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用過比臉大、十個按鍵、能防治滑鼠手的無線滑鼠嗎?

你用過比臉大、十個按鍵、能防治滑鼠手的無線滑鼠嗎?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個人電腦幾乎已經是進入了家家戶戶,人們的工作方式,也都從以前繁複低效的手工操作,逐漸轉移到電腦的操作上來了。很多人每天使用電腦的時間都超過了10個小時以上,滑鼠則是使用頻率最高的操控工具了。現在市面上的滑鼠,滾球滑鼠已經幾乎看不到了,基本都是光學或者激光引擎了,它們有著各式各樣的外形,有些還有炫酷的燈光,用亂花漸欲迷人眼來形容現在的滑鼠市場真的是非常貼切。

現代滑鼠的祖先誕生於1963年,當時的滑鼠下方甚至還不是一顆滾球,而是兩片互相垂直的滾輪,分別負責採集X、Y軸上的運動數據。所以,這款滑鼠是不能斜移的,只能通過多次的橫移或者豎移來移動到指定位置,就好像中國象棋中的「車」一樣。

我剛接觸電腦的時候,那會的滑鼠還都是滾球的滑鼠。我印象最深的是,底盤滾球位置逆時針轉動一下,裡面的滾球就會掉出來。用久了之後,滾球上會有很多髒東西,連帶著裡面兩根感測的杆子上也都是一層厚厚的,清理的時候特別有快感。但因為滾球機械滑鼠看上去比較笨重,精確性也是不高,而且拉動時會亂竄,所以就被逐漸淘汰了。雖然技術在進步,但滑鼠的外形一直都沒有發生變化,其本身具有一定的高度,使用的時候,腕部會有一個落差,久而久之,就非常容易形成「滑鼠手」。經常用電腦的人,手腕內側和桌面接觸的部分,肯定都有非常明顯的印跡,如果不是遊戲重度患者的話,也許可以考慮一下軌跡球滑鼠。

宜麗客是日本最大的電腦配件製造公司,所以產品包裝也是滿滿的日式風格。白色外包裝上,有一個非常大的滑鼠圖案,以及日文標識的產品特點和信息。

和大多數滑鼠一樣,這款型號為M-HT1DRBK的軌跡球滑鼠,也採用了翻頁式的包裝。打開側頁的一瞬間我有點被它嚇到了,我從來都沒有見過這麼大的?滑鼠?!的確很大,幾乎比我的臉都要大。

附件其實很簡單,附贈了兩顆5號電池,標配一個無線接收器,還有說明書,其中比較詳盡的一本是全日文的,另外一個簡約的是多語言的版本。

這款滑鼠給我的印象除了大,還是大!再其次才是奇怪。尺寸大約是115*182*58mm,左前側的那顆碩大的紅色軌跡球,就跟一個獨眼的怪獸一樣注視著周圍的一切。滑鼠上的按鍵,嗯,很多,但是左鍵、右鍵在哪裡?我有點迷糊了。和傳統的滑鼠,除了整體的外形輪廓以外,就幾乎沒有相似之處了。

後側的材質是柔軟的記憶海綿,在邊緣部位還有HUGE的陰文LOGO。使用的時候,整隻手都處於滑鼠上,手腕會懸空不會接觸桌面收到壓力。先不說是否習慣操作,單從舒適度上來講, 不用滑鼠墊的時候用普通滑鼠,那是坐在硬木頭凳子上;使用滑鼠墊那是換了單人款的布藝沙發;用這款宜麗客的軌跡球滑鼠,就好像是一張超大的真皮沙發。

主要的按鍵都集中在了左邊的這個位置,主要是拇指和食指來進行操控。初始狀態了,只有滾輪、軌跡球、左右鍵和前進後退,這五個是可以使用的,另外的自定義鍵都需要安裝驅動程序之後,進行功能的賦予,才可以使用。全部的10個按鍵都可以重新設置,自定義程度極高。

從四個側面來看,都很難將這個形狀和滑鼠聯繫起來,甚至上圖右下側的這個,不仔細看,說他是一隻黑色休閑鞋也完全沒有問題。依然最搶眼的還是這顆人造大大的紅色軌跡球。

側面的底部是DPI的速度選擇開關,分別對應500/100/1500DPI。我自己現在習慣使用800DPI的滑鼠,使用LOW檔位500就比較適應一些。標識有L字母的按鍵,是滑鼠的左鍵;滾輪也是對應普通滑鼠的滾輪,不過這款軌跡球滑鼠的滾輪還可以上下撥動,可以指定兩個不同的自定義功能;前後箭頭的按鍵,則是對應前進和後退;正面軌跡球右側,R的對應是滑鼠右鍵;R1,R2,R3三個都屬於待自定義按鍵。所有的10個按鍵都可以重新自定義。

最像正常滑鼠的,應該就是這個底盤了,同樣的碩大無比。剛收到這個滑鼠,我把它放到辦公室桌上,一個男同事過來感到新奇,問這是什麼,告訴他是滑鼠,他就欣欣然的跑過來要試一下,幸好他手大,居然將它握住了,然後怎麼都不能在桌面上滑動。嘴裡還在念叨,「哎呀,我去,這什麼滑鼠啊,滑都滑不動……」是了,滑鼠底部看著像腳貼幾個大長條,實際上是防滑墊啦。軌跡球最大的好處之一,就是不挑空間,可以在任意狹小的空間,或者不平整的床上、沙發上、雙腿上進行操控。

滑鼠的開關在底部的前半部分,並可以選擇「低耗能模式」和「高速模式」兩種操作模式。連續使用時間,在低耗能模式下大概可使用235小時,高速模式大約137小時。待機時間則可以達到1800多天;無線接收器,是可以直接收納在電池倉旁邊的,設計很精細,完全不會晃動;電池倉的設計也有點意思,按照國內大部分安裝電池的器具,基本都是兩顆電池方向相反進行安裝,而這個滑鼠必須要電池並排同向。不知道這是不是日系產品的特點;軌跡球在底部留有一個小開孔,有英文的標註是用來移除的,用手指頭稍微用力戳一下,軌跡球就出來了。

光學感測器處於內側,還有3個直徑2.5mm的人造紅寶石均勻分部在內側的位置。清潔軌跡球的時候,也要注意清潔這三個小小的紅寶石,否則灰塵積多了之後會影響靈敏度。

一直在說滑鼠大,總不好真的和我自己的臉蛋來進行對比。先看下這個碩大的軌跡球,我手長有17cm,在女生之中,手還算稍微偏大的,這顆直徑52mm的軌跡球放在手裡是剛好滿握;手大的男士再來一個做保健球應該也還蠻不錯的。

為了避免長時間使用滑鼠,帶來的手腕會酸痛感,這款滑鼠採用了柔軟的低反彈材質做腕墊。整個手掌,包括手腕都可以放在上面,對於減輕長時間使用帶來的疲勞感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再來對比一下我平時使用的滑鼠大小,為了方便判斷,中間是一隻常見的中性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對比之後才能直觀的感受到它的碩大。

最初開始使用的時候,我使用單獨一個食指來使用軌跡球,但是對於精準定位一直都很難把握。而後,我改為同時使用食指和中指來控制,就改善了很多。最初的確是使用起來非常的不習慣,但是手腕位置卻很舒服。大概適應了半個小時左右以後,就稍微的熟悉了一些,開始有點享受這種舒服的感覺了。

不玩遊戲的話,這個滑鼠足以勝任日常的所有操作了。在我基本適應這款滑鼠後,我嘗試著玩了一下CS:GO,果然是不適合FPS遊戲的,果斷的放棄了,畢竟術業有專攻,何必以己之短攻人之長呢。

在安裝了驅動程序後,可以對10個按鍵進行自定義,比如複製粘貼等等功能,也可以重新自定義左右按鍵的位置。軌跡球滑鼠,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優勢就是對於CAD這類做圖的技術人員,精度非常好,操控也非常便捷,因為強大的契合性,可以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因為我本人不懂CAD,所以沒辦法從這個方面進行詳細的說明了。

關於這款宜麗客無線軌跡球滑鼠,稍微談一些個人感受。

優點:

1.舒適:用手指控制游標。手腕一點也不累,絕對是避免滑鼠手的神器。

2.自由:不挑空間和場合,連滑鼠墊都省了。沒有線材的束縛,無線更自由。

3.精準:按鍵與運動控制分開,畫線畫框時可以輕鬆修正,絕對是工程製圖神器。

4.穩定:在震動環境下也能穩定使用,光電滑鼠就會發生游標抖動等問題。(現在很多軍用飛機和艦艇上都採用的軌跡球來進行定位)

缺點:

1.快速定位能力弱:用軌跡球滑鼠玩遊戲,那是非常難過的體驗。策略類遊戲還勉強可以,FPS類完全無力。

2.易臟:如果臟手觸摸軌跡球,不多長時間就得把球摳出來清潔。

總的來說,如果不是經常玩遊戲,我覺得軌跡球滑鼠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如果本身就有使用軌跡球的繪圖需求,那麼選擇一款舒適的軌跡球滑鼠就越發有必要了。宜麗客的產品,一直都以外形新穎時尚為設計出發點,作為日系老品牌,產品的做工和品質也都一直是備受好評的。這款宜麗客M-HT1DRBK軌跡球滑鼠,給了我一個全新的滑鼠使用體驗。如果有繪圖需要,或者需要對滑鼠手進行防治調整,對新奇事物有興趣的人,不妨可以關注一下這款滑鼠。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官嵐 的精彩文章:

TAG:上官嵐 |

您可能感興趣

無線充電滑鼠真的好用?三大廠商千元級無線充電滑鼠對比
滑鼠技巧編:滑鼠中的滾輪妙用技巧,你用過幾個?
手部麻木、酸脹痛,很有可能是「滑鼠手」,按照這個思路調,很快見效!
治療「滑鼠手」,還得靠針灸!
玩遊戲為何不用無線滑鼠:有線滑鼠優勢明顯
羅技滑鼠和維管滑鼠哪個好用?
蘋果和小米都被它秒了!支持無線充電的滑鼠墊?這個設備有點牛!
帶屏幕的滑鼠!噱頭大於實用,但仍然是你的單排最佳助手
支持無線充電的滑鼠墊!米物智能滑鼠墊開啟眾籌
白領一族經常使用滑鼠,得了「滑鼠手」怎麼治癒?
電競玩家的幫手,能支持無線快充的米物智能滑鼠墊來了!
用比滑鼠還貴的滑鼠墊是什麼體驗?
乾貨分享:有線滑鼠 vs 無線滑鼠到底該如何選擇?
我不是一個隨便的滑鼠,無線滑鼠也可以萌萌噠
丟掉滑鼠吧!帶上這枚戒指,你的手就是「滑鼠」
你用的滑鼠是不是山寨貨?知名品牌滑鼠大匯總
這些經典的滑鼠墊 你都用過嗎?
擺脫束縛 主流無線滑鼠怎麼選?
長期用滑鼠、玩手機或致腱鞘囊腫,嚴重了要挨刀
「滑鼠手」可能引發肌群萎縮癱瘓,用這個神器輕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