家級重點、示範、試點項目。去年至今,還有京津冀職業教育協同發展的課題。

以上都是聯合大學在重點做的,是基於自己的優勢尋找自己的特色。

CAETT(中國教育智庫網):具體在教學方面,聯合大學是如何做的?

李宇紅教授:教學模式上基本上是兩種:訂單式與輸出標準。

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用的是大的訂單式,比如全聚德下訂單,聯大就可為全聚德設置一個班,這也是高技能人才最好的培養模式,北京也需要高技能人才。

另一種是通過做標準,輸出標準。高職的學生有來自中職的,也有來自高中的。高職讀完有些學生還有兩年專接本。這就可能為其他職業學校帶來個問題——各層次的課程內容與標準是重合的。但聯大把職業教育各階段的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按照職業成長的規律做了明確的標準。由於各階段的界定非常清晰就避免了課程重合的問題。

CAETT(中國教育智庫網):聯合大學是如何解決職教師資問題的?

李宇紅教授:這要看專業。學校有專職老師還有來自企業的兼職教師來進行教學和研究。通過與企業的合作,將教師了解企業的思維和語系。通識教育層面基本由學校專職教師完成。一些高新技術,比如APP、Java等,校內教師一時難以熟悉的,則要依靠兼職教師。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智庫網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教育智庫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趙躍宇委員:構建本碩博思政教育培養體系
裴春亮代表:分類分級,建立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體系
吳智深委員:生態文明教育要體系化
現代經濟體系構建與新興產業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袁建良建議應加快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夯實現代產業體系建設
江蘇紡織工業:以「三大變革」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構建德智體美勞教育體系
全國政協委員葉小鋼:完善我國美育育人評價體系
林騰蛟代表:建議將「食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劉文帥:構建我國自媒體分層治理體系
構建新時代中國文藝理論體系
周志華推薦國內首部人工智慧專業教育培養體系,網友:有點難
陳立人代表建議把體育教育納入學生評價體系
林騰蛟代表:將「食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裴春亮代表:建立職業農民分類分級培訓體系
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
中國特色教育倫理學理論體系建設與教育現代化高端學術研討會舉行
崔迪,中國職業拳擊的體系的奠基者
建立國際一流的科研管理體系
李金華:工業互聯網體系助力製造強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