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長平之戰的真正贏家不是趙括也不是白起,而是他一個韓國人

長平之戰的真正贏家不是趙括也不是白起,而是他一個韓國人

公元前259年,秦將白起大破趙軍45萬人,將趙軍降卒40萬人全部坑殺,只留下了100多個沒有刀柄高的趙軍小孩回邯鄲報信。而趙軍統帥趙括則被射死。那麼贏家真正是屬於白起和他的秦國嗎?其實不然,長平之戰說白了就是被人精心設計的一個陰謀,而這個人就是韓國的馮亭,而且他的目的也達到了。

首先公元前262年,秦軍攻佔韓國的野王,野王是韓國南北兩地的咽喉,野王被攻佔,韓國北部領土成了飛地。而秦國從秦昭王以來用范雎為相,一直採用遠交近攻的策略,主要進攻就是韓魏兩國,之前韓國的宜陽之戰,白起斬韓魏聯軍24萬人,已經把韓國打怕了。這次攻佔野王,韓王索性就把上黨17縣這塊領土直接送給秦國了。割地求和,本來就不是什麼好事。韓王看不清楚,可是韓國的大臣馮亭看在眼裡,秦國貪心不足,年年索地。

而這時的上黨郡守又不接受韓王派來的使者,割地手續無法履行。韓王只好派馮亭去,馮亭看到了這個削弱秦趙的大好機會,欣然前往。於是歷史上的那個嫁禍於趙的成語就在馮亭心中做成,剩下的就是靠自己的能力去付諸實施。

秦昭王

馮亭到達上黨一個月後,也是不和秦國的官吏做交接,把秦昭王氣的夠嗆。他對手下的官吏們說:"上黨與韓國聯絡的道路已經中斷了,秦國的軍隊每天的逼進,我國不能應付,不如將上黨送給趙國。趙國接受了我們,秦國一定會進攻趙國的;趙國被秦國攻擊,必定會與韓國親近的。韓、趙兩國聯手,一定可以對抗秦國的。"於是派遺使者到趙國,對趙孝成王請求說:"我韓國不能守上黨,而且已經決定割給秦國,但是當地百姓皆不願接受秦國統治,而是甘願作趙國子民。現在上黨有城池十七座,臣願意全意奉獻給大王,但願大王能酌量處置。"

平原君趙勝

趙孝成王和當時任國相的平原君趙勝都覺得接受上黨沒問題,而且趙國也是個強國。而秦國東擴之路也一直避免和趙國作戰,再說之前也吃過趙國的敗仗,趙國不好打秦王心理也清楚。但是不拿下上黨,秦王自己是真下不來台,同樣對秦王而言,人家白送的土地自己都拿不下來,以後還怎麼嚇唬別的五國呢,所以秦趙之戰勢在必行。戰爭是殘酷的,秦國動用了上百萬的軍力來和趙國作戰,以至於後來秦昭王親自發動動員令,15歲以上的孩子全上前線。戰爭的結果大家都知道,趙國輸了。可是秦國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國力大大的削弱了。所以甚至以致後來秦軍將領鄭安平直接率5萬秦軍投降了趙國。

秦趙這場戰爭使戰國末期兩個最強的國家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而馮亭作為韓國人,用自己有膽有識的謀慮保全了韓國。韓國雖然丟失上黨之地,但是又能在四面強敵的情況下生存30年之久,直到公元前230年秦國才把韓國滅掉。而馮亭作為長平之戰的布局者也在捍衛韓地上黨的戰鬥中殉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平之戰 的精彩文章:

秦趙長平之戰,趙軍被圍後,有十萬大軍的趙括為什麼突圍不了?
趙孝成王的貪心才是引髮長平之戰的導火索
長平之戰趙括之敗,實乃自不量力,初出茅廬怎是戰神白起的對手
長平之戰白起殺降,實乃不得已而為之
長平之戰前趙國曾想征服秦國,國王當間諜親自入秦探取情報

TAG:長平之戰 |

您可能感興趣

我們是不是冤枉趙括了?他在長平之戰中,是怎樣使用兵法的
我們不知道的長平之戰,趙國並不想打,都是被逼的
長平之戰慘敗,真的就只是趙括一個人的錯嗎?還有一個人罪不可恕
長平之戰是不是趙括的錯?白起一句話,證明趙括不該背鍋
長平之戰後,秦國為什麼不趁機滅了趙國,不是不想,而是不允許
為何說長平之戰趙國必敗無疑?他就是換一百個戰將也改變不了結局
白起的巔峰一戰,後來只有韓信、項羽敢模仿,不是長平之戰!
白起長平之戰後為何不乘勢滅了趙國,原因很簡單,他沒那個能力
白起的巔峰一戰,後來只有項羽和韓信成功模仿,不是長平之戰!
如果長平之戰中趙國沒有換將,廉頗對白起,最後誰會贏?
一代名將白起,在自刎前說「我固當死」,真的是為長平之戰悔罪嗎
戰神白起,長平之戰真是那麼神話般的存在嗎?我看不見得
長平之戰後,白起寧可自刎也不出征趙國,主因有三條
白起的巔峰之戰是哪一場?不是長平之戰,而是這場千里奇襲!
長平之戰趙國為何戰敗?原因不在趙括,這個才是關鍵
雖然趙括是紙上談兵,但長平之戰的失敗卻不全是他的過失?
長平之戰白起被人稱讚,他卻背負紙上談兵的罵名,真相原來是這樣
長平之戰趙國不管派哪一個戰將,結局都會是輸,這是為什麼?
秦趙長平之戰,諸侯冷眼旁觀,其實並不是懼怕秦國,而是另有原因
長平之戰,白起說了一句話,證明趙括不只是會紙上談兵