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零售新業態——產融結合,打造「以人為本」的供應鏈金融服務體系

零售新業態——產融結合,打造「以人為本」的供應鏈金融服務體系

萬聯導讀:經過30多年的發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幾乎都以GDP增速的1.5倍以上的速度增長,總額的增加也催生零售業的基本形態發生了數次變化,直至今日,如果依舊抱著開店、採購、銷售的傳統思維,將會受到店面租金漸長和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雙重考驗。那未來零售業究竟會走向哪裡?快消品供應鏈金融又將呈現出何種趨勢呢?

經過30多年的發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幾乎都以GDP增速的1.5倍以上的速度增長,總額的增加也催生零售業的基本形態發生了數次變化,直至今日,如果依舊抱著開店、採購、銷售的傳統思維,將會受到店面租金漸長和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雙重考驗。那未來零售業究竟會走向哪裡?快消品供應鏈金融又將呈現出何種趨勢呢?

零售業的發展現狀及趨勢

自從淘寶火起來之後,線上零售總額持續增長,甚至有人斷言,2020年線上零售總額將佔超過25%的份額,而另一方面,伴隨著電商零售總額的高速發展,其增長速度也逐漸呈現疲軟態勢,電商紅利期已經過去,靠流量搶佔市場正變得日益艱難。

2010-2016網路零售交易額增長情況

具有先見之明的大電商平台已經開始布局線下,通過線上消費線下體驗等方式,逐漸模糊零售線上線下之間的界限。未來將不存在純粹的「線下連鎖企業」,也將不存在純粹的「線上零售企業」。線上零售產生了大量的消費數據,這些數據又方便了線上零售平台構建用戶畫像。這個用戶畫像就是在消費者日益個性化的體驗下催生的,它能夠提供給平台關於消費者的購物心理、購物習慣、行為偏好的分析素材,這也會推動著消費升級和個性化購物體驗的產生。

2014-2016年主要實體零售業態增長情況

據此可以推測,「大而全」的「一站式」購物將不再符合未來消費者的需求,「小而美」將花團錦簇地發展,這也意味著最早商業化、市場化的快消品與零售行業仍然是「百花齊放、獨木難支」的完全市場化格局。這也是供應鏈金融能形成產業化的基本前提。

目前京東已經將其觸角深入到中國廣袤的農村和偏遠的地區,而順豐也已經將它的服務滲入到小區之中,零售格局正悄然發生著變化,且日益貼近著消費者。呈現出三個發展方向:專業化、小型化、社區化。另一個很明顯的趨勢就是金融服務與零售業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不僅僅體現在消費端,更多的在供應鏈鏈條上也是緊密融合。

零售新業態:產融結合,渠道為王向以人為本的轉變

為什麼金融需要與整個消費零售前後整個鏈條緊密結合呢?這還需要從供應鏈金融本身談起。

供應鏈金融的本質即,通過金融手段,促進或者彌補產業價值鏈中商流(物權/商權)與資金流的流動平衡,從而促進供應鏈自身的改善與創新。因此,供應鏈金融業務一定要圍繞「產融結合」這個根本來開展。那產融結合的根本又是什麼呢?在於供應鏈中不同的交易貿易場景中的商流與資金流不平衡性。

這意味著什麼呢?從前單靠資本驅動的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新的零售形態,零售行業已經呈現「渠道為王「向」以人(客戶)為本「的發展態勢。

新零售模式下的供應鏈金融服務

從全球範圍來看,供應鏈金融在快消品供應鏈/零售行業的發展其實也不算新鮮事情。根據歐盟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即使是在金融體系發展相對成熟的歐盟國家,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空間也十分巨大。

2012-2016年的複合增速在30%-40%之間,同時報告指出最能衍生出供應鏈金融業務的行業分別是:零售、製造、快消品、汽車等行業。顯然,就開展供應鏈金融的收益而言,高周轉行業如零售、快消等的受益將十分明顯。比如沃爾瑪,其全球凈利潤45%是來自現金流再投資的收益,真正每個店面賣貨的凈利潤僅佔55%。

從國內看,目前幾乎所有大型零售商都在嘗試或者開展供應鏈金融,尤其是年銷售額超過100億的零售企業基本都是以「產業銀行」的願景在布局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保理公司、小貸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甚至銀行等等均有涉足。

零售業的未來發展格局

由於零售行業龐雜,市場足夠大,很難產生供應鏈金融領域的寡頭企業,同時,伴隨著供應端、服務端、零售端的專業化、開放化與社會化,也不會出現所謂的核心企業各自經營各自供應鏈金融的格局,而是「資本、服務、渠道」並存的供應鏈金融市場格局,去中心化的趨勢已經到來。那未來的新零售下的供應鏈金融服務的核心是什麼呢?

未來的新零售下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將會以客戶為核心。以客戶為中心有利於核心企業更加緊密結合市場設計產品,從而提升消費體驗和消費升級,但消費供應鏈金融如果要形成產業市場化,還需要各方尤其是核心企業的覺醒,所以權且將現階段的供應鏈金融叫做「渠道為王」。而「以人(客戶)為本」則不僅僅是要求鏈主企業自身的改善與轉型,也需要整個供應鏈與零售環境甚至社會環境的改變與轉型,比如遵守契約精神、開放場景與數據、打造商流與資金流的閉環、核心企業作信用背書等等。但未來供應鏈金融業務必將呈現資本、服務、渠道三方以「客戶為本」為原則下進行合作。而且相互之間也很難進行「本質性」的替換。

渠道方尤其是鏈條上的核心企業很難建立起覆蓋核心企業供應鏈範圍之外的資本能力與服務能力,同樣資本方也很難繞過渠道獲得充分的供應鏈場景、數據、資金閉環的控制。服務方將啟動一個非常關鍵的「連接」作用,一方面通過與渠道的合作以及自身對供應鏈的洞察能力獲得「優質」資產;另一方面通過對各類金融產品的甄選組合以及自身對金融風險的控制能力獲得「優質」的資金,讓兩者進行「無縫」連接。渠道、資金、渠道三方的緊密結合,才能真正實現「最低成本、最高收益、最佳時機」的供應鏈金融業務的供需平衡!

來源:萬聯網,PC端轉載請註明出處:萬聯網;微信轉載請聯繫萬聯網公眾號(wanlinkcn)獲取授權。

萬聯智庫薦讀

萬聯網,您的供應鏈金融智庫

2017第三屆物流金融創新高峰論壇

9.22-深圳 報名諮詢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萬聯智慧 的精彩文章:

阿里巴巴零售通為600萬夫妻店打造智能渠道通路 讓小店沒有難做的生意
瑞茂通上半年業績營收雙增長 供應鏈金融業務成利潤最大貢獻
透析順豐控股半年報 四大新業務營收猛增 三網合一鞏固行業優勢
20張PPT讀懂中國銀行業轉型20大痛點問題與金融科技解決方案

TAG:萬聯智慧 |

您可能感興趣

樂賺金服海融易:產融結合支持實體產業
達觀數據「做客」上海國資產融結合沙龍,人工智慧技術推動金融產業變革
產融協作新思路和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場景的應用
首屆租賃和合論壇掀開產融結合新篇章 創新+專業是入駐醫療租賃行業必備門檻
發揮信託優勢 踐行產融結合
租賃業向產融結合艱難轉型,扎堆醫療租賃能否成突破口?
注入「文化」底色,相城打造文產融合新業態!
人工智慧整合專利數據 自動評估推動產融深度結合
銀鴿投資布局小微金融 產融結合成效顯著
哈佛分析框架推動產融結合,紅色資本市場促進經濟轉型
田利輝: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基礎是產融協同
零壹新金融日報:華為正式自有操作系統「鴻蒙」;銀保監會啟動銀行房地產融資專項檢查
搭建產融對接平台 唱響合作共贏大戲
南都轉型智庫型媒體,讓新聞生產和數據生產融合創新
光明食品集團探索產融結合之路
租賃與醫療健康精英將齊聚羊城 熱議健康灣區產融合作新模式
產融+區塊鏈:中國民營資本的謹慎與坦蕩
華軟科技研發區塊鏈智能產融平台——「簡鏈」
光大銀行五年藍圖:夯實產融結合與聯動發展「兩柱」
浙商銀行回應近期市場熱點:與浙商產融無關聯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