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的畫,精神疾病和我們身邊無處安放的靈魂
騰訊公益的「小朋友畫廊」活動刷了一天的屏。
先是大家熱心公益,接著說這是假的,這是商業謀利活動,最後又是一輪闢謠。
這個活動的標語叫「我的心中住了個小朋友」。
聽起來很詩情畫意。
但無論這個活動的前前後後,還是精神疾病、心理障礙都不是什麼詩情畫意的事情。
大家是被這些患者的畫所震驚,還是本身就熱心公益,已經無法判斷。
中國人喜歡罵別人「腦子有病」。
我們似乎特別熱衷於攻擊別人的生理缺陷。
這方面,攻擊與智力、性有關的生理缺陷最為盛行。
如果能減少這方面的行為,比向患者們捐獻一塊錢買畫,意義可能更大。
比較令人尷尬的是,這種嘲笑聲似乎深深地紮根在我們的文化里。
精神問題被污名化由來已久。
對心理疾病的認識淺薄,攻擊嘲笑心理疾病患者,是我們身邊正在發生的事情。
但如果你真的覺得自己有相關的疾病,估計身邊的人又會斥責你「矯情什麼呀」。
精神疾病、心理障礙等問題,往往被籠統地與人的意志力、道德品質混為一談。
一方面,就像上面說的,這有先天的因素。
隨著我們科技的發展,我們越來越認識到,某些人就是另一些人更容易得精神疾病,某些人更容易成癮或者更容易心情低落。
另一方面,後天的社會環境、生活經歷也會使得人們患上某些心理疾病。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一個人的精神問題常常被歸結為這個人的意志力和道德品質有問題。
實際上,一個人的意志力不會無緣無故低下,所謂道德品質的問題也常常是有一些誘因。
中國式的教育里,面對一些相關的問題,常常採取辱罵式的教育,而辱罵式的教育則會加深這些問題,或者本來就是這些問題的誘因。
很多人認為梵高是一個雙相障礙患者
對器質性精神疾病的嘲笑,對一些後天遭遇引起的心理障礙的辱罵,成了一種中國特色的應對精神問題的方式。
在一元買畫之後,如何提高我們對精神疾病的認知,持續關心關懷患者們的生活,是我們要花更多精力去做的。
拖延症不是嚴格的心理疾病名稱,只能稱為一種心理現象。
多說一句,一個人會拖延的原因很多,那些原因才是我們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抑鬱症不是「心情不好」。
自閉症不是「宅」「內向」。
心理和精神疾病都是實實在在的疾病。
影星張國榮是大家熟知的抑鬱症患者
因為抑鬱症而英年早逝
除了像腦癱、智力障礙、自閉症這樣的疾病外,其他的心理精神疾病也會帶來各種各樣的危害。
這些危害可能是情緒容易崩潰,也可能是整個人更容易亢奮等等。
但大多數的心理疾病患者也能夠像常人一樣生活工作。
就像我們身邊有很多人身患各種各樣的慢性病,比如某種炎症,比如糖尿病。
我們不會歧視那些得了糖尿病的人,他們只是需要注意攝入糖分,需要注射胰島素。
同樣,很多心理病患也是一樣。
記得是著名歌手楊坤說過,在不知道自己是得了抑鬱症的那兩年,他活的非常痛苦,不知道自己怎麼了。
認識到這只是一種病之後,就已經是治療的第一步。
生老病死,人所難免。
我們的城市建設了越來越多的高樓大廈,高鐵縱橫遼闊疆域的東西南北。
但我們的無障礙設施依然是少的。
同樣,專門開設給自閉症、智力缺陷患者的學校是少的。
在一元購畫之外,或許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
不戴有色眼鏡看精神疾病,正視精神疾病,為有先天疾病和缺陷的人多做一些事。
推薦大家幾部電影:
《雨人》《心靈捕手》《頭腦特工隊》《阿甘正傳》《美麗心靈》
希望大家喜歡。
如果我們永遠站在道德的高地上來看待別人的精神問題,如果我們永遠以一種冷酷殘忍的理性來對待有先天缺陷的人,那麼終究,我們自己的靈魂也將無處安放。
我是陳堂北
學過電影,做過藝人經紀、影視策劃,在做影視培訓
志向是不上班,有錢花,環遊世界,把自己的話說給大家聽。
謝謝你們的關注


TAG:堂北計劃 |
※精神疾病也能夠傳染?耐人尋味的群體性癔症
※走進精神疾病患者的世界,去了解真正的「他們」
※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以及家屬,如何與主治醫生溝通病情呢?
※精神疾病患者會出現哪些幻覺妄想的癥狀
※吸貓可能吸出精神分裂症?百餘項研究顯示,貓身上的寄生蟲與精神疾病有關
※躁鬱症的家庭:問題不再是精神疾病本身,而是對疾病的焦慮
※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精神疾病,腦康君帶你詳細了解
※走出陰影:一位母親與精神疾病的鬥爭
※抑鬱症是怎樣一種能夠奪人性命的精神疾病呢?
※了解精神疾病的發病徵兆,擺脫世俗所帶來的誤區
※抑鬱症屬於精神疾病,不是精神病!但諱疾忌醫到重度就是精神病!
※雙相障礙是種什麼樣的精神疾病?
※精神分裂可能不僅僅是精神疾病,或許和感染的病原體有關!
※心理學家:這6張詭異的畫像,能看懂的人都是精神疾病!
※冒險者的基因,也與肥胖和精神疾病有關
※很多患有精神疾病的孩子都會有這樣的父母?
※戰勝精神疾病靠自己是不夠的
※失眠不僅是精神疾病的癥狀
※精神疾病會不會傳染呢?
※擺脫精神疾病的誤區,還自己一個艷陽高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